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1493U - 一种升降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41493U CN214141493U CN202022148121.4U CN202022148121U CN214141493U CN 214141493 U CN214141493 U CN 214141493U CN 202022148121 U CN202022148121 U CN 202022148121U CN 214141493 U CN214141493 U CN 2141414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air cylinder
- mounting plate
- bracket
- lif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翻转机构,属于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翻转夹持装置、动力装置和滑动导向装置,所述底座与所述升降装置滑动连接,所述翻转夹持装置设置为多个,并分别位于所述升降装置顶部的两端,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翻转夹持装置上,通过底座的支撑与稳固使升降装置在作业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保证了物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完整性,通过装置中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使该装置既解决了操作人员在物件加工反转时繁琐的人工操作,又提升了作业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夹持装置通常用来移动翻转或固定加工物件,目前大部分的机械夹持装置结构复杂、人工操纵十分费劲,在某些工件的加工或者移动过程中,需要将工件进行翻转,从而调整工件的加工面,不仅增强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增加了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翻转机构包括底座、升降装置、翻转夹持装置、动力装置和滑动导向装置,所述底座与所述升降装置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翻转夹持装置设置有多个,并分别位于所述升降装置顶部的两端,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翻转夹持装置上,所述底座包括第二支架15、第一限位16、第一导轨17、第二限位19、横梁20、第四限位27、第二导轨25、第三限位24以及第三支架B 23,所述第二支架15的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16,所述第一限位16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导轨17,所述第一导轨17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19,所述第三支架B 23的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三限位24,所述第三限位24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导轨25,所述第二导轨25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四限位27,所述第二支架15与所述第三支架B 23的另一面均与所述横梁20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架15与所述第三支架B23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气缸22、第三气缸安装板21、升降横梁14、第二滑块 18以及第三滑块26,所述第二气缸22位于所述第二支架15与所述第三支架B 23之间,且所述第二气缸22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三气缸安装板21,所述第三气缸安装板21与所述升降横梁1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横梁14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18和所述第三滑块26,所述第二滑块18与所述第三滑块26之间有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二滑块18和所述第三滑块26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17和所述第二导轨25 滑动连接;所述翻转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4、第一齿条5、第一齿轮6、第一支撑板9、第一夹持装置10、第一安装板13、第二支撑板 28、第一滑轨导块33、第三支架A 35、第四支架40、第二夹持装置 41、第二安装板42、第五支架43、第二滑轨导块44、第五滑块45 以及第二齿轮47,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与所述第二安装板4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8,所述第一支撑板9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8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五支架43和所述第四支架40,所述第五支架43所述第五支架43左侧一面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旋转装置10,所述第五支架43右侧一端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五滑块45,所述第一齿轮6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齿条5,且所述第一齿轮6与所述第一齿条5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条5的左侧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4为L型支架,所述第一支架4的左侧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滑轨导块44,且所述第一支架4与所述第五支架43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上的所述第二滑轨导块44与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架43上的所述第五滑块45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架4位于所述第五支架43的右侧,所述第四支架40右侧一面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旋转装置41,所述第四支架40左侧一端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47,所述第二齿轮47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滑轨导块33,所述第一滑轨导块33的左侧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三支架A 35;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一气缸安装板2、第一气缸固定条3、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安装板8、第四气缸安装板31、第三气缸32、第四气缸36、第五气缸安装板37、第二气缸固定条38、第二固定板 