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0628U -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40628U
CN214240628U CN202022099461.2U CN202022099461U CN214240628U CN 214240628 U CN214240628 U CN 214240628U CN 202022099461 U CN202022099461 U CN 202022099461U CN 214240628 U CN214240628 U CN 214240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hollow
curved
vehicle interior
hollow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94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美智彦
服部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40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40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2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60J10/24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having tubular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1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 B60R16/0232Circuits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or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ehicle for measuring vehicle parameters and indicating critical, abnormal or dangerous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60J10/8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arranged on the opening pa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6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slidable; fold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40Safety devices, e.g. detection of obstructions or end positions
    • E05F15/42Detection using safety edges
    • E05F15/44Detection using safety edges responsive to changes i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93Appurtenan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31Do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防止由于异物抵接造成的破损等和检测能力的低下。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的中空部的车内侧,从前端侧至车内侧端部,通过车内侧弯曲顶部而向着车内侧膨出弯曲,从车内侧弯曲顶部至车内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比从前端至车内侧弯曲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短,中空部的车外侧,从前端侧至车外侧端部,通过车外侧弯曲顶部而向着车外侧膨出弯曲,从车外侧弯曲顶部至车外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外侧位置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比从中空部的前端至车外侧弯曲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短,中空部的外壳的壁厚,从前端侧至车内侧弯曲顶部及车外侧弯曲顶部而逐渐增加,至车内侧端部及车外侧端部的壁厚相同。

Description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组装有传感器,该传感器在沿着像面包车、单厢式汽车等这样的车体的前后移动的滑门与开口部之间夹入手指等异物时输出对应的信号而检测出异物的存在。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在像面包车等那样通过滑门1来开闭车体的开口部的汽车中,安装有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10。
该防护装置10从滑门1的前端面向着车体前侧突出设置,且如图6所示,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10如图7及图8所示,具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的安装基部11,其安装于滑门1的前端面上,包括有车内侧壁11a、车外侧壁 11b及连结壁11c;中空部12,其与安装基部11一体成型;在中空部12中安装有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该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在人体的一部分(手指或手足)等异物夹入到滑门1与车身侧开口部(也有前门(侧门)的情况) 之间的情况下检测出该夹入而输出对应的电子信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中空部12的外周面是截面呈大致马蹄形状的外壳12a,该外壳12a的两端部12b、12c隔开间隔而连结于安装基部11的左右两侧。
另外,在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10的下部,在安装基部11的车内侧壁11a 侧一体成型有截面呈C字形状的引导部13,保持着与感压传感器S相连接的线束W。另外,在安装基部1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保持唇14、14,另外在安装基部11中为了提高刚性而埋入设置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的芯材15。而且在安装基部11的车外侧壁11b设置有密封唇16。
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是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长度方向)延伸的两根芯线(电极线)31、32埋入设置在隔着空间部33而设置的导电性的橡胶状弹性体(导电部)34、35中而固定到中空部12内,当在滑门1关闭时有异物夹入到滑门1与车身侧开口部之间时,中空部12被局部按压而压扁,橡胶状弹性体34、35相接触,两根芯线31、32短路。而电子信号的变化通过传递到与导线 36、36相连接的控制装置60而检测出异物的存在,而该导线36、36在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10的下侧终端部分与两根芯线31、32连线。另外,导线36、 36在被绝缘体覆盖住的状态下由线束W包裹着,前端为从覆盖部37、37露出的裸线。
