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48411U - 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 Google Patents

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48411U
CN217548411U CN202220462635.3U CN202220462635U CN217548411U CN 217548411 U CN217548411 U CN 217548411U CN 202220462635 U CN202220462635 U CN 202220462635U CN 217548411 U CN217548411 U CN 217548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connecting section
push rod
hinged
folding wheelc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626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Airwhe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Airwhe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Airwhe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Airwhe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626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48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48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48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智能电动折叠轮椅,涉及代步工具领域。包括两前轮固定杆、两后轮固定杆、座支架、靠背支架、第一电动伸缩推杆、第二电动伸缩推杆和连接件,第二底架的一端与两前轮固定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底架铰接,第一底架的下部与两后轮固定杆铰接,上部与连接件的下部铰接,座支架的后部和靠背支架的下部均与连接件的上部铰接,第一电动伸缩推杆的一端与座支架的前部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底架的上部铰接,第二电动伸缩推杆的一端与靠背支架的上部铰接,另一端与连接件铰接。本申请既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推杆带动前轮固定杆、靠背支架和连接件运动,实现整个轮椅的折叠展开,又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推杆带动靠背支架翻转,实现靠背角度电动调节。

Description

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代步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背景技术
对于残障人士来说,轮椅是其出门活动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节省占用空间,现有技术中很多轮椅都已经设计成可手动折叠的方式,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残障人士操作,也出现了可电动折叠的轮椅,例如申请号为:2017101767917所公开的电动折叠轮椅。但是,发明人在本申请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轮椅的靠背角度通常是不可调节的,用户无法根据使用需求对靠背角度进行调整,影响了轮椅使用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连接有前轮的两前轮固定杆、分别连接有后轮的两后轮固定杆、座支架、靠背支架、第一电动伸缩推杆、第二电动伸缩推杆和连接件,所述座支架下方设有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所述第二底架的一端分别与两前轮固定杆铰接,所述第二底架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架铰接,所述第一底架的下部分别与两后轮固定杆铰接,所述第一底架的上部与连接件的下部铰接,所述座支架的后部和靠背支架的下部均与连接件的上部铰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推杆的一端与座支架的前部铰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架的上部铰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推杆的一端与靠背支架的上部铰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推杆的另一端与连接件铰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一方面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推杆带动前轮固定杆、座支架、靠背支架、第一底架、第二底架和连接件的折叠与展开,从而实现整个轮椅的折叠与展开,不再需要残障人士自己动手即可完成折叠,轻松方便,极大地提高了轮椅的实用性,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推杆带动靠背支架进行翻转,从而实现靠背角度的电动调节,大大提高了轮椅使用的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架与第一底架的铰接处为两底架铰接处,所述第一底架下部与两后轮固定杆的铰接处为第一底架最低铰接处,所述第一底架上部与连接件下部的铰接处为连接件第二铰接处,所述两底架铰接处在高度上位于连接件第二铰接处与第一底架最低铰接处之间。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两底架铰接处设置于连接件第二铰接处与第一底架最低铰接处之间,能够更便于第一电动伸缩推杆伸缩时同时带动连接件和第一底架进行翻转。
