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24314A -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24314A
CN112224314A CN202011042837.4A CN202011042837A CN112224314A CN 112224314 A CN112224314 A CN 112224314A CN 202011042837 A CN202011042837 A CN 202011042837A CN 112224314 A CN112224314 A CN 112224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locking
assembly
connecting fram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28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国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0428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24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24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43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4Separate pillions
    • B62J1/16Separate pillions for childr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8Covers for saddles or other seats; Paddings
    • B62J1/26Paddings involving other resilient material, e.g. sponge rubber with inflatabl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5/00Foot-rests; Knee grips; Passenger hand-grips
    • B62J25/04Floor-type foot 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2Handlebars; Handlebar stems
    • B62K21/16Handlebars; Handlebar stems having adjustable parts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9/00Children's cycles
    • B62K9/02Tri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包括上表面设有第一凹腔的车体、连接在车体上的把手组件、可轴向往复滑移地设于把手组件上的连接架,两用承载机构包括沿横向设置且前端转动设于连接架上的翻板组件、其一端与翻板组件铰接的支撑件,翻板组件具有设有第二凹腔的脚踏面和与脚踏面相对的骑坐面,支撑件可上下摆动至容纳于第二凹腔或另一端插设于第一凹腔;两用承载机构在滑板状态下,翻板组件容纳于第一凹腔且脚踏面朝上,支撑件沿横向设置且支撑件容纳于第二凹腔,两用承载机构于在骑坐状态下,翻板组件悬于第一凹腔上方并使骑坐面朝上,支撑件沿纵向设置且其另一端插设于第一凹腔中。本发明涉及到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不容易丢失坐垫配件。

Description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可以站立骑行又可以骑坐滑行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集休闲娱乐和代步一体的一种新型代步交通工具,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车速适中,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然而对于初学者或者年纪较小的儿童而言,还难以熟练地操控滑板车,而长时间的站立骑行很容易疲劳,造成初学者或者低龄儿童摔倒,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201820983561.1(授权公告号为CN208439370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两用滑板车,包括转接部、两用乘载部、直杆和把手,所述两用承载部包括脚踏板,脚踏板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脚踏板上设有一个用于脚踏的脚踏面,脚踏板上背对脚踏面的一侧可拆卸设有坐垫,所述转接部上固定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侧面开有两个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弹性按钮,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设有连接套,连接柱与连接套转动连接,连接套上设有两个限位通孔,所述连接套上设有按压装置。