另外,橡胶状弹性体(导电部)34、35包括有凹形状的中空上部导电部 34和凸形状的中空下部导电部35,为了扩大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的检测范围,空间部33以截面呈大致倒“V”字形状且截面为大致相同的宽度而所述“V”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安装基部11侧的形状加以配置。
而在中空部12的内周面,在没有两个导电部34、35的部分,即在空间部 33的两端部33a、33b所相连而设的部分强度变弱,在人上下车时钥匙等突起物Z强力抵接时,有可能造成破损或撕裂,因此如图8所示,针对中空部12的两端部12b、12c,特别使得壁厚较厚。特别是空间部33的两端33a、33b与中空部12的外壳内周面相连而设的部分的位置,成为钥匙等突起物Z特别容易挂住的位置,破损或撕裂的危险性很大,因此使得中空部12的两端部12b、12c 为厚壁是有效的。
若中空部12撕裂,则雨水或洗车水等浸入而丧失传感器功能,其结果是有可能造成滑门1的开闭误动作这样的问题。
另外,也存在有如下的构造:通过使得中空部的截面形状为菱形,在车内侧和车外侧向外方膨出弯曲,并使顶部为曲面状,从而使得突起物Z的力释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中空部相对于安装基部的根部之间极端的狭窄,并且,由于膨出弯曲部位于中空部上端和中空部根部的大致中央的高度上,因此从膨出弯曲部至中空部根部的壁长度变长,根据这两点,存在以下的情况:中空部根部跟前附近的刚性低,在突起物Z相对于凸缘F而从斜向抵接之际,中空部本身容易倾斜,接触检测灵敏度的精度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5-1746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16-097809号公报。
但是,在图7及图8所示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10中,当使中空部12的两端部12b、12c的壁厚增厚时,该部分成为柱构造,存在中空部12的负荷增大这样的问题。
也就是说,由于中空部1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难以挠曲,因此存在有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的检测灵敏度的精度低下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由于异物的抵接而产生破损等的情况且检测能力高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具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安装基部(11),其安装在凸缘 (F)上且该凸缘(F)在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移动来开闭开口部的滑门(1) 的前边缘部而向着前方突出形成,该安装基部(11)包括有车内侧壁(11a)、车外侧壁(11b)以及将两侧壁(11a、11b)连结的连结壁(11c);管状的中空部(52),其一体化于该安装基部(11)的连结壁(11c)上且向着前方延伸,分别埋入设置有芯线(31、32)的两个导电部(54、55)隔着空间部 (53)而设置;并且,
所述中空部(52)的车内侧端部(52b)和车外侧端部(52c)相互隔开间隔而连结在所述安装基部(11)上,
所述两个导电部(54、55)包括有在所述安装基部(11)侧设置的凸形状的中空下部导电部(55)和在所述中空部(52)的前端侧设置的凹形状的中空上部导电部(54),所述空间部(53)为截面呈大致倒“V”字形状,以“V”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所述安装基部(11)侧且“V”字形状的两端部 (53a、53b)分别与所述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内面相连而设的形状加以配置,
在所述滑门(1)关闭时由夹入到所述滑门(1)与所述开口部之间的异物对所述中空部(52)进行按压并将所述中空部(52)压扁时,通过与此对应的电子信号的变化来检测出所述异物的存在,其特征是,
所述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车内侧,以通过车内侧弯曲顶部(52d) 而向着车内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内侧弯曲顶部(52d)是位于从所述中空部(52)的前端(P)侧至车内侧端部(52b)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内侧的部位,并且,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52d)至所述中空部(52)的车内侧端部 (52b)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Q)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L5),比从所述中空部(52)的前端(P)至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52d)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L4)短,
所述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车外侧,以通过车外侧弯曲顶部(52e) 而向着车外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外侧弯曲顶部(52e)是位于从所述中空部(52)的前端(P)侧至车外侧端部(52c)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外侧的部位,并且,从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至所述中空部(52)的车外侧端部 (52c)的最偏向车外侧位置(R)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L7),比从所述中空部(52)的前端(P)至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L6)短,
所述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壁厚,从前端(P)侧至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从前端(P)部至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而逐渐增加,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至所述车内侧端部(52b)以及所述车外侧端部(52c)的壁厚,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的壁厚(t)相同,或者大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的壁厚(t)。
