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4248U - 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4248U
CN214304248U CN202022957875.4U CN202022957875U CN214304248U CN 214304248 U CN214304248 U CN 214304248U CN 202022957875 U CN202022957875 U CN 202022957875U CN 214304248 U CN214304248 U CN 214304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vibration damping
air conditioner
bracket
park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578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少华
朱百发
赵峰
温晓杰
郝同晖
李润杰
黄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578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4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4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4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所述驻车空调的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包括底座、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压缩机支架固定后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换热器,所述压缩机通过冷媒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在所述压缩机支架和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减振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缩机和底座之间设置的减振结构,实现了底座与压缩机之间的软连接,同时通过加强板的设置,提升了压缩机与底座之间的装配强度,使其能够满足不同路况下的使用需求,并将所述减振结构设置在压缩机与加强板之间,进一步降低了底座振动对压缩机的直接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
背景技术
在基建、运输等行业,作为长途运输工具之一的重型卡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驾驶室内温度很高,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下对随车人员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必须开启空调降温。行车过程中,司机在长时间驾驶后需要停车休息,或者有时遭遇堵车现象需要长时间停驶,然而,在停驶状态下开启原车空调制冷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油,且发动机长时间怠速运转会缩短使用寿命,制冷成本非常高,为了降低重型车辆在停驶状态下的制冷成本,驻车空调应运而生。驻车空调是指卡车等重型车辆在停驶状态下使用的空调,与原车空调系统彼此独立。驻车空调通常采用电驱动,能耗低,制冷成本低,且更环保,已逐渐成为了卡车市场的刚需产品。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的分体式驻车空调由于存在拆、装困难,对原车车身开孔多等不足,一体式驻车空调逐渐成为更多驾驶员的首选。现有技术中,驻车空调的压缩机往往通过硬连接直接固定在底板上,由于与传统的家用空调相比,驻车空调的运行工况更加复杂、恶劣,当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不平的道路时,压缩机等部件容易随车辆颠簸受到冲击,影响运行效率,用户体验不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压缩机的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驻车空调的压缩机通过硬连接直接固定在底座上,由于其运行工况复杂、恶劣,容易在车辆颠簸时受到冲击,影响运行效率,用户体验不佳,严重时会导致压缩机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包括底座、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压缩机支架固定后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换热器,所述压缩机通过冷媒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在所述压缩机支架和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减振结构。
所述减振结构用于缓解所述底座传来的振动,从而确保所述压缩机的稳定运行,在确保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延长了所述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所述减振结构可以是一个弹性件,也可以是一个减振组件,任何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压缩机之间,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降低所述压缩机受到的振动的部件均属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减振结构的范畴。
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压缩机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减振结构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压缩机支架之间,所述压缩机支架通过所述减振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上。
所述加强板可有效增加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增加所述底座的强度,提高所述驻车空调的使用安全性,所述减振结构用于缓解所述加强板传导至所述压缩机支架上的冲击,从而确保所述压缩机的稳定、安全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结构包括减振件、垫圈、固定件,所述减振件为弹性部件,所述减振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支架与所述加强板之间,所述垫圈与所述减振件将所述压缩机支架夹持,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垫圈、压缩机支架、减振件、加强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件可以通过螺接、卡接或者螺旋紧固等不同方法将所述压缩机支架与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垫圈的设置避免了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压缩机支架之间的直接连接,使得所述压缩机支架和所述加强板之间形成了完全的弹性连接,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所述减振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减振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支架上设置有支架安装孔,在所述垫圈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在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通孔、支架安装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装配孔同轴设置,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第一通孔、支架安装孔和第二通孔后将所述压缩机支架与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和螺帽,所述螺栓将所述加强板、减振件、压缩机支架、垫圈定位后,通过螺帽完成紧固,该设置简单方便,易于安装,可以有效地节省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件包括减振主体,在所述减振主体上端设置有凸台,在所述减振主体和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支撑面,所述压缩机支架通过所述支架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凸台的外周面上,其下表面被所述支撑面支撑固定,所述垫圈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凸台的外周面上,并压在所述压缩机支架的上表面上。