39以及第五气缸46,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一面与所述第一支架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另一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条3,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条3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2、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2上设置有所述第五气缸46,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板8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7,所述第四气缸安装板31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气缸32,所述第二固定板39的一面与所述第三支架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9的另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条38,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条3上设置有所述第五气缸安装板37,所述第五气缸安装板37上设置有所述第四气缸36,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板8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7;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包括第一滑轨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轨29、第四滑块30,所述第一滑轨11与所述第二滑轨29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12和第四滑块30,且所述第一滑轨11和所述第二滑轨29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12和所述第四滑块30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中设置了底座、升降装置、翻转夹持装置、动力装置和滑动导向装置,底座与升降装置滑动连接,通过底座的支撑与稳固使升降装置在作业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保证了物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完整性,翻转夹持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顶部,在升降装置稳固物件的同时,翻转夹持装置通过机械结构使加工物件在其限制的范围内进行加工物件的进一步作业,通过装置中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使该装置的解决了操作人员在物件加工反转时繁琐的人工操作,又提升了该装置在作业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固定板1、第一气缸安装板2、第一气缸固定条 3、第一支架4、第一齿条5、第一齿轮6、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安装板8、第一支撑板9、第一夹持装置10、第一滑轨11、第一滑块 12、第一安装板13、升降横梁14、第二支架15、第一限位16、第一导轨17、第二滑块18、第二限位19、横梁20、第三气缸安装板21、第二气缸22、第三支架B 23、第三限位24、第二导轨25、第三滑块 26、第四限位27、第二支撑板28、第二滑轨29、第四滑块30、第四气缸安装板31、第三气缸32、第一滑轨导块33、第三支架A 35、第四气缸36、第五气缸安装板37、第二气缸固定条38、第二固定板39、第四支架40、第二夹持装置41、第二安装板42、第五支架43、第二滑轨导块44、第五滑块45、第五气缸46、第二齿轮4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翻转夹持装置、动力装置和滑动导向装置,所述底座与所述升降装置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翻转夹持装置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升降装置顶部的两端,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翻转夹持装置上,所述底座包括第二支架15、第一限位16、第一导轨17、第二限位19、横梁 20、第四限位27、第二导轨25、第三限位24以及第三支架B 23,所述第二支架15的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16,所述第一限位16 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导轨17,所述第一导轨17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19,所述第三支架B 23的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三限位24,所述第三限位24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导轨25,所述第二导轨25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四限位27,所述第二支架15与所述第三支架B 23 的另一面均与所述横梁20固定连接,所述横梁20用于增强所述第二支架15与所述第三支架B 23的支撑力,且所述支第二架15与所述第三支架B 23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限位16与所述第三限位 24设置在支架上用于升降装置在升降过程中的范围限制和支撑稳固作用,防止升降装置因物件过重在升降过程的升降失重造成物件损坏,所述横梁20用于所述第二支架15与所述第三支架B 23之间的固定连接和稳固支撑作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气缸22、第三气缸安装板21、升降横梁14、第二滑块18以及第三滑块26,所述第二气缸22位于所述第二支架15与所述第三支架B 23之间,且所述第二气缸22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三气缸安装板21,所述第三气缸安装板21 与所述升降横梁1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横梁14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18和所述第三滑块26,所述第二滑块18与所述第三滑块26 之间有一定距离,且所述第二滑块18和所述第三滑块26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17和所述第二导轨2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22通过气动驱动所述第三气缸安装板21,使与所述第三气缸安装板21固定连接的所述升降横梁14经过第二滑块18、第三滑块26与底座上的第一导轨17和第二导轨25之间的配合进行上下升降运行作业,所述翻转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4、第一齿条5、第一齿轮6、第一支撑板9、第一夹持装置10、第一安装板13、第二支撑板28、第一滑轨导块33、第三支架A 35、第四支架40、第二夹持装置41、第二安装板42、第五支架43、第二滑轨导块44、第五滑块45以及第二齿轮47,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与所述第二安装板4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8,所述第一支撑板9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8 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五支架43和所述第四支架40,所述第五支架43左侧一面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旋转装置10,所述第五支架43 右侧一端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五滑块45,所述第一齿轮6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齿条5,且所述第一齿轮6与所述第一齿条5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条5的左侧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4为L型支架,所述第一支架4的左侧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滑轨导块44,且所述第一支架4 与所述第五支架43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上的所述第二滑轨导块44与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架43上的所述第五滑块45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架4位于所述第五支架43的右侧,所述第四支架40右侧一面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旋转装置41,所述第四支架40左侧一端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47,所述第二齿轮47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滑轨导块33,所述第一滑轨导块33的左侧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三支架A 