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74708U - 一种转向管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管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74708U
CN216374708U CN202122681290.9U CN202122681290U CN216374708U CN 216374708 U CN216374708 U CN 216374708U CN 202122681290 U CN202122681290 U CN 202122681290U CN 216374708 U CN216374708 U CN 216374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plate
support
steering column
connecting block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812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厉达
陈溢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yssenKrupp Presta Huizho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812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74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74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74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包括壳体、穿过所述壳体的导向套筒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顶板和连接在所述支架顶板下方的支架侧板;所述支架侧板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部;所述壳体上延伸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处于所述支架顶板的下方;其中,在所述支架顶板与所述支撑臂之间连接有缓冲橡胶体。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转向管柱,通过在延伸臂与支架顶板之间安装缓冲橡胶体来起到缓冲作用,在缓冲橡胶体回弹时不会产生噪音,提升了产品的降噪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管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
背景技术
转向管柱为汽车的转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管柱包括壳体、导向套筒、转向轴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身的安装部连接。固定支架的侧板通过长螺栓与壳体连接。在长螺栓通过手柄松开时,壳体可相对于固定支架移动调节。
现有技术中,在支架的顶板与壳体的侧部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在顶板与壳体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但是,在弹簧回弹时会产生噪音,其降噪性能还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通过在延伸臂与支架顶板之间安装缓冲橡胶体来起到缓冲作用,在缓冲橡胶体回弹时不会产生噪音,提升了产品的降噪性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包括壳体、穿过所述壳体的导向套筒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固定支架;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顶板和连接在所述支架顶板下方的支架侧板;
所述支架侧板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部;
所述壳体上延伸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处于所述支架顶板的下方;
其中,在所述支架顶板与所述支撑臂之间连接有缓冲橡胶体。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所述支撑臂,每个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支架顶板之间都连接有一根所述缓冲橡胶体。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橡胶体为实心橡胶柱。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顶板上向下延伸有连接柱,所述缓冲橡胶体的上端具有上端装配槽;
所述连接柱过盈配合在所述上端装配槽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柱包括连接柱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主体的下端的连接柱引导端;
所述连接柱引导端与所述上端装配槽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柱主体与所述上端装配槽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顶板的后端具有向下延伸的顶板翻边,所述连接柱连接在所述顶板翻边上并向下延伸。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顶板、所述顶板翻边及所述连接柱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臂上向上延伸有连接块,所述缓冲橡胶体的下端具有下端装配槽;
所述连接块过盈配合在所述下端装配槽中。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块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主体的上端的连接块引导端;
所述连接块引导端与所述下端装配槽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块主体与所述下端装配槽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臂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管柱,通过在延伸臂与支架顶板之间安装缓冲橡胶体来起到缓冲作用,在缓冲橡胶体回弹时不会产生噪音,提升了产品的降噪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的立体图;
图2为支架顶板、顶板翻边及连接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连接柱连接在顶板翻边的底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壳体、支撑臂及连接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连接块连接在支撑臂上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缓冲橡胶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管柱,包括壳体1、穿过壳体1的导向套筒3和安装在壳体1上的固定支架2。
固定支架2包括支架顶板21和连接在支架顶板21下方的支架侧板22。支架侧板22安装在壳体1的侧部。
壳体1上延伸有支撑臂11,支撑臂11处于支架顶板21的下方。
其中,在支架顶板21与支撑臂11之间连接有缓冲橡胶体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管柱包括有壳体1、固定支架2、导向套筒3、转向轴4和缓冲橡胶体5。
导向套筒3穿过壳体1,转向轴4穿过导向套筒3。固定支架2安装在壳体1上,同时,固定支架还与车身的安装部固定连接。固定支架2包括支架顶板21和两块支架侧板22,两块支架侧板22连接在支架顶板21的下方。壳体1处于两块支架侧板22之间。支架侧板22通过紧固件与壳体1连接。有关壳体1与固定支架2的连接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壳体1的侧部水平径向向外延伸有支撑臂11,缓冲橡胶体5的上端与支架顶板21连接,缓冲橡胶体5的下端与支撑臂11连接。缓冲橡胶体5在支架顶板21与支撑臂11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在缓冲橡胶体5回弹时,不会产生噪音,提升了产品的降噪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支撑臂11,每个支撑臂11与支架顶板21之间都连接有一根缓冲橡胶体5,进一步提高支架顶板21与支撑臂11之间的缓冲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橡胶体5为实心橡胶柱,结构稳定,缓冲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和图6所示,支架顶板21上向下延伸有连接柱24,缓冲橡胶体5的上端具有上端装配槽51。连接柱24过盈配合在上端装配槽51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缓冲橡胶体5的上端开设上端装配槽51,在支架顶板21上设置有连接柱24,将连接柱24配合在上端装配槽51中,实现缓冲橡胶体5与支架顶板21的装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柱24包括连接柱主体241和设置在连接柱主体241的下端的连接柱引导端242。
