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7098U - 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7098U
CN213157098U CN202021428433.4U CN202021428433U CN213157098U CN 213157098 U CN213157098 U CN 213157098U CN 202021428433 U CN202021428433 U CN 202021428433U CN 213157098 U CN213157098 U CN 213157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vehicle
seating
batter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284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拉贾·戈皮纳特
和田昌祥
佐藤智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7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7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04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motor-driven
    • A61G5/041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motor-driven having a specific drive-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08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foldable
    • A61G5/0808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foldable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folding direction
    • A61G5/0833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foldable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folding direction folding front to back, e.g. reducing or expanding the overall depth of the wheel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5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 A61G5/122Res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the head or the feet for the b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00/00Type of vehicles
    • B60L2200/34Wheel chai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在电动车辆中,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高效地更换电池,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高效地对电池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具有:移动基体,其能够通过电动驱动行驶;座椅,其包含具有就坐面的就坐部;以及电池,其能够提供电力用于电动驱动。座椅的就坐部具有能够收纳电池并且相对于就坐面配置在座椅下方的收纳部。移动基体能够在扩大状态与缩小状态之间变化。座椅能够在就坐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就坐位置为在移动基体的扩大状态下使就坐面朝向车辆上方的座椅的位置,退避位置为在移动基体的缩小状态下使就坐部从就坐位置退避到车辆前方的座椅的位置。收纳部具有形成在就坐部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后端部的开口。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具有通过电动驱动行驶的移动基体和能够提供电力用于电动驱动的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老年人、被护理者等用户的移动工具,能够通过电动机等驱动装置行驶的电动轮椅、电动手推车等电动车辆得到普及。这种电动车辆有时也被称为“代步车”。典型地,电动车辆具备通过电动驱动行驶的移动基体、以及具有就坐部且配置在移动基体上的座椅,用户能够以就坐于电动车辆的座椅的就坐部的状态移动。电动车辆还具有能够提供电力用于电动驱动的电池。该电池有时设置于座椅。
