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7702U - 防虹吸线缆 - Google Patents

防虹吸线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7702U
CN216287702U CN202121890959.9U CN202121890959U CN216287702U CN 216287702 U CN216287702 U CN 216287702U CN 202121890959 U CN202121890959 U CN 202121890959U CN 216287702 U CN216287702 U CN 216287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tin
immersion
cabl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909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生
徐文军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er Heat Shrinkabl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909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7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7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7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虹吸线缆,包括线芯和包覆于线芯外的线皮,线芯延伸出线皮并形成裸露段,裸露段包括不浸锡段和浸锡段,不浸锡段相对浸锡段更靠近线皮,不浸锡段的长度大于浸锡段的长度;线皮外包覆有沿轴向连续延伸的双壁热缩管,双壁热缩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覆于线皮外,第二部分包覆不浸锡段外和部分浸锡段外,双壁热缩管内壁设有密封胶,以密封第一部分与线皮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第二部分与裸露段之间的间隙,防止水汽等气液物质从浸锡段进入到不浸锡段并进而进入到线皮内的线芯中,从而具有防虹吸作用,保护线芯,同时增加双壁热缩管包覆裸露段的柔性。

Description

防虹吸线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虹吸线缆。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动汽车的线缆,为布线方便,大部分都是采用绞合线芯。但是绞合线芯的两端如果没有做好防水处理,水或水汽会随着昼夜温差、涉水行驶、天气突变、海拔差异等原因,沿着线芯进入线缆内部或其他与线缆连接的精密元件内部从而形成虹吸现象,轻则导致元器件缓慢氧化腐蚀,重则可能发生短路烧毁元器件、影响车辆的电气安全。目前市面上车辆端的线束联接件、对插件大部分都是用压接进行连接,容易出现虹吸现象,压接处会产生原电池原理的腐蚀,时间久了会产生电阻突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防虹吸线缆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虹吸线缆,旨在防止线缆的线芯的浸锡部分发生虹吸现象,同时保证线缆裸露于线皮的部分具有足够柔性以满足线缆的连接柔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虹吸线缆,包括线芯和包覆于所述线芯外的线皮,所述线芯延伸出所述线皮并形成裸露段,所述裸露段包括不浸锡段和浸锡段,所述不浸锡段相对所述浸锡段更靠近所述线皮,所述不浸锡段的长度大于所述浸锡段的长度;
所述线皮外包覆有沿轴向连续延伸的双壁热缩管,所述双壁热缩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覆于所述线皮外,所述第二部分包覆所述不浸锡段外和部分所述浸锡段外,所述双壁热缩管内壁设有密封胶,以密封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线皮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裸露段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双壁热缩管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长度大于0.25倍所述不浸锡段的长度并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线芯包括多根导线,多根所述导线在所述浸锡段时为未绞合成股的散开状态进行浸锡,所述双壁热缩管包覆并聚拢多根所述导线的所述浸锡段,所述密封胶将多根所述导线的所述浸锡段之间的间隙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包覆所述不浸锡段的第一包覆段和包覆所述浸锡段的第二包覆段,所述第一包覆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包覆段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浸锡段裸露出所述双壁热缩管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包覆段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包覆段的长度均大于5mm。
进一步地,所述不浸锡段的长度大于1.3倍所述浸锡段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双壁热缩管的厚度小于所述线皮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不浸锡段的长度大于20mm。
