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4719U - 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4719U
CN216474719U CN202122266329.0U CN202122266329U CN216474719U CN 216474719 U CN216474719 U CN 216474719U CN 202122266329 U CN202122266329 U CN 202122266329U CN 216474719 U CN216474719 U CN 216474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bsorbing
wall
collision
buffe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63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2663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4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4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4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包括:防撞外壁组件,所述防撞外壁组件为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防撞外壁组件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转板;吸能缓冲板,所述吸能缓冲板位于防撞外壁组件的内部,所述吸能缓冲板相对两侧的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吸能缓冲板与所述防撞外壁组件之间卡接有弹簧。该实用新型提供的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通过转板和弹性网的配合,当事故车辆与吸能缓冲板发生碰撞时,可使两个转板向内旋转,以夹住车头,使其固定,避免车辆弹开造成二次伤害;通过两个吸能棉体和弹簧的配合使事故车辆大幅度的减少因碰撞而导致的伤害,且也保护了绿化带,对后期市政维修提供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马路中间或侧边基本都有很多绿化带,一是使绿化增多,让市政绿化方面更好看;二是防灰尘,防止车辆路过将灰尘扬起;三就是当出现交通事故可以有效的阻挡事故车辆冲出车道,造成更大的事故伤害。
如专利CN208733538U,一种填充吸能泡沫的公路防撞垫结构,包括钢结构吸能组件、迎撞端头、端部锚固结构、导向板、滑动板、吸能导轨、支撑框架、吸能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撞端头前端正对事故车辆正面碰撞方向,迎撞端头背部设置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支撑框架,迎撞端头与第一个支撑框架连接,每两个支撑框架之间设置钢结构吸能组件或吸能泡沫,最后一个支撑框架与端部锚固结构连接,端部锚固结构锚固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泡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强度,通过填充吸能泡沫,可以与钢结构吸能组件组成一个具有良好效果的缓冲装置,有效的将车辆撞击力缓冲化解,可以迅速降低车速,减轻事故的严重性;对于正面碰撞具有均匀稳定的缓冲力,对于侧面碰撞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能;结构简单,节省成本,减少金属资源浪费,安装方便。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防撞吸能结构无法将事故车辆在碰撞该装置的时候进行固定,反而容易因吸能泡沫的反弹力将事故车辆弹出,造成二次伤害;且该装置无法固定于道路两侧或中间的绿化装置,易于移动。
可见,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以解决当事故车辆对道路两侧或中间的绿化带发生碰撞后,因力的相互作用,导致车内人员受伤或冲出绿化带,导致其他车辆或行人受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包括:
防撞外壁组件,所述防撞外壁组件为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防撞外壁组件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转板;
吸能缓冲板,所述吸能缓冲板位于防撞外壁组件的内部,所述吸能缓冲板相对两侧的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吸能缓冲板与所述防撞外壁组件之间卡接有弹簧。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壳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一侧的内璧固定有吸能棉体A,所述吸能棉体A靠近内槽外壁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卡接座,所述外壳相对开设有内槽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接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板与所述外壳两侧的外壁之间形成槽缝,所述转板一侧外壁居中设置有转轴。
作为优选的,所述吸能缓冲板一侧的外壁居中设置有吸能棉体B,所述吸能棉体B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弹性网。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网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转板靠近内槽的内壁。
作为优选的,所述卡接座远离所述吸能棉体A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弹簧槽口A,所述吸能棉体B靠近所述卡接座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弹簧槽口B,所述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卡接于所述弹簧槽口A和弹簧槽口B的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防撞外壁组件一侧的卡接槽,可使该装置固定卡接于绿化带的一侧上,使其固定,发生碰撞时,不会轻易移动。
2、通过转板和弹性网的配合,当事故车辆与吸能缓冲板发生碰撞时,可使两个转板向内旋转,以夹住车头,使其固定,避免车辆弹开造成二次伤害。
3、通过两个吸能棉体和弹簧的配合使事故车辆大幅度的减少因碰撞而导致的伤害,且也保护了绿化带,对后期市政维修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吸能装置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外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外壁组件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能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撞外壁组件;2、吸能缓冲板;3、弹簧;101、外壳;102、内槽;103、转板;104、转轴;105、吸能棉体A;106、卡接座;107、弹簧槽口A;108、卡接槽;109、槽缝;201、支撑柱;202、弹性网;203、吸能棉体B;204、弹簧槽口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5所示,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包括:
防撞外壁组件1,防撞外壁组件1为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防撞外壁组件1 包括外壳101,外壳10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转板103;
吸能缓冲板2,吸能缓冲板2位于防撞外壁组件1的内部,吸能缓冲板2相对两侧的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柱201,吸能缓冲板2与防撞外壁组件1之间卡接有弹簧3。
该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卡接槽108与绿化带相卡接以固定,再通过吸能棉体和弹簧3相配合,使事故车辆对自己、路人和市政绿化造成的伤害最小,且该装置易于拆装,后期维修十分方便。
如图1、图2、图3和图4可知,外壳101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内槽102,外壳101远离内槽10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接槽108,卡接槽108用于卡接固定于绿化带外壁上,内槽102靠近于卡接槽108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吸能棉体A105,吸能棉体A105靠近开设内槽102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卡接座106。