作为这种电动车辆的一例,可列举如下的电动车辆:收纳电池的收纳室设置于座椅下表面,在该收纳室的前表面侧设置有用于取出放入电池的开口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08526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电动车辆中,即使在用户就坐于座椅的状态下,有时也需要更换电池。然而,在上述电动车辆的一例中,在用户就坐于座椅的状态下,用户的腿位于开口部的前方并堵住开口部。在该情况下,将电池经由开口部从收纳室取出和放入收纳室是困难的。因此,在上述电动车辆的一例中,无法在任何状况下都容易地更换电池,进而无法高效地对电池进行充电。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期望在电动车辆中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高效地更换电池,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高效地对电池进行充电。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这种问题,一个方面的电动车辆具备:移动基体,其通过电动驱动行驶;座椅,其包含具有就坐面的就坐部,并且配置在上述移动基体上;以及电池,其能够提供电力用于电动驱动,上述座椅的就坐部具有能够收纳上述电池并且相对于上述就坐面配置在上述座椅的下方的收纳部,在上述电动车辆中,上述移动基体包含:前侧基体,其具有前轮;以及后侧基体,其相对于该前侧基体配置在车辆后方,并且具有后轮,上述前侧基体和上述后侧基体构成为能够彼此相对移动,以使上述移动基体能够在扩大状态与缩小状态之间变化,上述座椅构成为能够在就坐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上述就坐位置为使上述就坐面朝向车辆上方的上述座椅的位置,上述退避位置为使上述就坐部从上述就坐位置退避到车辆前方的上述座椅的位置,上述座椅构成为在上述扩大状态下能够配置在上述就坐位置,并且在上述缩小状态下能够配置在上述退避位置,上述收纳部具有开口,该开口形成在上述就坐部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后端部,以能够将上述电池收纳于上述收纳部并且能够将上述电池从上述收纳部拆下。
实用新型效果
在一个方面的电动车辆中,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高效地更换电池,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高效地对电池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将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以展开状态概略性地示出的前方立体图。
图2是将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在展开状态下以局部剖视的方式概略性地示出的侧视图。
图3是将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以折叠状态概略性地示出的前方立体图。
图4是将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在折叠状态下以局部剖视的方式概略性地示出的侧视图。
图5是将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的电池和用于该电池的引导机构示意性地示出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移动基体;11…前轮;12…后轮;13…前侧基体;14…后侧基体;20…座椅;21…就坐面;22…就坐部;30…电池;40…收纳部;41…开口;50…背板;51…贯通孔;H…轴距(Wheelbase)。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是单人座车辆,而且,电动车辆构成为将设置于其的座椅向电动车辆的外部开放。例如,电动车辆能设为电动轮椅、电动手推车等,特别是,电动车辆能设为单人座电动轮椅、单人座电动手推车等。然而,电动车辆不限于这些构成。以下,根据需要将电动车辆简称为“车辆”。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所使用的附图中,如下示出以车辆为基准定义的方向。即,分别通过单向箭头F和单向箭头R示出车辆前方和车辆后方。因此,车辆前后方向由单向箭头F和单向箭头R示出。通过双向箭头W示出车辆宽度方向。分别通过单向箭头U和单向箭头L示出车辆上方和车辆下方。因此,车辆上下方向由单向箭头U和单向箭头L示出。
“电动车辆的概略”
说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的概略。如图1~图4所示,车辆具有通过电动驱动行驶的移动基体10。而且,车辆具有配置在移动基体10上的1个座椅20。座椅20包含就坐部22,该就坐部22具有构成为用户能够就坐的就坐面21。特别是,该座椅20可以设为1人用。然而,车辆的座椅不限于此。
在此,以座椅20为基准的方向定义如下。座椅20的就坐面21侧定义为“座椅上方”。座椅20的与就坐面21相反的一侧、即与“座椅上方”相反的一侧定义为“座椅下方”。“座椅上下方向”是基于该“座椅上方”和“座椅下方”定义的。座椅20的就坐部22的正面侧定义为“座椅前方”。座椅20的就坐部22的背面侧、即与“座椅前方”相反的一侧定义为“座椅后方”。“座椅前后方向”是基于该“座椅前方”和“座椅后方”定义的。将与“座椅上下方向”和“座椅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座椅宽度方向”。“座椅宽度方向”能够与车辆宽度方向大致一致。
而且,车辆具有能够提供电力用于电动驱动的电池30。座椅20的就坐部22具有构成为能够收纳该电池30的收纳部40。收纳部40相对于座椅20的就坐面21配置在座椅下方。
移动基体10具有:2个前轮11;以及2个后轮12,其相对于该前轮11空开间隔位于车辆后方。前轮11和后轮12是车辆的行驶轮。然而,移动基体只要具有至少1个前轮和2个以上的后轮、或2个以上的前轮和至少1个后轮即可。
