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4784U -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4784U
CN217574784U CN202221394773.9U CN202221394773U CN217574784U CN 217574784 U CN217574784 U CN 217574784U CN 202221394773 U CN202221394773 U CN 202221394773U CN 217574784 U CN217574784 U CN 217574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ner loop
air inlet
air intak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947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一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ongz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ongz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ongz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ongz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947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4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4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4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为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另一端为外循环进风口,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内循环进风口,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门,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可对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和第二内循环进风口启闭。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结构通过双内循环进风口的设计,可增大内循环进风量,降低风阻,避免因进风小而导致的空调制冷效果不佳及噪音大的问题。在外循环时还可通过第一风门适当开启第一内循环进风口的角度,达到主动内气补偿,这样既满足除雾需求,同时也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降温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箱在整车布置时,受限于整车布置的边界,会出现新风箱在Z向空间很小,但进风量要求又大。此时,通常需要牺牲其中一个品质来满足另一要求。
在中国专利CN213973504U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风门结构,并具体公开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外循环进风口,另一侧与花粉过滤器相连接,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外循环风门与内循环风门,所述外循环风门与内循环风门在壳体内分隔设置,所述外循环风门包括外循环风门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循环风门壳体上的内循环进风口,所述外循环风门壳体内设有弧形外循环风门板,其可以在外循环壳体内旋转相应的角度,所述内循环风门包括内循环壳体以及设置在内循环壳体上的内循环补偿进风口,所述内循环壳体内设有弧形内循环风门板,其可以在内循环壳体内旋转相应的角度。所述内循环风门和外循环风门均可单独控制。
上述专利中虽然可以诗选内循环风门和外循环风门单独控制,但是依然不能实现有限空间中大进风量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有限空间内达到更大通风量的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为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另一端为外循环进风口,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内循环进风口,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门,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可对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和第二内循环进风口启闭。上述设置相较于传统的一个内循环进风口可增大内循环进风量,降低风阻;还可在外循环时适当进行内循环补偿,达到在较短时间内降温的效果。
为进一步节省车内空间,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之间。
为进一步便于控制风口的启闭,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之间具有角度或者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弧形处,所述第一风门为弧形风门且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第二风门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之间。
为进一步保证循环效果,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与外循环进风道连通,所述外循环进风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风门相对。
为进一步提高降温效果,所述外循环进风道的出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门边沿相配的挡边。
1、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结构通过双内循环进风口的设计,相较于传统的一个进风口可增大内循环进风量,降低风阻,避免因进风小而导致的空调制冷效果不佳及噪音大的问题。
2、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空调,为避免车窗起雾,空调只能调整为外循环,但外循环降温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结构,在外循环时还可通过第一风门适当开启第一内循环进风口的角度,达到主动内气补偿,这样既满足除雾需求,同时也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空调HVAC新风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实用新型中汽车空调HVAC新风结构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的一端为第一内循环进风口2,另一端为外循环进风口3,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门4,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风门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部靠近所述外循环进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内循环进风口6且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风门可分别对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与第二内循进风口进行启闭。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HVAC新风结构相较于传统的新风结构的一个内循环进风口而言,设计了第二个内循环进风口可增大内循环进风量,降低风阻,避免因进风小而导致的空调制冷效果不佳及噪音大的问题。另外,还可在外循环时适当开启第一内循环进风口进行内循环补偿,达到在较短时间内降温的效果。
实施例2: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的一端为第一内循环进风口2,另一端为外循环进风口3,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门4,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风门5,所述壳体的顶部靠近所述外循环进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内循环进风口 6且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风门可分别对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与第二内循进风口进行启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设置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处为弧形,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也为弧形,所述第一风门设于壳体内,且所述第一风门通过转动轴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第一风门为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相匹配的弧形。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的下沿与所述第一风门的转动轴之间设置有U形挡边7。所述第内循环进风口的上沿处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门相配合的档条8,所述档条具有开口向下的U型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相对,且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与壳体的外循环进风道9连通,所述外循环进风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风门相对。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位于所述外循环进风道的出口的朝向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侧,且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道的出口之间具有角度,此角度大致在60~135度之间,便于通过第二风门同时控制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与外循环进风口的启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道的出口的形状均为矩形且尺寸大致相同。所述第二风门为矩形且通过转轴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道的出口之间的壳体内顶壁上。所述第二风门的转动极限两端为完全将第二内循环进风口封闭或者完全将外循环进风道的出口封闭。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外循环进风道的出口处下边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门边沿相配的L形挡边10。
本实施例中的新风结构不但设置了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还在第一内循环进风口与外循环进风口之间设计了第二内循环进风口。所述第一风门控制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的启闭,所述第二风门控制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与外循环进风口的启闭。当汽车内进需要内循环时,第二风门关闭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开启第二内循环进风口,通过第二内循环进风口进行完全的内循环进风,而第一风门可适当开启或者完全开启第二内循环进风口,通过第一风门对第一内循环进风口的开度控制,能够调整内循环的进风量,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能够增大内循环进风量,降低风阻,避免因进风小而导致的空调制冷效果不佳及噪音大的问题。
当汽车需要进行外循环时,第二风门关闭第二内循环进风口开启外循环进风口,在进行外循环的同时,可通过第一风门适当地开启第一内循环进风口,进行主动内气补充,这样既满足除雾需求,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降温效果。

Claims (7)

1.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为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另一端为外循环进风口,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内循环进风口,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门,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可对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和第二内循环进风口启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之间具有角度或者相互垂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弧形处,所述第一风门为弧形风门且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第二风门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与外循环进风道连通,所述外循环进风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风门相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进风道的出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门边沿相配的挡边。
CN202221394773.9U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Active CN217574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4773.9U CN217574784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4773.9U CN217574784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4784U true CN217574784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94773.9U Active CN217574784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4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45128B1 (ko) 차량용 송풍장치
US4779672A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having blower with auxiliary intake port
CN217574784U (zh)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CN215398072U (zh) 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14987142A (zh)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新风结构
CN110962543A (zh) 一种汽车空调机构
CN110789297A (zh) 一种新风箱
CN11198157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送风方法
JPH0241915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の内外気取入装置
CN114211937A (zh) 车载空调机组和车辆
CN114030337B (zh) 空调箱结构、空调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128099U (zh) 用于车辆空调的进风切换装置
CN219505814U (zh) 一种新型hvac新风结构
CN215793057U (zh) 一种汽车空调havc总成结构
CN216683994U (zh) 汽车空调吹足风门安装结构
CN214492450U (zh) 一种汽车空调hvac的风门布置结构
CN111720991A (zh) 蜗壳组件及风管机
CN212046785U (zh) 一种汽车空调hvac模式的风门结构
CN220031656U (zh) 一种内外循环进风比例可调的空调进风结构以及汽车
CN214984733U (zh) 一种汽车空调模式风门结构
CN215260180U (zh) 空调器
CN220720764U (zh) 一种分体式、双层流汽车空调主机结构及汽车
CN219007545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结构
CN219406080U (zh) 进气物理隔断分流控制的双层流结构前舱式汽车空调
KR200358419Y1 (ko) 자동차 공조장치용 송풍기의 도어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