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3609U - 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3609U
CN214773609U CN202023313916.2U CN202023313916U CN214773609U CN 214773609 U CN214773609 U CN 214773609U CN 202023313916 U CN202023313916 U CN 202023313916U CN 214773609 U CN214773609 U CN 214773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sleeve
bed die
automobile parts
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139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Chaoya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Chaoya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Chaoya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Chaoya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139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3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3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3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其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形成有成型腔,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底面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内放置有顶面与下模具内壁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脱料板,所述脱料板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呈竖直方向并穿插下模具底部且横截面为矩形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下模具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呈竖直方向的套筒。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模具上设置的套筒和转动组件,通过转动组件的作用能驱动套筒进行转动,丝杆会随着套筒的转动带动连接杆进行上下移动,以使脱料板能够向上脱离下模具的空槽内并将制品顶出,提高了改模具的脱料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然而,加工制品在注塑成型后很难将其从模具内取出,现有的办法一般会用黄铜片硬挤进制品同模具的缝隙内,撬着使制品离开模腔,但这种方法对非铁合金型模具使用可能会造成制品的损坏,且这种方法会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与体力,影响到实际的生产中的效率,因此设计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来解决这种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形成有成型腔,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底面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内放置有顶面与下模具内壁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脱料板,所述脱料板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呈竖直方向并穿插下模具底部且横截面为矩形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下模具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呈竖直方向的套筒,且所述套筒的内周侧开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配合套接在丝杆上,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套筒进行转动的转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下模具底部并呈水平方向的蜗杆,所述套筒的外周侧固定套接有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蜗杆进行转动的驱动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固定安装在下模具底部且输出轴呈水平方向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通过联轴器与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套筒固定插接在轴承座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呈竖直方向并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杆。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模具上设置的套筒和转动组件,当制品在成型腔内成型后,通过转动组件的作用能驱动套筒进行转动,套筒在转动的同时会通过螺纹的配合带动丝杆进行相应的活动,由于丝杆受到了连接杆的限位,使其只能上下移动而不能转动,所以丝杆会随着套筒的转动带动连接杆进行上下移动,以使脱料板能够向上脱离下模具的空槽内并将制品顶出,提高了改模具的脱料速度,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模具上设置的定位杆,上模具与下模具合紧时,每个定位杆能够插接在对应的定位槽内,以确保上模具与下模具能够精确的对位合紧,避免制件在注塑成型后产生偏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具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1、上模具;2、下模具;3、成型腔;4、脱料板;5、丝杆;6、套筒;7、转动组件;71、蜗轮;72、蜗杆;8、驱动件;81、电机;9、轴承座;10、支腿;11、定位槽;12、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上模具1与下模具2之间形成有成型腔3,下模具2的内部底面开设有空槽,空槽内放置有顶面与下模具2内壁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脱料板4,脱料板4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呈竖直方向并穿插下模具2底部且横截面为矩形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丝杆5,下模具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呈竖直方向的套筒6,且套筒6的内周侧开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配合套接在丝杆5上,下模具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套筒6进行转动的转动组件7,这样,当制品在成型腔3内成型后,能够通过转动组件7的作用驱动套筒6进行转动,套筒6在转动的同时会通过螺纹的配合带动丝杆5进行相应的活动,由于丝杆5受到了连接杆的限位,使其只能上下移动而不能转动,所以丝杆5会随着套筒6的转动带动连接杆进行上下移动,以使脱料板4能够向上脱离下模具2的空槽内并将制品顶出,提高了改模具的脱料速度,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的,请参阅图2、图4,为了能够使套筒6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出,转动组件7包括转动连接在下模具2底部并呈水平方向的蜗杆72,套筒6的外周侧固定套接有与蜗杆72相啮合的蜗轮71,下模具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蜗杆72进行转动的驱动件8,当蜗杆72转动时,会通过蜗纹的配合带动蜗轮71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套筒6在下模具2底部发生转动,以实现脱料板4在下模具2内的顶起。
