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2565U - 一种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2565U
CN212892565U CN202021406638.2U CN202021406638U CN212892565U CN 212892565 U CN212892565 U CN 212892565U CN 202021406638 U CN202021406638 U CN 202021406638U CN 212892565 U CN212892565 U CN 212892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art
plate
driving
fixed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066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江涛
张鸽
李亚兵
杨鹏
郭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066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2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2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2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料机构,其属于电子产品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具有装料区和上料区;第一承载部,用于承载料盘;第一驱动部,固定于支撑座上,第一驱动部与第一承载部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承载部于装料区和上料区之间滑动;第二承载部,用于承载料盘;第二驱动部,固定于支撑座上,第二驱动部与第二承载部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承载部于装料区和上料区之间滑动,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两者中,一个位于上料区时,另一个能位于装料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机构能够使得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交替更换上料,提高了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上料周期,提高了上料机构的产能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加工制造及机械加工的过程中,通常会用到上料送料装置,相较于手动上料送料,能够提高电子产品加工制造的速度。
现有技术中,上料送料装置通常包括托盘及用于携带托盘运动的气缸。托盘用于放置料盘,料盘上盛有零件。在需要上料时,先将零件摆放在料盘上,然后控制气缸推动料盘移动,以使料盘从装料位置移动至上料位置,以等待上料。当上料结束后,控制气缸携带托盘移动至装料位置,以为托盘上的料盘装料,进行下一次上料。
可见,上料送料装置在装料的过程中无法上料,导致上料送料装置的效率较低,影响了产能的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机构,能够使得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交替更换上料,提高了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上料周期,提高了上料机构的产能输出。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料机构,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具有装料区和上料区;
第一承载部,用于承载料盘;
第一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承载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载部于所述装料区和所述上料区之间滑动;
第二承载部,用于承载料盘;
第二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承载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承载部于所述装料区和所述上料区之间滑动,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两者中,一个位于所述上料区时,另一个能位于所述装料区。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顶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支撑柱,所述第一驱动部及所述第二驱动部分别固定在所述顶板上。
可选地,还包括顶升部,所述顶升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上分别设有顶升孔,所述顶升部的顶端能穿过所述顶升孔,并顶起所述料盘。
可选地,所述顶升部包括顶升气缸、与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的推板及与所述推板连接的推块,所述顶升气缸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推块位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且所述推块能穿过所述顶升孔。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还包括位于所述装料区和所述上料区之间的卸料盘区,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两个所述顶升部,一个所述顶升部固定于所述上料区的所述底板上,另一个所述顶升部固定于所述卸料盘区的所述底板上。