进一步地,所述浸锡段的长度大于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虹吸线缆,其双壁热缩管在加热后收缩将线皮以及不浸锡段和部分浸锡段紧密包覆,而密封胶填充于双壁热缩管内的各部位之间的间隙,防止水汽等气液物质从浸锡段进入到不浸锡段并进而进入到线皮内的线芯中,从而具有防虹吸作用,保护线芯。此外,浸锡段为与外部电子元件连接的部位,需要具有较大的安装操作空间,由于不浸锡段的长度大于浸锡段的长度,以及不浸锡段外没有包覆线皮以及没有浸锡,当双壁热缩管的第二部分收缩包覆不浸锡段以及部分浸锡段时,该不浸锡段得以保持线芯的柔性,从而保证包覆不浸锡段的第二部分具有较大的柔性,此时不浸锡段具有较大的变形量,使得浸锡段在与外部电子元件连接时不浸锡段可以弯曲,使得线缆连接的操作灵活方便,方便线缆布线。该外部电子元件能与线缆电连接,可以为与线缆连接的另一段线缆,或者是接线端子,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柔性线缆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柔性线缆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未包覆双壁热缩管的立体图;
图4为图1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线缆 11 线皮
12 线芯 121 裸露段
122 不浸锡段 123 浸锡段
13 双壁热缩管 131 第一部分
132 第二部分 1321 第一包覆段
1322 第二包覆段 133 过渡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防虹吸线缆1,包括线芯12和包覆于线芯12外的线皮11,线芯12延伸出线皮11并形成裸露段121,裸露段121包括不浸锡段122和浸锡段123,不浸锡段122相对浸锡段123更靠近线皮11,不浸锡段122的长度大于浸锡段123的长度。
如图1、图4所示,线皮11外包覆有沿轴向连续延伸的双壁热缩管13,双壁热缩管13包括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第一部分131包覆于线皮11外,第二部分132包覆不浸锡段122外和部分浸锡段123外,双壁热缩管13内壁设有密封胶,以密封第一部分131与线皮11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第二部分132与裸露段121之间的间隙。
其中,双壁热缩管13在加热后收缩将线皮11以及不浸锡段122和部分浸锡段123紧密包覆,该密封胶为热熔胶,在热缩管13加热收缩时,该热熔胶被加热融化,此时密封胶填充于双壁热缩管13内的各部位之间的间隙,防止水汽等气液物质从浸锡段123进入到不浸锡段122并进而进入到线皮11内的线芯12中,从而具有防虹吸作用,保护线芯12。此外,浸锡段123为与外部电子元件连接的部位,需要具有较大的安装操作空间,由于不浸锡段122的长度大于浸锡段123的长度,以及不浸锡段122外没有包覆线皮11以及没有浸锡,当双壁热缩管13的第二部分132收缩包覆不浸锡段122以及部分浸锡段123时,该不浸锡段122得以保持线芯12的柔性,从而保证包覆不浸锡段122的第二部分132具有较大的柔性,此时不浸锡段122具有较大的变形量,使得浸锡段123在与外部电子元件连接时不浸锡段122可以弯曲,使得线缆1连接的操作灵活方便,方便线缆1布线。该外部电子元件能与线缆1电连接,可以为与线缆1连接的另一段线缆1,或者是接线端子,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2所示,线芯12包括多根导线,多根导线在浸锡段123时为未绞合成股的散开状态进行浸锡,双壁热缩管13包覆并聚拢多根导线的浸锡段123,密封胶将多根导线的浸锡段123之间的间隙密封,此时,由于多根导线的浸锡段123散开浸锡,使得每一根导线均能浸锡,而后经过双壁热缩管13包覆后,浸锡过后的多根导线聚拢成股,同时密封胶密封于多根导线的浸锡段123之间,外界的水汽或者其他气液物质被阻挡在浸锡段123未被双壁热缩管13包覆的部分外,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如图4所示,不浸锡段122的长度大于1.3倍浸锡段123的长度,优选为1.5-2倍,以保证不浸锡段122相对浸锡段123更具有柔性,同时保证不浸锡段122具有足够长度以及具有较大的柔性。不浸锡段122的长度大于20mm,保证不浸锡段122具有足够的柔性。浸锡段123的长度大于5mm,保证浸锡段123具有足够的长度供双壁热缩管13的第二部分132包覆以及具有足够裸露长度与外部电子元件连接。
如图4所示,双壁热缩管13的厚度小于线皮11的厚度,使得双壁热缩管13具有较大的柔性,从而使得线缆1不至于由于套设双壁热缩管13而柔性变小。双壁热缩管13还包括连接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的过渡部133,过渡部133的长度大于0.25倍不浸锡段122的长度并小于第一部分131的长度,其中,过渡部133用于将第一部分131缓冲过渡到第二部分132,防止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之间连接应力集中,该过渡部133可以为斜面过渡或曲面过渡,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4所示,第二部分132包括包覆不浸锡段122的第一包覆段1321和包覆浸锡段123的第二包覆段1322,第一包覆段1321的长度大于第二包覆段1322的长度,使得第一包覆段1321与不浸锡段122适应并具有较大的柔性。浸锡段123裸露出双壁热缩管13的部分的长度大于第二包覆段1322的长度,使得浸锡段123裸露出双壁热缩管13的部分具有较大的长度以与外部电子元件连接。
第一部分131的长度和第二包覆段1322的长度均大于5mm,保证双壁热缩管13能与线皮11以及浸锡段123具有足够的连接长度,从而保证连接稳定性,并且使得双壁热缩管13对线皮11以及浸锡段123具有包覆长度,从而使得密封行程也较大,从而使得线缆1的密封性较好,进一步具有良好的防虹吸作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虹吸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芯和包覆于所述线芯外的线皮,所述线芯延伸出所述线皮并形成裸露段,所述裸露段包括不浸锡段和浸锡段,所述不浸锡段相对所述浸锡段更靠近所述线皮,所述不浸锡段的长度大于所述浸锡段的长度;
