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72768U - 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72768U
CN213672768U CN202022392958.3U CN202022392958U CN213672768U CN 213672768 U CN213672768 U CN 213672768U CN 202022392958 U CN202022392958 U CN 202022392958U CN 213672768 U CN213672768 U CN 213672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edding
stator
gasket
grabb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29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吉
刘宏亮
刘世勇
何盛玲
鲁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ongchuang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ongchuang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ongchuang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ongchuang Autom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929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72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72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72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包括机架、转盘、定子下压机构、第一垫圈供料机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点油机构、第二垫圈供料机构、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密封圈供料机构、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供料机构、轴承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下压机构、下料机械手及转盘驱动机构。转盘上安装有定位夹具,定子下压机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点油机构、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和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装于机架,第一垫圈供料机构、第二垫圈供料机构及密封圈供料机构位于转盘的侧旁并装于机架,机架具有位于下料机械手与定子下压机构之间的上料位,转盘驱动机构装于机架并位于转盘的下方;以达到人工少及效率高的目的。

Description

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机,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广泛地应用于电子产品中,承担起电子产品的散热工作。
其中,在散热风扇定子组装过程中,现有的做法主要是靠人工完成,即先将定子装入散热风扇壳内;接着,将第一垫圈埋入定子内;紧接着,往定子内点油;然后,再往定子内埋入第二垫圈、密封圈和轴承;最后,将轴承进行压紧,从而完成散热风扇定子的组装过程。
但是,正由于散热风扇定子的组装过程是靠人工完成,故对人工的要求多,且效率低;同时,人工操作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故散热风扇定子的一致性较差,且受到24小时限制。
因此,急需要一种人工少、效率高、一致性好及不受24小时限制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少、效率高、一致性好及不受24小时限制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包括机架、转盘、定子下压机构、第一垫圈供料机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点油机构、第二垫圈供料机构、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密封圈供料机构、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供料机构、轴承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下压机构、下料机械手及转盘驱动机构。所述转盘可在所述机架上做水平转动,所述转盘上安装有多个沿该转盘的周向排成一圈并供预装有定子的风扇壳放置的定位夹具;所述定子下压机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点油机构、轴承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下压机构及下料机械手位于所述转盘对应的上方并沿所述转盘的周向依次地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和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且沿所述转盘的周向位于所述点油机构与所述轴承抓取埋入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垫圈供料机构、第二垫圈供料机构及密封圈供料机构位于所述转盘的侧旁并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垫圈供料机构与所述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邻设,所述第二垫圈供料机构与所述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邻设,所述密封圈供料机构与所述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邻设;所述机架具有位于所述下料机械手与定子下压机构之间的上料位,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转盘的下方,所述转盘驱动机构驱使所述转盘上的任一个定位夹具经过所述上料位、定子下压机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点油机构、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轴承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下压机构及下料机械手。
