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1714U - 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1714U
CN212531714U CN202021158422.9U CN202021158422U CN212531714U CN 212531714 U CN212531714 U CN 212531714U CN 202021158422 U CN202021158422 U CN 202021158422U CN 212531714 U CN212531714 U CN 212531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hole
cutter
suction nozzle
gui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84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诚
丁金焕
陈平贵
马建强
张海洋
姚黎明
嵇康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584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1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1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1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吸附组件和裁切组件相对设置于承载台的上方和下方,裁切组件包括裁切平台、裁切导向部和切刀,切刀设置于裁切导向部的裁切导向孔和裁切平台的裁切孔内,所述吸附组件伸入到裁切平台的裁切槽内时,所述切刀从所述裁切孔伸出并伸入到吸附组件的吸附导向孔内裁切,可以提高切刀裁切质量和吸附组件吸取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的电池尾部N极通常需要贴附一层薄膜作为保护膜,可以防止后段工序对电池的电极造成损伤。由于贴附在电池电极的薄膜一般与电池的端部形状适配,因此需要对胶带进行裁切获取具有预定形状的薄膜。现有的裁切装置对胶带进行裁切时,吸附组件下降压住胶带,切刀向上裁切,此时切刀与裁切平台的顶部平齐,没有伸入到吸附组件内。也就是说,裁切形成的薄膜位于吸附组件的外侧,容易导致吸附组件吸不走薄膜或者薄膜吸偏,影响后续对电池电极贴膜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可以提高切刀裁切质量和吸附组件吸取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裁切装置,所述裁切装置包括:
承载台;
吸附组件,具有贯通的吸附导向孔,所述吸附组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上方;
裁切组件,与所述承载台连接,所述裁切组件与所述吸附组件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裁切组件包括:
裁切平台,与所述承载台固定连接,所述裁切平台包括连通的裁切槽和裁切孔,所述裁切孔设置于所述裁切槽的下方;
裁切导向部,具有贯通的裁切导向孔,所述裁切导向部固定设置于所述裁切平台的下方,所述裁切导向孔与所述裁切孔连通;
切刀,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裁切导向孔和所述裁切孔内;
所述切刀被配置为所述吸附组件伸入到所述裁切槽内时,所述切刀从所述裁切孔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吸附导向孔内裁切。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装置被配置为在裁切状态时,所述吸附组件伸入所述裁切槽内与所述裁切槽底部之间形成第一间距,所述切刀从所述裁切孔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吸附导向孔内与所述裁切槽底部形成第二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导向部包括贯通的中空部,所述中空部的轴线与所述裁切导向孔的轴线垂直且所述裁切导向孔从所述中空部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导向孔与所述切刀相切且所述裁切导向孔与所述切刀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导向孔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弧形侧面,每个所述弧形侧面与所述切刀相切,相邻两个所述弧形侧面的连接处与所述切刀之间形成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切刀包括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顶端具有内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导向部还包括至少一个通道,所述通道设置于所述中空部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裁切导向孔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导向孔的底端具有内倒角,所述内倒角表面涂覆有防粘层。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
吸嘴导套,具有所述吸附导向孔;
吸嘴,具有吸附孔,所述吸嘴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吸附导向孔内;
保护套,套设于所述吸嘴底部外侧,所述保护套包括与所述吸附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吸嘴定位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吸嘴的圆周外侧,所述吸嘴定位部被配置为受控与所述吸嘴导套连接以限制所述吸嘴底部与所述吸嘴导套底部之间形成第三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
第一支架,位于所述承载台的上方;
吸嘴导套固定板,与所述吸嘴导套固定连接;