可选地,所述推块的两端具有相对于推块中部凸起的凸起结构,所述推块顶起所述料盘时,所述凸起结构能与所述料盘的底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上的立板,所述立板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上的第一驱动马达、与所述第一驱动马达的伸缩端连接的第一滑板及与所述第一滑板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两个所述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上均设有所述滑轨,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设置于一个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驱动部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滑板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设置于另一个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上的第二驱动马达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马达的伸缩端连接的支撑滑板,所述第二承载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滑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承载部位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且所述第二承载部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在垂直于所述顶板的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料机构,设置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能够同时对两个料盘进行承载,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第一承载部在装料区与上料区之间移动,并通过第二驱动部驱动第二承载部在装料区与上料区之间移动,使得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均能够用于上料,进而使得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能够交替更换上料,提高了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上料周期,提高了上料机构的产能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的A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中:
1、支撑座;11、底板;12、顶板;13、支撑柱;14、立板;15、滑轨;2、第一承载部;3、第一驱动部;31、第一驱动马达;32、第一滑板;33、第一滑块;34、第二滑板;35、第二滑块;4、第二承载部;5、第二驱动部;51、第二驱动马达;52、支撑滑板;6、顶升部;60、顶升孔;61、顶升气缸;62、推板;63、推块;631、凸起结构;64、连杆;65、固定块;101、上料区;102、装料区;103、卸料盘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区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区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机构,其能够在装料的过程中同时上料,具有较高的效率,提高了产能的输出。
如图1至图5所示,该上料机构包括支撑座1、第一承载部2、第一驱动部3、第二承载部4及第二驱动部5。
其中,如图5所示,支撑座1具有装料区102和上料区101,第一承载部2和第二承载部4均能够在装料区102和上料区101之间移动,且均能够在装料区102进行装料,在上料区101进行上料。该第一承载部2和第二承载部4均用于承载料盘。在图5中,以虚线框的形式限定出上料区101及装料区102。
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部3固定于支撑座1上,且第一驱动部3与第一承载部2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承载部2于装料区102和上料区101间滑动。第二驱动部5固定于支撑座1上,第二驱动部5与第二承载部4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承载部4于装料区102和上料区101之间滑动。第一承载部2和第二承载部4两者中,一个位于上料区101时,另一个能位于装料区102,以使得第一承载部2和第二承载部4中的一个在装料的同时,另一个能上料。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设置第一承载部2和第二承载部4能够同时对两个料盘进行承载,通过第一驱动部3驱动第一承载部2在装料区102与上料区101之间移动,并通过第二驱动部5驱动第二承载部4在装料区102与上料区101之间移动,使得第一承载部2和第二承载部4均能够用于上料,进而使得第一承载部2和第二承载部4能够交替更换上料,提高了上料机构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上料周期,提高了上料机构的产能输出。
可选地,支撑座1还具有位于装料区102和上料区101之间的卸料盘区103。第一驱动部3能够驱动第一承载部2移动至卸料盘区103,第二驱动部5能够驱动第二承载部4移动至卸料盘区103。
如图2所示,支撑座1可以包括底板11、顶板12以及固定于底板11和顶板12之间的支撑柱13。顶板12与底板11相对设置,第一驱动部3及第二驱动部5分别固定在顶板12上,且第一驱动部3固定在顶板12的边缘位置,第二驱动部5固定在顶板12的中部。进一步地,支撑座11可以包括三个底板11及三个顶板12,三个底板11与三个顶板12一一对应,且底板11通过支撑柱13与其对应的顶板12连接。三个底板11分别位于上料区101、装料区102和卸料盘区104中。
可选地,如图1所示,上料机构还包括顶升部6。顶升部6固定于底板11上,第一承载部2和第二承载部4上分别设有顶升孔60,顶升部6的顶端能穿过顶升孔60,并顶起第一承载部2或第二承载部4上的料盘。可选地,上料机构可以包括三个顶升部6,三个顶升部6分别固定在三个底板11上。位于上料区101的顶升部6能够顶起位于上料区101的料盘,位于装料区102的顶升部6能够顶起位于装料区102的料盘,位于卸料盘区103的顶升部6能够顶起位于卸料盘区103的料盘。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顶升部6可以包括顶升气缸61、推板62及推块63。其中,顶升气缸61固定于底板11上;推板62位于底板11和顶板12之间,并与顶升气缸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块63位于顶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侧,并与推板62固定连接,推块63能穿过顶升孔60并能顶起第一承载部2或第二承载部4上的料盘。
