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2911U - 交通工具用座椅以及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载荷吸收部件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用座椅以及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载荷吸收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2911U
CN212422911U CN202020231802.4U CN202020231802U CN212422911U CN 212422911 U CN212422911 U CN 212422911U CN 202020231802 U CN202020231802 U CN 202020231802U CN 212422911 U CN212422911 U CN 212422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seat
frame
absorbing
sid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18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贵生
铃木康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2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2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60N2/422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due to impact coming from the r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60N2/4221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due to impact coming from the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49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fixed structures, i.e. where neither the seat nor a part thereof are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09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residual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of th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2Join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以及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载荷吸收部件。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安装在交通工具中的交通工具用座椅。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座椅主体、构成所述座椅主体的骨架的座椅框架、设置在所述座椅框架的背部的第1载荷吸收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座椅框架的背部中的比所述第1载荷吸收部靠下方处的第2载荷吸收部。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用座椅以及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载荷吸收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用座椅以及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载荷吸收部件,其中,交通工具用座椅可安装在交通工具中。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6-150732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后部座椅中,于座椅靠背的背面设置有吸收冲击部件。该吸收冲击部件是用于吸收当行李室所载置的货物冲撞到座椅靠背时产生的冲击的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发明人等实施的各种试验,发现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存在无法充分吸收冲击载荷的冲撞模式。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优选提高交通工具用座椅中的吸收冲击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可安装在交通工具中,并具有:座椅主体;座椅框架,座椅框架构成座椅主体的骨架;第1载荷吸收部,第1载荷吸收部设置在座椅框架的背部;以及第2载荷吸收部,第2载荷吸收部设置在座椅框架的背部中的比第1 载荷吸收部靠下方的位置处。
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作为无法充分吸收冲击载荷的冲撞模式而被发现的冲撞模式是指,例如“在货物的上端部冲撞到吸收冲击部件后,该货物产生旋转,并且该货物中的比上端部靠下方的部位冲撞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背面的冲撞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例如在货物的上端部冲撞到第1载荷吸收部后,即使该货物产生旋转,也能够由第2载荷吸收部吸收冲击载荷。因此,在上述冲撞模式中也能够充分吸收冲击。即,能够提升吸收冲击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以包含以下结构。
具体而言,座椅主体可以具有座椅靠背以及坐垫,座椅框架可以包括靠背框架和坐垫框架,靠背框架构成座椅靠背的骨架,坐垫框架构成坐垫的骨架,第1载荷吸收部可以设置在靠背框架上,第2载荷吸收部可以设置在坐垫框架上。由此,即使在上述冲撞模式下载荷输入到交通工具用座椅中,也能够吸收冲击。
坐垫框架优选具有第1侧架、第2侧架、以及连结部件,第1侧架和第2侧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连结部件连结第1侧架的后端部和第2侧架的后端部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第2载荷吸收部优选构造成,将输入到该第2载荷吸收部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传递给连结部件。
由此,输入到第2载荷吸收部的载荷的一部分经由连结部件而向第1侧架以及第2侧架分散传递。由此,抑制载荷集中到坐垫框架的局部的情况,从而抑制坐垫框架受到大程度的损坏。
第2载荷吸收部优选具有载荷承接部和载荷传递部,载荷承接部构造成与座椅前后方向相交的面,载荷传递部与连结部件的背部连结,并从连结部件处起朝座椅后方延伸,并且在载荷传递部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处设置有载荷承接部。由此,能够将输入到第2载荷吸收部的载荷的一部分切实地传递给连结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载荷吸收部件,是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载荷吸收部件,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座椅主体和座椅框架,座椅框架构成座椅主体的骨架,载荷吸收部件构造成设置在座椅框架的背部。
座椅主体具有坐垫,座椅框架具有坐垫框架,坐垫框架构成坐垫的骨架,载荷吸收部件构造成设置在坐垫框架上。