另外,在此,“电子信号的变化”包括两根芯线短路造成的变化和电容的变化。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所述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截面形状为从顶部(55a)向着最底部逐渐扩展的山型形状,所述空间部(53)为截面呈大致相同宽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所述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截面形状为挂钟(Hanging-bell)形状,所述空间部(53)的宽度,在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52e)为最大宽度(y),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直到所述安装基部(11) 侧而逐渐减小。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所述空间部(53)的车内侧端部(53a)以及车外侧端部(53b)为曲面状,且分别与所述中空部(52)的外壳(52a) 的内面相连设置。
另外,括号内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以及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对应要素或对应事项。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中空部的外壳的车内侧以通过车内侧弯曲顶部而向着车内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内侧弯曲顶部是位于从前端侧至车内侧端部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内侧的部位,并且中空部的外壳的车外侧以通过车外侧弯曲顶部而向着车外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外侧弯曲顶部是位于从前端侧至车外侧端部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外侧的部位,因此中空部成为如缩放仪 (Pantograph)那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容易挠曲的构造,容易检测出异物的存在。
而且,由于从车内侧弯曲顶部至车内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比从中空部的前端至车内侧弯曲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短,从外侧弯曲顶部至车外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外侧位置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比从中空部的前端至车外侧弯曲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短,因此,在车内侧和车外侧两侧,从弯曲部顶部至中空部根部的壁长度,比从中空部的前端至弯曲顶部的中空部的壁长度短,其结果是,中空部根部跟前附近的中空部的刚性高,在突起物相对于凸缘而从斜向抵接之际,中空部本身难以倾倒,接触检测灵敏度的精度低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而且,有关中空部的外壳的壁厚,由于是从前端侧至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从前端部至车外侧弯曲顶部而逐渐增加,从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至车内侧端部以及车外侧端部的壁厚,与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的壁厚相同,或者大于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的壁厚,因此截面呈大致倒“V”字形状的空间部的两端部相连而设的中空部的外壳的壁厚被厚壁化。
由此,即使是在人上下车时钥匙等突起物强力抵接于该部位,也防止由于该抵接造成中空部破损或撕裂的情况。所以,可避免水从中空部浸入而使得传感器功能丧失,导致滑门的开闭误动作这样的问题。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在使中空部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容易挠曲的构造的反面,即使是面对突起物从斜向进入的情况,也确保接触检测灵敏度的精度,并且,使得在车内外方向上变形量小,使得钥匙等突起物的侵入量和磨耗的程度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使中空下部导电部的截面形状为从顶部向着最底部扩展的山型形状,使空间部为截面呈大致相同宽度,也可以使中空下部导电部的截面形状为挂钟形状,使空间部的宽度在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为最大宽度,从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直到所述安装基部侧而逐渐减小,但是相比于中空下部导电部为山型形状的情况,在中空下部导电部为挂钟形状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减小中空部在车内外方向上变形的量,能够使得钥匙等突起物的侵入量和磨耗的程度更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空间部的车内侧端部以及车外侧端部为曲面状,且分别与中空部的外壳的内面相连而设,因此中空部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更容易挠曲的构造,传感器的异物检测能力也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的图6的A-A 放大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另外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的图6 的A-A放大剖视图。
图4是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进行比较而改变了中空部的形状的构成的图6的A-A放大剖视图。
图5是利用滑门来进行开闭的汽车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以往例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的图6的A-A放大剖视图。
图8是示出以往例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的图6的B-B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滑门
10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11 安装基部
11a 车内侧壁
11b 车外侧壁
11c 连结壁
12 中空部
12a 外壳
12b 中空部的车内侧端部
12c 中空部的车外侧端部
13 引导部
14 保持唇
15 芯材
16 密封唇
31、32 芯线
33 空间部
33a 空间部的车内侧端部
33b 空间部的车外侧端部
34 橡胶状弹性体(中空上部导电部)
35 橡胶状弹性体(中空下部导电部)
36 导线
37 覆盖部
40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42 中空部
43 空间部
44 橡胶状弹性体(中空上部导电部)
45 橡胶状弹性体(中空下部导电部)
50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52 中空部
52a 外壳
52b 中空部的车内侧端部
52c 中空部的车外侧端部
52d 中空部的车内侧弯曲顶部
52e 中空部的车外侧弯曲顶部
53 空间部
53a 空间部的车内侧端部
53b 空间部的车外侧端部
54 中空上部导电部
54a 中空上部导电部的下部
55 中空下部导电部
55a 中空下部导电部的顶部
60 控制装置
F 凸缘
P 中空部的前端
Q 车内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