移动基体10包含:前侧基体13,其具有前轮11;以及后侧基体14,其具有后轮12。后侧基体14相对于前侧基体13配置在车辆后方。前侧基体13和后侧基体14构成为能够彼此相对移动,以使移动基体10能够在扩大状态与缩小状态之间变化。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基体10的扩大状态是将移动基体10的前轮11和后轮12之间的轴距H扩大的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移动基体10的缩小状态是使轴距H比扩大状态缩小的状态。
座椅20构成为能够在就坐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20的就坐位置是将座椅20配置为使就坐面21朝向车辆上方的位置。座椅20在移动基体10的扩大状态下能够配置在就坐位置。如图3和图4所示,座椅20的退避位置是将座椅20配置为使就坐部22从就坐位置退避到车辆前方的位置。座椅20在移动基体10的缩小状态下能够配置在退避位置。
而且,上述收纳部40具有开口41,该开口41形成为能够将电池30收纳于收纳部40并且能够将电池30从收纳部40拆下。该开口41设置于就坐部22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后端部。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能够概略性地如下构成。如图1~图4所示,车辆具有构成为能够作为就坐部22的靠背的背板50。背板50配置在移动基体10上。
该背板50构成为能够在立起位置与倒伏位置之间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背板50的立起位置是将背板50相对于处于就坐位置的就坐部22配置在车辆后方且车辆上方的位置。背板50在座椅20配置于就坐位置的状态下能够配置在立起位置。如图3和图4所示,背板50的倒伏位置是将背板50相对于立起位置倒向车辆前方的位置。背板50在将座椅20配置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能够配置在倒伏位置。
如图1~图4所示,背板50具有形成为贯通该背板50的贯通孔51。如图3和图4所示,贯通孔51形成为在座椅20处于退避位置并且背板50处于倒伏位置的状态下与座椅20的就坐部22的收纳部40的开口41对应并且能使电池30通过。而且,再次如图1~图4所示,车辆具有配置在后侧基体14上的框架60。
“移动基体的详细情况”
详细地说,移动基体10能够如下构成。如图1~图4所示,在移动基体10中,为了使轴距H扩大和缩小,后轮12被驱动,并且前轮11停止。即,在要扩大轴距H时,驱动后轮12旋转以使后侧基体14向车辆后方移动,并且使前轮11停止以使前侧基体13停留于固定的位置。另外,在要缩小轴距H时,驱动后轮12旋转以使后侧基体14向车辆前方移动,并且使前轮11停止以使前侧基体13停留于固定的位置。
然而,移动基体也可以构成为,为了使轴距扩大和缩小,前轮被驱动并且后轮停止。移动基体还可以构成为,为了使轴距扩大和缩小,前轮和后轮能够相对于彼此反转驱动。
移动基体10的前侧基体13和后侧基体14能够相对于彼此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以大致直线相对滑动。在前侧基体13和后侧基体14的重复区域10a中,前侧基体13相对于后侧基体14能够位于车辆下方。当前侧基体13和后侧基体14彼此相对移动时,在基体重复区域10a中,前侧基体13能够从后侧基体14的内部通过。然而,前侧基体和后侧基体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此。
移动基体10的扩大状态与缩小状态之间的轴距H的长度之差能设为相对于座椅20的座椅前后方向的最大长度为一半以上并且为该最大长度以下。在将移动基体10设为扩大状态的情况下,车辆能够一边稳定地支承搭乘的用户一边稳定地行驶,并且在将移动基体10设为缩小状态的情况下,车辆变得紧凑并且能够进行小幅转弯。
移动基体10的前侧基体13具有相互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的2个前侧纵梁13a。2个前轮11分别安装于2个前侧纵梁13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部并且能够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11a为中心旋转。
各前侧纵梁13a具有枢转轴15,该枢转轴15形成为从该前侧纵梁13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突出。虽然详细情况后述,但在该枢转轴15安装有座椅20的腿部23。该枢转轴15配置为在前侧基体13和后侧基体14彼此相对移动时避开与后侧基体14的干扰。
如图1所示,枢转轴15在移动基体10的扩大状态下能够位于下面描述的后侧纵梁14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部。如图3所示,枢转轴15在移动基体10的缩小状态下能够位于后轮12的附近。
而且,如图1和图3所示,移动基体10的后侧基体14具有相互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的2个后侧纵梁14a。2个后轮12分别安装于2个后侧纵梁14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部并且能够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12a为中心旋转。
虽然没有特别明确地图示,但是在移动基体10的前侧基体13搭载有构成为能够对2个前轮11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另外,在移动基体10的后侧基体14搭载有用于对各后轮12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电动机。例如,驱动电动机配置为与各后轮1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邻,或者驱动电动机内置于各后轮12。然而,驱动电动机不限于此。
