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8072U - 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98072U CN215398072U CN202022894916.XU CN202022894916U CN215398072U CN 215398072 U CN215398072 U CN 215398072U CN 202022894916 U CN202022894916 U CN 202022894916U CN 215398072 U CN215398072 U CN 2153980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inlet
- circulation
- circulation air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465 cha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其中,空调进风箱包括风箱壳体、外循环风门和内循环风门,封箱壳体的内部设有空调滤芯,且空调滤芯的进风侧与风箱壳体围出进风腔,风箱壳体上设有与进风腔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内循环风门设于进风腔内,与位于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之间的风箱壳体转动连接,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以控制内循环进风口的开度逐渐减小或增大;当内循环风门转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预设位置时,内循环风门的自由侧与空调滤芯的进风侧抵接,以将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隔开,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车辆高度行驶时的窜风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以及对汽车性价比的追求,购车者对车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车辆都配备有车载空调,为用户提供舒适的驾车及乘车环境。
一般的,如图1所示,汽车空调箱内外循环进风多为单风门控制,通过改变风门3的位置,可以控制内外循环进风口的开度,当空调系统设定为比例循环模式时,风门3转动到外循环进风口1和内循环进风口2之间,此时,内循环进风口2和外循环进风口1是连通的,当车辆高速行驶时,外循环进风口1的风压比较高,当外循环进风口1处压力大于鼓风机的吸风压力时,多余的外循环进风就会从外循环进风口1灌进的风不经过空调蒸发器直接从内循环进风口2流入到车内,造成副驾驶位置局部气流混乱及空调箱体外表面大量结露,进而可能导致空调箱体附近各控制器插件进水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本公开提供了空调进风箱,包括风箱壳体、外循环风门和内循环风门;其中,
所述风箱壳体的内部设有空调滤芯,且所述空调滤芯的进风侧与所述风箱壳体围出进风腔,所述风箱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
所述内循环风门设于所述进风腔内,与位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和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之间的风箱壳体转动连接,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以控制所述内循环进风口的开度逐渐减小或增大;当所述内循环风门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内循环风门的自由侧与所述空调滤芯的进风侧抵接。
可选的,所述外循环风门设于所述进风腔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往复转动,以控制所述外循环进风口的开度逐渐减小或增大。
可选的,所述内循环风门为板状风门,且所述内循环风门与和所述空调滤芯的进风侧相对的风箱壳体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靠近所述外循环进风口的一侧的边缘处。
可选的,所述进风腔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外循环风门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且所述外循环风门沿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的断面呈扇形。
可选的,所述风箱壳体位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之间的部位具有弧形段,所述外循环风门的自由侧转动至与所述弧形段相对时,所述外循环风门的自由侧至少与所述弧形段的内壁贴合。
可选的,所述弧形段远离所述外循环进风口的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沿朝向所述第二转轴的方向延伸,用于限制所述内循环风门和所述外循环风门的旋转角度。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进风箱。
可选的,所述车辆空调系统还包括车速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车速传感器连接,在外循环模式或比例循环模式下,当所述车速传感器检测的车速值高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外循环风门将所述外循环进风口部分遮挡。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进风箱,包括风箱壳体、外循环风门和内循环风门,风箱壳体的内部设有空调滤芯,空调滤芯的进风侧与风箱壳体围出进风腔,风箱壳体上设有与进风腔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内循环风门设置在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之间,内循环风门与位于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之间的风箱壳体转动连接,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控制内循环进风口的开度大小,内循环风门在第一位置时,内循环风门将内循环进风口完全打开,内循环风门在第二位置时,内循环风门将内循环进风口完全关闭,内循环风门在转动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预设位置时,内循环风门的自由侧与空调滤芯的进风侧抵接,将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隔开。外循环风门设置在外循环进风口处,控制外循环进风口的开度大小。在比例循环模式下,根据实际工况需要,当内循环风门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预设位置时,内循环风门的自由侧与空调滤芯的进风侧抵接,将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隔开,这样一来,可以防止从外循环进风口进入的风直接从内循环进风口流入到车内,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车辆高度行驶时外循环进风口与内循环进风口的窜风风险,进而降低了因窜风问题造成的空调箱体外表面结露和空调箱体附近各控制器插件进水的隐患,提高了车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了车内乘客的舒适性感受。