再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顶升部6还可以包括连杆64和固定块65。其中,顶板12上具有通孔,连杆64的一端与推板62固定连接,连杆64的另一端穿过顶板12上的通孔并与推块63连接。固定块65位于顶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侧,并套设在连杆64上。顶升气缸61的输出端推动推板62移动时,推板62能够通过连杆64推动推块63穿过顶升孔60并顶起料盘。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4,推块63的两端具有相对于推块63中部凸起的凸起结构631。当推块63顶起料盘时,凸起结构631能与料盘的底面接触。示例地,凸起结构631的上表面为弧形面,以防止误伤料盘。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座1还包括固定于顶板12上的立板14,立板14上设有滑轨15。第一驱动部3包括固定于顶板12上的第一驱动马达31、与第一驱动马达31的伸缩端连接的第一滑板32及与第一滑板32连接的第一滑块33。第一滑块33可滑动设置于滑轨15上,第一滑板32与第一承载部2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马达31能够带动第一滑块33在滑轨15上滑动,进而带动第一承载部2在上料区101、装料区102及卸料盘区103之间滑动。
进一步地,支撑座1可以包括两个立板14,两个立板14相对设置于第二驱动部5的两侧,两个立板14上均设有滑轨15。此时,第一滑块33可滑动设置于一个滑轨15上,第一驱动部3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滑板34和第二滑块35,第二滑块35可滑动设置于另一个滑轨15上,第二滑板34与第一承载部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滑块33与第二滑块35分别与第一承载部2的两端连接,使得第一承载部2能够较稳定的在滑轨15上滑动。示例地,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部3包括两个第二滑板34和与该两个第二滑板34对应连接的两个第二滑块35,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承载部2移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部5包括固定于顶板12上的第二驱动马达51及与第二驱动马达51的伸缩端连接的支撑滑板52。第二承载部4固定于支撑滑板52上,第二驱动马达51能够带动支撑滑板52滑动,以带动第二支撑部4在上料区101、装料区102及卸料盘区103之间滑动。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第二承载部4在上料区101、装料区102及卸料盘区103之间滑动,第二承载部4位于两个立板14之间,以避免立板14的阻挡。并且,第二承载部4与第一承载部2在垂直于顶板12的方向间隔设置,以使第一承载部2与第二承载部4互不干扰。
下面将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假设初始状态为第一承载部2位于装料区102,第二承载部4位于上料区101,此时,装料机械手为第一承载部2装盛有料的料盘,与此同时,上料机械手将位于第二承载部4上料盘中的料取出,以完成上料。在上料过程中,可以控制位于上料区101的顶升气缸61推动推板62向上移动,以使推板62通过连杆64推动推块63向上移动,推块63穿过顶升孔60将位于第二承载部4上的料盘顶起,以便于上料机械手上料,在上料完成后,控制顶升气缸61下降,以使推块63从顶升孔60中退出。
之后,通过第二驱动马达51带动第二承载部4由上料区101移动至卸料盘区103,以通过卸料机械手将卸料盘区103处的孔料盘卸走。此时,装料区102中的第一承载部2上已经放置装有料的料盘,通过第一驱动马达31带动第一承载部2由装料区102向上料区101移动,与此同时,通过第二驱动马达51带动第二承载部4由卸料盘区103向装料区102移动。以实现第二承载部4上的料盘装料的同时,第一承载部2能够位于上料区101,并能够上料。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具有装料区和上料区;
第一承载部(2),用于承载料盘;
第一驱动部(3),固定于所述支撑座(1)上,所述第一驱动部(3)与所述第一承载部(2)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载部(2)于所述装料区和所述上料区之间滑动;
第二承载部(4),用于承载料盘;
第二驱动部(5),固定于所述支撑座(1)上,所述第二驱动部(5)与所述第二承载部(4)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承载部(4)于所述装料区和所述上料区之间滑动,所述第一承载部(2)和所述第二承载部(4)两者中,一个位于所述上料区时,另一个能位于所述装料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包括底板(11)、顶板(12)以及固定于所述底板(11)和所述顶板(12)之间的支撑柱(13),所述第一驱动部(3)及所述第二驱动部(5)分别固定在所述顶板(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升部(6),所述顶升部(6)固定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第一承载部(2)和所述第二承载部(4)上分别设有顶升孔(60),所述顶升部(6)的顶端能穿过所述顶升孔(60),并顶起所述料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部(6)包括顶升气缸(61)、与所述顶升气缸(61)的输出端连接的推板(62)及与所述推板(62)连接的推块(63),所述顶升气缸(61)固定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推板(62)位于所述底板(11)和所述顶板(12)之间,所述推块(63)位于所述顶板(12)远离所述底板(11)的一侧,且所述推块(63)能穿过所述顶升孔(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还包括位于所述装料区和所述上料区之间的卸料盘区,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两个所述顶升部(6),一个所述顶升部(6)固定于所述上料区的所述底