该设置中的凸台和支撑面可以实现所述垫圈和所述减振件对所述压缩机支架的快速装配定位,从而有效地缩短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装配腔,在所述第一装配腔的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
所述凹槽可以为所述减振主体提供变形空间,避免了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装配腔的侧壁紧密贴合,导致变形空间较小,影响所述减振件使用寿命的风险,同时,该设置增大了所述第一装配腔与所述固定件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还包括第二装配腔和第三装配腔,所述第二装配腔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腔的上侧,所述第三装配腔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腔的上侧,所述第二装配腔在周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装配腔,所述第三装配腔在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装配腔,所述第一装配腔和第二装配腔设置在所述减振主体的内侧,所述第三装配腔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减振主体的内侧,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凸台的内侧。
该设置使得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二装配腔和第三装配腔时,所述固定件不与所述第二装配腔的侧壁接触,从而使得所述减振件在所述第二装配腔的跨度内具有较为充裕的形变空间,确保了其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提升了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所述第三装配腔相对于所述第二装配腔在尺寸上有所收缩,该设置可以增大所述凸台部位的厚度,确保其抵抗变形的能力,避免在振动时产生过大的变形导致搜书减振件损坏。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三装配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三个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用于夹持所述固定件的外周面。
该设置使所述固定件保持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位置,实现了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三装配腔侧壁之间的弹性连接,避免了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三装配腔侧壁直接接触,导致所述第二装配腔与所述第三装配腔连接处薄弱易损坏的风险,同时由于凸台的外壁与所述压缩机支架直接接触,所述夹持块的设置使得所述固定件传来的加强板的振动经过所述夹持块削弱后再传给所述第三装配腔的侧壁,进一步降低了所述压缩机受到振动,保证了其安全、稳定的运行。
进一步的,在所述凸台的顶端设置有导向部。
该设置有利于所述压缩机支架和所述垫圈设置时的快速装配,有利于节省生产时间。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驻车空调,所述驻车空调包括如上所述的驻车空调的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
所述驻车空调与上述驻车空调的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驻车空调的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具有以下优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缩机和底座之间设置的减振结构,实现了底座与压缩机之间的软连接,大大降低了车辆颠簸时压缩机受到的冲击力,确保了压缩机的运行效率,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通过加强板的设置,提升了压缩机与底座之间的装配强度,使其能够满足不同路况下的使用需求,并将所述减振结构设置在压缩机与加强板之间,进一步降低了底座振动对压缩机的直接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装配,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驻车空调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驻车空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垫圈、压缩机支架、减振件及固定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减振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部位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减振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减振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1、底座主体;2、压缩机;21、压缩机支架;211、支架安装孔;3、减振结构;31、减振件;311、减振主体;312、凸台;313、导向部;314、第一装配腔;3141、凹槽;315、第二装配腔;316、第三装配腔;3161、夹持块;317、第四装配腔;318、第一通孔;319、支撑面;32、垫圈;321、第二通孔;33、固定件;4、加强板;41、加强主体;411、第一装配孔;42、装配部;421、第二装配孔;5、冷媒管路;6、罩壳;7、散热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底座1、压缩机2,所述压缩机2通过压缩机支架21固定后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在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换热器,所述压缩机2通过冷媒管路5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在所述压缩机2和所述底座1之间还设置有减振结构3,所述减振结构3用于缓解所述底座1传来的振动,从而确保所述压缩机2的稳定运行,在确保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延长了所述压缩机2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所述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分别通过所述冷媒管路5与所述压缩机2连接,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也通过冷媒管路5连接,在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冷媒管路5上设置有毛细管,所述蒸发器外设有罩壳6,所述冷凝器的上方设有散热风机7,所述罩壳6将驻车空调分割成散水区及防水区,所述底座1上与蒸发器相对应位置还设有水流通道,用于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导出罩壳6外,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送风风机,从驾驶室内进入的气流经蒸发器降温后,通过送风风机回流至驾驶室内,完成对驾驶室的空气温度调节,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减振结构3可以是一个弹性件,也可以是一个减振组件,任何设置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压缩机2之间,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降低所述压缩机2受到的振动的部件均属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减振结构3的范畴。