转板103与外壳101两侧的外壁之间形成槽缝109,便于转板103的轴向运动,且转板103一侧的外壁居中设置有转轴104,使转板103可自由转动。
如图1和图5可知,吸能缓冲板2分为三部分,吸能缓冲板2的表面居中设置有吸能棉体B203,吸能棉体B20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弹性网202,由于弹性网202的可恢复的特性,使吸能棉体B203向外壳101内部运动后有向外复位的作用力使吸能棉体B203回复原位。
顶部的弹性网202的顶部固定于顶部转板103的底部,底部的弹性网202 固定于底部转板103的顶部,使吸能缓冲板2固定联动于该外壳101,且弹性网 202可驱使转板103进行向内的轴向运动以夹住/缓冲车辆。
如图2、图4和图5可知,卡接座106远离吸能棉体A105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弹簧槽口A107,吸能棉体B203靠近于卡接座106一侧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弹簧槽口A107相对应的弹簧槽口B204,弹簧3的两侧顶部则分布卡接于弹簧槽口A107和弹簧槽口B204的内部,使吸能缓冲板2与防撞外壁组件1相接,且通过弹簧3缓解撞击力,且可将撞击能量传递于吸能棉体A105 上。
工作原理:首先将卡接槽108卡接固定于绿化带的一侧外壁上,使该装置保持固定;
然后当事故车辆冲撞于防撞外壁组件1的内槽102时,由于内槽102的空洞,使车头易于卡接于内槽102的内部,与吸能棉体B203相接触,使吸能棉体 B203相内槽102的内部运动;
之后通过弹簧3的缓冲以及传递能量的特性,将能量传递到吸能棉体A105 的内部,通过两层吸能棉体的吸能作用,使最后作用于绿化带上的冲撞力大幅度减小;
最后由于吸能棉体B203于上下两侧的弹性网202相接,使弹性网202保持拉伸,使弹性网202有一个两端相向的弹力,即可拉动转板103相内的轴向运动,使两侧转板103相互配合将事故车辆的车头部分进行固定,防止弹开,造成二次伤害。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撞外壁组件(1),所述防撞外壁组件(1)为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防撞外壁组件(1)包括外壳(101),外壳(10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转板(103);
吸能缓冲板(2),所述吸能缓冲板(2)位于防撞外壁组件(1)的内部,所述吸能缓冲板(2)相对两侧的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柱(201),所述吸能缓冲板(2)与所述防撞外壁组件(1)之间卡接有弹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内槽(102),所述内槽(102)一侧的内璧固定有吸能棉体A(105),所述吸能棉体A(105)靠近内槽(102)外壁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卡接座(106),所述外壳(101)相对开设有内槽(10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接槽(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103)与所述外壳(101)两侧的外壁之间形成槽缝(109),所述转板(103)一侧外壁居中设置有转轴(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缓冲板(2)一侧的外壁居中设置有吸能棉体B(203),所述吸能棉体B(20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弹性网(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网(202)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转板(103)靠近内槽(102)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能棉体B(203),所述卡接座(106)远离所述吸能棉体A(105)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弹簧槽口A(107),所述吸能棉体B(203)靠近所述卡接座(106)一侧的外壁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弹簧槽口B(204),所述弹簧(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卡接于所述弹簧槽口A(107)和弹簧槽口B(204)的内部。
CN202122266329.0U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 Active CN216474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6329.0U CN216474719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6329.0U CN216474719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4719U true CN216474719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6329.0U Active CN216474719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4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01134531A (ru) Рельсов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имеющее кабину машиниста, обеспеченную энергопоглощающей конструкцией, выполненной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воспринимать столкновение, происходящее выше рамы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2205822B (zh) 一种吸能型汽车保险杠
CN108312992A (zh) 一种汽车防撞保险杠
CN114032815B (zh) 一种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6474719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撞吸能结构
CN115649036A (zh) 仿生吸能型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缓冲车
CN210760623U (zh)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CN215793786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车辆碰撞吸能装置
US3733096A (en) Bumper device
CN211057679U (zh)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公路防撞护栏
CN211223335U (zh) 一种抗撞击汽车保险杠
CN208602563U (zh) 一种具有碰撞缓冲功能的车架前端装置
CN113771788A (zh) 一种汽车后支撑架
CN112455373A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碰撞缓冲装置
CN110606036A (zh)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CN211228277U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防撞护栏结构
KR102546757B1 (ko) 순차적 충격흡수 및 지주이탈방지 가드레일 단부
KR20090059483A (ko) 철도차량 튜브완충기용 스테빌라이저 및 스테빌라이저부가형성된 철도차량용 튜브완충기
CN220079855U (zh) 一种具有防撞减速功能的交通护栏
CN220924049U (zh) 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车门防撞杆
CN218712469U (zh) 一种防冲撞公路护栏
CN219565010U (zh) 一种汽车前门吸能防撞梁总成
CN210391038U (zh) 一种缓冲性能好的汽车防撞梁
CN220826529U (zh) 一种汽车用前防护结构
CN218667312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混凝土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