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3309U - 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73309U CN212373309U CN202021099277.1U CN202021099277U CN212373309U CN 212373309 U CN212373309 U CN 212373309U CN 202021099277 U CN202021099277 U CN 202021099277U CN 212373309 U CN212373309 U CN 2123733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inner shell
- buffering
- impact stress
- unmanned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包括弧形外壳、连接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弧形外壳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内壳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架组和配合块,所述支架组对称设置在内壳的内侧面上,且支架组与内壳垂直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可以将其稳定的安装在车辆的外部,保证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内壳和外壳中部的橡胶柱进行缓冲,同时通过支架组和配合块来对缓冲机构进行限位,保证缓冲机构可以通过支撑架来对内壳进行稳定的支撑,保证在发生碰撞以后内壳的不同位置均可以通过缓冲机构来独立支撑,进而达到提高缓冲效果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防撞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汽车受到侧面撞击时,车门很容易受到冲击而变形,从而直接伤害到车内乘员,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不少汽车公司就在汽车两侧门夹层中间放置一两根非常坚固的钢梁,这就是常说的侧门防撞杆,防撞杆的防撞作用是:当侧门受到撞击时,坚固的防撞杆能大大减轻侧门的变形程度,从而能减少汽车撞击对车内乘员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车辆防撞杆结构简单,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而缓冲效果较差,同时传统的车辆防撞杆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往往都是直接将碰撞的力直接传递到车辆上,这样会给车辆带来较大的震动,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传统的车辆防撞杆很容易发生折断,这样在碰撞过程中容易增加车辆损害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车辆防撞杆结构简单,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而缓冲效果较差,同时传统的车辆防撞杆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往往都是直接将碰撞的力直接传递到车辆上,这样会给车辆带来较大的震动,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传统的车辆防撞杆很容易发生折断,这样在碰撞过程中容易增加车辆损害的情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包括弧形外壳、连接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弧形外壳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内壳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架组和配合块,所述支架组对称设置在内壳的内侧面上,且支架组与内壳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配合块安装在支架组的外部,且配合块与支架组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均匀的设置在配合块的侧面,且缓冲机构与配合块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的车辆防撞杆结构简单,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而缓冲效果较差,同时传统的车辆防撞杆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往往都是直接将碰撞的力直接传递到车辆上,这样会给车辆带来较大的震动,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传统的车辆防撞杆很容易发生折断,这样在碰撞过程中容易增加车辆损害的情况的问题,通过对弧形外壳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内壳和外壳来进行初级缓冲使用,同时通过对连接机构的设置来便于通过支架组和配合块的配合来实现对缓冲机构定位的目的,同时通过对缓冲机构的设置来进一步增加设备缓冲效果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和外壳的中部还均匀设置有若干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与内壳和外壳均固定连接,通过对橡胶柱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内壳和外壳之间拥有良好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包括水平柱和立杆,所述立杆垂直设置在水平柱的中部,且立杆与水平柱固定连接,通过对支架组的设置来保证配合配合块进行滑动限位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块中部开设置与水平柱相配合的圆孔,且配合块上还设置有与立杆相配合的方形槽,通过对圆孔和方形槽的设置来保证水平柱和立杆都可以稳定的进行支撑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配合架、定位块和支撑架,所述定位块均匀的固定在配合架的内侧面上,所述支撑架安装在定位块的头部,且支撑架与定位块水平滑动连接,通过对缓冲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设备在发生碰撞以后,支撑架可以在定位块内部滑动,进而通过缓冲弹簧来实现定位块和支撑架之间缓冲效果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的内部还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定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车辆防护设备结构和使用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方便使用者可以将其稳定的安装在车辆的外部,保证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内壳和外壳中部的橡胶柱进行缓冲,同时通过支架组和配合块来对缓冲机构进行限位,保证缓冲机构可以通过支撑架来对内壳进行稳定的支撑,保证在发生碰撞以后内壳的不同位置均可以通过缓冲机构来独立支撑,进而达到提高缓冲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弧形外壳和支架组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配合块和缓冲机构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形外壳;11、内壳;111、橡胶柱;12、外壳;2、连接机构;21、支架组;211、水平柱;212、立杆;22、配合块;221、圆孔;222、方形槽;3、缓冲机构;31、配合架;32、定位块;3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包括弧形外壳1、连接机构2和缓冲机构3,弧形外壳1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通过对弧形外壳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内壳11和外壳12来进行初级缓冲使用,内壳11设置在外壳12的内部,且内壳11与外壳12固定连接,通过对传统的车辆防护设备结构和使用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方便使用者可以将其稳定的安装在车辆的外部,保证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内壳11和外壳12中部的橡胶柱111进行缓冲,同时通过支架组21和配合块22来对缓冲机构3进行限位,保证缓冲机构3可以通过支撑架33来对内壳11进行稳定的支撑,保证在发生碰撞以后内壳11的不同位置均可以通过缓冲机构3来独立支撑,进而达到提高缓冲效果的目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车辆防撞杆结构简单,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而缓冲效果较差,同时传统的车辆防撞杆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往往都是直接将碰撞的力直接传递到车辆上,这样会给车辆带来较大的震动,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传统的车辆防撞杆很容易发生折断,这样在碰撞过程中容易增加车辆损害的情况的问题,内壳11和外壳12的中部还均匀设置有若干橡胶柱111,橡胶柱111与内壳11和外壳12均固定连接,通过对橡胶柱11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内壳11和外壳12之间拥有良好的缓冲效果;