上述旋转式两用滑板车在脚踏板的脚踏面朝上、坐垫未安装时,该滑板车作为滑板车供站立骑行,通过将两用承载部旋转180°并将坐垫安装在脚踏板上方时,该滑板车作为滑步车供骑坐滑行。但是,该旋转式两用滑板车在切换滑板车的使用状态时,需要拆卸或者安装坐垫,功能切换操作比较复杂,且拆卸下的坐垫收纳不方便、容易丢失,因此,需要对旋转式两用滑板车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功能切换操作无需安装或拆卸坐垫,不容易丢失坐垫配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包括有:
车体;
把手组件,连接在所述车体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连接架,可轴向往复滑移地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
两用承载机构,包括沿横向设置的翻板组件以及其一端与所述翻板组件铰接的支撑件,所述翻板组件的前端转动设于所述连接架上而能上下180°翻转,所述翻板组件具有设有第二凹腔的脚踏面和与所述脚踏面相对的骑坐面,所述车体上表面设有第一凹腔,所述支撑件可上下摆动至容纳于所述第二凹腔中或其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凹腔中;
功能切换锁定结构,用于切换所述两用承载机构的滑板状态和骑坐状态,所述功能切换锁定结构锁定所述两用承载机构于滑板状态下,所述翻板组件容纳于所述第一凹腔中而使所述脚踏面朝上,所述支撑件沿横向设置且所述支撑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凹腔中,所述功能切换锁定结构锁定所述两用承载机构于骑坐状态下,所述翻板组件悬于所述第一凹腔上方并使所述骑坐面朝上,所述支撑件沿纵向设置且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凹腔中。
横向是指整体上呈现从前向后延伸的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度;纵向是指整体上呈现自上而下延伸的方向,可以是竖直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与竖直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度。
所述功能切换锁定结构包括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支撑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凹腔中的状态的第一锁定结构、用于在两用承载机构处于滑板状态下是否允许所述翻板组件脱出所述第一凹腔的第二锁定结构、用于在两用承载机构处于骑坐状态下是否允许所述连接架沿所述把手组件轴向滑移的第三锁定结构、以及用于在两用承载机构处于骑坐状态下是否允许所述翻板组件翻转的第四锁定结构。
将两种承载机构从滑板状态切换至骑坐状态时,需要先通过解锁第二锁定结构以允许翻板组件脱出第一凹腔中,再通过沿把手组件轴向上移连接架以带动两用承载机构轴向上移而悬于第一凹腔上方,随后通过解锁第一锁定结构而允许支撑件向下摆动至其另一端插入第一凹腔中,然后通过第三锁定结构锁定两用承载机构相对于把手组件的轴向位置,最后通过第四锁定结构锁定两用承载机构的骑坐状态即可;将两种承载机构从骑坐状态切换至滑板状态时,向上摆动支撑件至支撑件容纳于第二凹腔中,通过解锁第四锁定结构以允许翻板组件翻转,然后通过第一锁定结构锁定支撑件容纳于第二凹腔中的状态、并解锁第三锁定结构以允许连接架轴向滑移,,随后轴向下移连接架而带动两用承载机构轴向下移至容纳于第一凹腔中,最后通过第二锁定结构锁定翻板组件容纳于第一凹腔的状态,即完成切换。
为了能够在翻板组件悬于第一凹腔上方时上下摆动支撑件,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包括
第一插槽,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端部;
螺纹部,设于所述翻板组件前端;
螺纹套,与所述螺纹部螺纹连接而能前后滑移地设于所述连接架中;
第一锁定件,约束于所述螺纹套上而能前后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凹腔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锁定件能插入所述第一插槽中;
第一弹性件,用于使所述第一锁定件始终具有插入所述第一插槽中的趋势。
为了使螺纹套和第一锁定件之间的约束结构更加简单,所述螺纹部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中可前后滑移地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螺纹套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后端设有限位凸部,所述第一锁定件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部前表面相抵的限位挡部。
为了锁定翻板组件容纳于第一凹腔中的状态或允许翻板组件脱出第一凹腔,所述第二锁定结构包括
第二锁定件,可往复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凹腔侧壁上;
第二插槽,设于所述翻板组件侧壁上且供所述第二锁定件插入;
第二弹性件,使所述第二锁定件始终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凹腔移动的运动趋势;
第一按键,铰接设于所述车体上而能上下摆动,且所述第一按键的向下摆动能带动所述第二锁定件远离所述第一凹腔;
第一插入部,凸设于所述第一凹腔底壁上;
第三插槽,设于所述翻板组件的骑坐面上且供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