第一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滑动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被配置驱动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带动所述吸附组件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吸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被配置驱动所述吸嘴在所述吸附导向孔内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
第二支架,所述承载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切刀固定板,与所述切刀固定连接;
第二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切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切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第二滑动组件滑动连接;
第三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切刀固定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被配置驱动所述切刀固定板带动所述切刀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
送料转轮,具有待裁切薄膜;
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台的下方;
第四驱动装置,与所述传送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传送组件转动以传送所述待裁切薄膜;
收料转轮,位于所述送料转轮的下方;
第五驱动装置,与所述收料转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收料转轮转动以收取裁切后的薄膜。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裁切粘贴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裁切装置;
第三支架;
第三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吸附组件和所述第三支架之间;
第六驱动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所述第六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吸附组件从裁切位置移动到粘贴位置。
本实施例的裁切装置的吸附组件和裁切组件相对设置于承载台的上方和下方,切刀设置于裁切导向部的裁切导向孔和裁切平台的裁切孔内,所述吸附组件伸入到裁切平台的裁切槽内时,所述切刀从所述裁切孔伸出并伸入到吸附组件的吸附导向孔内裁切,可以提高切刀裁切质量和吸附组件吸取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部分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部分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裁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部分裁切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裁切导向孔与切刀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裁切导向孔与切刀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裁切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吸附组件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吸附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裁切粘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图10为本实施例的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10所示,裁切装置包括承载台1、吸附组件2和裁切组件3。其中,吸附组件2设置于承载台1的上方,可以沿所述承载台1的高度方向移动。裁切组件3设置于所述承载台1的下方,与所述吸附组件2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承载台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5的上方,与第二支架5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裁切组件3设置于所述承载台1的下方,与所述第二支架5连接。第一支架4位于所述承载台1的上方,所述吸附组件2与所述第一支架4连接。
承载台1具有沿高度方向贯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支架5的外侧。所述裁切组件3固定于所述承载台1的安装槽内,以使得所述裁切组件3位于所述第二支架5的外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裁切槽31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连通。所述承载台1还包括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且所述缓冲槽的宽度与所述裁切槽311的宽度适配。当裁切平台31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裁切平台31的裁切槽311与所述缓冲槽沿长度方向连通。待裁切胶带位于承载台1的上方,且依次经过缓冲槽和安装槽。当吸附组件2向下移动到裁切槽311内时,吸附组件2将待裁切胶带压到裁切槽311内进行裁切。所述缓冲槽可以减小待裁切胶带被挤压到裁切槽311内时产生的形变,可以避免裁切形成的薄膜质量受到损伤。
具体地,所述裁切组件3包括裁切平台31、裁切导向部32和切刀33,如图4和图8所示。其中,裁切平台31固定于所述承载台1的安装槽内,所述裁切平台31的顶面与所述承载台1的顶面平齐,如图3所示。所述裁切导向部32位于所述承载台1的下方,伸入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裁切平台31固定连接。