35;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一气缸安装板2、第一气缸固定条3、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安装板8、第四气缸安装板31、第三气缸32、第四气缸36、第五气缸安装板37、第二气缸固定条38、第二固定板39以及第五气缸46,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一面与所述第一支架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另一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条3,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条3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2、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2上设置有所述第五气缸46,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板8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7,所述第四气缸安装板31 上设置有所述第三气缸32,所述第二固定板39的一面与所述第三支架A 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9的另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条38,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条3上设置有所述第五气缸安装板37,所述第五气缸安装板37上设置有所述第四气缸36,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板8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7;所述翻转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翻转装置随着升降装置一起上下运行,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 2上设置的所述第五气缸46通过气动驱动设置在所述第五气缸46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条3,使第一气缸固定条3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固定板1带动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一支架4,使所述第一支架4在所述第五支架43上设置的第一齿轮6、第一齿条5 以及第五滑块45与所述第一支架4上设置的第二滑轨导块44相互配合下实现所述第一支架4前后滑动作业,所述第五气缸安装板37上设置的所述第四气缸36通过气动驱动设置在所述第四气缸36上设置的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条38,使第二气缸固定条38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固定板39带动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9固定连接的所述第三支架A 35,使所述第三支架A35在所述第四支架40上设置的所述第二齿轮47 与所述第三支架A 35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滑轨导块33相互配合实现所述第三支架A 35前后滑动作业,所述第一支架4与所述第三支架A35 前后滑动作业的同时使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0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1 共同夹持的物件跟随翻转;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包括第一滑轨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轨29、第四滑块30,所述第一滑轨11与所述第二滑轨29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12和所述第四滑块30,且所述第一滑轨11和所述第二滑轨29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12和所述第四滑块30滑动连接,所述第五支架43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滑块12与所述第四支架40上设置的所述第四滑块30通过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板 8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气缸7与所述第四气缸安装板31上设置的所述第三气缸32的气动驱动下与所述第一滑轨11和所述第二滑轨29相互配合,使所述第五支架43与所述第四支架40同时进行滑动作业,且所述第五支架43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0和所述第四支架 40上设置的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1根据第一滑块12和第四滑块30分别与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29之间的滑动距离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0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1之间的物件夹持距离,进一步提升物件的夹持范围。
值得说明的是,该装置中设置了底座、升降装置、翻转夹持装置、动力装置和滑动导向装置,底座与升降装置滑动连接,翻转夹持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顶部,通过底座的支撑与稳固使升降装置在作业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保证了物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完整性,翻转夹持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顶部,在升降装置稳固物件的同时,翻转夹持装置通过机械结构使加工物件在其限制的范围内进行加工物件的进一步作业,通过装置中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使该装置的解决了操作人员在物件加工反转时繁琐的人工操作,又提升了该装置在作业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制作成本。
Claims (8)
1.一种升降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底座、升降装置、翻转夹持装置、动力装置和滑动导向装置,所述底座与所述升降装置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翻转夹持装置上,所述翻转夹持装置设置为多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升降装置顶部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气缸(22)、第三气缸安装板(21)、升降横梁(14)、第二滑块(18)以及第三滑块(26),所述第二气缸(22)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三气缸安装板(21),所述第三气缸安装板(21)上设置有所述升降横梁(14),所述升降横梁(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18)与所述第三滑块(26),且所述升降横梁(14)与所述底座的一面上下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4)、第一齿条(5)、第一齿轮(6)、第一支撑板(9)、第一夹持装置(10)、第一安装板(13)、第二支撑板(28)、第一滑轨导块(33)、第三支架A(35)、第四支架(40)、第二夹持装置(41)、第二安装板(42)、第五支架(43)、第二滑轨导块(44)、第五滑块(45)以及第二齿轮(47);
所述第一安装板(13)与所述第二安装板(4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8),所述第一支撑板(9)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8)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五支架(43)和所述第四支架(40);
所述第五支架(43)右侧一面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0),所述第五支架(43)左侧一端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五滑块(45),且所述第一齿轮(6)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齿条(5),所述第一齿轮(6)与所述第一齿条(5)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条(5)的左侧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架(4),所述第一支架(4)的左侧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二滑轨导块(44);