为了使两用承载机构处于骑坐状态时支撑件的另一端能够稳定地插入第一凹腔中,所述支撑件具有可隐藏于所述第二凹腔中的第一表面和始终显露于所述翻板组件上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插槽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一插入部可插入所述第一插槽中;所述支撑件的第二表面设有供所述第二锁定件插入的第四插槽,且所述第四插槽靠近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端部设置。
为了能够在翻板组件悬于第一凹腔上方时定位两用承载机构的轴向位置,所述第三锁定结构包括第二插入部和供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的定位孔,所述第二插入部设于所述螺纹套前端而能前后滑移地穿设于所述连接架前表面,所述定位孔贯穿于所述把手组件周壁。
为了能够在翻板组件悬于第一凹腔上方时上下翻转翻板组件,所述第四锁定结构包括
第三锁定件,可前后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翻板组件的前表面;
锁孔,贯穿于所述连接架且供所述第三锁定件的前端插入;
第三弹性件,使所述第三锁定件始终具有前移的运动趋势;
第二按键,可前后滑移地穿设于所述锁孔前部;
第四弹性件,使所述第二按键始终具有前移的运动趋势而显露于所述连接架的前表面;
所述翻板组件的脚踏面朝上状态下,所述第三锁定件与所述连接架相抵,且所述第三锁定件和所述锁孔对应设于所述翻板组件的转动轴线两侧,所述翻板组件的骑座面朝上状态下,所述第三锁定件的前端插设于所述锁孔中。
为了使连接架带动两用承载机构沿预设轨迹轴向上移,所述连接架和所述把手组件之间设有筋槽插配导向结构,所述筋槽插配导向结构包括凸筋和导槽,所述凸筋设于所述连接架内侧壁和所述把手组件外周壁二者中的其一,所述导槽设于所述连接架内侧壁和所述把手组件外周壁二者中的另一。
为了便于限制连接架沿把手组件轴向上移的范围,所述连接架和所述把手组件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架轴向上移的止位结构,所述止位结构包括止位凸部和供所述止位凸部插入的止位凹槽,所述止位凸部设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止位凹槽设于所述把手组件周壁且其开口向下。
为了便于收纳滑板车,所述把手组件的轴向下端设有与所述车体铰接的关节部,所述关节部和所述车体之间设有用于切换所述把手组件的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开合切换锁定结构,所述开合切换锁定结构包括
第五插槽和第六插槽,间隔设于所述关节部周向;
第四锁定件,可往复滑移地穿设于所述车体中,其上设有操作部和第三插入部,所述操作部显露于所述车体前部,所述第三插入部能分别插入所述第五插槽和第六插槽中;
第五弹性件,使所述第三插入部始终具有朝向所述关节部移动的运动趋势;
所述把手组件展开状态下,所述把手组件与所述车体基本垂直,且所述第四锁定件的第三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五插槽中,所述把手组件折叠状态下,所述把手组件与所述车体基本平行,且所述第四锁定件的第三插入部插入所述第六插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两用承载机构处于滑板状态下,翻板组件容纳于第一凹腔中而使脚踏面朝上,支撑件沿横向设置且支撑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凹腔中,通过轴向滑移连接架而带动两用承载机构沿把手组件轴向上移而使翻板组件悬于第一凹腔上方,再上下翻转翻板组件使翻板组件的骑座面朝上,并通过上下摆动支撑件使支撑板沿纵向设置且支撑件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一凹腔中,从而使两用承载机构处于骑坐状态下,此时,翻板组件构成滑板车骑坐状态下的坐垫,而支撑件构成滑板车骑坐状态下坐垫的支脚,滑板车的二合一功能切换时无需单独拆卸或者组装坐垫,不容易丢失配件,而且,通常,滑板车的脚踏部分较脏且平整度要求较高,而本发明的儿童滑板车通过独立设置翻板组件的脚踏面和骑坐面,并通过翻转翻板组件切换功能,能够使翻板组件的骑坐面始终保持干净,并且允许针对翻板组件的脚踏面和骑坐面分别进行不同的适应性设计,如在脚踏面上设置摩擦系数较大的摩擦面,在骑坐面上设置软垫、适应儿童臀部形状的曲面等,提升儿童滑板车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把手组件展开状态下且两用承载机构滑板状态下);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锁定结构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第四锁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D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把手组件展开状态下且两用承载机构骑坐状态下);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另一方向下把手组件展开状态下且两用承载机构骑坐状态下);
图11为图9的纵向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E处的放大图;
图13为图11中F处的放大图;
图14为图9中第四锁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G处的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把手组件折叠状态下);