坐垫框架具有第1侧架、第2侧架以及连结部件,第1侧架和第 2侧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连结部件连结第1侧架的后端部和第2 侧架的后端部,并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载荷吸收部件构造成,将输入到该载荷吸收部件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传递给连结部件。
载荷吸收部件具有载荷承接部以及载荷传递部,载荷承接部构造成与座椅前后方向相交的面,载荷传递部与连结部件的背部连结,并从连结部件处起朝后方延伸,在载荷传递部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处设置有载荷承接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第1载荷吸收部的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第2载荷吸收部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的图。
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第2载荷吸收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以下的“实施方式”示出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范围内的实施方式的示例。即,记载在权利要求中的技术方案等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示出的具体结构或构造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可安装在车辆等交通工具中的座椅(以下称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示例进行说明。标注在各图中表示方向的箭头是为了便于理解各图的相互关系以及部件或部位的形状等而标注的符号。
因此,该交通工具用座椅不限于标注在各图中的方向。各图示出的方向是在将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组装到车辆中的状态下的方向。
对于至少标注符号加以说明的部件或部位,除事先声明为“一个”等情形外,其至少设置有一个。即,在未事先声明为“一个”等情形下,该部件可以设置有两个以上。
(第1实施方式)
1.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概要
如图1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座椅主体2至少具有坐垫3以及座椅靠背5。坐垫3是用于支撑就坐者臀部的部位。座椅靠背5是用于支撑就坐者背部的部位。
<框架结构>
座椅框架7是构成座椅主体2的骨架的部件。该座椅框架7包括靠背框架9以及坐垫框架11。靠背框架9是构成座椅靠背5的骨架的部件。
靠背框架9至少具有第1靠背侧架9A、第2靠背侧架9B、第1 靠背连结部件9C(又称为上部靠背连结部件)以及第2靠背连结部件 9D(又称为下部靠背连结部件)。
第1靠背侧架9A以及第2靠背侧架9B是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件。第2靠背侧架9B配置在于座椅宽度方向上与第1靠背侧架9A 分开的位置处。
第1靠背连结部件9C以及第2靠背连结部件9D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并连结第1靠背侧架9A和第2靠背侧架9B。第1靠背连结部件9C配置在靠背框架9的上端部。
第2靠背连结部件9D配置在比第1靠背连结部件9C靠下方的位置处。此外,第1靠背连结部件9C是通过将板材冲压成形成规定形状而形成的板状部件。第2靠背连结部件9D是圆管状的钢管。
坐垫框架11是构成坐垫3的骨架的部件。该坐垫框架11至少具有第1坐垫侧架11A、第2坐垫侧架11B、第1坐垫连结部件11C(又称为前方坐垫连结部件)以及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又称为后方坐垫连结部件)。
第1坐垫侧架11A以及第2坐垫侧架11B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部件。第2坐垫侧架11B配置在于座椅宽度方向上与第1坐垫侧架11A分开的位置处。
第1坐垫连结部件11C以及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并连结第1坐垫侧架11A和第2坐垫侧架11B。第1坐垫连结部件11C以及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是圆管状的钢管。
第1坐垫连结部件11C连结第1坐垫侧架11A的前端部和第2坐垫侧架11B的前端部。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连结第1坐垫侧架11A 的后端部和第2坐垫侧架11B的后端部。
2.载荷吸收结构
2.1载荷吸收结构的概要
如图2所示,在座椅框架7的背部设置有第1载荷吸收部13以及第2载荷吸收部15。第1载荷吸收部13是由金属制成的部件,当超过预先规定大小的朝座椅前方的载荷(以下称为第1载荷)作用于第1 载荷吸收部13时,第1载荷吸收部13产生塑性变形。
第2载荷吸收部15设置在座椅框架7的背部中的比第1载荷吸收部13靠下方的位置处。该第2载荷吸收部15是由金属制成的部件,当超过预先规定大小的朝座椅前方的载荷(不同于上述第1载荷的载荷,以下称为第2载荷)作用于第2载荷吸收部15时,第2载荷吸收部15产生塑性变形。
关于第1载荷和第2载荷的大小,二者既可以相同,也可以是第 1载荷大于第2载荷,还可以是第2载荷大于第1载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第1载荷大于第2载荷的情况。
2.2载荷吸收结构的细节
<第1载荷吸收部>
第1载荷吸收部13设置在靠背框架9上。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该第1载荷吸收部13固定于第1靠背侧架9A以及第2靠背连结部件 9D。该情形下,可以利用焊接或螺栓实施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焊接实施固定。
第1载荷吸收部13具有载荷承接部13A、第1载荷传递部13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3C。载荷承接部13A是由与座椅前后方向相交(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正交)的面形成的部位。
通过焊接将第1载荷传递部13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3C连结固定在靠背框架9的背部。该第1载荷传递部13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 13C各自从被实施了连结固定的部位起朝座椅后方延伸。
载荷承接部13A设置在第1载荷传递部13B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3C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第1载荷传递部 13B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与第2载荷传递部13C分开。第1载荷吸收部13形成为大致C字形或大致U字形。
第1载荷传递部13B的前端部13B1被对焊在第2靠背连结部件 9D上。即,以第1载荷传递部13B的前端部13B1接触第2靠背连结部件9D的状态对第1载荷传递部13B和第2靠背连结部件9D实施了焊接。
第2载荷传递部13C的前端部13C1以搭接的方式焊接在第1靠背侧架9A上。即,以第1靠背侧架9A的板面和第2载荷传递部13C 的前端部13C1(的板面)重叠的状态实施了填角焊接。或者也可以利用固定件,还可以利用接触焊接、粘接剂。
第1载荷吸收部13是利用冲压加工等塑性加工由一张金属板一体成形出载荷承接部13A、第1载荷传递部13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3C 的一体成形品。
<第2载荷吸收部>
如图4所示,第2载荷吸收部15设置在坐垫框架11上。该第2 载荷吸收部15固定在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上。该情形下,可以利用焊接或螺栓实施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焊接实施固定。
