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23504U - 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 Google Patents

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23504U
CN213323504U CN202022005579.4U CN202022005579U CN213323504U CN 213323504 U CN213323504 U CN 213323504U CN 202022005579 U CN202022005579 U CN 202022005579U CN 213323504 U CN213323504 U CN 213323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scooter
handle
handle assembly
fold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055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0055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23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23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23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包括有:把手组件;车体,车体前部设有其开口朝向后上方的插槽;连接关节,包括插入部和自插入部的上端弯折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插入部和第一连接部之间夹角为钝角,插入部可周向转动地插设于插槽中,第一连接部与把手组件的轴向下端连接;可解锁的锁定结构,设于插入部和车体之间,锁定结构锁定把手组件状态下限制插入部在插槽中的周向转动,锁定结构解锁把手组件状态下允许插入部在插槽中周向转动从而能切换把手组件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不仅能够使滑板车在使用状态中性能更稳定,还使滑板车的骑行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集休闲娱乐和代步一体的一种新型代步交通工具,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车速适中,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滑板车主要包括车体和其下端与车体铰接的车把,在使用状态下,车把与车体底座相垂直,需要收车时,将车把相对与车体旋转以使车把横放于车体上而折叠滑板车,从而缩小滑板车的占用空间以便于随身携带滑板车。
专利号为ZL201921336360.3(授权公告号为CN210503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滑板车的折叠结构,包括车本体和通过转轴铰接在车本体上的折叠杆,折叠杆在车本体上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并通过可解锁的锁定机构锁定折叠杆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该滑板车的折叠结构由于折叠杆和车本体连接较为灵活,而儿童在使用滑板车过程中施加于折叠杆上沿前后方向的作用力容易使折叠结构发生晃动,影响了骑行过程中的滑板车使用状态的稳定性,也使儿童骑行该滑板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折叠操作方便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不仅能够使滑板车在使用状态中性能更稳定,还使滑板车的骑行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包括有:车体;
把手组件,连接在所述车体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连接关节,包括插入部和自所述插入部的上端弯折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插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夹角为钝角,所述车体前部设有其开口朝向后上方的插槽,所述插入部可周向转动地插设于所述插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把手组件的下端连接;
可解锁的锁定结构,设于所述插入部和所述车体之间,所述锁定结构锁定把手组件状态下限制所述插入部在所述插槽中的周向转动,所述锁定结构解锁把手组件状态下允许所述插入部在所述插槽中周向转动从而能切换把手组件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
进一步设计,所述可解锁的锁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插槽周壁上的第一限位孔、间隔约束于所述插入部周向上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解锁按键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可沿所述插槽的径向往复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中,且所述第一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状态下锁定所述把手组件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二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状态下锁定所述把手组件于收合状态;所述解锁按键用于驱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中的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沿所述插槽的径向内移而脱出所述第一限位孔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使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始终具有沿所述插槽径向外移的运动趋势。