图17为图16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7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包括车体1、把手组件2、连接架3、两用承载机构、功能切换锁定结构、开合切换锁定结构等主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是指整体上呈现从前向后延伸的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度;纵向是指整体上呈现自上而下延伸的方向,可以是竖直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与竖直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度。
如图9所示,车体1沿横向设置,且车体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腔11。如图6所示,把手组件2至少局部截面呈矩形,且把手组件2的轴向下端设有关节部24,该关节部24通过转轴与车体1前部铰接。如图1和图9所示,连接架3可轴向往复滑移地设于把手组件2上。本实施例中的两用承载机构包括翻板组件41和支撑件42。其中,如图1-2和图9-11所示,翻板组件41沿横向设置,该翻板组件41的前端转动设于连接架3上而能上下180°翻转,翻板组件41具有相对的脚踏面41a和骑坐面41b,且脚踏面41a上设有第二凹腔411。支撑件42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凹腔411中,且该支撑件42可上下摆动至容纳于第二凹腔411中(见图1)或其另一端插设于第一凹腔11中(见图9-11)。该功能切换锁定结构用于切换所述两用承载机构的滑板状态和骑坐状态,在功能切换锁定结构锁定两用承载机构于滑板状态下,翻板组件41容纳于第一凹腔11中而使脚踏面41a朝上,支撑件42沿横向设置且支撑件42容纳于第二凹腔411中(见图1-2),在功能切换锁定结构锁定两用承载机构于骑坐状态下,翻板组件41悬于第一凹腔11上方并使骑坐面41b朝上,支撑件42沿纵向设置且支撑件42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一凹腔11中(见图9-11)。
该功能切换锁定结构包括用于锁定或解锁支撑件42容纳于第二凹腔411中的状态的第一锁定结构,、用于在两用承载机构处于滑板状态下是否允许翻板组件41脱出第一凹腔11的第二锁定结构、用于在两用承载机构处于骑坐状态下是否允许连接架3沿把手组件2轴向滑移的第三锁定结构、以及用于在两用承载机构处于骑坐状态下是否允许翻板组件41翻转的第四锁定结构。
如图3和图8所示,第一锁定结构包括第一插槽421、螺纹部412、螺纹套52、第一锁定件51、第一弹性件53。第一插槽421设于支撑件42的另一端端部(见图3、图8和图13);螺纹部412设于翻板组件41前端(见图3、图8、图12和图15);螺纹套52与螺纹部412螺纹连接而仅能前后滑移地设于连接架3中(见图3、图8、图12和图15),即螺纹套52不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螺纹部412内部具有空腔,该空腔中可前后滑移地穿设有连接杆54,连接杆54的前端与螺纹套5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杆54的后端设有限位凸部541,第一锁定件51上设有与限位凸部541前表面相抵的限位挡部511,使第一锁定件51约束于螺纹套52上而能前后滑移地穿设于第二凹腔411侧壁上(见图3、图8、图12和图15),且第一锁定件51能插入第一插槽421中(见图3和图8);第一弹性件53为弹簧,且使第一锁定件51始终具有插入第一插槽421中的趋势(见图8)。
,如图4所示,该第二锁定结构包括第二锁定件61、第二插槽413、第二弹性件62、第一按键63、第一插入部111、第三插槽414。其中,第二锁定件61可往复移动地穿设于第一凹腔11侧壁上(见图4);第二插槽413设于翻板组件41后侧壁上且供第二锁定件61插入(见图4);第二弹性件62为弹簧,且使第二锁定件61始终具有朝向第一凹腔11移动的运动趋势(见图4);第一按键63上设有连接部631和推动部632,该连接部631设于第一按键63一侧且与车体1连接而使第一按键63能上下摆动,该推动部632为开口向后的缺口,且第二锁定件61上设有与该推动部632相抵的销轴部611(见图5),从而使第一按键63的向下摆动能带动第二锁定61件远离第一凹腔11(见图4);第一插入部111凸设于第一凹腔11底壁上(见图4);第三插槽414设于翻板组件41的骑坐面41b上且供第一插入部111插入(见图4)。
为了使两用承载机构处于骑坐状态时支撑件42的另一端能够稳定地插入第一凹腔11中,如图13所示,该支撑件42具有可隐藏于第二凹腔411中的第一表面42a和始终显露于翻板组件41上的第二表面42b,该第一插槽421设于第一表面42a上,且第一插入部111可插入第一插槽421中;支撑件42的第二表面42b设有供第二锁定件61插入的第四插槽422,且第四插槽422靠近支撑件42的另一端端部设置。
为了使连接架3带动两用承载机构沿预设轨迹轴向上移,连接架3和把手组件2之间设有筋槽插配导向结构,该筋槽插配导向结构包括凸筋32和导槽22,凸筋32设于连接架3内侧壁(见图10),导槽22设于把手组件2外周壁(见图9-10和图15)。
为了便于定位翻板组件41悬于第一凹腔11上方的位置,连接架3和把手组件2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连接架3轴向上移的止位结构,如图12所示,该止位结构包括止位凸部33和供止位凸部33插入的止位凹槽23,止位凸部33设于连接架3上,止位凹槽23设于把手组件2周壁且其开口向下。
如图15所示,该第三锁定结构包括第二插入部521和供第二插入部521插入的定位孔21,第二插入部521设于螺纹套52前端而能前后滑移地穿设于连接架3前表面,定位孔21贯穿于把手组件2周壁。