第2载荷吸收部15具有载荷承接部15A、第1载荷传递部15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5C。载荷承接部15A是由与座椅前后方向相交(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正交)的面形成的部位。
通过焊接将第1载荷传递部15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5C连结固定在坐垫框架11(本实施方式中为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的背部。该第1载荷传递部15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5C从第2坐垫连结部件 11D处起朝座椅后方延伸。
载荷承接部15A设置在第1载荷传递部15B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5C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第1载荷传递部 15B在座椅宽度方向上与第2载荷传递部15C分开。第2载荷吸收部 15形成为大致C字形或大致U字形。
第1载荷传递部15B和第2载荷传递部15C各自的第1端部分别设置有凸缘部15D、15E。凸缘部15D、15E是用于使第2载荷吸收部 15与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相接触的接触面积增大的部位,凸缘部 15D、15E使焊接变得容易。
以凸缘部15D、15E接触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的状态,对第1 载荷传递部15B与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以及对第2载荷传递部15C 与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实施了焊接。
第2载荷吸收部15是利用冲压加工等塑性加工由一张金属板一体成形出载荷承接部15A、第1载荷传递部15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5C 的一体成形品。
3.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
例如图5所示,当发生“在实线示出的货物C的上端部冲撞到第 1载荷吸收部13后,该货物会产生如双点划线所示的旋转,从而该货物C的比上端靠下方的部位冲撞到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背面”的冲撞模式时,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以如下方式吸收冲击。
即,如果是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例如在货物C的上端部冲撞到第1载荷吸收部13从而使第1载荷吸收部13产生塑性变形后,即使在该货物C产生了旋转的情形下,也能够由第2载荷吸收部15吸收冲击载荷。因此,即使在发生了上述冲撞模式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也能够吸收冲击。
第1载荷吸收部13设置在靠背框架9上,第2载荷吸收部15设置在坐垫框架11上。由此,即使在上述冲撞模式下载荷输入到交通工具用座椅1时,也能够吸收冲击。
第2载荷吸收部15构造成,将输入到该第2载荷吸收部15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传递给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
由此,输入到第2载荷吸收部15的载荷的一部分经由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而向第1坐垫侧架11A以及第2坐垫侧架11B分散传递。因此,能够抑制载荷集中到坐垫框架11的局部的情况,从而抑制坐垫框架11受到大程度的损坏。
第2载荷吸收部15具有载荷承接部15A、第1载荷传递部15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5C,载荷承接部15A构造成与座椅前后方向相交的面,第1载荷传递部15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5C各自与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的背部连结且朝座椅后方延伸。
并且,在第1载荷传递部15B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5C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处设置有载荷承接部15A。由此,能够使输入到第2载荷吸收部15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切实地传递到第 2坐垫连结部件11D。
(第2实施方式)
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载荷吸收部15连同第1载荷传递部15B 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5C一起配置在从第1坐垫侧架11A观察时靠第 2坐垫侧架11B侧的位置处。
与此相对,如图6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第2载荷吸收部15配置成使得第1坐垫侧架11A处在第1载荷传递部15B与第2载荷传递部 15C之间。与此相同,第1载荷吸收部13也可以配置成使得第1靠背侧架9A处在第1载荷传递部13B与第2载荷传递部13C之间。
下文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载荷吸收部15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其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素等标注与上述第1 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因此,第2实施方式中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第1载荷传递部15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5C未设置凸缘部15D、15E。第1载荷传递部15B的前端部15B1被对焊在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上。
第2载荷传递部15C的前端部15C1以搭接的方式焊接在支架11E 上,其中,支架11E设置在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上。支架11E是固定在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上的板状部件,并且可以具有构造成支撑载荷承接部15A的支架凸缘11E1。
支架11E配置在隔着第1坐垫侧架11A与第2坐垫侧架11B相反的一侧。因此,第1坐垫侧架11A位于第1载荷传递部15B与第2载荷传递部15C之间。
