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7662U - 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7662U
CN210337662U CN201921184195.4U CN201921184195U CN210337662U CN 210337662 U CN210337662 U CN 210337662U CN 201921184195 U CN201921184195 U CN 201921184195U CN 210337662 U CN210337662 U CN 210337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 pipe
fixed
sliding block
bearing
sl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841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hi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h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hi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h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841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7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7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7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包括导向管、钢带、销轴、轴承组件和滑块组件,所述导向管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轴承组件套设于所述导向管外且通过套设于其外部的滑块组件固定,所述钢带设置于所述导向管内且上下两端固定,所述钢带上设有弹性弯曲结构,所述销轴分别交叉设置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的两侧,且销轴的两端凸伸出导向管的活动槽外并固定于所述轴承组件上。本实用新型具有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具有更好的缓冲避震效果,达到了更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人体的不可逆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装甲车或防雷车在碰触地雷爆炸瞬间,受到爆炸物的爆炸波攻击时,很多伤亡事故不是由于装甲车被击穿造成的,更多的是由于爆炸冲击波造成的。因此对现有的装甲车或防雷车的座椅进行减震缓冲作为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现有的防雷座椅通常是通过弹簧作为减震部件,这样的防雷减震只能避震一小段震动频率,避震效果不佳,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其具有缓冲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包括导向管、钢带、销轴、轴承组件和滑块组件,所述导向管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轴承组件套设于所述导向管外且通过套设于其外部的滑块组件固定,所述钢带设置于所述导向管内且上下两端固定,所述钢带上设有弹性弯曲结构,所述销轴分别交叉设置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的两侧,且销轴的两端凸伸出导向管的活动槽外并固定于所述轴承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管和钢带的上下两端均对应贯穿开设有通孔,且钢带下端的通孔为长条状,且所述钢带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穿过通孔将其两端固定。
优选的,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上轴承、衬套和下轴承,所述衬套固定装设于所述导向管上,且所述销轴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衬套上,所述上轴承和下轴承分别滑动装设于所述导向管上且位于所述衬套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滑块组件包括下滑块、上滑块和定位套,所述下滑块和上滑块依次套设于所述轴承组件外,所述定位套具有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所述定位套套设于所述导向管上且通过下安装部与所述上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上端缘开设有敞口槽,所述定位套的上安装部通过所述螺栓穿过安装孔及导向管和钢带的通孔固定。
优选的,所述下滑块的高度为下轴承的高度的1/2,且所述下滑块上设有连接销,用于与上滑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且作为汽车座椅的靠背骨架,所述滑块组件的一侧设有安装平面,且下滑块和上滑块上均开设有固定孔,用于固定安装连接板将汽车座椅的座椅骨架与吸能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弯曲结构呈S形状,所述销轴数量为3个,且每个销轴抵顶装设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的弯曲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集成式吸能装置与汽车座椅固定连接并配合使用,当车子受到爆炸底板出现严重变形时,所述导向管随着底板的变形向上与销轴、轴承组件和滑块组件产生相对移动,此时通过销轴与钢带之间的相对移动,产生弹性势能,实现汽车座椅的缓冲,起到对人员的保护作用,减少人体的不可逆伤害。同时所述钢带的弹性弯曲结构产生形变所需的势能较大,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安装部的设计用于将导向管、钢带和定位套固定,进而在汽车运动过程中,导向管不会因颠簸产生相对移动,不会使钢带反复受力造成座椅相对蠕动,且敞口槽的设计,在导向管受到巨大冲击向上移动式,可冲破安装套的束缚,可使吸能装置正常工作,实现座椅的缓冲,因此,所述安装孔和敞口槽的设计不仅可以避免在行车过程中钢带受力产生蠕动,且不会在爆炸冲击下影响吸能装置的正常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吸能装置的对座椅起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作为所述靠背骨架,因此,本实用新型以此将吸能装置和座椅的靠背骨架集成为一体式,不仅吸能缓冲的稳定性更强,更稳定,而且结构更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分解图;