R 车外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外侧位置
L1 车内侧弯曲顶部与车外侧弯曲顶部的间隔
L2 车内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与车外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外侧位置的间隔
L3 空间部的车内外方向上的最大间隔
L4 从中空部的前端至车内侧弯曲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L5 从车内侧弯曲顶部至车内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L6 从中空部的前端至车外侧弯曲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L7 从车外侧弯曲顶部至车外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外侧位置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
S 传感器(感压传感器)
W 线束
Z 钥匙等突起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 进行说明。在此,前后是指车辆前后方向,上下是指车辆的情况下的车辆上下方向,在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中,以中空部52侧为上,以安装基部 11侧为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在如图5所示那样的利用滑门1来开闭车体的开口部的汽车上,在该滑门1的前端面以向着车体前侧突出的方式安装,且安装有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该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在人体的一部分(手指或手足)等异物夹到滑门1与车身侧开口部(也有前门(侧门)的情况)之间的情况下,检测到该夹入而输出对应的电子信号。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在图6所示的部分中,是与以往例所示的结构相同的构成,但是作为图6的A-A放大剖面而示出安装有传感器(感压传感器) S的部分的图1,与以往例所示的图7的结构不同之处是中空部52的截面形状、空间部53以及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截面形状。与以往例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该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如图1所示,具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的安装基部11,其直接安装于在滑门1形成的凸缘F上,包括有车内侧壁11a、车外侧壁11b及连结壁11c;管状的中空部52,其与该安装基部11一体成型,在滑门1关闭时当在滑门1的前端面和与该前端面相对向的车身侧开口部之间存在手指等异物时,与该异物弹性接触;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其组装入该中空部12中,检测到异物而输出对应的电子信号;传感器(感压传感器)S是沿着车辆上下方向(长度方向)延伸的两根芯线(电极线)31、32埋入设置在隔着空间部53而设的导电性的橡胶状弹性体54、55中,而固定在中空部 52内。该导电性的橡胶状弹性体54、55由以EPDM等合成橡胶为主体的导电橡胶构成,传感器S与非导电性的中空部52一体成型。
在安装基部1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保持唇14、14,另外在安装基部11为了提高刚性而埋入设置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的芯材15。而且在安装基部11的车外侧壁11b设置有密封唇16。
中空部52一体成型在安装基部11的连结壁11c上,前端侧向着车辆前方突出。
中空部52的与连结壁11c相连结的两端部(车内侧端部)52b、(车外侧端部)52c相互隔开间隔而连结于安装基部11上。
本实施方式中,中空部52的车内侧端部52b连结于安装基部11的连结壁 11c与车内侧壁11a相连而设的角部,中空部52的车外侧端部52c连结于从安装基部11的连结壁11c与车外侧壁11b相连而设的角部向着车内侧而稍微隔开间隔(偏向车内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连结于相比截面形状中将安装基部11在车内外方向上两等分的线而偏向车外侧的位置。
导电性的橡胶状弹性体54、55是导电部,包括有在中空部52内设置于安装基部11侧的中空下部导电部55和同样在中空部52内设置于前端侧的中空上部导电部54,在中空上部导电部54的中央埋入设置有芯线31,在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中央埋入设置有芯线32。导电性的橡胶状弹性体54、55一般使用在内部无气泡的固体材料。
根据中空上部导电部54和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形状以及中空部52内的中空上部导电部54和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配置来确定在两导电部54、55之间设置的空间部53的截面形状,在此,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倒“V”字形状。“V”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安装基部11侧,并且“V”字形状的车内侧端部53a以及车外侧端部53b分别与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内面相连而设。
大致倒“V”字形状的空间部53的车内侧端部53a,相连设置于从后述的中空部52的车内侧弯曲顶部52d的内面至车内侧端部52b的内面之间的部分,空间部53的车外侧端部53b,相连设置于从后述的中空部52的车外侧弯曲顶部 52e的内面至车外侧端部52c的内面之间的部分。
另外,空间部53的车外侧端部53b的一部分,也与安装基部11的连结壁11c 直接相连而设(空间部53的车内侧端部53a侧与连结壁11c并没有直接相连而设。
接着如图2所示,有关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形状,其车内侧以通过车内侧弯曲顶部52d而向着车内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内侧弯曲顶部52d是位于从中空部52的前端侧至车内侧端部52b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内侧的部位,并且针对车外侧也是以通过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而向着车外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外侧弯曲顶部52e是位于从中空部52的前端侧至车外侧端部52c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外侧的部位,成为如所谓的缩放仪那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收缩的截面形状。
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52e为曲面状,从中空部52的前端P至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的曲面的长度,比从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至车内侧端部52b以及车外侧端部52c的曲面的长度长。