在这种车辆中,制动装置、控制装置以及驱动电动机分别与电池30电连接。电池30能够对制动装置、控制装置以及驱动电动机分别提供电力。控制装置分别连接到制动装置及驱动电动机。控制装置能够分别控制电池30和驱动电动机。
“座椅的详细情况”
详细地说,座椅20能够如下构成。如图1~图4所示,座椅20还包含能够支撑就坐部22的2个腿部23。2个腿部23配置为相互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空开间隔。然而,座椅能够构成为至少具有1个腿部。
在座椅20中,就坐部22通过由用于缩小轴距H的前侧基体13和后侧基体14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带来的腿部23的移动而向车辆前方移动。就坐部22还通过由用于扩大轴距H的前侧基体13和后侧基体14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带来的腿部23的移动而向车辆后方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就坐部22在移动基体10的扩大状态下配置于就坐位置。优选座椅20在处于就坐位置的状态下配置为使就坐部22的就坐面21实质上沿着车辆水平方向。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座椅20在移动基体10的缩小状态下配置于退避位置。座椅20在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能够配置为使就坐部22的就坐面21相对于在车辆上下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上扩展的平面朝向规定角度。该角度的绝对值为约30°以下。然而,就坐面的角度不限于此。
如图1~图4所示,就坐部22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区域为自由端。在座椅20处于就坐位置的状态下,就坐部22的前端区域相对于就坐部22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后端区域位于车辆前方,并且就坐部22的后端区域位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框架60大致一致的位置。在座椅20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就坐部22的后端区域相对于就坐部22的前端区域位于车辆上方,并且相对于框架60空开间隔位于车辆前方。
座椅20还具有背板支撑机构24,该背板支撑机构24构成为在该座椅20和背板50分别处于退避位置和倒伏位置的状态下支撑背板50。该背板支撑机构24为就坐部22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后端区域。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各腿部23以随着从座椅上方去往座椅下方而从座椅后方朝向座椅前方倾斜的方式延伸。各腿部23还可以从与该腿部23对应的就坐部22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侧端区域向座椅下方侧延伸。
各腿部23具有基体安装区域23a,该基体安装区域23a构成为将该腿部23安装于前侧基体13。基体安装区域23a安装于前侧纵梁13a的枢转轴15并且能够枢转。更具体地说,基体安装区域23a具有以能够使枢转轴15插入的方式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贯通的安装长孔23b。安装长孔23b沿着腿部23的长边方向延伸。当前侧基体13相对于后侧基体1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时,枢转轴15在安装长孔23b内沿着安装长孔23b的长边方向移动。
各腿部23具有框架安装区域23c,该框架安装区域23c构成为将该腿部23以相对于框架60能够枢转的方式安装于框架60。框架安装区域23c位于就坐部22与基体安装区域23a之间。另外,各腿部23的基体安装区域23a可以位于该腿部23的座椅上下方向的下端,并且各腿部23的框架安装区域23c可以位于该腿部23的座椅上下方向的中间。
在这种座椅20中,就坐部22向车辆前方侧的移动是通过由用于缩小轴距H的前侧基体13和后侧基体14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带来的腿部23的基体安装区域23a向车辆后方侧的移动和腿部23向车辆前方侧的枢转来实现。就坐部22通过其向车辆前方侧的移动能够从就坐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
并且,通过用于扩大轴距H的前侧基体13和后侧基体14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会实现腿部23的基体安装区域23a向车辆前方侧的移动和腿部23向车辆后方侧的枢转,由此,会实现就坐部22向车辆后方侧的移动。座椅20通过其向车辆后方侧的移动能够从退避位置移动到就坐位置。
“收纳部的详细情况”
详细地说,设置于座椅20的就坐部22的收纳部40能够如下构成。如图2和图4所示,收纳部40具有从其开口41朝向座椅前方凹陷的空洞42。该空洞42形成为通过电池30的座椅前后方向的移动能够将电池30收纳于收纳部40并且能够将电池30从收纳部40取出。该空洞42能够形成为与后述的电池30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部30b和中间部30c对应。