优选地,所述后轮固定杆后部设有防倾轮和用于安装防倾轮的支座,所述防倾轮与支座转动连接,并可围绕支座上下翻转及定位。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设置防倾轮能够对展开状态下的电动折叠轮椅进行防倾保护,提高电动折叠轮椅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将防倾轮设计成可上下翻转式的结构,能够为折叠状态下的电动折叠轮椅提供站立支撑,大大提高了轮椅使用的便利性。
优选地,所述靠背支架上部设有头枕,所述头枕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用户可以方便地将头枕调整至舒适的高度和角度,从而大大提高电动折叠轮椅的使用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座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段及与第一连接段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所在的平面向沿靠背支架的后上方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段与连接件铰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段能够更便于座支架与靠背支架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大大简化了安装操作。
优选地,所述电动折叠轮椅包括扶手,所述扶手呈“T”字型,所述“T”字型具有第三连接段和其中一个端部与第三连接段中部铰接的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水平设置,且其中一个端部与靠背支架铰接,所述第四连接段的另一端部与座支架铰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设置分别与座支架和靠背支架铰接的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能够使电动折叠轮椅在折叠时带动扶手同步进行折叠,从而提高电动折叠轮椅的折叠效率。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上横杆,所述上横杆朝向电动折叠轮椅后方凸出,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推杆的端部与上横杆铰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第二电动伸缩推杆、靠背支架和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能够较好地为靠背支架提供稳固的支撑,进而提高使用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座支架的前端侧部设有一延展部,所述延展部与前轮固定杆的上端均与后轮固定杆的前端铰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将延展部与前轮固定杆均与后轮固定杆铰接,能够便于第二底架带动前轮固定杆翻转,进而实现电动折叠轮椅的整体折叠。
优选地,所述电动折叠轮椅包括控制器和电器盒,所述控制器和电器盒均安装于第二底架,所述电器盒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推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推杆均与控制器连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控制器和电器盒安装于第二底架,能够为轮椅折叠提供运动空间,避免出现干涉,同时利用控制器能够有效地对第一电动伸缩推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推杆进行控制,提高轮椅使用的便利性。
优选地,所述前轮固定杆包括第五连接段和与第五连接段相连的第六连接段,其中所述第五连接段为圆弧型,且所述圆弧的凹面朝向电动折叠轮椅后方,所述第六连接段为用来连接轮子的轮架。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将第五连接段设计成凹面朝向电动折叠轮椅后方的圆弧型,可以使前轮固定杆在轮椅折叠时更容易向后方折叠。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架的前端设有一脚踏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设置脚踏部能够有效地支撑用户的双脚,从而提高电动折叠轮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的正面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的背面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脚踏部和第二底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后轮固定杆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第五连接段、第二底架、第一底架和后轮固定杆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座支架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座支架、第二底架、第一底架和第一电动伸缩推杆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座支架、第一底架、连接件和靠背支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第一底架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连接件、靠背支架和第二电动伸缩推杆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第二底架、控制器、电器盒和电池仓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扶手、靠背支架和座支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靠背支架与头枕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后轮固定杆与防倾轮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支座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防倾轮和安装杆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中,防倾轮在向上翻转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在靠背支架向后翻转后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在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在折叠后站立状态下的示意图。