关于驱动蜗杆72转动的方法如图4所示,驱动件8为固定安装在下模具2底部且输出轴呈水平方向的电机81,电机81的输出轴末端通过联轴器与蜗杆72的一端固定连接。
同时,套筒6与下模具2之间具体的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下模具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9,套筒6固定插接在轴承座9的内部,这样即使套筒6能够进行转动,以便于带动转动组件7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脱料板4的顶起。
而另外的,请参阅图1,为了能够使上模具1与下模具2之间能够准确合紧,以避免制件在注塑成型后产生偏差,下模具2的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定位槽11,上模具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呈竖直方向并与定位槽11相对应的定位杆12,上模具1与下模具2合紧时,每个定位杆12能够插接在对应的定位槽11内,以确保上模具1与下模具2能够精确的对位合紧。
请参阅图1,下模具2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10,这样,能够使下模具2的底面与地面产生一定的间距,以能够安装电机81及套筒6等,这样的设计会更加的合理。
在本装置空闲处,安置所有电器件与其相匹配的驱动器,并且通过本领域人员,将上述中所有驱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上述表述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与下模具(2)之间形成有成型腔(3),所述下模具(2)的内部底面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内放置有顶面与下模具(2)内壁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脱料板(4),所述脱料板(4)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呈竖直方向并穿插下模具(2)底部且横截面为矩形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丝杆(5),所述下模具(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呈竖直方向的套筒(6),且所述套筒(6)的内周侧开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配合套接在丝杆(5)上,所述下模具(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套筒(6)进行转动的转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7)包括转动连接在下模具(2)底部并呈水平方向的蜗杆(72),所述套筒(6)的外周侧固定套接有与蜗杆(72)相啮合的蜗轮(71),所述下模具(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蜗杆(72)进行转动的驱动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8)为固定安装在下模具(2)底部且输出轴呈水平方向的电机(81),所述电机(81)的输出轴末端通过联轴器与蜗杆(72)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9),所述套筒(6)固定插接在轴承座(9)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的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定位槽(11),所述上模具(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呈竖直方向并与定位槽(11)相对应的定位杆(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腿(10)。
CN202023313916.2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Active CN214773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3916.2U CN21477360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13916.2U CN21477360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3609U true CN214773609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3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13916.2U Active CN21477360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3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32444U (zh) 内螺纹旋转脱模结构
CN21073307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注塑模具
CN208148388U (zh) 一种内螺纹旋转出模模具
CN214773609U (zh) 一种汽车零件注塑模具
CN209699790U (zh) 一种注塑模具内腔顶出省力机构
CN113043541A (zh) 一种注塑模具防粘斜顶结构
CN206316325U (zh) 一种薄壁铸件拔模装置
CN212124020U (zh) 一种空调前面板生产的注塑模具
CN213162711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压铸成型模具
CN213733098U (zh) 一种用于快餐盒的多穴模具注塑设备
CN213108007U (zh) 一种快速高效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0820657U (zh) 一种螺纹件注塑模具
CN210132715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产品模具的大型双色成型转轴机构
CN216150916U (zh) 一种便于脱膜的汽车电池托架前横梁成型模具
CN213830070U (zh) 一种省时塑胶注塑模具
CN219600165U (zh) 一种汽车塑料制品高精度模具
CN216992827U (zh) 一种直顶带动斜抽联合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7257944U (zh) 一种双色模具
CN220661248U (zh) 一种砌块生产用模具
CN218139835U (zh) 一种吸塑成型模具
CN110695209A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模具
CN216760506U (zh) 一种高效脱模的塑胶制品用模具结构
CN215039809U (zh) 适用于内高压模具的分体式推头结构
CN217514443U (zh) 一种来复杆结构带动出模的模具结构
CN213890952U (zh) 一种带有斜顶抽芯结构的双色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