CN216694937U - 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4937U
CN216694937U CN202123300174.4U CN202123300174U CN216694937U CN 216694937 U CN216694937 U CN 216694937U CN 202123300174 U CN202123300174 U CN 202123300174U CN 216694937 U CN216694937 U CN 216694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mechanism
sliding plate
platform
cylinder
direction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01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美林
宋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ngqi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ngqi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ngqi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ngqi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01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4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4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4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夹紧机构,至少有前后分布的两个,分别用于夹紧前轮和后轮;夹紧机构一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夹紧机构二通过滑动组件滑动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滑动组件包括用于X向滑动板和在X向滑动板滑动的Y向滑动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X向滑动板上,用于检测夹紧机构二在Y向的位移量;夹紧机构二能够在Y向方向上相对夹紧机构一偏移,位移传感器能够检测夹紧机构二在Y向方向上相对夹紧机构一的偏移量,从而便于直观的观察出前后轮的直线度检测是否符合标准,检测精度高,检测数据准确;夹紧机构二能够在X向方向上改变至夹紧机构一的距离,从而适用不同型号前后轮的直线度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后轮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的直线度检测用于检测轻便摩托车、两轮摩托车前后车轮中间平面的共面性偏差;可发现和消除因安装误差,轮胎钢圈变形,车身及前后叉弯扭变形等原因引起的摩托车前后轮中间面不在同一平面内的现象,国家标准规定:前后轮中间平面允许轮偏量不大于10mm。
现已有相关的检测装置对电动车的前后轮直线度进行检测,但存在以下不足:1.不能根据前后轮的距离进行调节使用;2.检测装置的摩擦力较大,导致检测数值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能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主要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用于支撑各部件;夹紧机构,至少有前后分布的两个,分别用于夹紧前轮和后轮;夹紧机构一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夹紧机构二通过滑动组件滑动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用于调整夹紧机构二至夹紧机构一之间距离的X向滑动板和在X向滑动板滑动的Y向滑动板;位移传感器,安装在X向滑动板上,用于检测夹紧机构二在Y向的位移量。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一、夹紧机构二均包括有放置平台、第一抵紧气缸、第二抵紧气缸、双向气缸、固定支座;所述放置平台安装在固定支座上,且位于第一抵紧气缸和第二抵紧气缸的中间;所述夹紧机构二的固定支座安装在Y向滑动板上,夹紧机构一的固定支座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双向气缸安装在固定支座上且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臂与第一抵紧气缸、第二抵紧气缸相连,以驱使第一抵紧气缸、第二抵紧气缸相互靠近。
优选地,在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安装有导向杆,以便双向气缸驱动连接臂沿着导向杆滑动。
优选地,所述放置平台包括支撑台和滚珠置物台;所述支撑台安装在固定支座上;所述滚珠置物台安装在支撑台上方;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支撑台在Y向的位移量。
优选地,所述滚珠置物台和支撑台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滚珠置物台能够在升降件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背离支撑台。
优选地,在所述X向滑动板上开设有Y向开槽,所述Y向开槽内架设有光轴,所述Y向滑动板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光轴上。
优选地,在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X向开槽;所述X向开槽内安装有丝杆;所述X向滑动板连接丝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前后轮直线度的检测具备下列优点:
(1)夹紧机构二能够在Y向方向上相对夹紧机构一偏移,位移传感器能够检测夹紧机构二在Y向方向上相对夹紧机构一的偏移量,从而便于直观的观察出,前后轮的直线度检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检测精度高,检测数据准确;夹紧机构二能够在X向方向上改变至夹紧机构一的距离,从而适用不同型号前后轮的直线度检测。
(2)放置平台包括支撑台和滚珠置物台,滚珠置物台能够降低车轮与放置平台的摩擦,从而使得第一抵紧气缸、第二抵紧气缸能够精准抵紧在车轮的两侧。
(3)滚珠置物台能够在升降件的作用下,相对支撑台升降,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整体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紧机构二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工作平台,11为X向开槽,12为丝杆,2为夹紧机构一,3为夹紧机构二,31为放置平台,311为支撑台,312为滚珠置物台,313为连接杆,314为升降件,32为第一抵紧气缸,33为第二抵紧气缸,34为双向气缸,35为固定支座,36为连接臂,37为导向杆,4为X向滑动板,41为Y向开槽,42为光轴,5为Y向滑动板,6为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工作平台1和位移传感器6。
工作平台1,用于支撑各部件。
夹紧机构,至少有前后分布的两个,分别用于夹紧前轮和后轮;夹紧机构一2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夹紧机构二3通过滑动组件滑动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夹紧机构一2用于夹紧前轮,夹紧机构二3用于夹紧后轮;所述滑动组件包括X向滑动板4和能够在X向滑动板4滑动的Y向滑动板5;X向滑动板4用于调整夹紧机构二3至夹紧机构一2之间的距离,从而适用不同距离前后轮的直线度检测。
作为优选地,在所述工作平台1上开设有X向开槽11;所述X向开槽11内安装有丝杆12;所述X向滑动板4连接丝杆12上;丝杆12在其动力(图中未表示)驱动下能够转动,从而改变X向滑动板4至夹紧机构二3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X向滑动板4上开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Y向开槽41,所述Y向开槽41内架设有光轴42,所述Y向滑动板5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光轴42上,人为或者其他动力推动后能够使Y向滑动板5相对X向滑动板4沿着Y向滑动,即夹紧机构二3能够在Y向方向上相对夹紧机构一2偏移。
位移传感器6,安装在X向滑动板4上,用于检测夹紧机构二3在Y向的位移量,位移传感器6检测夹紧机构二3在Y向的位移量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夹紧机构二3在Y向方向上相对夹紧机构一2的偏移,从而直观观察到后轮相对前轮的偏移量,判断出后轮、前轮的直线度是否符合要求。