图3是图1中钢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式吸能装置与汽车座椅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导向管1、钢带2、弹性弯曲结构21、通孔22、销轴3、轴承组件4、上轴承41、衬套42、下轴承43、滑块组件5、下滑块51、上滑块52、定位套53、上安装部531、下安装部532、安装孔533、敞口槽534、安装平面54、固定孔55、活动槽6、螺栓7。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7,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包括导向管1、钢带2、销轴3、轴承组件4和滑块组件5,所述导向管1上开设有活动槽6,且该活动槽6呈长条状结构,当导向管1、钢带2与销轴3、轴承组件4、滑块组件5产生相对移动时,该活动槽6为移动轨迹和移动空间。所述轴承组件4套设于所述导向管1外且通过套设于其外部的滑块组件5固定,所述钢带2设置于所述导向管1内且上下两端固定,所述钢带2上设有弹性弯曲结构21,所述销轴3分别交叉设置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21的两侧,且销轴3的两端凸伸出导向管1的活动槽6外并固定于所述轴承组件4上。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吸能装置装设于汽车座椅上对汽车座椅上的人员产生缓冲吸能的作用,在车子受到爆炸底板出现严重变形时,所述导向管1随着底板的变形向上产生相对移动,此时通过销轴3与钢带2的弹性弯曲结构21之间的相对移动,产生弹性势能,实现缓冲,同时所述钢带2的弹性弯曲结构21的产生形变所需的势能较大,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
请参阅图3,所述导向管1和钢带2的上下两端均对应贯穿开设有通孔22,且钢带2下端的通孔22为长条状,且所述钢带2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7穿过通孔22将其两端固定,本实用新型中的钢带2的下端通孔22为长条状的结构设计,当钢带2向上移动时,弹性弯曲结构21与销轴3之间相互受力,可避免钢带2两端处于张紧状态出现断裂或不能相对移动的情况,进而造成缓冲吸能失败。
请参阅图2,所述轴承组件4包括上轴承41、衬套42和下轴承43,所述衬套42固定装设于所述导向管1上,且所述销轴3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衬套42上,所述上轴承41和下轴承43分别滑动装设于所述导向管1上且位于所述衬套42的上下两端。其中,所述中部设置的衬套42用于固定销轴3避免其在没有受到冲击力的情况下移动,保证钢带2及其弹性弯曲结构21在常规状态下为不受力状态;所述上轴承41和下轴承43的设置,其可与导向管1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但不受力的情况下,其通过外部的滑块组件固定处于静止固定的状态,当在受爆炸冲击力的情况下,可与导向管1之间产生相对移动,进而使钢带2受力实现冲击卸力的效果,因此,所述上轴承41和下轴承43的设置在产生相对运动过程中可起到导向和减小运动阻力的作用。其中,所述上轴承41和下轴承43可通过轨道设置滑动装设于导向管1上。
具体的,所述滑块组件5包括下滑块51、上滑块52和定位套53,所述下滑块51和上滑块52依次套设于所述轴承组件4外,用于固定轴承组件4及装设于导向管1内的钢带2。所述定位套53具有上安装部531和下安装部532,所述定位套53套设于所述导向管1上且通过下安装部532与所述上滑块52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部531上开设有安装孔533,且安装孔533上端缘开设有敞口槽534,所述定位套53的上安装部531通过所述螺栓7穿过安装孔533及导向管1和钢带2的通孔固定。其中,所述上安装部531的设计用于将导向管1、钢带2和定位套53固定,进而在汽车运动过程中,导向管1不会因颠簸产生相对移动,不会使钢带2反复受力造成座椅相对蠕动,且敞口槽534的设计,在导向管1受到巨大冲击向上移动式,可冲破安装套353的束缚,可使吸能装置3正常工作,实现座椅的缓冲,因此,所述安装孔533和敞口槽534的设计不仅可以避免在行车过程中钢带2受力产生蠕动,且不会在爆炸冲击下影响吸能装置3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滑块51的高度为下轴承43的高度的1/2,且所述下滑块51上设有连接销,用于与上滑块52连接,在安装时,由于上轴承41和下轴承43与导向管1之间相对活动,因此在安装滑块组件5是存在移动难度,因此,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先安装下滑块51对下轴承43进行固定后再安装上滑块52和定位套53。
请参阅图4和图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向管1的上下两端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且作为汽车座椅的靠背骨架,所述滑块组件5的一侧设有安装平面54,且下滑块51和上滑块52上均开设有固定孔55,用于固定安装连接板将汽车座椅的座椅骨架与吸能装置固定连接。