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单风门空调进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调进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调进风箱在内循环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调进风箱在外循环模式①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调进风箱在外循环模式②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调进风箱在比例循环模式①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调进风箱在比例循环模式②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空调进风箱在比例循环模式③下的示意图。
其中,1、外循环进风口;2、内循环进风口;3、风门;10、风箱壳体;101、外循环进风口;102、内循环进风口;103、挡板;20、外循环风门;201、第二转轴;30、内循环风门;301、第一转轴;40、空调滤芯;50、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2至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进风箱,包括风箱壳体10、外循环风门20和内循环风门30,风箱壳体10的内部设有空调滤芯40,具体的,空调滤芯40设于风箱壳体10的出风口处,且空调滤芯40的进风侧与风箱壳体10共同围出一个进风腔,风箱壳体10上设有与进风腔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口102和外循环进风口101,从内循环进风口102和从外循环进风口101进来的气流都需要经过空调滤芯40进行过滤。其中,内循环风门30与位于内循环进风口102和外循环进风口之101间的风箱壳体10转动连接,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以控制内循环进风口102的开度逐渐减小或增大,其中,内循环风门30在第一位置时,内循环风门30将内循环进风口102完全打开,内循环风门30在第二位置时,内循环风门30将内循环进风口102完全关闭,内循环风门30自第一位置连续转动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内循环进风口102的开度连续减小直至完全把内循环进风口102关闭,内循环风门30自第二位置连续转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内循环进风口102的开度连续增大直至完全打开。为了实现空调系统的比例循环进风模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设于第一预设位置,内循环风门30在转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时,内循环进风口102的开度介于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之间,从内循环进风口102进入到进风腔内的气流量小于内循环进风口102完全打开时的气流量,此时,内循环风门30的自由侧与空调滤芯40的进风侧抵接,将内循环进风口102和外循环进风口101隔开,可以防止从外循环进风口101进入的风直接从内循环进风口102流入到车内,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车辆高度行驶时外循环进风口101与内循环进风口102的窜风风险,进而降低了因窜风问题造成的空调箱体外表面结露和空调箱体附近各控制器插件进水的隐患,提高了车辆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了车内乘客的舒适性感受。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都是固定位置,其中,第一预设位置可以是固定的位置区间或者固定的位置点。当第一预设位置是固定的位置点时,如果需要内循环进风口102比例进风,则将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时,当需要内循环进风口102完全打开时,将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第一位置,当需要内循环进风口102完全关闭时,将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第二位置处。当第一预设位置是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固定的位置区间时,在实现内循环进风口102比例进风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实际车况,将内循环进风口102调整至第一预设位置的位置区间内的不同的位置点,以实现不同比例的内循环比例进风。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位置设置为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一个固定位置点。
外循环风门20相对外循环进风口101移动,以改变外循环进风口101的开度大小,外循环风门20可以是相对于外循环进风口101滑动,通过改变与外循环风门20与外循环进风口101的重叠面积,来改变外循环进风口101的开度,或者,外循环风门20也可以在进风腔内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改变与外循环进风口101的重叠面积,进而来改变外循环进风口101的开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为例,外循环风门20转动设置在进风腔内,且能够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往复转动,以控制外循环进风口101的开度逐渐减小或增大,其中,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三位置时,外循环风门20对外循环进风口101的无遮挡,外循环进风口101完全打开,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四位置时,外循环风门20将外循环进风口101完全遮挡,外循环进风口101完全关闭,外循环风门20自第三位置连续转动到第四位置的过程中,外循环进风口101的开度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关闭,外循环风门20自第四位置连续转动到第三位置的过程中,外循环进风口101的开度逐渐增大直至完全打开;此外,为了实现外循环进风口101的比例进风,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设置第二预设位置,外循环进风口101在转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时,外循环风门20将外循环进风口101部分遮挡,实现外循环进风口101的比例进风。考虑到使用场景、标定周期等因素,第二预设位置优选为一个固定的位置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预设位置设置并不限于是一个固定的位置点,也可以是位于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的一个固定的位置区间。