如图2和图4所示,收纳部40具有能与电池30的连接端子31电连接的连接端子43。另外,如图5所示,收纳部40具有引导机构70,该引导机构70构成为在将电池30收纳于收纳部40时和将电池30从收纳部40取出时对电池30的座椅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
“引导机构的详细情况”
详细地说,设置于收纳部40的引导机构70能够如下构成。如图5所示,引导机构70具有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相互空开间隔配置的一对导轨单元71。电池30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一对导轨单元71之间。各导轨单元71沿着座椅前后方向配置。各导轨71配置在收纳部40内。各导轨单元71具有上方导轨72和相对于该上方导轨72配置在座椅下方的下方导轨73。
上方导轨72和下方导轨73也沿着座椅前后方向配置。而且,上方导轨72和下方导轨73配置为在座椅上下方向相互空开间隔并且在座椅上下方向相互相对。后述的电池30的引导突起部32从该上方导轨72与下方导轨73之间通过。
而且,上方导轨72和下方导轨73各自具有位于车辆前方侧的导轨主体部72a、73a。上方导轨72和下方导轨73各自还具有相对于其导轨主体部72a、73a位于车辆后方侧的限位部72b、73b。限位部72b、73b位于上方导轨72和下方导轨73各自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后端部。
上方导轨72和下方导轨73各自的导轨主体部72a、73a和限位部72b、73b如下构成。即,导轨主体部72a、73a以随着从座椅前方去往座椅后方而向座椅上方抬升的方式倾斜。限位部72b、73b也以随着从座椅前方去往座椅后方而向座椅上方抬升的方式倾斜。该限位部72b、73b以比导轨主体部72a、73a向座椅上方更大地抬升的方式倾斜。导轨主体部72a、73a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后端部连结到限位部72b、73b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部。
“电池的详细情况”
详细地说,电池30能够如下构成。虽然没有特别明确地图示,但是电池30具有能够充电的二次电池。另外,如图2和图4所示,电池30具有能够与收纳部40的连接端子43电连接的连接端子31。如图1~图4所示,电池30以使其座椅前后方向的后端部30a从收纳部40的开口41向座椅后方突出的状态收纳于收纳部40。电池30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前端部30b和中间部30c能够收纳在收纳部40的空洞42内。
而且,如图5所示,电池30具有从该电池30分别向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引导突起部32。各引导突起部32设置于电池30的前端部30b。电池30能够以使各引导突起部32在与该引导突起部32对应的上方导轨72和下方导轨73中的至少一方滑动的方式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移动。
因此,在电池30收纳于收纳部40并且座椅20处于就坐位置的状态下,即使在从座椅前方朝向座椅后方的力作用于电池30的情况下,利用如上述那样倾斜的上方导轨72和下方导轨73的导轨主体部72a、73a,也能够抑制电池30从座椅前方朝向座椅后方移动。而且,即使在电池30以从收纳部40的开口41飞出的方式从座椅前方向座椅后方移动的情况下,利用如上述那样倾斜的上方导轨72和下方导轨73的限位部72b、73b,也能够防止电池30从车辆脱落。
“背板的详细情况”
详细地说,背板50能如下构成。如图1~图4所示,背板50安装于框架60并且能够在立起位置与倒伏位置之间枢转。处于倒伏位置的背板50相对于处于立起位置的背板50位于车辆前方且车辆下方。如图1和图2所示,背板50在处于立起位置的状态下配置为使背板50的表面52朝向车辆前方。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背板50在处于倒伏位置的状态下配置为使背板50的里面53朝向车辆下方。此外,背板50的里面53是背板50的与表面52相反的一侧的面。
如图1~图4所示,背板50形成为大致平板形状。背板50具有在处于立起位置的状态下分别位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下端侧和上端侧的基端部50a和顶端部50b。背板50的基端部50a安装于后述的框架60的2个支柱61并且背板50能够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枢转轴线50c为中心枢转。更具体地说,背板50的基端部50a安装于2个支柱61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中间部。
背板50的顶端部50b是自由端。该背板50的顶端部50b能够在立起位置与倒伏位置之间以枢转轴线50c为中心摆动。而且,如图3和图4所示,在座椅20处于退避位置并且背板50处于倒伏位置的状态下,背板50的顶端部50b由座椅20的腿部23的背板支撑机构24支撑。
上述的背板50的贯通孔51在背板50的表面52与里面53之间贯通背板50。该贯通孔51还形成为贯通背板50的位于顶端部50b侧的顶端侧区域50e。在此,在用户倚靠在处于立起位置的背板50的情况下,用户的后背通常与背板50的位于基端部50a侧的基端侧区域50d和背板50的表面52抵接。因此,即使在背板50形成有上述贯通孔51的情况下,该背板50也能作为靠背发挥功能。
贯通孔51具有:基端侧区域51a,其位于背板50的基端部50a侧;以及顶端侧区域51b,其位于背板50的顶端部50b侧。贯通孔51的基端侧区域51a形成为使其座椅宽度方向的长度随着从背板50的顶端部50b去往背板50的的基端部50a而减小。贯通孔51的顶端侧区域51b的座椅宽度方向的长度比贯通孔51的基端侧区域51a的座椅宽度方向的长度大。如图4所示,能形成为在座椅20处于退避位置并且背板50处于倒伏位置的状态下,使贯通孔51的基端侧区域51a和顶端侧区域51b中的顶端侧区域51b与座椅20的就坐部22中的收纳部40的开口41对应。
