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1371U - 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1371U
CN215971371U CN202122577991.8U CN202122577991U CN215971371U CN 215971371 U CN215971371 U CN 215971371U CN 202122577991 U CN202122577991 U CN 202122577991U CN 215971371 U CN215971371 U CN 215971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lamping
seat
automobil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79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灿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Aipud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Aipud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Aipud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Aipud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79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1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1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1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包括下沿板以及位于下沿板上方并与下沿板相连的主盖板;在向后延伸的方向上,所述主盖板的高度先逐渐增加再逐渐减小,以在主盖板的顶部形成凸起;所述主盖板前端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凸起之间形成预留槽;所述主盖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座,所述支撑柱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座,所述下沿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三卡接座,所述第一卡接座、第二卡接座和第三卡接座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卡扣相配合的卡孔。本实用新型可以提升汽车C柱内饰盖的稳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
背景技术
汽车C柱是位于汽车后排座椅头枕部位两侧的部件,其用于支撑车顶和后挡风玻璃。当车辆后方受到撞击时,C柱也具有保护后排乘客的作用。在外观方面,C柱则是令车身整体线条流畅、美观的重要一环。通常,汽车C柱的内侧会设置内饰盖,以增加汽车内饰的美观性。但是,由于C柱的形状较为复杂,且长度较长,如何稳定安装C柱内饰盖就成了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可以提升汽车C柱内饰盖的稳固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包括下沿板以及位于下沿板上方并与下沿板相连的主盖板;在向后延伸的方向上,所述主盖板的高度先逐渐增加再逐渐减小,以在主盖板的顶部形成凸起;所述主盖板前端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凸起之间形成预留槽;所述主盖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座,所述支撑柱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座,所述下沿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三卡接座,所述第一卡接座、第二卡接座和第三卡接座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卡扣相配合的卡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孔的内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引导卡扣卡入卡孔的缺口,所述第一卡接座、第二卡接座和第三卡接座上缺口的朝向均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座、第二卡接座和第三卡接座均包括向外凸出的凸板以及与凸板向外凸出的一端相连的卡板,所述卡孔设置在卡板上并贯穿卡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卡接座还包括固定在凸板内侧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卡板间隔预设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卡接座和至少一个第二卡接座上均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向外凸出的定位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座的侧面设置有多个与主盖板相连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卡接座的侧面设置有多个与支撑柱相连的第二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盖板的上沿以及支撑柱的上沿均设置有翻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沿板上设置有多个扣孔。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主盖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座,支撑柱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座,下沿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三卡接座,第一卡接座、第二卡接座和第三卡接座上均设置有卡孔,在装配本实用新型的汽车C柱内饰盖时,第一卡接座、第二卡接座和第三卡接座上的卡孔分别与相应的卡扣相配合,以分别将主盖板、支撑柱和下沿板安装固定,使整个汽车C柱内饰盖能够稳定固定在车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C柱内饰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C柱内饰盖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下沿板100,扣孔110,主盖板200,翻边201,凸起210,预留槽220,支撑柱300,第一卡接座400,第一加强筋410,第二卡接座500,第二加强筋510,定位件520,第三卡接座600,卡孔70,凸板71,卡板72,限位板73,缺口700,定位钉8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帮助全面理解如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应被视为只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对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省略对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字词不受限于字面含义,而只是被发明人用来使得能够对于本公开有清楚且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提供以下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可具有”、“包括”或“可包括”指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素等等的存在,但不限制额外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元素等等。此外,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具有”是要指示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应理解,当一元素(例如,第一元素)与另一元素(例如,第二元素)“连接”时,该元素可直接与另一元素连接,或者在该元素和另一元素之间可以有居间的元素(例如,第三元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如图1-3所示,其包括下沿板100、主盖板200和支撑柱300,主盖板200位于下沿板100的上方并与下沿板100相连,支撑柱300位于主盖板200前端的顶部并向上凸出。下沿板100、主盖板200和支撑柱300可一体相连,具体可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既可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也可简化制造工艺。在向后(这里的向后是指向汽车尾部)延伸的方向上,主盖板200的高度先逐渐增加再逐渐减小,以在主盖板200的顶部形成凸起210,主盖板200前段高度逐渐增加的结构是为了在支撑柱300与凸起210之间形成预留槽220,预留槽220所在的位置可覆盖玻璃,车内用户可从预留槽220处观察到车外情况,以拓宽车内用户的视野。主盖板200后端高度逐渐缩小的结构是为了适配后挡风玻璃,因为后挡风玻璃是倾斜设置的。