通过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与第一限位孔的配合连接而将把手组件锁定在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通过按压解锁按钮使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脱出第一限位孔中以解锁把手组件而允许插入部在插槽中转动,该可解锁的锁定结构具有结构合理、简单有效、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了使把手组件能够更加稳定地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可解锁的锁定结构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插入部中的第三限位件、设于所述插槽底壁上的第二限位孔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三限位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内侧相抵的按压部和可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中的卡接部,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插槽的径向内移能驱动所述按压部转动而带动所述卡接部脱出所述第二限位孔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使所述卡接部始终具有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中的运动趋势。当把手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第一限位件穿设于第一限位孔中及第三限位件的卡接部插入第二限位孔中对插入部在插槽中的状态进行双重锁定,使把手组件的展开状态更加稳定,儿童使用滑板车性能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晃动,安全性更高;并且,解锁把手组件的展开状态时,仅需要按压解锁按键即可使第一限位件脱出第一限位孔中并使第三限位件的卡接部脱出第二限位孔中,解锁方便。
为了避免解锁按键在自然状态下使第一限位件或第二限位件沿插槽径向内移而解锁把手组件,所述解锁按键一侧成型有与所述车体连接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使所述解锁按键始终具有沿所述插槽径向外移而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孔的运动趋势。
进一步设计,所述连接关节和所述车体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插入部周向转动角度的限制结构。
进一步设计,所述限制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插槽周壁上的限位凸部和沿所述插入部周向延伸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部位于所述限位凹槽中且可与所述限位凹槽的两端端部相抵,所述锁定结构将所述把手组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所述限位凸部与所述限位凹槽的一端端部相抵,所述锁定结构将所述把手组件锁定于收合状态下,所述限位凸部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另一端端部相抵。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是限位凸部设于插入部周壁上,限位凹槽沿插槽周向延伸。
为了便于控制儿童滑板车转向,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车体前部且可前后摆动的前轮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前轮轴的左右两端的前轮、及对称分布于所述前轮轴转动轴线的左右两侧的两组重力转向组件,各组重力转向组件包括用于推动所述前轮轴的推动件以及用于使所述推动件始终具有朝向所述前轮轴移动趋势的第三弹性件。
进一步设计,各组重力转向组件均位于所述前轮轴的后方。推动件用于前推前轮轴,而第三弹性件使推动件始终具有前移的运动趋势。这样设计能够使前轮的位置更靠近车体前端,利于车体整体承压更加分散。
为了便于重力转向组件的安装的同时对前轮轴的前后摆动范围进行限制,所述前轮轴后壁上间隔设有凹槽,所述车体前部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间隔分布有两安装槽,所述重力转向组件对应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推动件的前端对应插入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设计,所述安装槽前壁上设有第一穿孔,所述推动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前侧连接的推杆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容纳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推杆部的前端穿出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连接关节的插入部和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夹角设为钝角,并在锁定结构解锁把手组件状态下允许插入部在其开口朝向后上方的插槽中周向转动,从而能够切换把手组件的展开状态或收合状态,本机构涉及部件少,结构简单合理,解锁后转动把手组件带动连接关节转动即可,操作便捷;儿童在使用滑板车过程中施加于把手组件上沿前后方向的作用力不会使折叠结构发生晃动,能够保障骑行过程中的滑板车使用状态的稳定性,也提升了儿童骑行该滑板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车体两侧受力均衡且把手组件展开状态下);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把手组件收合状态下);