所述线皮外包覆有沿轴向连续延伸的双壁热缩管,所述双壁热缩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覆于所述线皮外,所述第二部分包覆所述不浸锡段外和部分所述浸锡段外,所述双壁热缩管内壁设有密封胶,以密封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线皮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裸露段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虹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壁热缩管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长度大于0.25倍所述不浸锡段的长度并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虹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包括多根导线,多根所述导线在所述浸锡段时为未绞合成股的散开状态进行浸锡,所述双壁热缩管包覆并聚拢多根所述导线的所述浸锡段,所述密封胶将多根所述导线的所述浸锡段之间的间隙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虹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包覆所述不浸锡段的第一包覆段和包覆所述浸锡段的第二包覆段,所述第一包覆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包覆段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虹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浸锡段裸露出所述双壁热缩管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包覆段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虹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包覆段的长度均大于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虹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浸锡段的长度大于1.3倍所述浸锡段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虹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壁热缩管的厚度小于所述线皮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虹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浸锡段的长度大于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虹吸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浸锡段的长度大于5mm。
CN202121890959.9U 2021-08-12 2021-08-12 防虹吸线缆 Active CN216287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0959.9U CN216287702U (zh) 2021-08-12 2021-08-12 防虹吸线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0959.9U CN216287702U (zh) 2021-08-12 2021-08-12 防虹吸线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7702U true CN216287702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1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90959.9U Active CN216287702U (zh) 2021-08-12 2021-08-12 防虹吸线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7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81929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防水構造
US3943271A (en) Extruded solid dielectric high voltage cable resistant to electro-chemical trees
KR20080025702A (ko) 케이블 조립체
US11562832B2 (en) Conductor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ical energy and/or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JP2008293848A (ja) 電線端子部分の防水処理方法
US5646370A (en) Permanent attachment of grounding wire
CN216287702U (zh) 防虹吸线缆
JP2012113885A (ja) シールド線
CN214588141U (zh) 一种密封结构及充电装置
JP2009095226A (ja) 電力ケーブルからの接地線引出部及びこの接地線引出部を備えた電力ケーブル接続部
JP7260441B6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304406B2 (ja) シールド線端末の止水構造および該止水構造の形成方法
CN219498254U (zh) 一种可折弯的电连接结构
JPH04255682A (ja)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及びその端末構造
JP2012094307A (ja) 端子付き電線
JP5144319B2 (ja) シールド電線におけるドレーン線とアース線とのジョイント部の止水構造及び止水方法
JP2016157619A (ja) コネクタ付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ネクタ付電線
JP4875666B2 (ja) 屋外型電力ケーブル端末および防水処理方法
CN217035288U (zh) 一种防水双壁热缩管
JPH1154182A (ja) アース用端子金具とその防水方法
JP2015185274A (ja) 絶縁被覆電線の止水構造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12061976U (zh) 一种消除虹吸效应的电力电缆
CN216146075U (zh) 10-35kV熔接式交联电缆终端
CN103580346B (zh) 旋转电机
JP2004270897A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ハーネス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