板(11)上,另一个所述顶升部(6)固定于所述卸料盘区的所述底板(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63)的两端具有相对于推块(63)中部凸起的凸起结构(631),所述推块(63)顶起所述料盘时,所述凸起结构(631)能与所述料盘的底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12)上的立板(14),所述立板(14)上设有滑轨(15),所述第一驱动部(3)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12)上的第一驱动马达(31)、与所述第一驱动马达(31)的伸缩端连接的第一滑板(32)及与所述第一滑板(32)连接的第一滑块(33),所述第一滑块(33)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15)上,所述第一滑板(32)与所述第一承载部(2)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包括两个所述立板(14),两个所述立板(14)上均设有所述滑轨(15),所述第一滑块(33)可滑动设置于一个所述滑轨(15)上,所述第一驱动部(3)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滑板(34)和第二滑块(35),所述第二滑块(35)可滑动设置于另一个所述滑轨(15)上,所述第二滑板(34)与所述第一承载部(2)的另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5)包括固定于所述顶板(12)上的第二驱动马达(51)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马达(51)的伸缩端连接的支撑滑板(52),所述第二承载部(4)固定于所述支撑滑板(5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部(4)位于两个所述立板(14)之间,且所述第二承载部(4)与所述第一承载部(2)在垂直于所述顶板(12)的方向间隔设置。
CN202021406638.2U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上料机构 Active CN212892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6638.2U CN212892565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6638.2U CN212892565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2565U true CN212892565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8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06638.2U Active CN212892565U (zh) 2020-07-16 2020-07-16 一种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25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1265A (zh) * 2021-12-24 2022-03-22 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 非标准件加工用切换式加工平台
CN114229350A (zh) * 2021-12-31 2022-03-25 深圳市高士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补料机械臂可高效取料振动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1265A (zh) * 2021-12-24 2022-03-22 杭州市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 非标准件加工用切换式加工平台
CN114229350A (zh) * 2021-12-31 2022-03-25 深圳市高士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补料机械臂可高效取料振动盘
CN114229350B (zh) * 2021-12-31 2022-12-09 深圳市高士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补料机械臂可高效取料振动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92565U (zh) 一种上料机构
CN101959643B (zh) 工件移送装置
CN109319485B (zh) 一种锂电池盖帽自动化装盘机
CN212831527U (zh) 供料装置及贴阻尼条系统
CN113664381A (zh) 打标设备
JPH09234580A (ja) 板材加工機用搬入出装置
CN212024102U (zh) 一种不间断自动上料载台
CN219525470U (zh) 一种屏幕移印自动顶升夹盘机构
CN108188557B (zh) 用于将条状物焊接至框底的焊接机构
JP4380853B2 (ja) 熱切断加工機に対する板材搬入搬出装置
CN211282541U (zh) 一种双轴连续不间断供料机构
CN211278063U (zh) 摊料及卸模顶出一体装置
CN212705679U (zh)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1593832U (zh) 仓储设备
JPH0890101A (ja) トランスファプレスの金型交換方法及び金型交換装置
CN111872729A (zh)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14735447B (zh) 夹盘循环移动机构
CN219402819U (zh) Ic芯片自动定位打标装置
JP3295004B2 (ja) 低高型プレス装置
JPS6324881B2 (zh)
CN115744215B (zh) 一种tray盘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8144516U (zh) 一种托盘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3415124U (zh) 带有移动周转坯件库的排坯机
CN216335244U (zh) 一种谐振器自动装料装置
CN220244749U (zh) 一种数控刀片整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