连接机构2包括支架组21和配合块22,支架组21对称设置在内壳11的内侧面上,且支架组21与内壳11垂直固定连接,配合块22安装在支架组21的外部,且配合块22与支架组21滑动连接,同时通过对连接机构2的设置来便于通过支架组21和配合块22的配合来实现对缓冲机构3定位的目的,支架组21包括水平柱211和立杆212,立杆212垂直设置在水平柱211的中部,且立杆212与水平柱211固定连接,通过对支架组21的设置来保证配合配合块22进行滑动限位使用,配合块22中部开设置与水平柱211相配合的圆孔221,且配合块22上还设置有与立杆212相配合的方形槽222,通过对圆孔221和方形槽222的设置来保证水平柱211和立杆212都可以稳定的进行支撑使用;
缓冲机构3均匀的设置在配合块22的侧面,且缓冲机构3与配合块22固定连接,同时通过对缓冲机构3的设置来进一步增加设备缓冲效果的目的,缓冲机构3包括配合架31、定位块32和支撑架33,定位块32均匀的固定在配合架31的内侧面上,支撑架33安装在定位块32的头部,且支撑架33与定位块32水平滑动连接,定位块32的内部还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一端与定位块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33固定连接,通过对缓冲机构3的结构设置来保证设备在发生碰撞以后,支撑架33可以在定位块32内部滑动,进而通过缓冲弹簧来实现定位块32和支撑架33之间缓冲效果的目的。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包括弧形外壳(1)、连接机构(2)和缓冲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外壳(1)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所述内壳(11)设置在外壳(12)的内部,且内壳(11)与外壳(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支架组(21)和配合块(22),所述支架组(21)对称设置在内壳(11)的内侧面上,且支架组(21)与内壳(11)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配合块(22)安装在支架组(21)的外部,且配合块(22)与支架组(21)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机构(3)均匀的设置在配合块(22)的侧面,且缓冲机构(3)与配合块(2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1)和外壳(12)的中部还均匀设置有若干橡胶柱(111),所述橡胶柱(111)与内壳(11)和外壳(12)均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21)包括水平柱(211)和立杆(212),所述立杆(212)垂直设置在水平柱(211)的中部,且立杆(212)与水平柱(2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块(22)中部开设置与水平柱(211)相配合的圆孔(221),且配合块(22)上还设置有与立杆(212)相配合的方形槽(2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配合架(31)、定位块(32)和支撑架(33),所述定位块(32)均匀的固定在配合架(31)的内侧面上,所述支撑架(33)安装在定位块(32)的头部,且支撑架(33)与定位块(32)水平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2)的内部还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定位块(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33)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99277.1U CN212373309U (zh) | 2020-06-15 | 2020-06-15 | 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99277.1U CN212373309U (zh) | 2020-06-15 | 2020-06-15 | 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73309U true CN212373309U (zh) | 2021-01-19 |
Family
ID=74162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99277.1U Active CN212373309U (zh) | 2020-06-15 | 2020-06-15 | 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73309U (zh) |
-
2020
- 2020-06-15 CN CN202021099277.1U patent/CN2123733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41564B (zh) |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 |
CN205498856U (zh) | 一种游览车用保险杠 | |
CN110341563B (zh) | 一种集成式吸能座椅 | |
CN210337663U (zh) | 一种吸能座椅的下连接结构 | |
CN115303219A (zh) | 一种汽车防撞组件 | |
CN212373309U (zh) | 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 | |
CN112599906B (zh) | 一种防撞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 |
CN219904278U (zh) | 汽车逐级吸能保险杠 | |
CN210310552U (zh) | 一种减震型汽车底盘 | |
CN108275100A (zh) | 一种伸缩汽车保险杠以及汽车 | |
CN210310042U (zh) |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 |
CN210478457U (zh) | 一种集成式吸能座椅 | |
CN210310043U (zh) | 一种外挂式吸能装置 | |
CN209795611U (zh) | 一种汽车前围内板 | |
CN207984777U (zh) | 一种伸缩汽车保险杠以及汽车 | |
CN209795610U (zh) | 一种防撞的汽车前围内板 | |
CN110606036A (zh) |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 |
CN205930600U (zh) | 一种抗撞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 |
CN217170614U (zh) | 一种履带式无人车用防撞支架 | |
KR100597369B1 (ko) | 차량용 후드 힌지장치 | |
CN217455902U (zh) | 一种汽车机械撞击缓冲装置 | |
CN213862508U (zh) | 一种全包围保险杠 | |
CN219192352U (zh) | 一种汽车仪表板支架 | |
CN210337662U (zh) | 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 | |
CN219948120U (zh) | 一种拖拉机前围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