图4为图3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关节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重力转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车体两侧受力均衡状态下);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车体单侧受力不均状态下);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重力转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车体单侧受力不均状态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包括把手组件1、车体2、连接关节3、可解锁的锁定结构、前轮组件、重力转向组件、安装座6等主要零部件。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把手组件1为可伸缩杆,从而能够调节把手组件 1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儿童。可伸缩杆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体2自下而上包括底盖21、基板22和顶盖23,使车体2便于生产和组装。如图2和图4-5所示,基板22前部设有其开口朝向后上方的插槽221。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连接关节3包括插入部31和自插入部31的上端弯折延伸的第一连接部32,且插入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之间夹角为钝角。如图2和图4所示,插入部31可周向转动地插设于插槽221中;第一连接部32与把手组件1的轴向下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2为中空状结构,把手组件1的轴向下端插设于第一连接部32中,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插入部31和车体2之间设有可解锁的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锁定把手组件1状态下限制插入部31在插槽221中的周向转动,锁定结构解锁把手组件1状态下允许插入部31在插槽221中周向转动从而能切换把手组件1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儿童在使用滑板车过程中施加于把手组件上沿前后方向的作用力不会使折叠结构发生晃动,能够保障骑行过程中的滑板车使用状态的稳定性,也提升了儿童骑行该滑板车的安全性。
如图2和图4所示,可解锁的锁定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孔222、第一限位件71、第二限位件72、解锁按键8、第一弹性件91。其中,如图2和图4-5所示,第一限位孔222 设于插槽221周壁上。第一限位件71和第二限位件72间隔约束于插入部31周向(见图 2和图4),本实施例中,插入部31周壁上间隔设有第二穿孔311和第三穿孔312(见图 6),第一限位件71和第二限位件72对应穿设于第二穿孔311和第三穿孔312中;第一限位件71和第二限位件72可沿插槽221的径向往复滑移地穿设于第一限位孔222中,且第一限位件71穿设于第一限位孔222状态下锁定把手组件1于展开状态(见图2),第二限位件72穿设于第一限位孔222状态下锁定把手组件1于收合状态(见图4)。如图1-5 所示,该解锁按键8穿设于顶盖23上,且该解锁按键8用于驱动位于第一限位孔222 中的第一限位件71或第二限位件72沿插槽221的径向内移而脱出第一限位孔222中,以解锁把手组件1的锁定状态;解锁按键8一侧成型有与顶盖23连接的弹性部81,该弹性部81使解锁按键8始终具有沿插槽221径向外移而远离第一限位孔222的运动趋势。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弹性件91为设于插入部31中的弹片,且第一限位件71 和第二限位件72分别安装于该弹片的两端;该第一弹性件91使第一限位件71和第二限位件72始终具有沿插槽221径向外移的运动趋势。
如图2和图4所示,该可解锁的锁定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孔223、第三限位件73、第二弹性件92。其中,如图2和图4-5所示,第二限位孔223设于插槽221底壁上。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三限位件73通过销轴转动设于插入部31中;第三限位件73上设有与第一限位件71内侧相抵的按压部731和可插入第二限位孔223中的卡接部732,第一限位件71沿插槽221的径向内移能驱动按压部731绕销轴转动而带动卡接部732脱出第二限位孔223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弹性件92为设于销轴上的扭簧,该第二弹性件92使卡接部732始终具有插入第二限位孔223中的运动趋势。当把手组件1 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第一限位件71穿设于第一限位孔222中及第三限位件73上的卡接部732插入第二限位孔223中对插入部31在插槽221中的状态进行双重锁定,使把手组件1的展开状态更加稳定,儿童使用滑板车性能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晃动,安全性更高;并且,解锁把手组件1的展开状态时,仅需要按压解锁按键8即可使第一限位件 71脱出第一限位孔223中并使卡接部732脱出第二限位孔223中,解锁方便。
连接关节3和车体2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插入部31周向转动角度的限制结构。该限制结构包括设于插槽221周壁上的限位凸部224(见图5)和沿插入部31周向延伸的限位凹槽313(见图6),该限位凸部224位于限位凹槽313中且可与限位凹槽313的两端端部相抵。该锁定结构将把手组件1锁定于展开状态下,限位凸部224与限位凹槽313的一端端部相抵,锁定结构将把手组件1锁定于收合状态下,限位凸部224与限位凹槽313 的另一端端部相抵。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限位凸部224设于插入部31周壁上,限位凹槽313沿插槽221周向延伸。
