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05679U -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05679U CN212705679U CN202021718539.8U CN202021718539U CN212705679U CN 212705679 U CN212705679 U CN 212705679U CN 202021718539 U CN202021718539 U CN 202021718539U CN 212705679 U CN212705679 U CN 2127056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n
- lifting device
- unloading mechanism
- feed bin
- ver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40000004282 Grewia occidentali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0893018 Armeri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101700022029 GBLP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使得产品相对于机床进行自动上下料,节约了人力。机架的腔体内集成有上料仓、下料仓,机架的顶板对于上料仓和下料仓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导向空腔,所述顶板的介于上料仓的出口和外部进料侧的位置间布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完成机床对于产品的取放,所述上料仓内设置有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所述下料仓内设置有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所述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的举升结构驱动上下料小车所对应的料盘升降,所述导向空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导向料道,每根所述水平导向料道上嵌合有导向滑板,所述导向滑板的末端之间通过横板连接形成C型块,所述导向滑板上分别设置有横向压附气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转运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床在进行产品加工时,在机床的入料侧设置入料工位,然后通过人力将入料产品置于机床的操作机台,在机床对产品进行加工完成后,再通过人力将产品从操作机台上取下搬运到物料小车上,然后通过物料小车搬运到后面的操作工位,产品生产过程需要人工时刻进行搬运操作,浪费大量人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使得产品相对于机床进行自动上下料,节约了人力。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腔体内集成有上料仓、下料仓,所述机架的顶板对于上料仓和下料仓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导向空腔,所述顶板的介于上料仓的出口和外部进料侧的位置间布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完成机床对于产品的取放,所述上料仓内设置有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所述下料仓内设置有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所述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的举升结构驱动上下料小车所对应的料盘升降,所述导向空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导向料道,每根所述水平导向料道上嵌合有导向滑板,所述导向滑板的末端之间通过横板连接形成C型块,所述导向滑板上分别设置有横向压附气缸,所述横向压附气缸的活塞端分别设置有压附板,两块所述压附板相向布置、用于压附对应的料盘的两侧边,其中一块所述导向滑板固接有水平驱动装置,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用于驱动C型块沿着导向空腔对应于上料仓、下料仓运动。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的端侧布置有电控柜,所述电控柜用于机构内的设备进行智能便捷化控制;
所述上料仓、下料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下凹导轮轨道,其便于上下料小车的导轮的准确快捷定位;
所述上料仓、下料仓的底部中心区域还设置有支承平台,所述支承平台用于支承上下料小车的中心区域的导向轮,所述支承平台的外端设置有止挡定位块,所述止挡定位块通过枢接连接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端驱动止挡定位块凸起用于限定所述上下料小车的外端定位,所述上料仓、下料仓的内端壁的中心位置分别固设有止挡块,所述止挡块用于限位上下料小车的内端位置;
所述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均包括有垂直向轨道、举升结构、垂直向驱动装置,所述举升结构具体包括两侧举升板、背板座,所述背板座嵌合于两侧的垂直向轨道布置,所述背板座外接有垂直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侧举升板在背板座的驱动下带动最底部的料盘升降动作;
至少一块所述压附板的对应于所述料盘的内凹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凸起,确保在带动料盘运动时料盘不会发生偏移;
所述下料仓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罩板,所述防尘罩板确保已经完成加工的产品不会再次受到污染;
所述机械手具体为六轴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末端装有吸持部分、用于吸持产品,从而方便转运产品;