如图8和15所示,该第四锁定结构包括第三锁定件71、锁孔31、第三弹性件72、第二按键73、第四弹性件74。其中,第三锁定件71可前后滑移地穿设于翻板组件41的前表面(见图8和图15);锁孔31贯穿于连接架3且供第三锁定件71的前端插入(见图8和图15);第三弹性件72为弹簧,且使第三锁定件71始终具有前移的运动趋势(见图8和图15);第二按键73可前后滑移地穿设于锁孔31前部(见图8和图15);第四弹性件74为弹簧,且使第二按键73始终具有前移的运动趋势而显露于连接架3的前表面(见图8和图15)。在翻板组件41的脚踏面41a朝上状态下,第三锁定件71与连接架3相抵,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架3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壳34和后壳35,第三锁定件71穿设于后壳35且与前壳34相抵;且第三锁定件71和锁孔31对应设于翻板组件41的转动轴线两侧,当翻板组件41容纳于第一凹腔11中时,连接架3上对应锁孔31处的前端面与车体1相抵,从而使显露于连接架3的前表面的第二按键73的前端面与车体1相抵(见图8),当翻板组件41悬于第一凹腔11上方时,连接架3上对应锁孔31处的前端面与车体1分离,第二按键73暴露于外部可供用户按压操作。在翻板组件41的骑座面41b朝上状态下,第三锁定件71的前端插设于锁孔31中(见图15)。
如图6和17所示,开合切换锁定结构设于关节部24和车体1之间,且用于切换把手组件2的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如图6和17所示,该开合切换锁定结构包括第四锁定件81、第五插槽241、第六插槽242、第五弹性件82。其中,如图6和17所示,第五插槽241和第六插槽242间隔设于关节部24周向;第四锁定件81可往复滑移地穿设于车体1中,第四锁定件81上设有操作部811和第三插入部812,且操作部811显露于车体1前部下侧,第三插入部812可分别插入第五插槽241和第六插槽242中;第五弹性件82为弹簧,且使第三插入部812始终具有插入第五插槽241中的运动趋势。
本实施例中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时,把手组件2与车体1基本垂直,第四锁定件81的第三插入部812插设于第五插槽241中而使把手组件2处于展开状态(见图6)。
该二合一儿童滑板车用作滑板车时,翻板组件41容纳于第一凹腔11中并使脚踏面41a朝上(见图2),第二锁定件61插设于第二插槽413中、第一插入部111插设于第三插槽414中(见图4);支撑件42容纳于第二凹腔411中(见图2),第一锁定件51插设于第一插槽421、螺纹套52前端面与把手组件2的周壁相抵(见图3);第三锁定件71与连接架3相抵,第二按键73的前端面与车体1相抵,且第三锁定件71和锁孔31对应设于翻板组件41的转动轴线两侧(见图8)。
需要将二合一儿童滑板车用作滑步车时,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功能切换:①向下按压第一按键63,使第一按键63带动第二锁定件61脱出第二插槽413;②轴向上移连接架3至连接架3上的止位凸部33插入把手组件2上的止位凹槽23中(见图12),使两用承载机构悬于第一凹腔11上方且第一插入部111脱出第三插槽414;③翻转两用承载机构至翻板组件41的骑坐面41b朝上(见图9),翻板组件41的螺纹部412驱动螺纹套52前移至第二插入部521插入定位孔21中,并带动第一锁定件51前移而脱出第一插槽421中(见图15),此时,第三锁定件71的前端插设于锁孔31中、第二按键73暴露于外部(见图15);④向下摆动支撑件42使支撑件42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一凹腔11中,第一插入部111插入第一插槽421中、第二锁定件61由于第二弹性件62的作用插入第四插槽422中(见图13)。
需要将二合一儿童滑板车用作滑步车时,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功能切换:①向下按压第一按键63,使第一按键63带动第二锁定件61脱出第四插槽422;②向上摆动支撑件42的另一端使支撑件42容纳于第二凹腔411中;③向后按压第二按键73,使第三锁定件71后移而脱出锁孔31;④反向翻转两用承载机构至翻板组件41的脚踏面41a朝上,翻板组件41的螺纹部412驱动螺纹套52后移至第二插入部521脱出定位孔21,并带动第一锁定件51后移而再次插入第一插槽421中,此时,第三锁定件71与连接架3相抵,第二按键73的前端面仍暴露于外部,且第三锁定件71和锁孔31对应设于翻板组件41的转动轴线两侧;⑤轴向下移连接架3至翻板组件41容纳于第一凹腔11中,第一插入部111插设于第三插槽414中,且第二锁定件61由于第二弹性件62的作用插设于第二插槽413中(见图4),此时,第二按键73的前端面与车体1相抵(见图8)。
需要收合二合一儿童滑板车时,向前拉动操作部811使第三插入部812脱出第五插槽241,转动把手组件2至把手组件2与车体1基本平行以使把手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松开操作部811使第三插入部812插入第六插槽242中(见图1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包括有:
车体(1);
把手组件(2),连接在所述车体(1)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连接架(3),可轴向往复滑移地设于所述把手组件(2)上;
两用承载机构,包括沿横向设置的翻板组件(41)以及其一端与所述翻板组件(41)铰接的支撑件(42),所述翻板组件(41)的前端转动设于所述连接架(3)上而能上下180°翻转,所述翻板组件(41)具有设有第二凹腔(411)的脚踏面(41a)和与所述脚踏面(41a)相对的骑坐面(41b),所述车体(1)上表面设有第一凹腔(11),所述支撑件(42)可上下摆动至容纳于所述第二凹腔(411)中或其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凹腔(11)中;
