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7880U - 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7880U
CN212717880U CN202021445363.3U CN202021445363U CN212717880U CN 212717880 U CN212717880 U CN 212717880U CN 202021445363 U CN202021445363 U CN 202021445363U CN 212717880 U CN212717880 U CN 212717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elt pulley
annular groove
pulley body
ring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53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龙辉
宁闽
殷志雄
杨闯
黄越杏
乐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Isuzu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Isuzu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Isuzu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Isuzu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53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7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7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7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皮带轮本体,皮带轮本体为一端面开口,另一端面封闭的“圆盖”状结构,并且其封闭端围绕其轴心等距均匀贯穿设置有六个螺栓孔,皮带轮本体侧壁的两端分别同轴开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一圈前环形槽和一圈后环形槽,其中前环形槽朝向皮带轮本体的封闭端,后环形槽朝向皮带轮本体的开口端,并且前环形槽与后环形槽之间隔有环形隔板,环形隔板与皮带轮本体为一体的结构,开设有前环形槽和后环形槽的皮带轮本体的侧壁横截面呈“工”字型。该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可靠性高、减振效果好并且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
背景技术
减振皮带轮是发动机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安装在发动机前端曲轴上,把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其他如空调压缩机、发电机、风扇皮带等机构,并且有效降低发动机轴系的周期性振动。发动机的振动是由于燃油燃烧推动活塞的往复运动并通过连杆连接曲轴旋转做功产生的。橡胶减振皮带轮减振是在与发动机轴系一起旋转运动时通过橡胶缓冲吸能来降低轴系振动。目前常用的橡胶减振皮带轮是采取轮毂与曲c轴连接,通过中间单一的橡胶把传递动力给皮带轮,单级橡胶,减振效果有限,橡胶一旦老化失效,导致发动机故障及整车熄火,甚至更严重的事故。这种结构功能单一、可靠性差、易失效打滑、减振效果差。因此,需要一种可靠性高、减振效果好、结构紧凑的多级减振皮带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减振效果好、结构紧凑的多级减振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包括皮带轮本体,所述皮带轮本体为一端面开口,另一端面封闭的“圆盖”状结构,并且其封闭端围绕其轴心等距均匀贯穿设置有六个螺栓孔,所述皮带轮本体侧壁的两端分别同轴开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一圈前环形槽和一圈后环形槽,其中所述前环形槽朝向所述皮带轮本体的封闭端,所述后环形槽朝向所述皮带轮本体的开口端,并且所述前环形槽与所述后环形槽之间隔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与所述皮带轮本体为一体的结构,开设有所述前环形槽和所述后环形槽的所述皮带轮本体的侧壁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前环形槽的内部设有一圈第一惯性环,所述第一惯性环通过第一橡胶减振环来与所述前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后环形槽的内部设有一圈第二惯性环,所述第二惯性环通过第二橡胶减振环来与所述后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橡胶减振环 的外圈与所述第一惯性环的内圈固定贴合,所述第一橡胶减振环的内圈固定贴合在所述前环形槽内部靠近所述皮带轮本体轴心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惯性环除了与所述第一橡胶减振环贴合的一侧以外,其余侧均不与所述前环形槽的内壁接触,二者之间留有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橡胶减振环 的外圈与所述第二惯性环的内圈固定贴合,所述第二橡胶减振环的内圈固定贴合在所述后环形槽内部靠近所述皮带轮本体轴心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惯性环除了与所述第二橡胶减振环贴合的一侧以外,其余侧均不与所述后环形槽的内壁接触,二者之间留有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橡胶减振环通过硫化压装的方式来同时与所述第一惯性环和所述前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减振环也通过硫化压装的方式来同时与所述第二惯性环和所述后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隔板上围绕其轴心等距均匀贯穿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连通所述前环形槽和所述后环形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通过在皮带轮本体上开设环形槽,并在环形槽内安装橡胶减振环和惯性环,并且惯性环与环形槽的内壁之间留有缝隙,从而能够对剧烈外压进行多级减振缓冲,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靠性高、减振效果好的优点,并且惯性环、橡胶减振环以及环形槽内壁之间采用硫化压装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带轮本体;101、环形隔板;102、螺栓孔;103、前环形槽;104、通风孔;105、后环形槽;2、第一橡胶减振环;3、第一惯性环;4、第二惯性环;5、第二橡胶减振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包括皮带轮本体1,皮带轮本体1为一端面开口,另一端面封闭的“圆盖”状结构,并且其封闭端围绕其轴心等距均匀贯穿设置有六个螺栓孔102,皮带轮本体1侧壁的两端分别同轴开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一圈前环形槽103和一圈后环形槽105,其中前环形槽103朝向皮带轮本体1的封闭端,后环形槽105朝向皮带轮本体1的开口端,并且前环形槽103与后环形槽105之间隔有环形隔板101,环形隔板101与皮带轮本体1为一体的结构,开设有前环形槽103和后环形槽105的皮带轮本体1的侧壁横截面呈“工”字型;前环形槽103的内部设有一圈第一惯性环3,第一惯性环3通过第一橡胶减振环2来与前环形槽103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橡胶减振环2 的外圈与第一惯性环3的内圈固定贴合,第一橡胶减振环2的内圈固定贴合在前环形槽103内部靠近皮带轮本体1轴心的一侧,并且第一惯性环3除了与第一橡胶减振环2贴合的一侧以外,其余侧均不与前环形槽103的内壁接触,二者之间留有缝隙;后环形槽105的内部设有一圈第二惯性环4,第二惯性环4通过第二橡胶减振环5来与后环形槽105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橡胶减振环5 的外圈与第二惯性环4的内圈固定贴合,第二橡胶减振环5的内圈固定贴合在后环形槽105内部靠近皮带轮本体1轴心的一侧,并且第二惯性环4除了与第二橡胶减振环5贴合的一侧以外,其余侧均不与后环形槽105的内壁接触,二者之间留有缝隙。