“框架的详细情况”
详细地说,框架60能够如下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框架60配置为与处于就坐位置的座椅20的就坐部22的后端区域相邻。框架60具有相互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的2个支柱61。2个支柱61配置为分别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后侧基体14的2个后侧纵梁14a对应。2个支柱61还配置为分别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座椅20的2个腿部23对应。
各支柱61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下端部安装于与该支柱61对应的后侧纵梁14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部。各支柱61具有座椅枢转安装部61a,该座椅枢转安装部61a构成为能够安装与该支柱61对应的座椅20的腿部23的框架安装区域23c。框架安装区域23c安装于座椅枢转安装部61a并且能够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枢转轴线20a为中心枢转。
座椅枢转安装部61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后侧基体14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特别是,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枢转安装部61a能配置在相对于处于就坐位置的座椅20的就坐部22位于车辆下方的各支柱61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下方区域。支柱61的下方区域能够以朝向车辆前方按大致三角形状突出的方式弯曲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座椅枢转安装部61a可以位于朝向车辆前方按大致三角形状突出的下方区域的顶部。
“电动车辆的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说明电动车辆的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在移动基体10处于扩大状态并且座椅20处于就坐位置时成为展开状态。车辆在展开状态下能够一边载乘用户一边行驶。另外,车辆在展开状态下还能够由用户、辅助者等以位于车辆后方的状态用手推动车辆而行驶。该车辆在展开状态下能够作为轮椅、手推车等使用。
如图3和图4所示,车辆在如上述那样移动基体10处于缩小状态、座椅20处于退避位置并且背板50处于倒伏位置时成为折叠状态。车辆在折叠状态下能够由用户以位于车辆后方的状态用手推动车辆而行驶。该车辆在折叠状态下能够作为步行辅助车、购物车、台车等使用。
“电池的装拆方法”
说明电池30的装拆方法。首先,说明将电池30收纳于收纳部40的作业。在车辆的展开状态中,电池30能够一边从车辆后方朝向车辆前方移动,一边经过开口41收纳于收纳部40。在车辆的折叠状态下,电池30能够一边从车辆上方向车辆下方移动,一边经过背板50的贯通孔51后经过开口41收纳于收纳部40。
接着,说明将电池30从收纳部40拆下的作业。在车辆的展开状态下,电池30能够一边从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移动,一边经过开口41从收纳部40拆下。在车辆的折叠状态下,电池30能够一边从车辆下方朝向车辆上方移动,一边经过开口41后经过背板50的贯通孔51从收纳部40拆下。
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中,座椅20的就坐部22具有收纳部40,该收纳部40构成为能够收纳电池30,并且相对于就坐面21位于座椅下方。该收纳部40具有开口41,该开口41形成于就坐部22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后端部,以能够将电池30收纳于收纳部40并且能够将电池30从收纳部40拆下。因此,在如移动基体10处于扩大状态并且座椅20处于就坐位置那样车辆处于展开状态并且用户就坐于座椅20的情况下,能够将位于车辆的外部的电池30在车辆的后方侧从就坐部22的后端部中的收纳部40的开口41收纳于收纳部40。而且在该情况下,能够将收纳于收纳部40的电池30在车辆的后方侧从就坐部22的后端部中的收纳部40的开口41拆下。另外,在如移动基体10处于缩小状态并且座椅20处于退避位置那样车辆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将位于车辆的外部的电池30在车辆的上方侧从就坐部22的后端部中的收纳部40的开口41收纳于收纳部40。而且在该情况下,能将收纳于收纳部40的电池30在车辆的上方侧从就坐部22的后端部中的收纳部40的开口4拆下。由此,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高效地更换电池30,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高效地对电池30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中,背板50具有贯通孔51,该贯通孔51形成为在背板50处于倒伏位置的状态下与处于退避位置的座椅20的收纳部40的开口41对应并且能使电池30通过。因此,在如移动基体10处于扩大状态、座椅20处于就坐位置且背板50处于立起位置那样车辆处于展开状态并且用户就坐于座椅20的情况下,能够将位于车辆的外部的电池30在车辆的后方侧从就坐部22的后端部中的收纳部40的开口41收纳于收纳部40。