功能切换锁定结构,用于切换所述两用承载机构的滑板状态和骑坐状态,所述功能切换锁定结构锁定所述两用承载机构于滑板状态下,所述翻板组件(41)容纳于所述第一凹腔(11)中而使所述脚踏面(41a)朝上,所述支撑件(42)沿横向设置且所述支撑件(42)容纳于所述第二凹腔(411)中,所述功能切换锁定结构锁定所述两用承载机构于骑坐状态下,所述翻板组件(41)悬于所述第一凹腔(11)上方并使所述骑坐面(41b)朝上,所述支撑件(42)沿纵向设置且所述支撑件(42)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凹腔(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切换锁定结构包括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支撑件(42)容纳于所述第二凹腔(411)中的状态的第一锁定结构、用于在两用承载机构处于滑板状态下是否允许所述翻板组件(41)脱出所述第一凹腔(11)的第二锁定结构、用于在两用承载机构处于骑坐状态下是否允许所述连接架(3)沿所述把手组件(2)轴向滑移的第三锁定结构、以及用于在两用承载机构处于骑坐状态下是否允许所述翻板组件(41)翻转的第四锁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包括
第一插槽(421),设于所述支撑件(42)的另一端端部;
螺纹部(412),设于所述翻板组件(41)前端;
螺纹套(52),与所述螺纹部(412)螺纹连接而能前后滑移地设于所述连接架(3)中;
第一锁定件(51),约束于所述螺纹套(52)上而能前后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凹腔(411)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锁定件(51)能插入所述第一插槽(421)中;
第一弹性件(53),用于使所述第一锁定件(51)始终具有插入所述第一插槽(421)中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结构包括
第二锁定件(61),可往复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凹腔(11)侧壁上;
第二插槽(413),设于所述翻板组件(41)侧壁上且供所述第二锁定件(61)插入;
第二弹性件(62),使所述第二锁定件(61)始终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凹腔(11)移动的运动趋势;
第一按键(63),铰接设于所述车体(1)上而能上下摆动,且所述第一按键(63)的向下摆动能带动所述第二锁定件(61)远离所述第一凹腔(11);
第一插入部(111),凸设于所述第一凹腔(11)底壁上;
第三插槽(414),设于所述翻板组件(41)的骑坐面(41b)上且供所述第一插入部(111)插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2)具有可隐藏于所述第二凹腔(411)中的第一表面(42a)和始终显露于所述翻板组件(41)上的第二表面(42b),所述第一插槽(421)设于所述第一表面(42a)上,且所述第一插入部(111)可插入所述第一插槽(421)中;所述支撑件(42)的第二表面(42b)设有供所述第二锁定件(61)插入的第四插槽(422),且所述第四插槽(422)靠近所述支撑件(42)的另一端端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锁定结构包括第二插入部(521)和供所述第二插入部(521)插入的定位孔(21),所述第二插入部(521)设于所述螺纹套(52)前端而能前后滑移地穿设于所述连接架(3)前表面,所述定位孔(21)贯穿于所述把手组件(2)周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锁定结构包括
第三锁定件(71),可前后滑移地穿设于所述翻板组件(41)的前表面;
锁孔(31),贯穿于所述连接架(3)且供所述第三锁定件(71)的前端插入;
第三弹性件(72),使所述第三锁定件(71)始终具有前移的运动趋势;
第二按键(73),可前后滑移地穿设于所述锁孔(31)前部;
第四弹性件(74),使所述第二按键(73)始终具有前移的运动趋势而显露于所述连接架(3)的前表面;
所述翻板组件(41)的脚踏面(41a)朝上状态下,所述第三锁定件(71)与所述连接架(3)相抵,且所述第三锁定件(71)和所述锁孔(31)对应设于所述翻板组件(41)的转动轴线两侧,所述翻板组件(41)的骑座面朝上状态下,所述第三锁定件(71)的前端插设于所述锁孔(31)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和所述把手组件(2)之间设有筋槽插配导向结构,所述筋槽插配导向结构包括凸筋(32)和导槽(22),所述凸筋(32)设于所述连接架(3)内侧壁和所述把手组件(2)外周壁二者中的其一,所述导槽(22)设于所述连接架(3)内侧壁和所述把手组件(2)外周壁二者中的另一。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和所述把手组件(2)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架(3)轴向上移的止位结构,所述止位结构包括止位凸部(33)和供所述止位凸部(33)插入的止位凹槽(23),所述止位凸部(33)设于所述连接架(3)上,所述止位凹槽(23)设于所述把手组件(2)周壁且其开口向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二合一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2)的轴向下端设有与所述车体(1)铰接的关节部(24),所述关节部(24)和所述车体(1)之间设有用于切换所述把手组件(2)的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开合切换锁定结构,所述开合切换锁定结构包括