较佳地,所述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邻近所述点油机构,所述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邻近所述轴承抓取埋入机构,所述点油机构与所述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之间及所述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与所述轴承抓取埋入机构之间各设有中间振动马达,所述中间振动马达装配于所述机架。
较佳地,所述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和第一垫圈供料机构各为两个,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两个机架振动马达,所述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和机架振动马达沿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定子下压机构的周向依次交替布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垫圈供料机构、第二垫圈供料机构、密封圈供料机构及轴承供料机构各为振动筛选盘。
较佳地,所述轴承下压机构为带压力检测的下压机构。
较佳地,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包含电机及分割器,所述电机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盘安装于所述分割器的朝上布置的输出端处。
较佳地,所述机架具有下台板、位于所述下台板正上方的上台板及装配于所述下台板和上台板之间的上下支撑架,所述上下支撑架位于所述转盘的侧旁,所述定子下压机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点油机构、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轴承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下压机构及下料机械手各安装于所述上台板,所述第一垫圈供料机构、第二垫圈供料机构、密封圈供料机构及轴承供料机构各安装于所述下台板。
较佳地,所述下台板具有位于所述下料机械手和定子下压机构之间的缺口,所述缺口形成所述上料位。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安装于所述下台板并位于所述转盘的正下方,所述转盘上安装有数量与所述定位夹具相同的可上下伸缩的上下伸缩定位杆,每个所述上下伸缩定位杆与一个所述定位夹具相对齐,所述定位机构通过顶推与该定位机构对齐的一个所述上下伸缩定位杆向上内缩而定位所述转盘。
较佳地,所述定位机构包含顶推气缸、与所述顶推气缸装配连接的顶推块、与所述顶推块顶推配合的受推块及下端与所述受推块装配连接的上下顶杆,所述顶推块与所述受推块之间通过斜面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转盘驱动机构驱使转盘旋转的过程中,在定子下压机构、第一垫圈供料机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点油机构、第二垫圈供料机构、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密封圈供料机构、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供料机构、轴承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下压机构及下料机械手的配合下,实现散热风扇定子自动化组装过程,以达到人工少、效率高、一致性好和不受24小时作业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中的转盘、转盘驱动机构、第一台板、第二台板、上下支撑杆、定位夹具及上下伸缩杆安装在一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中的定子下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中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中的机架振动马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中的点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中的轴承下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中的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100包括机架10、转盘20、定子下压机构30、第一垫圈供料机构40a、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第二垫圈供料机构40c、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点油机构50、密封圈供料机构60a、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60b、轴承供料机构70a、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轴承下压机构70c、下料机械手80及转盘驱动机构90a。转盘20可在机架10上做水平转动,转盘20上安装有十六沿该转盘20的周向排成一圈并供预装有定子的风扇壳放置的定位夹具21,以满足十六工位的作业需要,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定位夹具21的数量还可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四个、十五个、十七个或十八个不等,它是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选择的,故不以此为限。定子下压机构30、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点油机构50、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轴承下压机构70c及下料机械手80位于转盘20对应的上方并沿转盘20的周向依次地安装于机架10,由机架10对定子下压机构30、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点油机构50、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轴承下压机构70c及下料机械手80提供支撑作用。