更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从车内侧弯曲顶部52d至车内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Q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L5,比从中空部的前端P至车内侧弯曲顶部52d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L4短,并且,从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至车外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外侧位置R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L7,比从中空部的前端P至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L6短。
进一步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设定成L5是L4的0.7倍程度,L7是L6的0.3 倍程度的长度。
另外,使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壁厚从中空部52的前端侧至车内侧弯曲顶部52d而逐渐增加,同样从中空部52的前端部至车外侧弯曲顶部52e 而逐渐增加。使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车内侧弯曲顶部52d及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的壁厚t为中空部52的前端侧的壁厚m的2倍以上,在此为2倍。
另外,针对从车内侧弯曲顶部52d至车内侧端部52b的壁厚,也可以进一步逐渐增加,但是在此为相同的壁厚,即从车内侧弯曲顶部52d至车内侧端部 52b为一定的壁厚t。同样,针对从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至车外侧端部52c的壁厚,也是可以进一步逐渐增加,但是在此为相同的壁厚,即从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至车外侧端部52c为一定的壁厚t。
另外,特别是针对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截面形状,为挂钟形状。而空间部53的宽度,从截面形状的中央的车辆前后方向(在中空部52中是上下方向)上的宽度x直到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而宽度逐渐增大,在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52e为最大宽度y,从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直到安装基部11侧而逐渐减小。
此时,空间部53的车内侧端部53a以及车外侧端部53b为曲面状,且与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内面分别相连而设。
另外,中空上部导电部54的截面形状是月牙形状,且中空上部导电部54 的下部54a的位置相比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顶部55a的位置而偏向安装基部11 侧,即使是稍微的挠曲也使得两导电部54、55容易接触,防止接触点的错开。
由此,如图2所示,在截面形状中,中空部52的车内外方向上的间隔,是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与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的间隔L1最大,比车内侧端部52b 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与车外侧端部52c的最偏向车外侧位置的间隔L2大。
另外,车内侧端部52b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与车外侧端部52c的最偏向车外侧位置的间隔L2,比空间部53的车内外方向上的最大间隔L3大。
另外,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的安装基部11和中空部52,是由非导电性的橡胶状弹性体挤出成型而成的挤出成型部所构成的,且非导电性的橡胶状弹性体例如由EPDM等合成橡胶或TPO、TPS这样的热塑性弹性体构成,在车辆的上下终端部分是注模成型而成,从而构成外形。另外,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的中空部52,由于需要柔软性,因此也有使用发泡的海绵材料的情况。另外,安装基部11也同样存在有使用发泡的海绵材料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空部52作为材质硬度72度(以往产品通常为材质硬度67度前后)的材料使用负荷在不过度上升的范围内高的材料。
根据这样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由于使得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车内侧,以通过车内侧弯曲顶部52d而向着车内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内侧弯曲顶部52d是位于从前端侧至车内侧端部52b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内侧的部位,并且,使得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车外侧,以通过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而向着车外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外侧弯曲顶部52e是位于从前端侧至车外侧端部52c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外侧的部位,因此中空部52成为如缩放仪那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容易挠曲的构造,容易检测到异物的存在。
而且,有关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壁厚,使得从前端侧至车内侧弯曲顶部 52d以及从前端部至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而逐渐增加,从车内侧弯曲顶部52d 及车外侧弯曲顶部52e至车内侧端部52b及车外侧端部52c的壁厚与车内侧弯曲顶部52d以及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的壁厚相同,因此截面呈大致倒“V”字形状的空间部53的两端部53a、53b相连而设的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壁厚被厚壁化。所以,即使是在人上下车时钥匙等突起物Z强力抵接于该部位,也防止由于该抵接造成中空部52破损或撕裂的情况。所以,避免了由于水从中空部52浸入而使得传感器功能丧失,造成滑门1的开闭误动作这样的问题。