连接柱引导端242与上端装配槽51间隙配合,连接柱主体241与上端装配槽51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连接柱24包括连接柱主体241和连接柱引导端242,连接柱引导端242一体设置在连接柱主体241的下端。连接柱引导端242比连接柱主体241细,方便对准上端装配槽51,以引导连接柱主体241进入上端装配槽51中。装配后,连接柱引导端242间隙配合在上端装配槽51中,连接柱主体241过盈配合在上端装配槽51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支架顶板21的后端具有向下延伸的顶板翻边23,连接柱24连接在顶板翻边23上并向下延伸。
本实施例中,顶板翻边23连接在支架顶板21的后端且向下延伸,连接柱24连接在顶板翻边23的底面且向下延伸,减小了支撑臂11与连接柱24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小缓冲橡胶体5的高度或厚度。
顶板翻边23可以起到加强支架顶板21的结构强度的作用,在顶板翻边23的底面也更加方便直接加工成型出连接柱2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顶板21、顶板翻边23及连接柱24一体成型。支架顶板21、顶板翻边23及连接柱24可采用一体浇铸成型或一体冲压成型,结构强度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支撑臂11上向上延伸有连接块12,缓冲橡胶体5的下端具有下端装配槽52。连接块12过盈配合在下端装配槽52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缓冲橡胶体5的下端开设下端装配槽52,在支撑臂11上设置有连接块12,将连接块12配合在下端装配槽52中,实现缓冲橡胶体5与支撑臂11的装配。
下端装配槽52可选择矩形槽或异形槽,连接块12可选择矩形块或异形块,在连接块12装配到下端装配槽52中后可以起到防止缓冲橡胶体5扭转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连接块12包括连接块主体121和设置在连接块主体121的上端的连接块引导端122。
连接块引导端122与下端装配槽52间隙配合,连接块主体121与下端装配槽52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连接块12包括连接块主体121和连接块引导端122,连接块引导端122一体设置在连接块主体121的上端。连接块引导端122比连接块主体121窄,方便对准下端装配槽52,以引导连接块主体121进入下端装配槽52中。装配后,连接块引导端122间隙配合在下端装配槽52中,连接块主体121过盈配合在下端装配槽52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块12与支撑臂11一体成型。连接块12与支撑臂11可一体浇铸成型或一体冲压成型,结构强度高。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穿过所述壳体的导向套筒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固定支架;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顶板和连接在所述支架顶板下方的支架侧板;
所述支架侧板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侧部;
所述壳体上延伸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处于所述支架顶板的下方;
其中,在所述支架顶板与所述支撑臂之间连接有缓冲橡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所述支撑臂,每个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支架顶板之间都连接有一根所述缓冲橡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橡胶体为实心橡胶柱。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板上向下延伸有连接柱,所述缓冲橡胶体的上端具有上端装配槽;
所述连接柱过盈配合在所述上端装配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包括连接柱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主体的下端的连接柱引导端;
所述连接柱引导端与所述上端装配槽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柱主体与所述上端装配槽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板的后端具有向下延伸的顶板翻边,所述连接柱连接在所述顶板翻边上并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板、所述顶板翻边及所述连接柱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上向上延伸有连接块,所述缓冲橡胶体的下端具有下端装配槽;
所述连接块过盈配合在所述下端装配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连接块主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主体的上端的连接块引导端;
所述连接块引导端与所述下端装配槽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块主体与所述下端装配槽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臂一体成型。
CN202122681290.9U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转向管柱 Active CN216374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1290.9U CN216374708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转向管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1290.9U CN216374708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转向管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74708U true CN216374708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9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81290.9U Active CN216374708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转向管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74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71466B1 (ko) 전방 차체 보강 구조
EP1479596B1 (en) Upper mounting structure of rear strut assembly
CN111688468A (zh) 一种便调式的悬置装置
CN216374708U (zh) 一种转向管柱
CN215205084U (zh) 仪表板加强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707669U (zh) 用于车辆的备胎固定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4057154U (zh) 一种后减震器安装板及汽车纵梁连接组件
CN215705638U (zh)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总成及汽车
CN215284758U (zh) 一种汽车abs支架
CN213862425U (zh) 车身后部减震器结构及汽车
CN219215148U (zh) 一种新型前端模块
CN210391321U (zh)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总成
CN217835511U (zh) 汽车增程器发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
CN216969864U (zh) 一种电动车后座及电动车
CN212556489U (zh) 车辆用前副车架模块
CN100360778C (zh) 节气门段固定结构
CN211809558U (zh) 减震型汽车用真空泵
CN212637654U (zh) 前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CN219295534U (zh) 车身及车辆
CN216659819U (zh) 一种前保险杠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20764150U (zh) 一种座椅滑轨及座椅滑轨的驱动机构
CN219584134U (zh) 车辆的前保险杠以及车辆
CN212148740U (zh) 一种前保险杠与前防撞梁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7918266U (zh) 一种平衡车减震装置的连接结构
CN214823615U (zh) 汽车前副车架后横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