其中:10-前轮,101-前轮固定杆,102-第五连接段,103-第六连接段,104-头枕,20-后轮,201-后轮固定杆,202-套筒,203-第一突出部,204-弹簧,205-滑杆,206-第一止挡部,207-支座,208-防倾轮,209-安装孔,210-定位孔,211-安装杆,212-定位稍,213-退销按键,30-座支架,301-第一连接段,302-第二连接段,303-延展部,304-第一底架,305-第二底架,40-靠背支架,401-靠背横杆,402-第三连接段,403-第四连接段,404-高度调节杆,405-锁紧件,406-角度调节杆,407-紧固件,50-第一电动伸缩推杆,60-第二电动伸缩推杆,70-连接件,701-上横杆,702-下横杆,703-第二突出部,704-第二止挡部,80-扶手,90-电器盒,901-控制器,902-电池仓,100-脚踏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简化文字描述以区别于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次序间的先后关系。
参阅图1、图2和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包括分别连接有前轮10的两前轮固定杆101、分别连接有后轮20的两后轮固定杆201、座支架30、靠背支架40、第一电动伸缩推杆50、第二电动伸缩推杆60和连接件70,座支架30可安装座垫,靠背支架40可安装靠背垫,座垫和靠背垫可以自带按摩、加热、通风等功能。
参阅图8和图10,优选地,座支架30包括第一连接段301及与第一连接段30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302,第二连接段302所在的平面向沿靠背支架40的后上方延伸,第二连接段302和靠背支架40下部均与连接件70铰接,该铰接处为连接件70第一铰接处。
参阅图2、图6至图8,前轮10连接于对应前轮固定杆101的下端,优选地,前轮固定杆101包括第五连接段102以及与第五连接段102相连的第六连接段103,第六连接段103为用来固定前轮10的轮架,前轮10固定在前述轮架的下端,第五连接段102为圆弧形,该圆弧的凹面朝向电动折叠轮椅的后方。将第五连接段102设计成凹面呈朝向电动折叠轮椅后方的圆弧形,可以使前轮固定杆101在电动折叠轮椅折叠时更容易向后方折叠;后轮20连接于对应后轮固定杆201的后端,每一后轮固定杆201的前端与对应的前轮固定杆101上的第五连接段102的上端铰接,该铰接处分别为前轮固定杆101第一铰接处。具体地,第一连接段301的两侧侧部设有一延展部303,每一后轮固定杆201的前端固定有一套筒202,套筒202的一侧与延展部303远离第一连接段301的一端铰接,另一侧与第五连接段102上端铰接,即第五连接段102可围绕套筒202转动。
参阅图7、图9、图10、图12和图13,连接件70包括上下分布的上横杆701和下横杆702,上横杆701朝向电动折叠轮椅后方凸出,座支架3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底架304和第二底架305,第一底架304设置在座支架30后部的下方且其上部与连接件70的下横杆702铰接,该铰接处为连接件70第二铰接处,且连接件70第二铰接处低于连接件70第一铰接处;第一底架304的下部分别与两后轮固定杆201铰接,该铰接处为第一底架304最低铰接处;第二底架305沿电动折叠轮椅前后方向设置且其后部与第一底架304铰接,该铰接处为两底架铰接处,两底架铰接处在高度上位于连接件70第二铰接处与第一底架304最低铰接处之间;第二底架305的前部分别与两前轮固定杆101铰接,该铰接处分别为前轮固定杆101第二铰接处,且前轮固定杆101第二铰接处分别低于两前轮固定杆101第一铰接处;第一电动伸缩推杆50的一端与座支架30的前部铰接,第一电动伸缩推杆50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架304的上部铰接;第二电动伸缩推杆60的一端与上横杆701铰接,另一端与靠背支架40上部铰接,优选地,靠背支架40上部设有一靠背横杆401,第二电动伸缩推杆60的端部与靠背横杆401铰接。参阅图2可以看出,第二电动伸缩推杆60、靠背支架40和连接件70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能够较好地为靠背支架40提供稳固的支撑,进而提高使用安全性。
参阅图15,本申请提供的电动折叠轮椅还可以设有扶手80,优选地,扶手80呈“T”字型,“T”字型具有第三连接段402和其中一个端部与第三连接段402中部铰接的第四连接段403,第三连接段402水平设置,且其一个端部与靠背支架40铰接,第四连接段403的另一端部与座支架30的侧边铰接。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扶手80可以同时相对于靠背支架40以及座支架30折叠。
参阅图14,本申请提供的电动折叠轮椅还包括电器盒90和控制器901,电器盒90和控制器901均安装于第二底架305。优选地,第二底架305下部设有电池仓902,控制器901固定安装于电池仓902的一端,电器盒90可拆卸安装于电池仓902的另一端,当电器盒90安装于电池仓902内部时,电器盒90与控制器901电连接并为控制器901供电;第一电动伸缩推杆50和第二电动伸缩推杆60均与控制器901连接并受控制器901控制。
参阅图5,优选地,第二底架305的前端部还可以设置有脚踏部100,脚踏部100与第二底架305的前端部铰接。当用户坐在轮椅上时,脚踏部100可以用来支撑用户的双脚,以提高电动折叠轮椅的舒适性,同时也可在折叠时对其进行转动收纳。