本实施例在主盖板200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座400,支撑柱300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座500,下沿板100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三卡接座600,第一卡接座400可分布在主盖板200内侧的多处,第二卡接座500也可分布在支撑柱300内侧面的多处,以增强固定效果,第一卡接座400、第二卡接座500和第三卡接座60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接座400、第二卡接座500和第三卡接座600上均设置有卡孔70,在车内安装汽车C柱内饰盖的安装位设置有对应的卡扣,该卡扣具体可以是扣钉。在装配本实施例的汽车C柱内饰盖时,安装位上的卡扣对应卡入第一卡接座400、第二卡接座500和第三卡接座600上的卡孔70中,以分别将主盖板200、支撑柱300和下沿板100安装固定,从而从多个位置来固定整个汽车C柱内饰盖,使整个汽车C柱内饰盖能够稳定固定在车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孔70的内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引导卡扣卡入卡孔70的缺口700,车内安装位上的扣钉从缺口700移动至卡孔70中,从而与卡孔70扣接。其中,第一卡接座400、第二卡接座500和第三卡接座600上缺口700的朝向均不同,这使得扣钉难以从卡孔70中脱离,可增强整个汽车C柱内饰盖的稳固性。
当然,缺口700的朝向不同也会给整个汽车C柱内饰盖的安装增加难度,但由于汽车C柱内饰盖通常是塑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特性,可利用这种弹性形变特性,先使部分扣钉卡入到相应的卡孔70中,再一定程度地弯折汽车C柱内饰盖,使余下的扣钉在卡入到相应的卡孔7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座400、第二卡接座500和第三卡接座600均包括向外凸出的凸板71以及与凸板71向外凸出的一端相连的卡板72,卡孔70设置在卡板72上并贯穿卡板72,因此,扣钉在卡入卡孔后,扣钉的钉帽将位于卡板72的内侧,以实现稳定卡接。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第一卡接座400还包括固定在凸板71内侧的限位板73,限位板73可与卡板72平行设置,且限位板73与卡板72间隔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于有些扣钉,其可能穿过卡孔70的距离过大,而导致钉帽不与卡板72接触,卡接不够稳定。限位板73则可以限制扣钉向汽车C柱内饰盖移动,使扣钉相对卡板72伸出适当距离,以保障扣钉的稳定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卡接座400和至少一个第二卡接座500上均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钉800,定位钉800可限定相应的第一卡接座400和第二卡接座500分别与车内安装位之间的距离,起到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支撑柱300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向外凸出的定位件520,定位件520可以是定位板,可进一步提升定位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座400的侧面设置有多个与主盖板200相连的第一加强筋410,第二卡接座500的侧面设置有多个与支撑柱300相连的第二加强筋510,以增强第一卡接座400和第二卡接座500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盖板200的上沿以及支撑柱300的上沿均设置有翻边201,在装配好本实施例的汽车C柱内饰盖后,翻边201将紧贴车内的顶部,以减小汽车C柱内饰盖与车顶之间的缝隙,提升美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沿板10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扣孔110,汽车C柱内饰盖下方的其他部件可通过扣孔110与汽车C柱内饰盖固定在一起。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9)

1.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沿板以及位于下沿板上方并与下沿板相连的主盖板;在向后延伸的方向上,所述主盖板的高度先逐渐增加再逐渐减小,以在主盖板的顶部形成凸起;所述主盖板前端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凸起之间形成预留槽;所述主盖板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座,所述支撑柱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接座,所述下沿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三卡接座,所述第一卡接座、第二卡接座和第三卡接座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卡扣相配合的卡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C柱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的内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引导卡扣卡入卡孔的缺口,所述第一卡接座、第二卡接座和第三卡接座上缺口的朝向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C柱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座、第二卡接座和第三卡接座均包括向外凸出的凸板以及与凸板向外凸出的一端相连的卡板,所述卡孔设置在卡板上并贯穿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C柱内饰盖,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卡接座还包括固定在凸板内侧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卡板间隔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C柱内饰盖,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卡接座和至少一个第二卡接座上均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钉。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C柱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向外凸出的定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C柱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座的侧面设置有多个与主盖板相连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卡接座的侧面设置有多个与支撑柱相连的第二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C柱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盖板的上沿以及支撑柱的上沿均设置有翻边。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C柱内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沿板上设置有多个扣孔。
CN202122577991.8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 Active CN215971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7991.8U CN215971371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7991.8U CN215971371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1371U true CN215971371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2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7991.8U Active CN215971371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1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81456B2 (ja) 自動車用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支持構造
US20140373475A1 (en) Attachment assembly
CN215971371U (zh) 一种汽车c柱内饰盖
US6845892B2 (en) Integrally formed roof rack
CN210027608U (zh) 一种立柱连接件及汽车
JP5235126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AU2004324724A1 (en) Auxiliary-handle fixing clip for modular headliner of automobile
CN210047421U (zh) 一种汽车b柱内饰板的接头结构
CN210191383U (zh) 一种用于车身支柱饰板的连接结构
CN219989155U (zh) 一种车门结构以及汽车
CN216184902U (zh) 一种前风窗下装饰板
JP2008149896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取付け構造
CN210101529U (zh) 车窗包柱安装组件和车辆
CN110329174B (zh) 顶饰条安装卡扣结构
CN219428048U (zh) 车辆的d柱外饰板和车辆
CN217672869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翼子板结构
CN210082899U (zh) 一种尾门总成及汽车
CN212889807U (zh) 一种汽车天窗框结构及汽车
CN108860322B (zh) 汽车b柱上护板
CN219257232U (zh) 后行李箱饰板安装总成及车辆
CN113547994B (zh) 装饰组件及车辆
CN219707119U (zh) 车辆的车身以及车辆
CN214189541U (zh) 车辆格栅字牌安装结构、车辆格栅字牌组件及车辆
CN111532342B (zh) 一种车辆a柱结构及车辆
CN217532722U (zh) 汽车行李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