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皮带轮本体1受到剧烈外压之后,第一惯性环3与前环形槽103内壁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惯性环4与后环形槽105之间的缝隙能够对外压进行有效的减振缓冲,并且第一橡胶减振环2以及第二橡胶减振环5也能够对外压进行有效的减振缓冲,在上述多级减振缓冲的作用下,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靠性高、减振效果好的优点。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环形隔板101上围绕其轴心等距均匀贯穿设置有多个通风孔104,通风孔104连通前环形槽103和后环形槽105,这样有利于前环形槽103和后环形槽105内热量的散出,起到了通风散热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橡胶减振环2通过硫化压装的方式来同时与第一惯性环3和前环形槽103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橡胶减振环5也通过硫化压装的方式来同时与第二惯性环4和后环形槽105的内壁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十分可靠,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难以脱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5)

1.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包括皮带轮本体(1),所述皮带轮本体(1)为一端面开口,另一端面封闭的“圆盖”状结构,并且其封闭端围绕其轴心等距均匀贯穿设置有六个螺栓孔(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本体(1)侧壁的两端分别同轴开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一圈前环形槽(103)和一圈后环形槽(105),其中所述前环形槽(103)朝向所述皮带轮本体(1)的封闭端,所述后环形槽(105)朝向所述皮带轮本体(1)的开口端,并且所述前环形槽(103)与所述后环形槽(105)之间隔有环形隔板(101),所述环形隔板(101)与所述皮带轮本体(1)为一体的结构,开设有所述前环形槽(103)和所述后环形槽(105)的所述皮带轮本体(1)的侧壁横截面呈“工”字型;所述前环形槽(103)的内部设有一圈第一惯性环(3),所述第一惯性环(3)通过第一橡胶减振环(2)来与所述前环形槽(10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后环形槽(105)的内部设有一圈第二惯性环(4),所述第二惯性环(4)通过第二橡胶减振环(5)来与所述后环形槽(105)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减振环(2)的外圈与所述第一惯性环(3)的内圈固定贴合,所述第一橡胶减振环(2)的内圈固定贴合在所述前环形槽(103)内部靠近所述皮带轮本体(1)轴心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惯性环(3)除了与所述第一橡胶减振环(2)贴合的一侧以外,其余侧均不与所述前环形槽(103)的内壁接触,二者之间留有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减振环(5)的外圈与所述第二惯性环(4)的内圈固定贴合,所述第二橡胶减振环(5)的内圈固定贴合在所述后环形槽(105)内部靠近所述皮带轮本体(1)轴心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惯性环(4)除了与所述第二橡胶减振环(5)贴合的一侧以外,其余侧均不与所述后环形槽(105)的内壁接触,二者之间留有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减振环(2)通过硫化压装的方式来同时与所述第一惯性环(3)和所述前环形槽(10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减振环(5)也通过硫化压装的方式来同时与所述第二惯性环(4)和所述后环形槽(105)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板(101)上围绕其轴心等距均匀贯穿设置有多个通风孔(104),所述通风孔(104)连通所述前环形槽(103)和所述后环形槽(105)。
CN202021445363.3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 Active CN212717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5363.3U CN21271788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5363.3U CN21271788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7880U true CN212717880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07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5363.3U Active CN21271788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7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17880U (zh) 一种多级减振的皮带轮
CN115051505A (zh) 一种连接装置及动力总成
CN217761962U (zh) 一种曲轴隔振皮带轮罩盖
CN212389652U (zh) 一种花键定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CN210068794U (zh) 一种超越解耦器
CN216812574U (zh) 一种长寿命的弹性联轴器及动力设备
CN206958161U (zh) 传动轴扭转减振器
CN215110384U (zh) 一种减震器附加皮带轮
CN217463120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
CN219144715U (zh) 一种火花塞帽结构及装配结构
CN216951568U (zh) 一种齿轮传动组件
CN115354713B (zh) 一种液压挖掘机用可适应多种工况的自润滑金属弹簧联轴器
CN214248209U (zh) 一种减振式齿轮
CN213064494U (zh) 双质量飞轮总成及汽车
CN220185796U (zh) 一种蜗轮蜗杆中心距补偿结构
CN214534468U (zh) 一种起动机
CN212407447U (zh) 橡胶、气阻弹性减震器
CN214928946U (zh) 一种电子水泵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9013309U (zh) 一种减速器壳体
CN21624214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减震皮带轮
CN202707831U (zh) 曲轴输出机构
CN215171667U (zh) 一种新型离合器从动盘总成
CN216975672U (zh) 减振器组件及发动机
CN219081761U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层的隔音降噪结构
CN214743144U (zh) 一种减振齿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