裁切平台31包括沿高度方向连通的裁切槽311和裁切孔312,所述裁切孔312位于所述裁切槽311的下方。裁切导向部32具有贯通的裁切导向孔321,所述裁切导向孔321与所述裁切孔312连通。所述裁切孔312的径向尺寸与所述切刀33的外侧径向尺寸适配。切刀33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裁切导向孔321和所述裁切孔312内,可以伸入和伸出所述裁切孔3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裁切槽311的上方具有开口,以使得吸附组件2可以受控移动到所述裁切槽311内与切刀33配合进行裁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裁切平台31包括第一平台部分313和两个第二平台部分314。所述第一平台部分313为矩形结构,所述裁切槽311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部分313。两个所述第二平台部分314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平台部分313的高度,长度相等。两个第二平台部分31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平台部分31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二平台部分314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平台部分313的顶面平齐,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平台部分313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两个所述第二平台部分314分别与所述承载台1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裁切平台31为完全对称地结构。也即,所述裁切槽311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裁切平台31沿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齐,所述裁切孔312位于所述裁切槽311的中心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裁切导向部32固定设置于所述裁切平台31的下方。所述裁切导向部32为矩形结构。所述裁切导向部32与所述第一平台部分313的宽度和长度相同。所述裁切导向部32包括中空部322和通道323。所述中空部322沿长度方向贯通所述裁切导向部32。所述裁切导向孔321贯穿所述中空部322,所述中空部322的轴线与所述裁切导向孔321的轴线垂直,如图8所示。所述中空部322减小了裁切导向孔321的长度,可以避免切刀33向裁切导向孔321内部移动排除残胶时,残胶积累在裁切导向孔321内,影响切刀33运动和裁切。操作人员可以随时将中空部322内的残胶清理出去。同时,所述中空部322还可以减轻裁切导向部32的重量。
所述通道323位于所述中空部322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裁切导向孔321的一侧。所述通道323沿长度方向连通,用于容置传送带,供传送带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裁切导向部32包括两个通道323,分别设置于所述裁切导向孔321的两侧。两个通道323分别供不同的传送带穿过移动。
进一步地,为减少裁切导向孔321的长度,两个所述通道323之间具有导向块324。所述导向块324具有底部与所述通道323底部平齐的凹槽。所述裁切导向孔321从所述凹槽和所述中空部322依次穿过。所述裁切导向孔32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导向块324外侧面的宽度,如图8所示。所述导向块324的顶部与所述裁切平台31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和所述凹槽可以去除切刀33上的部分残胶,避免切刀33将残胶带到裁切导向孔321内,影响切刀33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空部322为矩形。在其它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空部322的形状还可以设置为圆形、三角形等任意形状。优选地,所述裁切导向部32为沿长度方向完全对称地结构。也即,裁切导向孔321设置于所述裁切导向部32的中心位置,两个通道323对称的设置于裁切导向孔321的两侧,中空部33中心线与裁切导向孔321的中心线重合。当所述裁切导向部32与所述裁切平台31的底部固定连接时,所述裁切导向孔321与所述裁切孔312同轴。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导向孔321的侧面与所述切刀33的外侧面相切,且所述裁切导向孔321的侧面与所述切刀33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间隙,使得裁切导向孔321在具有导向的前提下,减少与切刀33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阻力,使得残胶更容易向下排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裁切导向孔321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弧形侧面3211,如图5-图7所示。每个所述弧形侧面3211分别与所述切刀33相切,且相邻两个所述弧形侧面3211的连接处与所述切刀33之间形成间隙。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裁切导向孔321包括两个连接的弧形侧面3211,每个弧形侧面3211分别与切刀33的外侧相切,且两个弧形侧面3211两侧的连接处与切刀33之间形成间隙,减少了切刀33与裁切导向孔321的接触面积,使得残胶更容易从裁切导向孔321排除,如图6所示。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裁切导向孔321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弧形侧面3211,每个弧形侧面3211分别与切刀33的外侧相切,且每相邻的两个弧形侧面3211的连接处与切刀33之间均形成间隙,从而减少了切刀33与裁切导向孔321的接触面积,使得残胶更容易从裁切导向孔321排除,如图7所示。