而且在该情况下,能够将收纳于收纳部40的电池30在车辆的后方侧从就坐部22的后端部中的收纳部40的开口41拆下。另外,在如移动基体10处于缩小状态、座椅20处于退避位置并且背板50处于倒伏位置那样车辆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将位于车辆的外部的电池30在车辆的上方侧经过背板50的贯通孔51从就坐部22的后端部中的收纳部40的开口41收纳于收纳部40。而且在该情况下,能够将收纳于收纳部40的电池30在车辆的上方侧从就坐部22的后端部中的收纳部40的开口41经过背板50的贯通孔51拆下。由此,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高效地更换电池30,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高效地对电池30进行充电。
虽然至此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基于其技术思想进行变形及变更。

Claims (2)

1.一种电动车辆,具备:
移动基体,其通过电动驱动行驶;
座椅,其包含具有就坐面的就坐部,并且配置在上述移动基体上;以及
电池,其能够提供电力用于电动驱动,
上述座椅的就坐部具有能够收纳上述电池并且相对于上述就坐面配置在上述座椅的下方的收纳部,
上述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基体包含:前侧基体,其具有前轮;以及后侧基体,其相对于该前侧基体配置在车辆后方,并且具有后轮,
上述前侧基体和上述后侧基体构成为能够彼此相对移动,以使上述移动基体能够在扩大状态与缩小状态之间变化,
上述座椅构成为能够在就坐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上述就坐位置为使上述就坐面朝向车辆上方的上述座椅的位置,上述退避位置为使上述就坐部从上述就坐位置退避到车辆前方的上述座椅的位置,
上述座椅构成为在上述扩大状态下能够配置在上述就坐位置,并且在上述缩小状态下能够配置在上述退避位置,
上述收纳部具有开口,该开口形成在上述就坐部的座椅前后方向的后端部,以能够将上述电池收纳于上述收纳部并且能够将上述电池从上述收纳部拆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
还具备背板,该背板构成为能够作为上述就坐部的靠背,并且配置在上述移动基体上,
上述背板构成为能够在立起位置与倒伏位置之间移动,上述立起位置为上述背板相对于上述就坐位置的上述就坐部位于车辆后方且车辆上方的位置,上述倒伏位置为上述背板相对于上述立起位置位于车辆前方的位置,
上述背板在上述座椅配置于上述就坐位置的状态下能够配置在上述立起位置,并且在将上述座椅配置于上述退避位置的状态下能够配置在上述倒伏位置,
上述背板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形成为在上述背板处于上述倒伏位置的状态下与处于上述退避位置的上述座椅的收纳部的开口对应并且能够使上述电池通过。
CN202021428433.4U 2019-08-27 2020-07-20 电动车辆 Active CN2131570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4840 2019-08-27
JP2019154840A JP2021030954A (ja) 2019-08-27 2019-08-27 電動車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7098U true CN213157098U (zh) 2021-05-11

Family

ID=74674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28433.4U Active CN213157098U (zh) 2019-08-27 2020-07-20 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4287B2 (zh)
JP (1) JP2021030954A (zh)
CN (1) CN213157098U (zh)
FR (1) FR3100168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72178B2 (ja) * 2019-08-27 2023-05-12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05195U (zh) * 1978-01-10 1979-07-24
US4834409A (en) * 1987-10-13 1989-05-30 Kramer Duwayne E 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 with expansible wheel base and wheel track
JP3609214B2 (ja) * 1996-09-12 2005-01-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装置付車椅子
US6340168B1 (en) * 2000-08-25 2002-01-22 Doris W. Alexander Convertible chair and walker assembly
JP2002233007A (ja) 2001-02-02 2002-08-16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電動車両
JP4019727B2 (ja) 2002-02-12 2007-12-12 スズキ株式会社 小型電動車両
AU2003293108A1 (en) * 2002-11-25 2004-06-18 Brian W. Gagnon Motor powered all terrain wheelchair