如图1和图8所示,前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车体2前部且可前后摆动的前轮轴41以及转动连接于前轮轴41的左右两端的前轮42。如图7和图9所示,重力转向组件有两组,且对称分布于前轮轴41转动轴线的后方左右两侧;各组重力转向组件包括用于推动前轮轴41的推动件5以及用于使推动件5始终具有朝向前轮轴41移动趋势的第三弹性件93。
如图7和图9所示,前轮轴41后壁上间隔设有凹槽411,车体4前部固定有位于前轮轴41后方的安装座6,该安装座6上间隔分布有两安装槽61,重力转向组件对应安装在安装槽61中。如图7和图9所示,安装槽61前壁上设有第一穿孔611,推动件5 包括第二连接部51和与第二连接部51前侧连接的推杆部52,第二连接部51容纳于安装槽61中,推杆部52的前端穿出第一穿孔611并对应插入凹槽411中;第三弹性件93 为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51相抵,弹簧的另一端与车体2相抵。
本实施例中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的工作原理为:
正常使用时,把手组件1与车体2基本垂直设置,把手组件1处于展开状态;此时第一限位件71穿设于第一限位孔222中,第三限位件73的卡接部732插入第二限位孔 223中,插入部31无法在插槽221中转动,限位凸部224与限位凹槽313的一端端部相抵。
需要折叠把手时,按压解锁按键8,解锁按键8朝插槽221的径向向内摆动而使第一限位件71沿插槽221的径向内移并带动第三限位件73的按压部绕销轴转动,当第一限位件71脱出第一限位孔222中且第三限位件73的卡接部732脱出第二限位孔223中时,周向转动插入部31使连接关节3带动把手组件1转动;当把手组件1转动至与车体2基本平行时,第二限位件72穿进第一限位孔222中,限位凸部224与限位凹槽313 的另一端端部相抵,插入部31无法继续周向转动而将把手组件1锁定于收合状态。
需要再次正常使用时,按压解锁按键8,解锁按键8朝插槽221的径向向内摆动而使第二限位件72沿插槽221的径向内移而脱出插槽221中,轴向转动插入部31使连接关节3带动把手组件1转动直至第一限位件71再次穿进第一限位孔222中、第三限位件73的卡接部732再次插入第二限位孔223中。
当儿童滑板车无需转向时,车体2前部两侧所受重力均衡而产生相等的摩擦力,并且左侧弹簧对左侧推动件5的前推作用与右侧弹簧对右侧推动件5的前推作用相等,使前轮轴41两侧受力平衡;当儿童滑板车需要左转向时,儿童重力下压车体2前部左侧,使车体2前部左侧所受重力大于车体2前部右侧所受重力,即前轮轴41左侧摩擦力大于右侧摩擦力,右侧前轮42的移动速度大于左侧前轮42的移动速度,从而造成前轮轴 41转向。当儿童不再重力下压车体2前部左侧时,前轮轴41左侧的摩擦力减小,左侧前轮42的移动速度大于右侧前轮42的移动速度,前轮轴41转向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包括有:
车体(2);
把手组件(1),连接在所述车体(2)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连接关节(3),包括插入部(31)和自所述插入部(31)的上端弯折延伸的第一连接部(32),所述插入部(3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32)之间夹角为钝角,所述车体(2)前部设有其开口朝向后上方的插槽(221),所述插入部(31)可周向转动地插设于所述插槽(221)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2)与所述把手组件(1)的下端连接;
可解锁的锁定结构,设于所述插入部(31)和所述车体(2)之间,所述锁定结构锁定把手组件(1)状态下限制所述插入部(31)在所述插槽(221)中的周向转动,所述锁定结构解锁把手组件(1)状态下允许所述插入部(31)在所述插槽(221)中周向转动从而能切换把手组件(1)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解锁的锁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插槽(221)周壁上的第一限位孔(222)、间隔约束于所述插入部(31)周向上的第一限位件(71)和第二限位件(72)、解锁按键(8)及第一弹性件(91),所述第一限位件(71)和第二限位件(72)可沿所述插槽(221)的径向往复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222)中,且所述第一限位件(71)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222)状态下锁定所述把手组件(1)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二限位件(72)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222)状态下锁定所述把手组件(1)于收合状态;所述解锁按键(8)用于驱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222)中的第一限位件(71)或第二限位件(72)沿所述插槽(221)的径向内移而脱出所述第一限位孔(222)中;所述第一弹性件(91)使所述第一限位件(71)和第二限位件(72)始终具有沿所述插槽(221)径向外移的运动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解锁的锁定结构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插入部(31)中的第三限位件(73)、设于所述插槽(221)底壁上的第二限位孔(223)及第二弹性件(92),所述第三限位件(7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件(71)内侧相抵的按压部(731)和可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223)中的卡接部(732),所述第一限位件(71)沿所述插槽(221)的径向内移能驱动所述按压部(731)转动而带动所述卡接部(732)脱出所述第二限位孔(223)中;所述第二弹性件(92)使所述卡接部(732)始终具有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孔(223)中的运动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按键(8)一侧成型有与所述车体(2)连接的弹性部(81),所述弹性部(81)使所述解锁按键(8)始终具有沿所述插槽(221)径向外移而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