切刀33为与所述裁切孔312形状相同的圆柱形。所述切刀33的外径与所述裁切孔312的外径相同。所述切刀33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裁切孔312和所述裁切导向孔321内。所述切刀33的底端从所述裁切导向孔321中伸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刀33所裁切形成的薄膜的大小与切刀33的顶部横截面的大小相同。也就是说,所述切刀33的外径和所述裁切孔312的直径均设置为与所要形成的薄膜的直径相同。
具体地,所述切刀33包括沿高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331。所述切刀33的底部通过转接头与气泵连接。当切刀33裁切完成回到原点后,通过向切刀33内的第一通孔331吹气,将切刀33边缘的残胶吹掉。所述第一通孔331的顶端具有内倒角。所述内倒角使得切刀33在裁切时与胶带的接触面更小,减小残胶与切刀33的粘合性。
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切刀固定板34、第二滑动组件35和第三驱动装置36,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切刀固定板34与所述切刀33固定连接。所述切刀33的顶端从所述切刀固定板34的顶部伸出后伸入所述裁切导向孔321和所述裁切孔312内。所述切刀33的底端从所述切刀固定板34的底部伸出通过转接头与负压泵连接。
第二滑动组件35设置于所述切刀固定板34和所述第二支架5之间,所述切刀固定板34和所述第二支架5通过所述第二滑动组件35滑动连接。也即固定在所述切刀固定板34上的切刀33通过第二滑动组件35实现相对移动。所述第二滑动组件35可以为配套的滑块和滑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固定在第二支架5上,所述滑块固定在切刀固定板34上。
第三驱动装置36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5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6的驱动轴与所述切刀固定板34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6驱动所述切刀固定板34带动所述切刀33移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6为电机或者气缸等。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6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5的外侧或者内侧,具体可能根据实际需求安装。
在其它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滑动组件35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6还可以全部替换为直线气缸等。切刀33可以通过固定块直接与气缸杆固定连接,通过气缸直接驱动切刀33移动。
在对胶带进行裁切时,首先需要将吸附组件2伸入到裁切槽311内,然后控制切刀33从所述裁切孔312伸出并伸入到吸附组件2的吸附导向孔21内完成裁切。
具体地,吸附组件2包括吸嘴导套22、吸嘴23、保护套24和吸嘴定位部25,如图9所示。其中,吸嘴导套22具有贯通的吸附导向孔21,如图10所示。所述吸附导向孔21略大于所述切刀33的外径,以使得切刀33在裁切胶带时可以伸入所述吸附导向孔21内。所述吸附导向孔21的底端具有内倒角,所述内倒角表面涂覆有防粘层,防止吸附组件2在吸膜时,残胶粘附在吸附导向孔21上。所述防粘层的材料可以为铁氟龙等防粘材料,可以采用电镀的方式设置在吸附导向孔21的倒角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嘴导套22的底部的外径小于裁切槽311的开口,以使得吸附组件2与切刀33配合裁切胶带时,吸嘴导套22可以伸入到裁切槽311内。所述吸嘴导套22的外侧设置为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固定设置于吸嘴导套固定板26的固定孔内。第三部分大于固定孔,且位于固定孔的上方,第三部分用于限制吸嘴导套22向吸嘴导套固定板26的下方移动。第一部分从吸嘴导套固定板26的下方伸出。所述第一部分小于裁切槽311,用于在裁切时伸入到裁切槽311内。
吸嘴23以可移动地方式设置于吸附导向孔21。其中,吸嘴23的顶端从吸附导向孔21的上方伸出。吸嘴定位部25固定设置于所述吸嘴23的圆周外侧,且位于所述吸嘴导套22的上方。所述吸嘴定位部25的横截面积尺寸大于吸附导向孔21,用于限制吸嘴23在吸附导向孔21内的移动距离。保护套24套设于所述吸嘴23底部外侧,与所述吸嘴23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23位于所述吸附导向孔21内,可以随吸嘴23一起在吸附导向孔21内移动。
具体地,吸嘴23具有贯通的吸附孔231,部分所述吸嘴23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吸附导向孔21内,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吸嘴23的顶端从所述吸附导向孔21伸出并通过转接头与负压泵连接。所述吸嘴23用于吸附裁切形成的薄膜,以便于进行下一工序进行贴膜。
所述保护套24包括第二通孔241,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通孔241与所述吸附孔231连通,以使得负压泵可以在吸附孔231和第二通孔241内产生负压,吸附位于保护套24外侧的薄膜。所述保护套24可以选用具有弹性的硅胶制成。当吸附组件2吸附的薄膜进行下一工序时,保护套24不会压伤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吸嘴23的外侧可以设置为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吸嘴部分、第二吸嘴部分和第三吸嘴部分。其中,保护套24与第一吸嘴部分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24和所述第一吸嘴部分的外径相同,两者均设置于所述吸附导向孔21内。吸嘴定位部25套设于所述第二吸嘴部分的外侧且与第三吸嘴部分抵接。所述吸嘴定位部25位于所述吸嘴导套22的上方,用于限制吸嘴23整体的移动距离。所述第三吸嘴部分的端部用于通过转接头与负压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嘴导套22和所述吸嘴23同轴设置。所述吸嘴导套22位于所述切刀33的正上方。也即吸嘴导套22的轴线与所述切刀33的轴线同轴,以使得吸嘴导套22移动到裁切槽311内时,所述切刀33向上移动可以伸入到所述吸嘴导套22的吸附导向孔21内进行裁切。