另外,由于空间部53的车内侧端部53a以及车外侧端部53b是曲面状且分别与中空部52的外壳52a内面相连而设,因此能够使中空部52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更容易挠曲的构造,传感器S的异物检测能力也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及图2所示,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截面形状为挂钟形状,空间部53的宽度从前端侧的宽度x直至车内侧弯曲顶部52d及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的最大宽度y而逐渐增大,从车内侧弯曲顶部52d及车外侧弯曲顶部52e直到安装基部11侧而逐渐减小,但是如图3所示,也可使得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截面形状为从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顶部55a向着最底部而逐渐扩展的山型形状。由此,能够使得空间部53构成为截面呈大致相同宽度。
此时,空间部53的车内侧端部53a以及车外侧端部53b是曲面状且分别与中空部52的外壳52a的内面相连而设,车外侧端部53b的一部分也与安装基部 11的连结壁11c相连而设。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也可以是中空部52和传感器S一体成型而安装基部11分体成型的构成。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基部11在其内侧设置有多个保持唇14、14,并且埋入设置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的芯材15,但即使是该类型的安装基部 11,保持唇14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埋入设置芯材15。
在此,针对图1所示的中空部52的截面形状为缩放仪形状且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截面形状为挂钟形状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图3所示的中空部52 的截面形状为缩放仪形状且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截面形状为山型形状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图4所示的中空部42的截面形状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椭圆形状(鸡蛋形)且中空下部导电部45的截面形状为与图3所示的中空下部导电部55相同的山型形状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40,代替钥匙等突起物Z而使用改锥,对各中空部42、52从车外侧垂直按压,对此时的各中空部 42、52的状态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在表1中示出。
表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161945120000131
据此可证明,图1所示的中空部52的截面形状为缩放仪形状且中空下部导电部55的截面形状为挂钟形状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50,改锥按压时的中空部52的车内外方向上的变形量最小,改锥对中空部52的车外侧端部52c的侵入量、磨耗程度也最小。

Claims (4)

1.一种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具有:截面呈大致U字形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安装基部,其安装在凸缘上且该凸缘在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移动来开闭开口部的滑门的前边缘部而向着前方突出形成,该安装基部包括有车内侧壁、车外侧壁以及将两侧壁连结的连结壁;管状的中空部,其一体化于该安装基部的连结壁上且向着前方延伸,分别埋入设置有芯线的两个导电部隔着空间部而设置;并且,
所述中空部的车内侧端部和车外侧端部相互隔开间隔而连结于所述安装基部上,
所述两个导电部包括有在所述安装基部侧设置的凸形状的中空下部导电部和在所述中空部的前端侧设置的凹形状的中空上部导电部,所述空间部为截面呈大致倒“V”字形状,以“V”字形状的开口部朝向所述安装基部侧且“V”字形状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中空部的外壳内面相连而设的形状加以配置,
在所述滑门关闭时由夹入到所述滑门与所述开口部之间的异物对所述中空部进行按压而将所述中空部压扁时,通过与此对应的电子信号的变化而检测出所述异物的存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部的外壳的车内侧,以通过车内侧弯曲顶部而向着车内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内侧弯曲顶部是位于从所述中空部的前端侧至车内侧端部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内侧的部位,并且,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至所述中空部的车内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内侧位置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比从所述中空部的前端至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短,
所述中空部的外壳的车外侧,以通过车外侧弯曲顶部而向着车外侧膨出的方式弯曲,且该车外侧弯曲顶部是位于从所述中空部的前端侧至车外侧端部的中途且最偏向车外侧的部位,并且,从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至所述中空部的车外侧端部的最偏向车外侧位置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比从所述中空部的前端至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短,
所述中空部的外壳的壁厚,从前端侧至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从前端部至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而逐渐增加,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至所述车内侧端部以及所述车外侧端部的壁厚,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的壁厚相同,或者大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的壁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下部导电部的截面形状为从顶部向着最底部而扩展的山型形状,所述空间部为截面呈大致相同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下部导电部的截面形状为挂钟形状,所述空间部的宽度,在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为最大宽度,从所述车内侧弯曲顶部以及所述车外侧弯曲顶部直到所述安装基部侧而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部的车内侧端部以及车外侧端部为曲面状,并且分别与所述中空部的外壳的内面相连而设。
CN202022099461.2U 2019-10-10 2020-09-23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Active CN21424062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7136A JP7349313B2 (ja) 2019-10-10 2019-10-10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JP2019-187136 2019-10-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40628U true CN214240628U (zh) 2021-09-21

