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9755U - 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9755U
CN216329755U CN202122851730.0U CN202122851730U CN216329755U CN 216329755 U CN216329755 U CN 216329755U CN 202122851730 U CN202122851730 U CN 202122851730U CN 216329755 U CN216329755 U CN 216329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injection mold
rubber plug
pressing plate
low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517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和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yi Mo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yi Mo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yi Mo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yi Mo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517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9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9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9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和下模具,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风机,所述下模具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述连接座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下模具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上模具的内壁进行预加热,有效避免塑件的外部与中心部冷却速度不一致,避免真空气泡的产生,同时通过真空泵使得合模后空腔的内部具有一定真空度,将注塑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泡与注塑材料进行分离,极大提高了塑件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内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汽车内线束通过塑料材质的胶塞压板进行固定,通过注塑模具可批量化生产胶塞压板。
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0758943U,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顶板、底座、下模具和上模具,还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两个相对分布的侧板,该注塑模具通过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面且处在两个侧板内侧;在两个所述侧板的对立面上分别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上模具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在所述上模具内开设有与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连通的冷却流道;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的散热风扇和冷却流道,可同时从外部和内部对模具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效率高、以及塑件成型效率高;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之后,通过手动辅助稳定组件进行进一步稳定,避免模具在注塑过程中抖动,提高稳定性,提高塑件品质。
综上所述,现有的注塑模具生产制品壁厚较大时,其外表面冷却速度比中心部的快,随着冷却的进行,中心部的树脂边收缩边向表面扩张,使得塑件的中心部充填不足,容易产生真空气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和下模具,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等距安装有顶针,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风机,所述下模具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述连接座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且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下模具相连接,所述下模具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塑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风机将空气输送进加热管的内部进行加热,再通过第一连接管将热空气注入上模具的内部,通过对上模具的内壁进行预加热,有效避免模具生产塑件较厚,导致塑件的外部与中心部冷却速度不一致,避免真空气泡的产生,同时通过真空泵将下模具和上模具合模后空腔的空气排出,使得合模后空腔的内部具有一定真空度,使得注塑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与注塑材料分离,有效避免注塑过程中含有空气,防止生产的塑件中含有气泡,极大提高了塑件的良品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托板的下表面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活动杆可稳定推动托板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带动顶针进行升降,便于通过顶针将成型后的塑件从下模具中顶出。
进一步,所述顶针设置有三个,且所述顶针贯穿所述下模具上表面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等距安装三个顶针可增加塑件的受力点,同时通过连接块增加了塑件的受力面。
进一步,所述风机上设置有叶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可将外界空气吸入风机内部,叶轮旋转时可产生负压,便于风机吸入空气。
进一步,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置有塑型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不同的塑型槽可便于工作人员选择不同的塑件模型,便于生产不同的塑件产品。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安装于所述下模具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单向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向阀使得第一连接管和二连接管单向流通,可避免下模具和上模具合模后的注塑材料进入第一连接管和二连接管内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阀可控制第二连接管的打开和关闭状态。
进一步,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安装有定位杆,所述上模具上呈矩形阵列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且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呈倒圆角工艺设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杆和导向槽便于工作人员将下模具和上模具进行合模,有效提高了合模的精准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图1中单向阀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叶轮;3、风机;4、下模具;5、连接座;6、加热管;7、第一连接管;8、导向槽;9、上模具;10、定位杆;11、塑型槽;12、注塑口;13、连接块;14、单向阀;15、控制阀;16、第二连接管;17、真空泵;18、顶针;19、托板;20、活动杆;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和下模具4,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4,下模具4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托板19,托板19的上表面等距安装有顶针18,顶针18可将成型后的塑件从下模具4中顶出,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底座1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风机3,风机3可将外界空气输送进连接座5的内部,下模具4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座5,连接座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6,加热管6的内部设置有电阻丝,通电后可产生大量的热量,可对加热管6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述连接座5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且第一连接管7与下模具4相连接,下模具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6,第二连接管16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17,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风机3和真空泵17的提供司空见惯,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真空泵17安装于底座1的上表面,真空泵17通过第二连接管16可对合模后的空腔空气抽出,使得空腔内部产生一定的真空度,下模具4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9,上模具9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塑口12,通过注塑口12可将注塑材料注入合模后的空腔中。