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吸嘴导套固定板26、第一滑动组件27、第一驱动装置28和第二驱动装置29,如图2所示。其中,吸嘴导套固定板26通过固定吸嘴导套22,以固定吸附组件2。当吸嘴导套固定板26受控移动时,位于其上的吸附组件2随吸嘴导套固定板26整体移动。
第一滑动组件27设置于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26和所述第一支架4之间,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26和所述第一支架4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27相对滑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28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8的驱动轴与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2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8被配置驱动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26带动所述吸附组件2整体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8为直线气缸。在其它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8还可以设置为任意其它可以驱动吸嘴导套固定板26直线运动的机构。第一滑动组件27为相互配合移动连接的滑轨和滑块。在本实施例中,滑轨与第一支架4固定连接,滑块与吸嘴导套固定板26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装置29固定设置于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26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9的驱动轴与所述吸嘴23的第三吸嘴部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9被配置驱动所述吸嘴23在所述吸附导向孔21内移动,以调节保护套24的底部距离吸附导向孔21的底端的距离。
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送料转轮6、传送组件7、收料转轮9、第四驱动装置8和第五驱动装置10。其中,送料转轮6、收料转轮9分别位于与所述胶带移动方向相反的承载台1的一侧。所述送料转轮6位于所述收料转轮9的上方。传送组件7设置于所述承载台1的下方。传送组件7包括多组导向轮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于多组导向轮上,并从所述承载台1的中间穿过。
送料转轮6上安装有待裁切薄膜。待裁切薄膜从送料转轮6伸出并经过承载台1的安装槽和传送组件7的多个导向轮后与收料转轮9连接。所述待裁切薄膜经过承载台1时进行裁切,所述收料转轮9用于收取经过裁切后的薄膜。
第四驱动装置8与第一支架4固定连接,并与传送组件7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8用于驱动所述传送组件7转动以传送所述待裁切薄膜。第五驱动装置10与所述收料转轮9传动连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10用于驱动所述收料转轮9转动以收取裁切后的薄膜。
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多个张紧轮,分别设置于送料转轮6、收料转轮9和传送组件7之间,用于张紧薄膜,以便于裁切和收取。
在本实施例中,对位于裁切槽311上方的薄膜进行裁切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8驱动吸嘴导套固定板26带动吸附组件2向下移动,使得吸附导套22压动薄膜移动到裁切槽311内且与裁切槽311的底部形成第一间距;然后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6驱动切刀33向上移动从裁切孔312中伸出并伸入到吸附导向孔21内与所述裁切槽311底部形成第二间距实现对薄膜裁切。裁切完成后,控制吸嘴23对裁切完的薄膜进行吸附,然后移动到下一工位与电池电极进行粘贴。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切刀33伸入到吸附导向孔21内进行裁切,使得裁切形成的薄膜形状统一,提高了薄膜裁切质量。同时还使得吸附组件2可以精准的实现对裁切完的薄膜进行吸附,避免吸不走薄膜或者吸偏薄膜,使得后续薄膜与电池粘贴时贴歪、超出电池边缘等。
裁切时,吸附导套22与裁切槽311的底部形成的第一间距略大于薄膜的厚度,以使得薄膜位于吸附导套22和裁切槽311之间,对薄膜进行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距为0.1-0.5mm。
切刀33从裁切孔312伸出后可以直接挤压薄膜进入吸附导向孔21内实现裁切。切刀33裁切后与裁切槽311底部形成的第二间距为0.4-0.7mm。切刀33位于吸附导向孔21内的距离为0.2-0.5mm。
切刀33在向上裁切薄膜时,吸嘴23是弹性支撑,故吸嘴23在切刀33推力作用下向上回缩。裁切前保护套24底部位于吸嘴导套22底部以上0.15-0.2mm,裁切后保护套24底部位于吸嘴导套22底部以上0.2-0.5mm。
本实施例的裁切装置的动作时序为:送料转轮送料→吸附组件下降压住薄膜进入裁切槽→切刀伸出裁切孔并伸入吸附导向孔裁切薄膜→吸附组件吸取薄膜→吸附组件移至电池位置进行贴附。
本实施例的裁切装置通过将吸附组件移动到裁切槽,切刀从裁切孔伸出并伸入到吸附组件的吸附导向孔内裁切,不仅可以提高切刀裁切质量,同时还提高了吸附组件吸膜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裁切装置通过在裁切导向部设置中空部以及将裁切导向孔设置为与切刀相切且具有间隙的结构,减小了切刀与裁切导向孔的接触面积,便于裁切形成的残胶排出。
图11为第二实施例的裁切粘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裁切粘贴设备包括裁切装置、第三支架11、第三滑动组件12和第六驱动装置13。其中,裁切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裁切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滑动组件12设置于第一支架4和第三支架11之间。第一支架4通过第三滑动组件12与第三支架11相对移动。所述第三滑动组件12为相互配合移动连接的滑轨和滑块。在本实施例中,滑轨与第三支架11固定连接,滑块与第一支架5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滑动组件12移动的方向和第一滑动组件27移动的方向垂直。