夹紧机构一2、夹紧机构二3均包括有放置平台31、第一抵紧气缸32、第二抵紧气缸33、双向气缸34、固定支座35;所述放置平台31安装在固定支座35上,且位于第一抵紧气缸32和第二抵紧气缸33的中间;所述夹紧机构二3的固定支座35安装在Y向滑动板5上,从而使夹紧机构二3能够在滑动件的作用下滑动连接在工作平台1上;夹紧机构一2的固定支座35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双向气缸34安装在固定支座35上且两端均通过连接臂36与第一抵紧气缸32、第二抵紧气缸33相连,双向气缸34动作后,能够驱使第一抵紧气缸32和第二抵紧气缸33同时向放置平台31靠近;第一抵紧气缸32和第二抵紧气缸33在自身的气源和电源影响下,能够夹紧前轮或者后轮;为了保证第一抵紧气缸32和第二抵紧气缸33的滑动稳定,在两个所述连接臂36之间安装有导向杆37,双向气缸34驱动连接臂36能够沿着导向杆37来回滑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2,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区别在于在保留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放置平台31包括支撑台311和滚珠置物台312;所述支撑台311安装在固定支座35上;所述滚珠置物台312安装在支撑台311上方;所述位移传感器6用于检测支撑台311在Y向的位移量,位移传感器6的外侧套设有滑动筒,从而使得支撑台311可以与位移传感器6接触;滚珠置物台312能够便于将前轮或者后轮夹紧在第一抵紧气缸32和第二抵紧气缸33的中间。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2,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之间的区别在于在保留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滚珠置物台312和支撑台311之间通过连接杆313连接;所述滚珠置物台312能够在升降件314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背离支撑台311,从而能够根据待检测的不同尺寸进行上下调整滚珠置物台312的高度;升降件314可是是升降气缸或者其他能够实现升降的装置,升降件314的升降部位与滚珠置物台312的底面相连,升降件314的固定部位安装在固定支座35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根据车前轮和车后轮之间的距离,转动丝杆12调节X向滑动板4至夹紧机构一2之间的距离,当调整至合适位置后,确保位移传感器6检测到夹紧机构二3位于初始位置;使用时,将前轮和后轮分别夹持在夹紧机构一2、夹紧机构二3的中间,此时若夹紧机构二3的支撑台311发生了偏移,则根据位移传感器6的数字判断是否在标准范围内,若在即判定为合格,不在范围内,则判定为不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左、右、内、外”是以图中零部件的相对位置为基准定义的,只是为了描述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此方位词的应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均为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性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平台,用于支撑各部件;
夹紧机构,至少有前后分布的两个,分别用于夹紧前轮和后轮;夹紧机构一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夹紧机构二通过滑动组件滑动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用于调整夹紧机构二至夹紧机构一之间距离的X向滑动板和在X向滑动板滑动的Y向滑动板;
位移传感器,安装在X向滑动板上,用于检测夹紧机构二在Y向的位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一、夹紧机构二均包括有放置平台、第一抵紧气缸、第二抵紧气缸、双向气缸、固定支座;所述放置平台安装在固定支座上,且位于第一抵紧气缸和第二抵紧气缸的中间;所述夹紧机构二的固定支座安装在Y向滑动板上,夹紧机构一的固定支座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双向气缸安装在固定支座上且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臂与第一抵紧气缸、第二抵紧气缸相连,以驱使第一抵紧气缸、第二抵紧气缸相互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安装有导向杆,以便双向气缸驱动连接臂沿着导向杆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平台包括支撑台和滚珠置物台;所述支撑台安装在固定支座上;所述滚珠置物台安装在支撑台上方;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支撑台在Y向的位移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置物台和支撑台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滚珠置物台能够在升降件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背离支撑台。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X向滑动板上开设有Y向开槽,所述Y向开槽内架设有光轴,所述Y向滑动板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光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X向开槽;所述X向开槽内安装有丝杆;所述X向滑动板连接丝杆上。
CN202123300174.4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694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0174.4U CN216694937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0174.4U CN216694937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4937U true CN216694937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41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0174.4U Active CN216694937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4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04923U (zh) 基于视觉机械手的千分尺检定仪
CN205642199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安装点检具
CN210486855U (zh) 一种具有基座的粗糙度检测设备
CN216694937U (zh) 一种前后轮直线度检测装置
CN206627076U (zh) 一种玻璃轮廓度自动检测装置
CN217403355U (zh) 一种钢板弹簧结构车架的检具
CN104776780A (zh) 一种汽车换挡拉索测量检测装置
CN210953862U (zh) 一种液晶屏划痕检测装置
CN218211072U (zh) 一种快速检测装置
CN107328331B (zh) 基于视觉的分布式钢直尺检定装置及其方法
CN206803890U (zh) 用于检测汽车玻璃柔性的检具
CN210464390U (zh) 一种手机屏外轮廓检测装置
CN212410089U (zh) 一种投影测量系统
CN210773943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凸轮轴相位角测量装置
CN215003418U (zh) 一种钢结构生产用尺寸检测装置
CN108253995B (zh) 激光水平仪调校机
CN108356775B (zh) 量块夹具
CN206593557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后级后处理总成检具
CN214372081U (zh) 一种钢直尺自动检定平台
CN220103995U (zh) 影像测量仪
CN217686928U (zh) 一种焊装白车身滑橇手持组合检具
CN215865101U (zh) 一种激光传感器的对准装置
KR101648480B1 (ko) 차량의 판금 교정장치에 사용되는 측정장비용 보조 받침장치
CN214014304U (zh) 一种用于手机环境光传感器视场角测试装置
CN212721384U (zh) 一种光学镜片平面度检测设备用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