第2实施方式的第2载荷吸收部15是利用冲压加工等塑性加工由一张金属板而一体成形出载荷承接部15A、第1载荷传递部15B以及第2载荷传递部15C的一体成形品。该金属板的板厚可以大于构成第1 实施方式的第2载荷吸收部15的板材的厚度。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载荷吸收部15具有第1载荷传递部15B和第 2载荷传递部15C。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废除第 1载荷传递部15B和第2载荷传递部15C中的任意一个载荷传递部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载荷吸收部15是利用冲压加工等塑性加工由一张金属板一体成形出载荷承接部15A、第1载荷传递部15B以及第2 载荷传递部15C的一体成形品。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载荷吸收部15设置在第2坐垫连结部件11D 上。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第2载荷吸收部15也可以设置在第1坐垫侧架11A上。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载荷吸收部15设置在坐垫框架11上。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第2载荷吸收部15也可以设置在靠背框架9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造成第1载荷吸收部13和第2载荷吸收部 15仅设置在座椅框架7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第1载荷吸收部13和第2载荷吸收部15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座椅框架7的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端。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载荷吸收部13以及第2载荷吸收部15构造成当作用有超过预先规定大小的载荷时通过产生塑性变形来吸收该载荷。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例如,第1载荷吸收部13以及/或第2载荷吸收部15也可以构造成当作用有载荷时通过产生弹性变形或破坏变形来吸收该载荷。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载荷吸收部13以及第2载荷吸收部15由金属制成。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第1载荷吸收部13以及 /或第2载荷吸收部15也可以由树脂制成。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车辆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在铁路车辆、船舶以及航空器等交通工具中使用的座椅、以及在用于剧场或家庭等的固定型座椅中应用本实用新型。
此外,本实用新型只要符合权利要求公开的主旨即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因此,也可以是由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两个实施方式组合而成的结构,或者是废除上述实施方式中图示的构成元素中的任意一个构成元素后形成的结构,或者是废除标注符号加以说明的构成元素中的任意一个构成元素后形成的结构。

Claims (8)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可安装在交通工具中,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特征在于,具有:
座椅主体;
座椅框架,所述座椅框架构成所述座椅主体的骨架;
第1载荷吸收部,所述第1载荷吸收部设置在所述座椅框架的背部;以及
第2载荷吸收部,所述第2载荷吸收部设置在所述座椅框架的背部中的比所述第1载荷吸收部靠下方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主体具有座椅靠背以及坐垫,
所述座椅框架包括靠背框架和坐垫框架,所述靠背框架构成所述座椅靠背的骨架,所述坐垫框架构成所述坐垫的骨架,
所述第1载荷吸收部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上,所述第2载荷吸收部设置在所述坐垫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垫框架具有第1侧架、第2侧架以及连结部件,
所述第1侧架和所述第2侧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
所述连结部件连结所述第1侧架的后端部和所述第2侧架的后端部,并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
所述第2载荷吸收部构造成,将输入到该第2载荷吸收部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传递给所述连结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载荷吸收部具有载荷承接部以及载荷传递部,
所述载荷承接部构造成与座椅前后方向相交的面,
所述载荷传递部与所述连结部件的背部连结,并从所述连结部件处起朝座椅后方延伸,并且在所述载荷传递部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处设置有所述载荷承接部。
5.一种载荷吸收部件,是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载荷吸收部件,所述载荷吸收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座椅主体和座椅框架,所述座椅框架构成所述座椅主体的骨架,
该载荷吸收部件构造成设置在所述座椅框架的背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荷吸收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主体具有坐垫,所述座椅框架具有坐垫框架,所述坐垫框架构成所述坐垫的骨架,
该载荷吸收部件构造成设置在所述坐垫框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荷吸收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垫框架具有第1侧架、第2侧架以及连结部件,
所述第1侧架和所述第2侧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
所述连结部件连结所述第1侧架的后端部和所述第2侧架的后端部,并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
所述载荷吸收部件构造成,将输入到该载荷吸收部件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传递给所述连结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载荷吸收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吸收部件具有载荷承接部以及载荷传递部,
所述载荷承接部构造成与座椅前后方向相交的面,
所述载荷传递部与所述连结部件的背部连结,并从所述连结部件处起朝后方延伸,在所述载荷传递部的于延伸方向上的前端处设置有所述载荷承接部。
CN202020231802.4U 2019-03-01 2020-02-28 交通工具用座椅以及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载荷吸收部件 Active CN2124229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7935A JP7470492B2 (ja) 2019-03-01 2019-03-01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9-037935 2019-03-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2911U true CN212422911U (zh) 2021-01-29

Family

ID=72235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1802.4U Active CN212422911U (zh) 2019-03-01 2020-02-28 交通工具用座椅以及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载荷吸收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8561B2 (zh)
JP (1) JP7470492B2 (zh)
CN (1) CN21242291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06413A (ja) * 2021-01-07 2022-07-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フレー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25629U (zh) * 1990-04-02 1991-12-18