所述机架的底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万向轮,便于整个机构的位置调整。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上下料小车分别置于上料仓和下料仓内,置于上料仓的上下料小车设置有若干层叠的料盘,每个料盘内阵列放置对应的产品,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驱动上料仓料盘上升至上板区域,之后机械手的末端将产品逐个转运至机床内进行加工,每个通过机床加工好的产品再次通过机械手转运至料盘所对应的产品原先的空缺位置,直至料盘上所有的产品经过加工后,料盘通过C型块带动被转运至下料仓的对应顶部位置,料盘支承于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的举升装置上,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最终将达到预设数量的料盘完全放置在下料仓的上下料小车的支承板上,上下料小车转运出产品,同时新的上下料小车再次置于自动仓料模组的上料仓和下料仓进行新一轮的加工,其将产品相对于机床进行自动上下料,节约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下凹导轮轨道、支承平台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C型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料小车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机架1、上料仓2、下料仓3、顶板4、导向空腔5、机械手6、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7、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8、水平导向料道9、导向滑板10、横板 11、C型块12、横向压附气缸13、压附板14、水平驱动装置15、电控柜16、下凹导轮轨道17、支承平台18、止挡定位块19、驱动气缸20、止挡块21、垂直向轨道22、垂直向驱动装置23、举升板24、背板座25、定位凸起26、防尘罩板27、万向轮28、料盘29。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见图1-图3:其包括机架1,机架1的腔体内集成有上料仓2、下料仓3,机架1的顶板4对于上料仓2和下料仓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导向空腔5,顶板4的介于上料仓2的出口和外部进料侧的位置间布置有机械手6,机械手6用于完成机床对于产品的取放,上料仓2内设置有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7,下料仓3内设置有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8,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7、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8的举升结构驱动上下料小车所对应的料盘升降,导向空腔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导向料道9,每根水平导向料道9 上嵌合有导向滑板10,导向滑板10的末端之间通过横板11连接形成C型块 12,导向滑板10上分别设置有横向压附气缸13,横向压附气缸13的活塞端分别设置有压附板14,两块压附板14相向布置、用于压附对应的料盘29的两侧边,其中一块导向滑板10固接有水平驱动装置15,水平驱动装置15用于驱动C型块12沿着导向空腔5对应于上料仓2、下料仓3运动。
机架1的端侧布置有电控柜16,电控柜16用于机构内的设备进行智能便捷化控制;
上料仓2、下料仓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下凹导轮轨道17,其便于上下料小车的导轮的准确快捷定位;
上料仓2、下料仓3的底部中心区域还设置有支承平台18,支承平台18 用于支承上下料小车的中心区域的导向轮,支承平台18的外端设置有止挡定位块19,止挡定位块19枢接连接驱动气缸20的活塞端,驱动气缸20的活塞端驱动止挡定位块19凸起用于限定上下料小车的外端定位,上料仓2、下料仓3的内端壁的中心位置分别固设有止挡块21,止挡块21用于限位上下料小车的内端位置;
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7、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8均包括有垂直向轨道22、举升结构、垂直向驱动装置23,举升结构具体包括两侧举升板24、背板座25,背板座25嵌合于两侧的垂直向轨道22布置,背板座25外接有垂直向驱动装置23的输出端,侧举升板24在背板座25的驱动下带动最底部的料盘29升降动作;
至少一块压附板14的对应于料盘的内凹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凸起26,确保在带动料盘运动时料盘不会发生偏移;
下料仓3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罩板27,防尘罩板27确保已经完成加工的产品不会再次受到污染;
机械手6具体为六轴机械手,机械手6的末端装有吸持部分、用于吸持产品,从而方便转运产品;
机架1的底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万向轮28,便于整个机构的位置调整。
其工作原理如下,上下料小车(见图4)分别置于上料仓和下料仓内,置于上料仓的上下料小车设置有若干层叠的料盘,每个料盘内阵列放置对应的产品,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驱动上料仓料盘上升至上板区域,之后机械手的末端将产品逐个转运至机床内进行加工,每个通过机床加工好的产品再次通过机械手转运至料盘所对应的产品原先的空缺位置,直至料盘上所有的产品经过加工后,料盘通过C型块带动被转运至下料仓的对应顶部位置,料盘支承于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的举升装置上,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最终将达到预设数量的料盘完全放置在下料仓的上下料小车的支承板上,上下料小车转运出产品,同时新的上下料小车再次置于自动仓料模组的上料仓和下料仓进行新一轮的加工,其将产品相对于机床进行自动上下料,节约了人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腔体内集成有上料仓、下料仓,所述机架的顶板对于上料仓和下料仓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导向空腔,所述顶板的介于上料仓的出口和外部进料侧的位置间布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