本实施方式中,后轮20为主动轮,采用无刷减速电机/有刷减速电机驱动,无刷减速电机/有刷减速电机设置于后轮20外部,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轮毂电机。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前轮10设置为主动轮,或者前轮10、后轮20同时为主动轮。
参阅图3,为了使电动折叠轮椅在展开之后更加稳固,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轮固定杆201靠近前端的部位设有第一突出部203,第一突出部203上固定有一弹簧204和滑杆205,滑杆205滑动安装于第一突出部203,弹簧204套设在滑杆205上,且弹簧204的一端抵接于第一突出部203,另一端抵接于滑杆205端部,第五连接段102的上端设有第一止挡部206,当电动折叠轮椅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五连接段102上的第一止挡部206与滑杆205和弹簧204相抵,可以避免在电动折叠轮椅行驶的过程中,第五连接段102的上端即前轮固定杆101的上端突然向后旋转,导致电动折叠轮椅失衡进而摔伤坐在电动折叠轮椅上的用户。
扶手80的前端设有操控组件,操控组件包括与控制器901连接的操作摇杆、按键、照明灯等。优选地,操控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扶手80前端。
参阅图11,下横杆702设有第二突出部703,第二突出部703同样设有弹簧204和滑杆205,滑杆205滑动安装于第二突出部703,弹簧204套设在滑杆205上,且弹簧204的一端抵接于第二突出部703,另一端抵接于滑杆205端部,第一底架304设有与第二突出部703相对应的第二止挡部704。该设计能够有效地对座支架30进行支撑和缓冲,减少颠簸、抖动对用户乘坐的影响,进而提高电动折叠轮椅使用的舒适性。
参阅图17至图20,电动折叠轮椅的尾部设置有防倾组件,优选地,后轮固定杆201后部设有支座207和防倾轮208,支座207开设有用于安装防倾轮208的安装孔209,防倾轮208通过安装杆211可旋转地安装于安装孔209内,安装孔209开设有上下分布的定位孔210,安装杆211上设有与定位孔210适配的定位稍212,定位稍212可分别插入上下分布的定位孔210内实现防倾轮208的上翻、下翻位置的定位,安装杆211还设有用于定位稍212脱离定位孔210的退销按键213。通过上述设计,当防倾轮208处于下翻位置时,防倾轮208能够为电动折叠轮椅提供防倾保护,当防倾轮208处于上翻位置时,防倾轮208能够在电动折叠轮椅折叠后提供站立支撑,无需用户手扶即可维持站立,提高了电动折叠轮椅的使用便利性。
参阅图16,靠背支架40的上部设有头枕104,头枕104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优选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高度调节杆404和安装于靠背支架40上部的锁紧件405,高度调节杆404安装于锁紧件405并可上下滑动,锁紧件405可对高度调节杆404进行限位固定;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多节角度调节杆406,角度调节杆406的上部连接头枕104,下部连接高度调节杆404,多节角度调节杆406之间、角度调节杆406与头枕104之间、角度调节杆406与高度调节杆404之间均设有紧固件407,通过调节紧固件407可实现头枕104角度的多向调节和定位。
参阅图21至图23,当用户需要调整靠背角度时,通过操控组件向控制器901发送指令,控制器901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推杆60回缩,靠背支架40在第二电动伸缩推杆60的带动下,以连接件70第一铰接处(即第二连接段302、靠背支架40与连接件70的铰接处)为支点向后转动,直至转动至用户需要的靠背角度;当用户需要折叠整个轮椅时,通过操控组件向控制器901发送指令,控制器901首先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推杆60伸出,带动靠背支架40转动至初始位置,其次控制器901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推杆50伸出,第一底架304在第一电动伸缩推杆50的带动下以第一底架304最低铰接处(即第一底架304与后轮固定杆201的铰接处)为支点向后翻转,第一底架304向后翻转带动连接件70底部以连接件70第一铰接处为支点向后翻转,连接件70底部向后翻转带动靠背支架40和第二电动伸缩推杆60整体以连接件70第一铰接处为铰接点向前翻转,直至靠背支架40贴近座支架30即完成靠背折叠,扶手80也在靠背支架40的带动下朝座支架30方向折叠,同时第一底架304向后翻转带动第二底架305向后移动,第二底架305向后移动带动前轮固定杆101以前轮固定杆101第一铰接处(即后轮固定杆201与第五连接段102的铰接处)为支点向后翻转,即完成前轮10和前轮固定杆101的折叠。当用户需要展开整个轮椅时,通过操控组件向控制器901发送指令,控制器901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推杆50执行相反的操作即可展开整个轮椅,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靠背支架40的初始位置可以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推杆60进行预设,例如,将第二电动伸缩推杆60处于最大伸出状态时,靠背支架40的位置设置为初始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1)