Family

ID=75382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9461.2U Active CN214240628U (zh) 2019-10-10 2020-09-23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5544B2 (zh)
JP (1) JP7349313B2 (zh)
CN (1) CN21424062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1346B1 (ja) * 2018-02-15 2018-06-1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挟み込み検知スイッチ
KR20210019623A (ko) * 2019-08-12 2021-02-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바디웨더스트립
JP7355702B2 (ja) * 2020-04-21 2023-10-03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JP2022160782A (ja) * 2021-04-07 2022-10-20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US20230003071A1 (en) 2021-07-01 2023-01-05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Protector with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35634B4 (de) 2008-07-31 2018-03-22 Mayser Gmbh & Co. Kg Schaltleiste für die Erfassung von Hinderniss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fassen von Hindernissen
US9234979B2 (en) * 2009-12-08 2016-01-12 Magna Closures Inc. Wide activation angle pinch sensor section
JP6257144B2 (ja) 2013-01-31 2018-01-10 株式会社ミツバ タッチセンサ装置
JP6336819B2 (ja) * 2013-08-09 2018-06-06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JP6317144B2 (ja) * 2014-03-18 2018-04-25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JP6424074B2 (ja) * 2014-11-21 2018-11-14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JP6424073B2 (ja) 2014-11-21 2018-11-14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JP6427398B2 (ja) * 2014-11-21 2018-11-21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JP7080703B2 (ja) 2018-04-12 2022-06-06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モ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ワイパーモータ
JP7168420B2 (ja) 2018-11-17 2022-11-09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センサーの取付構造及び製造方法
JP7269014B2 (ja) 2019-01-10 2023-05-08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センサーの取付構造
JP7365189B2 (ja) 2019-10-10 2023-10-19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25544B2 (en) 2022-05-10
JP7349313B2 (ja) 2023-09-22
JP2021062665A (ja) 2021-04-22
US20210109246A1 (en) 2021-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40628U (zh)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CN214355805U (zh)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JP6317144B2 (ja)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CN105620234B (zh)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CN217326911U (zh)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JP6427398B2 (ja)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US6389752B1 (en) Touch sensitive trapping protector for power operated closing devices
US7015666B2 (en) Device for sensing an obstacle in the opening range of a closure el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JP6424073B2 (ja)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CN111717008B (zh) 带有触控传感器的滑门的密封构造
CN111422138B (zh) 触控传感器的安装构造以及制造方法
JP7168420B2 (ja) タッチセンサーの取付構造及び製造方法
CN213534402U (zh)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JP6424072B2 (ja)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
JP6418913B2 (ja) 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及びセンサー付きプロテクターの端部成形方法
JP6936122B2 (ja) タッチセンサー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US11693142B2 (en) Water intrusion detector for a touch sensor device
KR102240581B1 (ko) 물체접근감지장치
JP5379570B2 (ja) ドア挟み込み防止用タッチセンサ
CN116176246A (zh) 密封条及其制造方法
CN115556675A (zh) 带有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