第六驱动装置1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11上,所述第六驱动装置13与所述第一支架5传动连接。第六驱动装置13可以为直线气缸等直线驱动机构。第六驱动装置13用于驱动第一支架5并带动吸附组件2向下一工位移动。
当薄膜裁切完成,吸附组件2吸附薄膜后,控制吸附组件2移动到裁切前状态(即吸附导套22位于承载台1的上方),然后控制第六驱动装置13驱动第一支架5和吸附组件2移动到下一工位;然后控制第二驱动装置29驱动吸嘴23向吸附导向孔21的外侧移动,进而推动吸附的薄膜从吸附导向孔21内伸出实现与电池的粘贴。本实施例通过在吸嘴外侧固定保护套,避免了薄膜在与电池进行粘贴时吸嘴对电池的挤压损伤。
本实施例的裁切粘贴设备提高了裁切额薄膜的质量和吸附薄膜的稳定性,同时可以避免薄膜与电池粘贴时对电池造成损伤,大大提升了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包括:
承载台(1);
吸附组件(2),具有贯通的吸附导向孔(21),所述吸附组件(2)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承载台(1)的上方;
裁切组件(3),与所述承载台(1)连接,所述裁切组件(3)与所述吸附组件(2)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裁切组件(3)包括:
裁切平台(31),与所述承载台(1)固定连接,所述裁切平台(31)包括连通的裁切槽(311)和裁切孔(312),所述裁切孔(312)设置于所述裁切槽(311)的下方;
裁切导向部(32),具有贯通的裁切导向孔(321),所述裁切导向部(32)固定设置于所述裁切平台(31)的下方,所述裁切导向孔(321)与所述裁切孔(312)连通;
切刀(33),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裁切导向孔(321)和所述裁切孔(312)内;
所述切刀(33)被配置为所述吸附组件(2)伸入到所述裁切槽(311)内时,所述切刀(33)从所述裁切孔(312)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吸附导向孔(21)内裁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被配置为在裁切状态时,所述吸附组件(2)伸入所述裁切槽(311)内与所述裁切槽(311)底部之间形成第一间距,所述切刀(33)从所述裁切孔(312)伸出并伸入到所述吸附导向孔(21)内与所述裁切槽(311)底部形成第二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导向部(32)包括贯通的中空部(322),所述中空部(322)的轴线与所述裁切导向孔(321)的轴线垂直且所述裁切导向孔(321)从所述中空部(322)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导向孔(321)与所述切刀(33)相切且所述裁切导向孔(321)与所述切刀(33)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导向孔(321)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弧形侧面(3211),每个所述弧形侧面(3211)与所述切刀(33)相切,相邻两个所述弧形侧面(3211)的连接处与所述切刀(33)之间形成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33)包括贯通的第一通孔(331),所述第一通孔(331)的顶端具有内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导向部(32)还包括至少一个通道(323),所述通道(323)设置于所述中空部(322)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裁切导向孔(321)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导向孔(21)的底端具有内倒角,所述内倒角表面涂覆有防粘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2)包括:
吸嘴导套(22),具有所述吸附导向孔(21);
吸嘴(23),具有吸附孔(231),所述吸嘴(23)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吸附导向孔(21)内;
保护套(24),套设于所述吸嘴(23)底部外侧,所述保护套(24)包括与所述吸附孔(231)连通的第二通孔(241);
吸嘴定位部(25),固定设置于所述吸嘴(23)的圆周外侧,所述吸嘴定位部(25)被配置为受控与所述吸嘴导套(22)连接以限制所述吸嘴(23)底部与所述吸嘴导套(22)底部之间形成第三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
第一支架(4),位于所述承载台(1)的上方;
吸嘴导套固定板(26),与所述吸嘴导套(22)固定连接;
第一滑动组件(27),设置于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26)和所述第一支架(4)之间,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26)和所述第一支架(4)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27)滑动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28),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8)与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2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8)被配置驱动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26)带动所述吸附组件(2)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29),固定设置于所述吸嘴导套固定板(26)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9)与所述吸嘴(2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9)被配置驱动所述吸嘴(23)在所述吸附导向孔(21)内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