1.一种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连接有前轮的两前轮固定杆、分别连接有后轮的两后轮固定杆、座支架、靠背支架、第一电动伸缩推杆、第二电动伸缩推杆和连接件,所述座支架下方设有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所述第二底架的一端分别与两前轮固定杆铰接,所述第二底架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架铰接,所述第一底架的下部分别与两后轮固定杆铰接,所述第一底架的上部与连接件的下部铰接,所述座支架的后部和靠背支架的下部均与连接件的上部铰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推杆的一端与座支架的前部铰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架的上部铰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推杆的一端与靠背支架的上部铰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推杆的另一端与连接件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架与第一底架的铰接处为两底架铰接处,所述第一底架下部与两后轮固定杆的铰接处为第一底架最低铰接处,所述第一底架上部与连接件下部的铰接处为连接件第二铰接处,所述两底架铰接处在高度上位于连接件第二铰接处与第一底架最低铰接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固定杆后部设有防倾轮和用于安装防倾轮的支座,所述防倾轮与支座转动连接,并可围绕支座上下翻转及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架上部设有头枕,所述头枕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段及与第一连接段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所在的平面向沿靠背支架的后上方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段与连接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折叠轮椅包括扶手,所述扶手呈“T”字型,所述“T”字型具有第三连接段和其中一个端部与第三连接段中部铰接的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水平设置,且其中一个端部与靠背支架铰接,所述第四连接段的另一端部与座支架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上横杆,所述上横杆朝向电动折叠轮椅后方凸出,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推杆的端部与上横杆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支架的前端侧部设有一延展部,所述延展部与前轮固定杆的上端均与后轮固定杆的前端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折叠轮椅包括控制器和电器盒,所述控制器和电器盒均安装于第二底架,所述电器盒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推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推杆均与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固定杆包括第五连接段和与第五连接段相连的第六连接段,其中所述第五连接段为圆弧型,且所述圆弧的凹面朝向电动折叠轮椅后方,所述第六连接段为用来连接轮子的轮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架的前端设有一脚踏部。
CN202220462635.3U 2022-03-03 2022-03-03 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Active CN217548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2635.3U CN217548411U (zh) 2022-03-03 2022-03-03 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2635.3U CN217548411U (zh) 2022-03-03 2022-03-03 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48411U true CN217548411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68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62635.3U Active CN217548411U (zh) 2022-03-03 2022-03-03 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48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25957A (en) Prosthetic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user in sitting or standing positions
CN106074028B (zh) 可折叠电动轮椅
KR101738062B1 (ko) 레그레스트의 구조
US8029062B2 (en) Seating system
KR101859404B1 (ko) 접이식 전동 휠체어
CN211797305U (zh) 移动体
JP3547415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式車椅子
JP4403835B2 (ja) 椅子及び車椅子
CN107468438B (zh) 折叠式电动轮椅车
CN114767408A (zh) 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CN113734333B (zh) 一种代步车
JP7180289B2 (ja) 電動車両
CN217548411U (zh) 智能电动折叠轮椅
CN106821625B (zh) 电动折叠轮椅
JP4407321B2 (ja) 車椅子
CN206228523U (zh) 可折叠电动轮椅
CN209916423U (zh) 一种轮椅车
CN113730121A (zh) 可折叠轮椅
JP7209212B2 (ja) 電動車両
CN211271759U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轮椅
CN116687679B (zh) 一种折叠轮椅
CN201617468U (zh) 电动摇椅
CN218684982U (zh) 电动轮椅车
CN109758311B (zh) 一种轮椅车
EP1590202A2 (en) Powered vehicle for personal trans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