本申请中将作为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的导向管1集成到该吸能装置中,简化了吸能装置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稳定性更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弯曲结构21呈S形状,所述销轴3数量为3个,且每个销轴3抵顶装设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21的弯曲处,当汽车受到爆炸冲击时,导向管1带动钢带2相对于轴承组件4和滑块组件5向上运动时,所述弹性弯曲结构21沿着销轴3拉伸产生势能,对汽车座椅产生缓冲作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管(1)、钢带(2)、销轴(3)、轴承组件(4)和滑块组件(5),所述导向管(1)上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轴承组件(4)套设于所述导向管(1)外且通过套设于其外部的滑块组件(5)固定,所述钢带(2)设置于所述导向管(1)内且上下两端固定,所述钢带(2)上设有弹性弯曲结构(21),所述销轴(3)分别交叉设置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21)的两侧,且销轴(3)的两端凸伸出导向管(1)的活动槽(6)外并固定于所述轴承组件(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1)和钢带(2)的上下两端均对应贯穿开设有通孔(22),且钢带(2)下端的通孔(22)为长条状,且所述钢带(2)的上下两端通过螺栓(7)穿过通孔(22)将其两端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4)包括上轴承(41)、衬套(42)和下轴承(43),所述衬套(42)固定装设于所述导向管(1)上,且所述销轴(3)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衬套(42)上,所述上轴承(41)和下轴承(43)分别滑动装设于所述导向管(1)上且位于所述衬套(42)的上下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件(5)包括下滑块(51)、上滑块(52)和定位套(53),所述下滑块(51)和上滑块(52)依次套设于所述轴承组件(4)外,所述定位套(53)具有上安装部(531)和下安装部(532),所述定位套(53)套设于所述导向管(1)上且通过下安装部(532)与所述上滑块(52)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部(531)上开设有安装孔(533),且安装孔(533)上端缘开设有敞口槽(534),所述定位套(53)的上安装部(531)通过所述螺栓(7)穿过安装孔(533)及导向管(1)和钢带(2)的通孔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块(51)的高度为下轴承(43)的高度的1/2,且所述下滑块(51)上设有连接销,用于与上滑块(52)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1)的上下两端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且作为汽车座椅的靠背骨架,所述滑块组件(5)的一侧设有安装平面(54),且下滑块(51)和上滑块(52)上均开设有固定孔(55),用于固定安装连接板将汽车座椅的座椅骨架与吸能装置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21)呈S形状,所述销轴(3)数量为3个,且每个销轴(3)抵顶装设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21)的弯曲处。
CN201921184195.4U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 Active CN210337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4195.4U CN210337662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4195.4U CN210337662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7662U true CN210337662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15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84195.4U Active CN210337662U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7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76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blast attenuating seat with lower-limb protection
CN110341564A (zh)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CN210337662U (zh) 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
KR101745628B1 (ko) 지주와 수평 바 사이의 좌우상하 충격흡수 기능을 갖는 휀스
CN210337663U (zh) 一种吸能座椅的下连接结构
CN219568686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且便于安装的公路隔离装置
CN210478457U (zh) 一种集成式吸能座椅
CN111845493B (zh) 军用车辆防雷座椅的手动调节缓冲隔离装置及使用方法
KR101929795B1 (ko) 차량충돌 완충장치
CN214695339U (zh) 一种高速公路安全防撞机构
CN21292694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施工平台
CN210310042U (zh)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CN112677910A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汽车车身
CN203047122U (zh) 一种平头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CN219035276U (zh) 汽车底盘连接件
CN212373309U (zh) 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
CN211342319U (zh) 一种新型地面城轨地铁屏蔽门限位装置
KR100578053B1 (ko) 자동차용 후드로크의 충격흡수구조
CN219339262U (zh) 挂装式防雷座椅
CN210821912U (zh) 一种车用防爆座椅
CN217835565U (zh) 一种内嵌式减震的车架总成
CN218839432U (zh) 游乐小火车车轮运行缓冲减震装置
CN212555925U (zh) 一种轻卡机械减振器
CN21714590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伸缩式可调保险杠
CN220318418U (zh) 一种公路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