优选的,底座1上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内部设置有活动杆20,活动杆20的上端与托板19的下表面相连接,通过活动杆20可稳定推动托板19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带动顶针18进行升降,便于通过顶针18将成型后的塑件从下模具4中顶出,避免工作人员手动取出塑件,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顶针18设置有三个,通过等距安装三个顶针18可增加塑件的受力点,且顶针18贯穿下模具4上表面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块13,通过连接块13增加了塑件的受力面,便于顶针18将塑件顶出,避免塑件被顶针18直接撞击发生损坏。
优选的,风机3上设置有叶轮2,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2可将外界空气吸入风机3内部,叶轮2旋转时可产生负压,便于风机3吸入空气。
优选的,下模具4的上表面设置有塑型槽11,通过不同的塑型槽11可便于工作人员选择不同的塑件模型,便于生产不同的塑件产品,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16安装于下模具4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单向阀14,通过单向阀14使得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16单向流通,可避免下模具4和上模具9合模后的注塑材料进入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16内部,避免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16发生堵塞。
优选的,第二连接管16上设置有控制阀15,通过控制阀15可控制第二连接管16的打开和关闭状态,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阀15可控制第二连接管16,避免装置抽完真空后第二连接管16发生倒吸。
优选的,下模具4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安装有定位杆10,上模具9上呈矩形阵列开设有导向槽8,且定位杆10与导向槽8相适配,且定位杆10的上端呈倒圆角工艺设计,通过定位杆10和导向槽8便于工作人员将下模具4和上模具9进行合模,有效提高了合模的精准度,避免合模过程中下模具4和上模具9发生直接碰撞,防止下模具4和上模具9因碰撞受损,同时通过倒圆角可避免定位杆10与上模具9接触时发生刮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该装置连接有外置电源,工作人员将下模具4和上模具9合模后,通过风机3将空气吸入连接座5的内部,并通过连接座5内部的加热管6,对空气进行加热,再将加热后的空气注入塑型槽11内部,通过对下模具4和上模具9合模后空腔进行预加热,避免注入完毕后塑件的外部与中心部冷却速度不一致,防止真空气泡的产生,同时通过真空泵17将合模后空腔内部的空气排出一部分,使得空腔内部产生一定真空度,使得注塑过程中的空气与原材料冷却前进行分离,防止生产的塑件中含有气泡,极大提高了塑件的良品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下模具(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4),所述下模具(4)的下端内部设置有托板(19),所述托板(19)的上表面等距安装有顶针(18),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一端安装有风机(3),所述下模具(4)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6),所述连接座(5)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且所述第一连接管(7)与所述下模具(4)相连接,所述下模具(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6),所述第二连接管(16)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17),所述真空泵(17)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下模具(4)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9),所述上模具(9)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塑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内部设置有活动杆(20),所述活动杆(20)的上端与所述托板(19)的下表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18)设置有三个,且所述顶针(18)贯穿所述下模具(4)上表面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块(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3)上设置有叶轮(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4)的上表面设置有塑型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7)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6)安装于所述下模具(4)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单向阀(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6)上设置有控制阀(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4)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安装有定位杆(10),所述上模具(9)上呈矩形阵列开设有导向槽(8),且所述定位杆(10)与所述导向槽(8)相适配,且所述定位杆(10)的上端呈倒圆角工艺设计。
CN202122851730.0U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 Active CN216329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1730.0U CN216329755U (zh)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1730.0U CN216329755U (zh)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9755U true CN21632975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49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51730.0U Active CN216329755U (zh) 2021-11-20 2021-11-20 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9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29755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线束胶塞压板的防气泡型注塑模具
CN109397641A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塑料注塑模具
CN107457963A (zh) 一种方便调控温度的注塑模具
CN108819096B (zh) 一种电源插头生产用注塑机
CN217834552U (zh) 一种具有自动脱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4982988U (zh) 一种牛奶瓶盖生产用多注塑口注塑机
CN109968602A (zh) 一种便于冷却定型的注塑模具
CN206703406U (zh) 一种节能型塑料瓶坯注射成型装置
CN113635527B (zh) 一种超声塑化成型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3733237U (zh) 一种遥控器外壳定制注塑模具
CN219650465U (zh) 一种手机卡托注塑组件
CN206913592U (zh) 一种瓶桶容器注胚模具
CN218084030U (zh) 一种便于快速成型的安全帽锁扣模具
CN21813972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设备
CN215619669U (zh) 净化器塑胶外壳成型模具
CN213919389U (zh) 快速冷却式注塑装置
CN213729247U (zh) 一种烫金金属盒框架生产用的注塑装置
CN220499863U (zh) 一种汽车塑料件注塑冷却机构
CN110061114A (zh) 一种led器件成型模具、设备及方法
CN109878031A (zh) 一种设有伸缩机构且方便更换模仁的注塑模具
CN204585738U (zh) 一种用于生产化妆品瓶盖的注塑模
CN210679474U (zh) 一种洗衣机箱体模具
CN213564109U (zh) 一种用于笔杆成型的快速冷却模具
CN21482007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成型机
CN215849576U (zh) 注塑吹气成型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