第二支架(5),所述承载台(1)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5)上;
切刀固定板(34),与所述切刀(33)固定连接;
第二滑动组件(35),设置于所述切刀固定板(34)和所述第二支架(5)之间,所述切刀固定板(34)和所述第二支架(5)通过所述第二滑动组件(35)滑动连接;
第三驱动装置(36),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5)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6)与所述切刀固定板(34)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6)被配置驱动所述切刀固定板(34)带动所述切刀(33)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还包括:
送料转轮(6),具有待裁切薄膜;
传送组件(7),设置于所述承载台(1)的下方;
第四驱动装置(8),与所述传送组件(7)传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8)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传送组件(7)转动以传送所述待裁切薄膜;
收料转轮(9),位于所述送料转轮(6)的下方;
第五驱动装置(10),与所述收料转轮(9)传动连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10)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收料转轮(9)转动以收取裁切后的薄膜。
13.一种裁切粘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裁切装置;
第三支架(11);
第三滑动组件(12),设置于所述吸附组件(2)和所述第三支架(11)之间;
第六驱动装置(1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11)上,所述第六驱动装置(13)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吸附组件(2)从裁切位置移动到粘贴位置。
CN202021158422.9U 2020-06-19 2020-06-19 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 Active CN212531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8422.9U CN212531714U (zh) 2020-06-19 2020-06-19 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8422.9U CN212531714U (zh) 2020-06-19 2020-06-19 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1714U true CN212531714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5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8422.9U Active CN212531714U (zh) 2020-06-19 2020-06-19 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17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9958A (zh) * 2022-05-27 2022-09-02 颀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去除卷带芯片的芯片剔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9958A (zh) * 2022-05-27 2022-09-02 颀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去除卷带芯片的芯片剔除装置
CN114999958B (zh) * 2022-05-27 2024-05-03 颀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去除卷带芯片的芯片剔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6835A (zh) 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
CN109950628B (zh) 一种激光切叠一体机
CN212531714U (zh) 裁切装置和裁切粘贴设备
CN110092236A (zh) 一种键盘胶铝箔片转贴装置
CN110834781B (zh) 贴标装置和贴标方法
CN219906340U (zh) 极片接带装置
CN113858622A (zh) 一种采血试管盖滤膜自动焊接设备
CN211283092U (zh) 一种对位贴胶装置
CN210480397U (zh) 一种自动导胶贴胶及辊贴装置
CN210175212U (zh) 一种锂电池贴蓝膜机构
CN111867267A (zh) 一种电路板贴胶设备的定位输送装置
CN218401166U (zh) 贴膜装置及极片加工设备
CN110697188A (zh) 一种双y轴logo贴标机
CN115321233A (zh) 一种涂布机薄膜连续生产自动在线对接机
CN209880741U (zh) 一种电池自动贴胶设备
CN211417731U (zh) 一种无线充电配件贴膜设备
CN109390545A (zh) 一种电池贴美纹胶机
CN213056003U (zh) 一种带有环形流水线的在线贴膜机
CN113690493A (zh) 料带处理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12355960U (zh) 一种工件贴胶设备
CN114104599A (zh) 一种便于上下料的5g通信用高频板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218919222U (zh) 一种用于电池极耳贴胶的高精度定位结构
CN210192057U (zh) 一种标签贴附装置
CN112141772A (zh) 一种极片分条机及极片分条收卷方法
CN210897504U (zh) 一种翻转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