孔(222)的运动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关节(3)和所述车体(2)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插入部(31)周向转动角度的限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插槽(221)周壁上的限位凸部(224)和沿所述插入部(31)周向延伸的限位凹槽(313),所述限位凸部(224)位于所述限位凹槽(313)中且可与所述限位凹槽(313)的两端端部相抵,所述锁定结构将所述把手组件(1)锁定于展开状态下,所述限位凸部(224)与所述限位凹槽(313)的一端端部相抵,所述锁定结构将所述把手组件(1)锁定于收合状态下,所述限位凸部(224)与所述限位凹槽(313)的另一端端部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车体(2)前部且可前后摆动的前轮轴(41)、转动连接于所述前轮轴(41)的左右两端的前轮(42)、及对称分布于所述前轮轴(41)转动轴线的左右两侧的两组重力转向组件,各组重力转向组件包括用于推动所述前轮轴(41)的推动件(5)以及用于使所述推动件(5)始终具有朝向所述前轮轴(41)移动趋势的第三弹性件(9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各组重力转向组件均位于所述前轮轴(41)的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轴(41)后壁上间隔设有凹槽(411),所述车体(2)前部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间隔分布有两安装槽(61),所述重力转向组件对应安装在所述安装槽(61)中且所述推动件(5)的前端对应插入所述凹槽(41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61)前壁上设有第一穿孔(611),所述推动件(5)包括第二连接部(51)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1)前侧连接的推杆部(52),所述第二连接部(51)容纳于所述安装槽(61)中,所述推杆部(52)的前端穿出所述第一穿孔(611);所述第三弹性件(93)为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1)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2)相抵。
CN202022005579.4U 2020-09-14 2020-09-14 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Active CN213323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5579.4U CN213323504U (zh) 2020-09-14 2020-09-14 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05579.4U CN213323504U (zh) 2020-09-14 2020-09-14 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23504U true CN213323504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62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05579.4U Active CN213323504U (zh) 2020-09-14 2020-09-14 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235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5162A (zh) * 2021-12-01 2022-01-28 宁波精益微型轴有限公司 一种艾灸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5162A (zh) * 2021-12-01 2022-01-28 宁波精益微型轴有限公司 一种艾灸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4257B2 (en) Folding cycle
CN213323504U (zh) 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CN112455586B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210503008U (zh) 一种儿童滑板车
CN112224314A (zh)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CN108068967B (zh) 可折叠车把手及折叠式自行车和折叠式电动车
CN207173703U (zh) 前扶手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儿童座兜、儿童推车
CN106892046B (zh) 一种折叠锁止机构
CN220577337U (zh) 遛娃车的车架折叠结构
CN212950986U (zh) 连接机构及电动滑板车
CN218907507U (zh) 新型折叠滑板车
CN212861754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学步平行车
CN101376399A (zh) 儿童推车
CN211391562U (zh) 滑板车
CN220924253U (zh) 车轮组件及儿童推车
CN212556639U (zh) 一种新型滑板车
CN213534974U (zh) 儿童三轮车
CN214607889U (zh) 一种多处可折叠的滑板车
CN214524011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21068327U (zh) 脚踏可转动的独轮车
CN216861571U (zh) 儿童推车
CN218777632U (zh) 一种辅助轮的旋转收纳结构及带辅助轮的独轮平衡车
CN220615918U (zh) 一种可折叠车架及具有可折叠车架的童车
CN216468040U (zh) 手推车
CN220682467U (zh) 一种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