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和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60b安装于机架10且沿转盘20的周向位于点油机构50与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之间,较优的是,在图1中,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邻近点油机构50,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60b邻近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点油机构50完成点油后先埋入第二垫圈再埋入密封圈,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使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60b邻近点油机构50而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邻近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以在点油机构50完成点油后先埋入密封圈再埋入第二垫圈,故不以此为限。第一垫圈供料机构40a、第二垫圈供料机构40c及密封圈供料机构60a位于转盘20的侧旁并安装于机架10,由机架10对第一垫圈供料机构40a、第二垫圈供料机构40c及密封圈供料机构60a提供支撑作用;第一垫圈供料机构40a与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邻设,第二垫圈供料机构40c与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邻设,密封圈供料机构60a与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60b邻设,以便于它们的抓取埋入操作。机架10具有位于下料机械手80与定子下压机构30之间的上料位,以便于操作人员将预装有定子的风扇壳放置于上料位所对的定位夹具21内。转盘驱动机构90a安装于机架10并位于转盘20的下方,转盘驱动机构90a驱使转盘20上的任一个定位夹具21经过上料位、定子下压机构30、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点油机构50、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60b、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轴承下压机构70c及下料机械手80,由操作人员在上料位将预装有定子的风扇壳放置在上料位所对的定位夹具21内,由定子下压机构30对预装的定子进行压紧,由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将第一垫圈供料机构40a所输送来的第一垫圈抓走并埋入被定子下压机构30所处理后的定子内,由点油机构50往埋入有第一垫圈的定子点油,由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将第二垫圈供料机构40c所输送来的第二垫圈抓走并埋入被点油机构50处理后的定子内,由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60b将密封圈供料机构60a所输送来的密封圈抓走并埋入装有密封圈的定子内,由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将轴承供料机构70a所输送来的轴承抓走并埋入装有密封圈的定子内,由轴承下压机构70c对埋入定子内的轴承进行下压,以完成散热风扇定子的组装,最后由下料机械手80将完成组装的散热风扇定子下料。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1所示,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和第一垫圈供料机构40a各为两个,这样设计使得每个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负责对一个第一垫圈供料机构40a所输送的第一垫圈抓走和埋入工作;机架10上安装有两个机架振动马达13,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和机架振动马达13沿转盘20远离定子下压机构30的周向依次交替布置;同时,点油机构50与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之间及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与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之间各设有中间振动马达12,中间振动马达12装配于机架10,以借助机架振动马达13来确保两个第一垫圈于定子内的埋入到位,以及借助中间振动马达12来确保密封圈和第二垫圈于定位内的埋入到位。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机架振动马达13包含柱形的振动头131及为振动头131提供动力的动力源132,由动力源132安装于下面描述到的上台板15并用于带动振动头131做上下升降的运动;由于中间振动马达12的结构与机架振动马达13的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机架10具有下台板14、位于下台板14正上方的上台板15及装配于下台板14和上台板15之间的上下支撑架16。上下支撑架16位于转盘20的侧旁,一方面防止上下支撑架16对旋转的转盘20造成障碍,另一方面使得上台板15更可靠地悬置于下台板14的正上方;定子下压机构30、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点油机构50、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60b、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轴承下压机构70c及下料机械手80各安装于上台板15,第一垫圈供料机构40a、第二垫圈供料机构40c、密封圈供料机构60a及轴承供料机构70a各安装于下台板14,这样设计的目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100的结构更合理紧凑,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垫圈供料机构40a、第二垫圈供料机构40c、密封圈供料机构60a及轴承供料机构70a各为振动筛选盘,以使得它们各自对杂乱无章的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密封圈及轴承进行自动排序和输送,但不以此举例为限。
如图1及图2所示,转盘驱动机构90a包含电机91及分割器92,电机91与分割器92的输入端92a连接,转盘20安装于分割器92的朝上布置的输出端92b处,以借助电机91和分割器92的配合而精准地控制转盘20每次步进的转角;具体地,电机91通过带传动方式与分割器92的输入端92a连接,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为链传动方式或齿轮传动方式,故不以此为限。可理解的是,由于机架10具有上台板15、下台板14及上下支撑杆16,此时,电机91及分割器92各安装于下台板14处,但不以此说明为限。