完成机床对于产品的取放,所述上料仓内设置有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所述下料仓内设置有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所述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的举升结构驱动上下料小车所对应的料盘升降,所述导向空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水平导向料道,每根所述水平导向料道上嵌合有导向滑板,所述导向滑板的末端之间通过横板连接形成C型块,所述导向滑板上分别设置有横向压附气缸,所述横向压附气缸的活塞端分别设置有压附板,两块所述压附板相向布置、用于压附对应的料盘的两侧边,其中一块所述导向滑板固接有水平驱动装置,所述水平驱动装置用于驱动C型块沿着导向空腔对应于上料仓、下料仓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端侧布置有电控柜,所述电控柜用于机构内的设备进行智能便捷化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仓、下料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下凹导轮轨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仓、下料仓的底部中心区域还设置有支承平台,所述支承平台用于支承上下料小车的中心区域的导向轮,所述支承平台的外端设置有止挡定位块,所述止挡定位块通过枢接连接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端驱动止挡定位块凸起用于限定所述上下料小车的外端定位,所述上料仓、下料仓的内端壁的中心位置分别固设有止挡块,所述止挡块用于限位上下料小车的内端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向举升装置、第二垂直向举升装置均包括有垂直向轨道、举升结构、垂直向驱动装置,所述举升结构具体包括两侧举升板、背板座,所述背板座嵌合于两侧的垂直向轨道布置,所述背板座外接有垂直向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侧举升板在背板座的驱动下带动最底部的料盘升降动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块所述压附板的对应于所述料盘的内凹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凸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仓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罩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具体为六轴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末端装有吸持部分、用于吸持产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万向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18539.8U CN212705679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18539.8U CN212705679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05679U true CN212705679U (zh) | 2021-03-16 |
Family
ID=74919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18539.8U Active CN212705679U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05679U (zh) |
-
2020
- 2020-08-18 CN CN202021718539.8U patent/CN2127056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171833U (zh) | 一种lcd屏全自动点胶设备 | |
CN108899589B (zh) | 一种锂电池组自动组装机 | |
CN211337960U (zh) | 一种料盘全自动上下料设备 | |
KR102013447B1 (ko) | 가공물 자동 적재장치 | |
CN212424463U (zh) | 一种自动移载机 | |
CN110439894B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用全自动供给装置 | |
CN210709547U (zh) | 一种转子铁心自动上料设备 | |
CN212705679U (zh) |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 |
CN110282330B (zh) | 一种仓储搬运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2798575U (zh) | 放料装置及摆盘设备 | |
CN211732994U (zh) | 一种料盘分选上料设备 | |
CN111872729A (zh) | 一种物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 |
CN211310114U (zh) |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机械手 | |
CN113320987A (zh) | 一种上料设备 | |
CN210029184U (zh) | 一种加工中心自动料仓 | |
CN110561831A (zh) | 底盒自动放料机 | |
CN206447294U (zh) | 模组产品全自动排版机 | |
CN217805526U (zh) | 一种自动叠盘包装机 | |
CN216582541U (zh) | 一种可移动智能分拣系统 | |
CN217837387U (zh) | 一种不间断自动供收料设备及生产线 | |
CN211365091U (zh) | 一种电源适配器自动上下料设备 | |
CN216881715U (zh) | 一种多层料仓自动检测下料机械设备 | |
CN215885292U (zh) | 灯条上料装置 | |
CN215325137U (zh) | 一种通用型自动收料机 | |
CN217045024U (zh) | 一种用于行星架焊接的全自动激光焊接工作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