外循环进风口101的比例进风一般应用在车速较高行驶的工况下,这时,外循环进风口101的风压比较高,当压力高于空调通风系统的整体阻力时,如果外循环进风口101还是完全打开的状态,就会从外循环进风口101灌进车内大量的气体,这样一来,出风口的风速就会比车辆怠速的情况下高,影响客户的舒适性感受。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设置第二预设位置,当需要外循环进风而且车速高于某值时,将外循环风门20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处,实现外循环进风口101的比例进风,提高车内空调箱通风系统的整体阻力来对抗外循环进风的风压变化,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和怠速时,空调系统出风口的风速一致,避免对车内乘客的舒适性感受造成影响。
为了实现内循环风门30的转动,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进风腔内设置第一转轴301,并且第一转轴301与位于内循环进风口102和外循环进风口101之间的风箱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内循环风门30连接在第一转轴301上,第一转轴301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绕第一转轴301的轴线旋转,以带动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或第一预设位置。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01位于内循环进风口102靠近外循环进风口101的一侧的边缘处,内循环风门30设置为板状风门,也就是说,第一转轴301设置在靠近内循环进风口102的位置。
进风腔内还设置第二转轴201,外循环风门20连接在第二转轴201上,且外循环风门20沿第二转轴201的轴向的端面为扇形,第二转轴201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绕第二转轴201的轴线旋转,以带动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三位置、第四位置或第二预设位置。
风箱壳体位于内循环进风口102和外循环进风口101之间的部分具有弧形段,当外循环风门20的自由侧转动至与弧形段相对时,外循环风门20的自由侧与弧形段的内壁贴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内循环风门30在转动到与空调滤芯抵接的位置时,内循环风门30的自由侧与空调滤芯的进风侧的密封性,降低窜风的风险,内循环风门30在注塑成型时,在内循环风门30的自由侧形成具有弹性的缓冲部,这样,内循环风门30的自由侧在与空调滤芯相抵接时,避免了硬性接触,提高了防窜风的效果。同样的,外循环风门20的自由侧在注塑成型时也会形成具有弹性的缓冲部,具体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循环风门20自由侧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与风箱壳体上的弧形段贴合密封的两个弹性缓冲段,在外循环风门20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外循环风门的弧形段与风箱壳体上的弧形段之间不直接接触,避免对外循环风门造成磨损,外循环风门20上的弹性缓冲段与风箱壳体上的弧形段接触密封,降低从外循环风门20的自由侧与风箱壳体之间窜风的风险。
弧形段远离外循环进风口101的一端设有挡板103,挡板103沿朝向第二转轴201的方向延伸,以限制内循环风门30和外循环风门20的旋转角度,当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挡板103处时,由于挡板103的阻挡,内循环风门30不能再继续转动,此时,内循环风门30位于第一位置,也就是内循环进风口102全开的位置,内循环风门30在碰到挡板103之后,证明已经转动到最大角度,无法沿原方向继续转动,只能反向转动到第二位置。当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挡板103处时,由于挡板103的阻挡,外循环风门20不能再继续转动,此时,外循环风门20位于第三位置,也就是外循环进风口101完全打开的位置,外循环风门20在碰到挡板103后,无法沿原方向继续转动,只能反向转动到第四位置。挡板103的设置,将内循环风门30和外循环风门20的转动区域隔开,使内循环风门30和外循环风门20的转动过程互不干涉,保证了内循环风门30和外循环风门20运动过程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进一步的,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01与空调滤芯40的进风侧之间具有间隙,以保证从外循环进风口101流入的气流能够更大范围的经过空调滤芯40的过滤。
进一步的,由上述内循环风门30和外循环风门20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可知,内循环风门30和外循环风门20可以分别在进风腔内进行预设角度的转动,两者的运动路径和转动空间互不干涉,因此可以构成无数种组合方式,但考虑到具体的使用场景、研发难度和标定周期等因素,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共梳理出三种模式可以覆盖绝大部分车辆用户的使用,具体如下:
1、内循环模式
如图3所示,在内循环模式下,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第一位置处,将内循环进风口102完全打开,同时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四位置处,将外循环进风口101完全关闭。
此外,在内循环模式下,内循环风门30也可以转动到第一预设位置处,同时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四位置处,将外循环进风口101完全关闭。这种情况内循环风门和外循环风门的配合方式适用于对内循环进风要求不高,且车内不需要外循环进风时。
2、外循环模式
(1)外循环模式①,结合图4所示,在这种模式下,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第二位置,将内循环进风口102完全关闭,同时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三位置,将外循环进风口101完全打开。
(2)外循环模式②,结合图5所示,在这种模式下,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第二位置处,将内循环进风口102完全关闭,同时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二预设位置,将外循环风口部门打开,使外循环进风口101处实现比例进风。
一般情况下,外循环模式采用模式这种模式①,外循环进风口101完全打开,向车内流入外循环风,但由于外循环进风口101的风压与车速有关,车辆高速行驶,当车速高于阈值V1时,外循环风门20可调整至对应开度,也就是外循环进风调整至外循环模式②,提高车内空调系统风阻来对抗外循环进风口101的风压的变化,保证出风口出风与怠速时一致,防止从外循环进风口101处向车内灌风。当车速降低到低于阈值V2时,自动调整至外循环模式①,其中V1>V2。
3、比例循环模式
在比例循环模式下,内循环风门30和外循环风门20同时打开,使内循环进风口102比例进风或外循环进风口101比例进风。
具体的,比例循环模式一般包括以下3种模式:
(1)比例循环模式①,结合图6所示,在这种模式下,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第一预设位置处,使内循环进风口102不完全打开,实现内循环进风口102的比例进风,同时,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三位置处,使外循环进风口101完全打开,实现外循环进风口101的最大进风量。这种模式适用于需求外循环较多的工况,为节能需要和避免起雾的风险,内循环风门30适当打开一定的开度,此时,内循环风门30的自由侧正好抵接到空调滤芯40的进风侧,内循环风门30在进风腔内同时起到隔板的作用,将内循环进风口102和外循环进风口101隔开,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外循环进风口101和内循环进风口102之间窜风的风险。
(2)比例循环模式②,结合图7所示,在这种模式下,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第一预设位置处,使内循环进风口102不完全打开,实现内循环进风口102的比例进风,同时,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二预设位置处,使外循环进风口101不完全打开,实现外循环进风口101的比例进风。这种模式适用于车辆高速行驶的工况,相比于比例循环模式①,该模式下外循环进风口101的开度适当减小,提高空调系统风阻抵抗外循环进风口101的进风的风压,降低了灌风的风险;同时,内循环风门30在进风腔内起到隔板的作用,将内循环进风口102和外循环进风口101隔开,降低了内循环进风口102与外循环进风口101之间窜风的风险。
(3)比例循环模式③,结合图8所示,在这种模式下,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第一位置处,将内循环进风口102完全打开,同时,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二预设位置处,将外循环进风口101不完全打开,实现外循环进风口101的比例进风。这种模式适用于需求内循环较多的工况,一般用在夏季,为了尽可能节能,外循环进风口101不完全打开,在有换气需求、手动打开外循环模式和车辆高速行驶等工况下,外循环进风口101打开一定的开度,保证车内舒适和节能需求。既能实现夏天快速降温的需求,又能在乘客有外循环需求时,可以通入一部分的外部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进风模式可以是车辆自动控制的,也可以根据乘客的需求手动控制,当空调系统设定在自动模式时,空调系统根据室内温度、外界环境温度、车速等因素,自动控制外循环风门20和内循环风门30的开度大小,以使进风模式和车内温度处于最舒适的环境下。
进一步,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空调进风箱的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还包括车速传感器、外界温度传感器和车内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车速、外界温度和车内温度等参数,控制空调系统的进风模式,在外循环模式下,当车速传感器检测到的车速值高于阈值V1时,控制器控制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二预设位置,实现外循环进风口101的比例进风,当车速传感器检测到的车速值降低到低于V2时,控制器控制外循环风门20转动到第三位置,使外循环进风口101完全打开。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鼓风机50,鼓风机50设置在空调滤芯40的出风侧,并通过上蜗壳和下蜗壳封装。
更进一步的,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空调系统的车辆。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进风箱,包括相互独立的内循环风门和外循环风门,内循环风门和外循环风门在转动过程中互不干涉,在外循环模式下,车速行驶速度较高时,外循环风门可以控制外循环进风口不完全打开,实现外循环进风口的比例进风,降低了从外循环进风口向车内灌风的风险;在比例循环模式下,内循环风门在控制内循环进风口比例进风时,内循环风门的自由侧同时抵接在空调滤芯的进风侧,在进风腔内起到隔板的作用,加工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隔开,降低了外循环进风口和内循环进风口之间窜风的风险,提高了车内环境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进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箱壳体(10)、外循环风门(20)和内循环风门(30);其中,
所述风箱壳体(10)的内部设有空调滤芯(40),且所述空调滤芯(40)的进风侧与所述风箱壳体(10)围出进风腔,所述风箱壳体(10)上设有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口(102)和外循环进风口(101);
所述内循环风门(30)设于所述进风腔内,与位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102)和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01)之间的风箱壳体(10)转动连接,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以控制所述内循环进风口(102)的开度逐渐减小或增大;当所述内循环风门(30)转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内循环风门(30)的自由侧与所述空调滤芯(40)的进风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进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循环风门(20)设于所述进风腔内,并能够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往复转动,以控制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01)的开度逐渐减小或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进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风门为板状风门,且所述内循环风门与和所述空调滤芯的进风侧相对的风箱壳体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进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01)位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102)靠近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01)的一侧的边缘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进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内设有第二转轴(201),所述外循环风门(20)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201)上,且所述外循环风门(20)沿所述第二转轴(201)的轴向的断面呈扇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进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壳体(10)位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102)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01)之间的部位具有弧形段,所述外循环风门的自由侧转动至与所述弧形段相对时,所述外循环风门的自由侧至少部分与所述弧形段的内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进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远离所述外循环进风口的一端设有挡板(103),所述挡板(103)沿朝向所述第二转轴(201)的方向延伸,用于限制所述内循环风门(30)和所述外循环风门(20)的旋转角度。