如图3所示,定子下压机构30包含定子下压电机31、定子下压丝杆32、定子下压丝母33、定子下压支架34及定子下压头35。定子下压丝杆32上下布置并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台板15,定子下压丝母33可滑动地套装于定子下压丝杆32,定子下压电机31位于定子下压丝杆32的正上方并安装于上台板15,定子下压支架34位于定子下压电机31的正下方并与定子下压丝母33固定连接,定子下压头35位于定子下压支架34的下方并安装于定子下压支架34上;故在定子下压电机31的工作下,通过定子下压丝杆32和定子下压丝母33的配合下,驱使定子下压支架34连同定子下压头35一起下降,由下降的定子下压头35对定子进行下压,但不以此说明为限。
如图7所示,轴承下压机构70c为带压力检测的下压机构,一方面确保组装可靠性,另一方面防止产品压坏。举例而言,轴承下压机构70c包含轴承下压电机71、轴承下压丝杆72、轴承下压丝母73、轴承下压支架74、压力传感器75及柱形的轴承下压头76,轴承下压电机71安装于上台板15,轴承下压丝杆72位于轴承下压电机71的正下方,轴承下压丝杆72上下布置并可转动地安装于上台板15,轴承下压丝母73可滑动地套装于轴承下压丝杆72;轴承下压支架74位于轴承下压电机71的正下方并与轴承下压丝母73固定连接;轴承下压头76可上下滑移地穿置于轴承下压支架74的底部中,压力传感器75安装于轴承下压支架74的底部并与轴承下压头76上下对齐;故在轴承下压电机71的工作下,通过轴承下压丝杆72和轴承下压丝母73的配合,驱使轴承下压支架74连同压力传感器75和轴承下压头76一起向下滑移,由向下滑移的轴承下压头76将轴承压紧,而压力传感器75用于检测轴承下压头76对轴承施加的下压力,但不以此说明为限。
如图1所示,下台板14具有位于下料机械手80和定子下压机构30之间的缺口141,缺口141形成上料位,以借助缺口141而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的位置。
如图4所示,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包含抓取件41、水平横移模组42及上下横移模组43,水平横移模组42安装于上台板15,而上下横移模组43安装于水平横移模组42上,抓取件41安装于上下横移模组43处,故在水平横移模组42和上下横移模组43的配合下,实现抓取件41对第一垫圈供料机构40a所输送来的第一垫圈抓取及埋入的运动需要。可理解的是,由于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60b及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三者的抓取和埋入的原理与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的抓取和埋入原理相同,故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60b及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三者的结构可参见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的具体结构;由于第二垫圈、密封圈和轴承的结构可能与第一垫圈存在不同;当不同时,它们的抓取件的结构就不同,但是,水平横移模组42及上下横移模组43的结构还是一样,故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点油机构50包含点油部分51及为点油部分51的上下升降提供动力的动力源部分52,动力源部分52安装于上台板15上。举例而言,动力源部分52可以气缸或油缸,故不以此为限。
如图1及图2所示,为提高转盘20每次步进后的定位精度,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100还包括定位机构90b,定位机构90b安装于下台板14并位于转盘20的正下方,转盘20上安装有数量与定位夹具21相同的可上下伸缩的上下伸缩定位杆22,每个上下伸缩定位杆22与一个定位夹具21相对齐,定位机构90b通过顶推与该定位机构90b所对齐的一个上下伸缩定位杆22向上内缩而定位转盘20。具体地,在图8中,定位机构90b包含顶推气缸93、与顶推气缸93装配连接的顶推块94、与顶推块94顶推配合的受推块95及下端与受推块95装配连接的上下顶杆96,顶推块94与受推块95之间通过斜面97配合,以在顶推气缸93驱使顶推块94做水平滑移的过程中,使得顶推块94与受推块95之间通过斜面97去带动受推块95向上升起,从而由受推块95顶压上下伸缩定位杆22而达到定位转盘20的目的。其中,为了使得受推块95在顶推块94脱离对其顶推时能自动复位,故受推块95与下台板1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8,较优的是,受推块95呈柱形结构,而复位弹簧98为压缩弹簧,但不以此为限。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转盘驱动机构90a驱使转盘20旋转的过程中,在定子下压机构30、第一垫圈供料机构40a、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b、点油机构50、第二垫圈供料机构40c、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40d、密封圈供料机构60a、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60b、轴承供料机构70a、轴承抓取埋入机构70b、轴承下压机构70c及下料机械手80的配合下,实现散热风扇定子自动化组装过程,以达到人工少、效率高、一致性好和不受24小时作业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盘、定子下压机构、第一垫圈供料机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点油机构、第二垫圈供料机构、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密封圈供料机构、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供料机构、轴承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下压机构、下料机械手及转盘驱动机构,所述转盘可在所述机架上做水平转动,所述转盘上安装有多个沿该转盘的周向排成一圈并供预装有定子的风扇壳放置的定位夹具,所述定子下压机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点油机构、轴承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下压机构及下料机械手位于所述转盘对应的上方并沿所述转盘的周向依次地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和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且沿所述转盘的周向位于所述点油机构与所述轴承抓取埋入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垫圈供料机构、第二垫圈供料机构及密封圈供料机构位于所述转盘的侧旁并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垫圈供料机构与所述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邻设,所述第二垫圈供料机构与所述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