JP3125629B2 (ja) 1995-05-25 2001-01-2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座席構造
JP3665842B2 (ja) * 1997-02-05 2005-06-29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ヤシート装置
BRPI0408989B1 (pt) * 2003-03-31 2015-07-07 Ts Tech Co Ltd Estrutura de encosto de assento para assento de veículo
JP2005186670A (ja) * 2003-12-24 2005-07-14 Delta Kogyo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WO2007048256A1 (en) * 2005-10-25 2007-05-03 Intier Automotive Inc. Energy absorbing seat frame
JP5338813B2 (ja) * 2008-06-06 2013-11-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シート
JP5654273B2 (ja) * 2009-09-04 2015-01-14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の構造
WO2011083566A1 (ja) * 2010-01-05 2011-07-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WO2012077764A1 (ja) * 2010-12-08 2012-06-1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750966B2 (ja) * 2011-03-24 2015-07-2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8967663B2 (en) * 2011-05-25 2015-03-03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5929432B2 (ja) 2012-04-02 2016-06-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6166643B2 (ja) * 2013-01-23 2017-07-19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車両用シート
EP3144179B1 (en) * 2014-05-12 2020-01-29 Delta Tooling Co., Ltd. Seat structure
JP6294772B2 (ja) * 2014-06-24 2018-03-1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6213403B2 (ja) * 2014-07-08 2017-10-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6387258B2 (ja) * 2014-07-10 2018-09-05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KR101664651B1 (ko) * 2015-01-16 2016-10-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목 상해 저감 성능이 향상되는 차량용 시트
JP2016150732A (ja) 2015-02-19 2016-08-22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リヤシート
JP6560888B2 (ja) * 2015-04-14 2019-08-14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CN108025664A (zh) * 2015-10-02 2018-05-1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框架
JP6555102B2 (ja) * 2015-11-20 2019-08-0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EP3414126B1 (de) * 2016-02-08 2022-07-20 Adient US LLC Vorrichtung zur beeinflussung einer rückverlagerung eines sitzes sowie sitz
US10913379B2 (en) * 2019-03-08 2021-02-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tention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38708A (ja) 2020-09-03
US20200276921A1 (en) 2020-09-03
JP7470492B2 (ja) 2024-04-18
US11148561B2 (en)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6365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構造
JP533977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のフレーム構造及び該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
JP529200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8312911B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AU2007312130B2 (en) Floor underframe for vehicle
JP2023063393A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
WO2006083024A1 (ja) 衝撃吸収可能なシートバックを備える自動車用シート
JP2007290579A (ja) 車体構造および荷重伝達方法
JP579983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
JP2007062539A (ja) シート支持構造
JP2011025827A (ja) 自動車シート
CN212422911U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以及用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载荷吸收部件
JP506429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4300937B2 (ja) 自動車の側突対応構造
JP590670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
EP3575143A1 (en) Vehicular seat structure
JP4101617B2 (ja) 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体
JP4717628B2 (ja) リア・シート
JP7263927B2 (ja) ストライカー
JP6665727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736762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040831B2 (ja) ブラケット
US20230311730A1 (en) Cushion frame
JP2019081455A (ja) シート構造
CN114715008B (zh) 座椅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