较佳的,如图3所示,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压缩机2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减振结构3设置在所述加强板4与所述压缩机支架21之间,所述压缩机支架21通过所述减振结构3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板4上,所述加强板4可有效增加所述压缩机2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增加所述底座1的强度,提高所述驻车空调的使用安全性,所述减振结构3用于缓解所述加强板4传导至所述压缩机支架21上的冲击,从而确保所述压缩机2的稳定、安全运行。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减振结构3包括减振件31、垫圈32、固定件33,所述减振件31为弹性部件,所述减振件31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支架21与所述加强板4之间,所述垫圈32与所述减振件31将所述压缩机支架21夹持,所述固定件33用于将所述垫圈32、压缩机支架21、减振件31、加强板4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固定件33可以通过螺接、卡接或者螺旋紧固等不同方法将所述压缩机支架21与所述加强板4固定连接,所述垫圈32的设置避免了所述固定件33与所述压缩机支架21之间的直接连接,使得所述压缩机支架21和所述加强板4之间形成了完全的弹性连接,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所述压缩机2的运行稳定性,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弹性部件可以是弹簧等具有弹性的结构,也可以是使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部件,优选的,所述垫圈32也为弹性部件,该设置使得所述压缩机支架21完全通过弹性部件连接,进一步增强了减振结构3的减振效果。
具体的,图5、图8、图9所示,在所述减振件3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8,所述第一通孔318贯穿所述减振件31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支架21上设置有支架安装孔211,在所述垫圈3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21,在所述加强板4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411,所述第一通孔318、支架安装孔211和第二通孔321、第一装配孔411同轴设置,所述固定件33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411、第一通孔318、支架安装孔211和第二通孔321后将所述压缩机支架21与所述加强板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33包括螺栓和螺帽,所述螺栓将所述加强板4、减振件31、压缩机支架21、垫圈32定位后,通过螺帽完成紧固,该设置简单方便,易于安装,可以有效地节省生产成本,应当理解的,所述固定件33也可以是本身具有锁固结构的部件。
较佳的,如图6、图7、图9所示,所述减振件31包括减振主体311,在所述减振主体311上端设置有凸台312,在所述减振主体311和所述凸台312之间形成支撑面319,所述压缩机支架21通过所述支架安装孔211套设在所述凸台312的外周面上,其下表面被所述支撑面319支撑固定,所述垫圈32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21套设在所述凸台312的外周面上,并压在所述压缩机支架21的上表面上,该设置中的凸台312和支撑面319可以实现所述垫圈32和所述减振件31对所述压缩机支架21的快速装配定位,从而有效地缩短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较佳的,如图6~9所示,在所述凸台312的顶端设置有导向部313,所述导向部313用于所述压缩机支架21和所述垫圈32安装时的导向,该设置有利于所述压缩机支架21和所述垫圈32设置时的快速装配,有利于节省生产时间。
较佳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通孔318包括第一装配腔314,在所述第一装配腔314的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3141,所述凹槽3141可以为所述减振主体311提供变形空间,避免了所述固定件33与所述第一装配腔314的侧壁紧密贴合,导致变形空间较小,影响所述减振件31使用寿命的风险,同时,该设置增大了所述第一装配腔314与所述固定件33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情况,另外,所述凹槽3141也可以作为所述固定件33安装时的导向结构,在此情况下,在所述固定件33上设置有导向筋(图中未示出),安装时,所述导向筋沿所述凹槽3141前进,该设置也可以有效避免所述减振件31与所述固定件33之间的相对转动,确保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装配腔314及凹槽3141可以贯穿整个第一通孔318的长度,也可以只占用所述第一通孔318的一段长度,配合所述第一通孔318中的其他结构一起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通孔318还包括第二装配腔315和第三装配腔316,所述第二装配腔315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腔314的上侧,所述第三装配腔316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腔315的上侧,所述第二装配腔315在周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装配腔314,所述第三装配腔316在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装配腔315,所述第一装配腔314和第二装配腔315设置在所述减振主体311的内侧,所述第三装配腔316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减振主体311的内侧,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凸台312的内侧,该设置使得所述固定件33穿过所述第二装配腔315和第三装配腔316时,所述固定件33不与所述第二装配腔315的侧壁接触,从而使得所述减振件31在所述第二装配腔315的跨度内具有较为充裕的形变空间,确保了其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提升了所述压缩机2的运行稳定性,所述第三装配腔316相对于所述第二装配腔315在尺寸上有所收缩,该设置可以增大所述凸台312部位的厚度,确保其抵抗变形的能力,避免在振动时产生过大的变形导致搜书减振件31损坏。
较佳的,如图7、图9所示,在所述第三装配腔316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三个夹持块3161,所述夹持块3161用于夹持所述固定件33的外周面,该设置使所述固定件33保持在所述第一通孔318的中心位置,实现了所述固定件33与所述第三装配腔316侧壁之间的弹性连接,避免了所述固定件33与所述第三装配腔316侧壁直接接触,导致所述第二装配腔315与所述第三装配腔316连接处薄弱易损坏的风险,同时由于凸台312的外壁与所述压缩机支架21直接接触,所述夹持块3161的设置使得所述固定件33传来的加强板4的振动经过所述夹持块3161削弱后再传给所述第三装配腔316的侧壁,进一步降低了所述压缩机2受到振动,保证了其安全、稳定的运行,优选的,在本市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块3161有四个,四个所述夹持块3161两两相对的设置在所述第三装配腔316的侧壁上。
具体的,图图7所示,在所述第三装配腔316的上侧还设置有第四装配腔317,所述第四装配腔317从所述第一通孔318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装配腔316,所述第四装配腔317在周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三装配腔316,该设置有利于所述固定件33上端在固定时将所述减振件31的顶部压缩变形,从而获得更好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所述加强板4包括加强主体41,在所述加强主体41的两端设置有装配部42,在所述装配部42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421,所述第二装配孔421用于所述加强板4与所述底座1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装配孔411设置在所述加强主体41上,优选的,所述加强主体41相对于所述装配部42更为靠近所述底座1的底座主体11,为了实现该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11上相对于装配部42的位置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固定部,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驻车空调,所述驻车空调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驻车空调的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