8.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进风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速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车速传感器连接,在外循环模式或比例循环模式下,当所述车速传感器检测的车速值高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外循环风门(20)将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01)部分遮挡。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94916.XU CN215398072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94916.XU CN215398072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98072U true CN215398072U (zh) | 2022-01-04 |
Family
ID=79637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94916.XU Active CN215398072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9807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14853A (zh) * | 2022-03-31 | 2022-07-0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防外循环自然漏风结构、空调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6278632A (zh) * | 2023-05-24 | 2023-06-23 | 盐城动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用防串风加热器壳体 |
CN117231560A (zh) * | 2023-11-14 | 2023-12-15 | 上海嵘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式鼓风机进风门 |
-
2020
- 2020-12-03 CN CN202022894916.XU patent/CN21539807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14853A (zh) * | 2022-03-31 | 2022-07-0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防外循环自然漏风结构、空调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6278632A (zh) * | 2023-05-24 | 2023-06-23 | 盐城动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用防串风加热器壳体 |
CN116278632B (zh) * | 2023-05-24 | 2023-08-15 | 盐城动益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用防串风加热器壳体 |
CN117231560A (zh) * | 2023-11-14 | 2023-12-15 | 上海嵘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式鼓风机进风门 |
CN117231560B (zh) * | 2023-11-14 | 2024-01-30 | 上海嵘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式鼓风机进风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398072U (zh) | 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 |
JP3838200B2 (ja) | 遠心式送風装置 | |
JP3575495B2 (ja)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
KR101152018B1 (ko) | 센터 마운팅 타입 차량 공조장치 | |
US10052934B2 (en) | Convex grid shape to reduce turbulence under rotary door | |
CN217374075U (zh) | 车载空调的前排风道结构、车载空调及汽车 | |
CN110962543A (zh) | 一种汽车空调机构 | |
JP5012758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211032111U (zh) | 一种车辆空调风门、车辆空调装置及车辆 | |
CN211641761U (zh) | 汽车空调机构 | |
JP2005022595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内外気切替装置 | |
CN211641760U (zh) | 汽车空调 | |
CN221162115U (zh) | 空调进风结构、空调箱体、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 |
JPH0569731A (ja) | 回転式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220390923U (zh) | 空调进风组件、空调系统和车辆 | |
CN113147317B (zh) | 一种汽车空调防串风进风结构 | |
KR20150124243A (ko) | 자동차 공기 조화기용 내외기 | |
JPH11192831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221090422U (zh) | Hvac系统及车辆 | |
CN221954233U (zh) | 防窜风汽车空调箱及汽车 | |
CN217574784U (zh) |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 |
CN217553634U (zh) | 一种进风箱 | |
CN216128099U (zh) | 用于车辆空调的进风切换装置 | |
JPH0731421U (ja) |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のインテークユニット | |
CN114987142A (zh) |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