所述第四支架(40)右侧一面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1),所述第四支架(40)左侧一端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齿轮(47)所述第二齿轮(47)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一滑轨导块(33),所述第一滑轨导块(33)的左侧一面设置有所述第三支架A(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二支架(15)、第一限位(16)、第一导轨(17)、第二限位(19)、横梁(20)、第四限位(27)、第二导轨(25)、第三限位(24)以及第三支架B(23),所述第二支架(15)与所述第三支架B(23)的另一面均与所述横梁(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5)与所述第三支架B(23)的另一面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16)和所述第三限位(24),所述第一限位(16)与所述第三限位(24)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导轨(17)和所述第二导轨(25),所述第一导轨(17)与所述第二导轨(25)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19)和所述第四限位(2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一气缸安装板(2)、第一气缸固定条(3)、第一气缸(7)、第二气缸安装板(8)、第四气缸安装板(31)、第三气缸(32)、第四气缸(36)、第五气缸安装板(37)、第二气缸固定条(38)、第二固定板(39)以及第五气缸(46),所述第五气缸(46)与所述第四气缸(36)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2)和所述第五气缸安装板(37),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2)与所述第五气缸安装板(37)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条(3)和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条(38),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条(3)与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条(38)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9),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板(8)与所述第四气缸安装板(31)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缸(7)和所述第三气缸(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包括第一滑轨(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轨(29)、第四滑块(30),所述第一滑轨(11)与所述第二滑轨(29)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12)和所述第四滑块(30),且所述第一滑轨(11)和所述第二滑轨(29)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12)和所述第四滑块(30)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升降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板(2)与所述第四气缸安装板(31)分别与所述第五支架(43)和所述第四支架(4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板(8)与所述第四气缸安装板(31)分别与所述第五支架(43)和所述第四支架(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9)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4)和所述第三支架A(3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升降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2)与所述第四滑块(30)分别与所述第五支架(43)和所述第四支架(40)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48121.4U CN214141493U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升降翻转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48121.4U CN214141493U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升降翻转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41493U true CN214141493U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7558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48121.4U Active CN214141493U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升降翻转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4149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73522A (zh) * | 2023-07-21 | 2023-10-13 | 江苏鼎鑫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铸铁圈的自动翻转方法及装置 |
-
2020
- 2020-09-25 CN CN202022148121.4U patent/CN21414149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73522A (zh) * | 2023-07-21 | 2023-10-13 | 江苏鼎鑫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铸铁圈的自动翻转方法及装置 |
CN116873522B (zh) * | 2023-07-21 | 2024-11-29 | 江苏鼎鑫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铸铁圈的自动翻转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141493U (zh) | 一种升降翻转机构 | |
CN111872457A (zh) | 一种多工位双端面倒角机 | |
CN215467844U (zh) | 一种锻造用上下料机械手 | |
CN112570942B (zh) | 一种用于防护型车辆的车身组合焊接系统 | |
CN117102934B (zh) | 一种龙门动梁式便于上料的数控加工中心 | |
CN117548963A (zh) | 一种挡货架气动焊接工装 | |
CN111037262A (zh) | 一种压装系统 | |
CN215100565U (zh) | 一种自动化配件搬运送料装置 | |
CN109834418A (zh) | 用于压缩机储液器导管焊接的焊接夹具 | |
CN212311503U (zh) | 一种工件送料接料机构 | |
CN111186690B (zh) | 自动翻转设备 | |
CN213381420U (zh) | 一种可调节夹持长度的气动翻转装置 | |
CN219254926U (zh) | 一种曳引机配件加工用搬运设备 | |
CN221488212U (zh) | 一种油烟机高压电源加工用高自动化电路板加工设备 | |
CN213469998U (zh) | 一种带交换工作台的激光切割机 | |
CN211389573U (zh) | 一种方便上下料的石材加工设备 | |
CN218799334U (zh) | 一种货叉头加工用夹具装置 | |
CN220838556U (zh) | 一种上下件装置及工件搬运设备 | |
CN217618793U (zh) | 一种液压支架的自动变位机 | |
CN216097638U (zh) | 用于刹车片的转运加工一体式工作台 | |
CN214827163U (zh) | 一种挖掘机下车架体的传动架结构 | |
CN215625090U (zh) | 自动旋转夹紧平台 | |
CN222498418U (zh) | 一种台车炉用组合式料叉结构 | |
CN218557170U (zh) | 一种保温板切割装置 | |
CN217513203U (zh) | 一种用于搅拌车副梁自动焊接的对中定位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