EP1773646A2 (en) * 2004-01-09 2007-04-18 Electric Mobility Corporation Vehicle with improved turning
JP4529543B2 (ja) * 2004-05-18 2010-08-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車椅子
WO2007047612A2 (en) * 2005-10-17 2007-04-26 Pride Mobility Products Corporation Powered wheelchair having side access battery compartment
CN101268978B (zh) * 2007-03-20 2012-07-04 必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电动轮椅结构
US7921954B2 (en) * 2008-05-05 2011-04-12 Life Changing Chair, Llc Stabilized mobile unit or wheelchair
US8038165B2 (en) * 2008-10-08 2011-10-18 Arthur Wang Device for allowing a wheeled vehicle for individuals to be dragged in a folded configuration
KR101311813B1 (ko) * 2011-12-26 2013-09-26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이동구조물의 휠 베이스
JP6485737B2 (ja) 2015-03-12 2019-03-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小型電動車両
JP6421983B2 (ja) * 2015-04-21 2018-11-14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CN105059449B (zh) * 2015-08-21 2018-06-08 舒秀山 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及其折叠方法
JP7180288B2 (ja) * 2018-11-01 2022-11-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移動体
JP7205760B2 (ja) * 2019-01-31 2023-01-17 スズキ株式会社 移動体
JP7211219B2 (ja) * 2019-04-05 2023-01-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移動体
JP7185849B2 (ja) * 2019-04-05 2022-12-08 スズキ株式会社 移動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59879A1 (en) 2021-03-04
FR3100168A1 (fr) 2021-03-05
JP2021030954A (ja) 2021-03-01
FR3100168B1 (fr) 2022-07-15
US11504287B2 (en)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83888U (zh) 电动车辆
US10987261B2 (en) Mobile object
US8408343B2 (en) Powered wheelchair configura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US7735591B2 (en) Powered wheelchair having an articulating beam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TW567159B (en) Mechanical improvements to a personal vehicle
CN212637772U (zh) 电动车辆
JP6485737B2 (ja) 小型電動車両
US11191683B2 (en) Electric vehicle with movable baggage base
US20070278767A1 (en) Electrical wheelchair for handicapped transportation with an attendant
CN211797305U (zh) 移动体
JP7269551B2 (ja) 電動車両
CN107224362B (zh) 轮椅
US6631774B2 (en) Electric motor vehicle
CN213157098U (zh) 电动车辆
US6616172B1 (en) Folding wheelchair with a positioning assembly
US11123243B2 (en) Mobile object
JP2013063705A (ja) 車両後部構造
CN216834099U (zh) 便携式电动代步车
CN209916423U (zh) 一种轮椅车
CN210158814U (zh) 一种电动轮椅车
CN215273994U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轮椅
CN217548411U (zh) 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CN116999257A (zh) 一种电动轮椅
JP2005198711A (ja) 電動車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