邻设,所述密封圈供料机构与所述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邻设,所述机架具有位于所述下料机械手与定子下压机构之间的上料位,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转盘的下方,所述转盘驱动机构驱使所述转盘上的任一个定位夹具经过所述上料位、定子下压机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点油机构、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轴承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下压机构及下料机械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邻近所述点油机构,所述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邻近所述轴承抓取埋入机构,所述点油机构与所述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之间及所述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与所述轴承抓取埋入机构之间各设有中间振动马达,所述中间振动马达装配于所述机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和第一垫圈供料机构各为两个,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两个机架振动马达,所述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和机架振动马达沿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定子下压机构的周向依次交替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供料机构、第二垫圈供料机构、密封圈供料机构及轴承供料机构各为振动筛选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下压机构为带压力检测的下压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包含电机及分割器,所述电机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盘安装于所述分割器的朝上布置的输出端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具有下台板、位于所述下台板正上方的上台板及装配于所述下台板和上台板之间的上下支撑架,所述上下支撑架位于所述转盘的侧旁,所述定子下压机构、第一垫圈抓取埋入机构、点油机构、第二垫圈抓取埋入机构、密封圈抓取埋入机构、轴承抓取埋入机构、轴承下压机构及下料机械手各安装于所述上台板,所述第一垫圈供料机构、第二垫圈供料机构、密封圈供料机构及轴承供料机构各安装于所述下台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台板具有位于所述下料机械手和定子下压机构之间的缺口,所述缺口形成所述上料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安装于所述下台板并位于所述转盘的正下方,所述转盘上安装有数量与所述定位夹具相同的可上下伸缩的上下伸缩定位杆,每个所述上下伸缩定位杆与一个所述定位夹具相对齐,所述定位机构通过顶推与该定位机构对齐的一个所述上下伸缩定位杆向上内缩而定位所述转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含顶推气缸、与所述顶推气缸装配连接的顶推块、与所述顶推块顶推配合的受推块及下端与所述受推块装配连接的上下顶杆,所述顶推块与所述受推块之间通过斜面配合。
CN202022392958.3U 2020-10-23 2020-10-23 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 Active CN213672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2958.3U CN213672768U (zh) 2020-10-23 2020-10-23 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2958.3U CN213672768U (zh) 2020-10-23 2020-10-23 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72768U true CN213672768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60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2958.3U Active CN213672768U (zh) 2020-10-23 2020-10-23 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72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9308B (zh) 水温传感器组装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2975389B (zh) 一种过滤器组装设备
CN112331529A (zh) 断路器的集成式生产系统
CN106624567A (zh) 一种智能型自动焊接机械手
CN213672768U (zh) 散热风扇定子组装机
CN115958405A (zh) 一种电机转子外壳自动组装方法
CN107363532A (zh) 一种电气盒自动装配装置
CN115555843A (zh) 一种电机转子外壳自动组装设备
CN1197093C (zh) 用于对线束进行防水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211516641U (zh) 光学透镜组装机
CN112171238B (zh) 一种全自动水泵定子安装的设备
CN109227081B (zh) 一种调节磁铁组装机中磁铁间作用力的组装方法
CN104907477A (zh) 一种旋转装配系统
CN108098334A (zh) 风电刹车片装配线
CN218426720U (zh) 飞轮销钉压装设备
CN116727918A (zh) 一种用于链条加工的焊接设备
CN217529963U (zh) 一种电机转子外壳自动组装设备
CN113400336B (zh) 一种微型工业关节机器人自动组装设备
CN107378472A (zh) 一种电气盒自动装配方法
CN111193372B (zh) 一种多工位的自动绕线装置
CN210938051U (zh) 一种回转部件与端节压装装置
CN210062071U (zh) 一种自动冲孔镶嵌轴承装置
CN208575486U (zh) 一种骨架线圈接线座压铆机
CN112315614A (zh) 一种医学实验动物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704598U (zh) 一种压铆结构的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