第五插槽(241)和第六插槽(242),间隔设于所述关节部(24)周向;
第四锁定件(81),可往复滑移地穿设于所述车体(1)中,其上设有操作部(811)和第三插入部(812),所述操作部(811)显露于所述车体(1)前部,所述第三插入部(812)能分别插入所述第五插槽(241)和第六插槽(242)中;
第五弹性件(82),使所述第三插入部(812)始终具有朝向所述关节部(24)移动的运动趋势;
所述把手组件(2)展开状态下,所述把手组件(2)与所述车体(1)基本垂直,且所述第四锁定件(81)的第三插入部(812)插入所述第五插槽(241)中,所述把手组件(2)折叠状态下,所述把手组件(2)与所述车体(1)基本平行,且所述第四锁定件(81)的第三插入部(812)插入所述第六插槽(242)中。
CN202011042837.4A 2020-09-28 2020-09-28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Pending CN112224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2837.4A CN112224314A (zh) 2020-09-28 2020-09-28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2837.4A CN112224314A (zh) 2020-09-28 2020-09-28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4314A true CN112224314A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20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2837.4A Pending CN112224314A (zh) 2020-09-28 2020-09-28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243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392A (zh) * 2021-02-25 2021-06-0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基于儿童休闲娱乐的滑板车
US11530011B2 (en) * 2019-10-21 2022-12-20 Benjamin F. Bailar Kick scoote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30011B2 (en) * 2019-10-21 2022-12-20 Benjamin F. Bailar Kick scoote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CN112896392A (zh) * 2021-02-25 2021-06-0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基于儿童休闲娱乐的滑板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4314A (zh)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CN107128350B (zh) 一种折叠婴儿推车
CN213057314U (zh) 二合一儿童滑板车
EP4157693A1 (en) Convertible child stroller system with auxiliary basket
CN112550419B (zh) 扶手收合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婴儿车
CN213768690U (zh) 可活动安装座椅的婴儿推车
CN113147538A (zh) 一种汽车及其多连杆折叠座椅
CN111619645B (zh) 一种儿童推车
US20080106070A1 (en) Foldable stroller capable of being automatically locked in a folded state
CN213323504U (zh) 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CN214029002U (zh) 安全收折机构
CN211092859U (zh) 椅子
CN212353718U (zh) 一种能折叠的汽车头枕
CN113184038A (zh) 一种座椅折叠机构
CN212289998U (zh) 婴儿车车架组件及婴儿车
JP5122926B2 (ja) リッド開閉機構
JP5108441B2 (ja) リッド開閉機構
CN219056341U (zh) 野营车的拖把组件和野营车
CN221067855U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219635296U (zh) 婴儿推车
CN217575321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4420275U (zh) 一种用于汽车头枕的折叠支架
CN22053573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6887070U (zh) 折叠锁组件和代步车
CN21894928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