所述驻车空调与实施例1所述的驻车空调的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为了安装稳固,优选的,所述驻车空调的压缩机2至少配置两个压缩机支架21,每个压缩机支架21对应设置至少两个减振结构3。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进行方向性和位置性指示的术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顶”、“低”、“尾端”、“首端”、“中心”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状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连接情况等,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压缩机(2),所述压缩机(2)通过压缩机支架(21)固定后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在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换热器,所述压缩机(2)通过冷媒管路(5)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在所述压缩机支架(21)和所述底座(1)之间还设置有减振结构(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压缩机(2)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减振结构(3)设置在所述加强板(4)与所述压缩机支架(21)之间,所述压缩机支架(21)通过所述减振结构(3)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板(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3)包括减振件(31)、垫圈(32)、固定件(33),所述减振件(31)为弹性部件,所述减振件(31)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支架(21)与所述加强板(4)之间,所述垫圈(32)与所述减振件(31)将所述压缩机支架(21)夹持,所述固定件(33)用于将所述垫圈(32)、压缩机支架(21)、减振件(31)、加强板(4)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振件(3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8),所述第一通孔(318)贯穿所述减振件(31)设置,在所述压缩机支架(21)上设置有支架安装孔(211),在所述垫圈(3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21),在所述加强板(4)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411),所述第一通孔(318)、支架安装孔(211)和第二通孔(321)、第一装配孔(411)同轴设置,所述固定件(33)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411)、第一通孔(318)、支架安装孔(211)和第二通孔(321)后将所述压缩机支架(21)与所述加强板(4)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件(31)包括减振主体(311),在所述减振主体(311)上端设置有凸台(312),在所述减振主体(311)和所述凸台(312)之间形成支撑面(319),所述压缩机支架(21)通过所述支架安装孔(211)套设在所述凸台(312)的外周面上,其下表面被所述支撑面(319)支撑固定,所述垫圈(32)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21)套设在所述凸台(312)的外周面上,并压在所述压缩机支架(21)的上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18)包括第一装配腔(314),在所述第一装配腔(314)的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314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18)还包括第二装配腔(315)和第三装配腔(316),所述第二装配腔(315)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腔(314)的上侧,所述第三装配腔(316)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腔(315)的上侧,所述第二装配腔(315)在周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装配腔(314),所述第三装配腔(316)在周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装配腔(315),所述第一装配腔(314)和第二装配腔(315)设置在所述减振主体(311)的内侧,所述第三装配腔(316)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减振主体(311)的内侧,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凸台(312)的内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装配腔(316)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三个夹持块(3161),所述夹持块(3161)用于夹持所述固定件(33)的外周面。
9.如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台(312)的顶端设置有导向部(313)。
10.一种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空调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驻车空调的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
CN202022957875.4U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 Active CN214304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7875.4U CN214304248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7875.4U CN214304248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4248U true CN214304248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52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57875.4U Active CN214304248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42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04248U (zh) 一种驻车空调压缩机支架减振结构及具有其的驻车空调
CN110816259A (zh) 一种车用冷却模块
CN217227241U (zh) 一种薄形化驻车空调
CN215321960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悬置支架
CN114604051A (zh) 一种驻车空调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4728051U (zh) 一种驻车空调
CN201306888Y (zh) 微型汽车空调冷凝器
CN215621279U (zh) 驻车空调
CN215096894U (zh) 一种驻车空调器
CN216507797U (zh) 一种压缩机的隔振支架
CN218505610U (zh) 一种驻车空调连接管对接结构及驻车空调
CN218702593U (zh) 汽车及其背挂式驻车空调
CN218030493U (zh) 一种车用制冷压缩机总成
CN218948932U (zh) 一种汽车冷却风扇安装结构
CN220059844U (zh) 一种桥接式压缩机悬置系统
CN219947821U (zh) 一种管道固定结构和车辆
CN218519499U (zh) 空调室外机及运输车
CN21722745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保护板
CN210174981U (zh) 电动汽车及其前端结构
CN219115191U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
CN220701083U (zh) 支架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2870331U (zh) 一种新型空调储液器
CN216647985U (zh) 一种变压器底吹式风机安装结构
CN204665759U (zh) 汽车空调蒸发器蓄冷部
CN215096895U (zh) 一种驻车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