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0042U -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10042U CN210310042U CN201921184644.5U CN201921184644U CN210310042U CN 210310042 U CN210310042 U CN 210310042U CN 201921184644 U CN201921184644 U CN 201921184644U CN 210310042 U CN210310042 U CN 2103100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 seat
- hole
- installation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包括靠背骨架、座椅、解锁机构和吸能装置,座椅可调高度的装设于靠背骨架上,解锁机构与座椅固定连接并通过套设于靠背骨架上的滑套装设于靠背骨架上,吸能装置的上端固定于靠背骨架上,下端固定连接于解锁机构上。其中,吸能装置包括内管、外管、钢带和销轴,外管套设于内管外,钢带上设有弹性弯曲结构,销轴分别交叉设置于弹性弯曲结构的两侧且销轴的端部固定于内管上,钢带的两端固定于外管的上下两端,内管的下端与解锁机构连接,外管的上端与靠背骨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具有更好的缓冲避震效果,达到了更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人体的不可逆伤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背景技术
装甲车或防雷车在碰触地雷爆炸瞬间,受到爆炸物的爆炸波攻击时,很多伤亡事故不是由于装甲车被击穿造成的,更多的是由于爆炸冲击波造成的。因此对现有的装甲车或防雷车的座椅进行减震缓冲作为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现有的防雷座椅通常是通过弹簧作为减震部件,这样的防雷减震只能避震一小段震动频率,避震效果不佳,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其具有缓冲吸能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包括靠背骨架、座椅、解锁机构和吸能装置,所述座椅可调高度的装设于所述靠背骨架上,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并通过套设于靠背骨架上的滑套装设于靠背骨架上,所述吸能装置的上端固定于靠背骨架上,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解锁机构上;
其中,所述吸能装置包括内管、外管、钢带和销轴,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所述钢带上设有弹性弯曲结构,所述销轴分别交叉设置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的两侧且销轴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内管上,所述钢带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外管的上下两端,所述内管的下端与所述解锁机构连接,所述外管的上端与所述靠背骨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靠背骨架包括导向杆和横向设置于导向杆之间的安装横杆,所述导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汽车顶部和底部,所述滑套装设于安装横杆上,且所述安装横杆上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解锁机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管和外管的上端分别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所述内管的第一通孔向上贯穿形成敞口槽,所述内管内设有上安装头,该上安装头下端设有第三通孔,且下端向上延伸开设有与第三通孔连通的卡持槽,所述钢带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孔,且钢带的上端卡持于所述上安装头的卡持槽内,所述内管、外管、钢带和上安装头通过固定螺栓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安装孔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所述上安装头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骨架的安装横杆上。
优选的,所述内管的下端凸伸出所述外管的下端,所述内管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移动槽,所述外管的下端开设有第四通孔,且通过固定螺栓穿过第四通孔、钢带下端的安装孔和移动槽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的下端端部内固定装设有下安装头,且所述下安装头固定装设于所述解锁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安装横梁、滑块、卡持条、安装座、定位杆、滚轮、拉索和外壳,所述滑块固定装设于安装横梁的两端,所述卡持条上开设有多个卡持孔,且卡持条活动装设于所述滑块上,卡持条的上端与所述吸能装置的下安装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固定于安装横梁的中部,且所述滚轮可旋转的装设于安装横梁和安装座之间,该滚轮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定位杆装设于滚轮的两侧,且定位杆的一端活动装设于所述活动槽内,另一端凸伸于滑块内且与所述卡持条卡持固定,所述滚轮上缠绕有所述拉索,并通过拉索拉动其旋转,所述外壳包覆于两个卡持条之间的安装横梁、安装座、定位杆、滚轮外,且外壳上设有安装部,且安装部与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座椅的坐垫骨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套的内侧,且所述安装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向下开设有延伸至安装板中部的安装槽,所述滑块的外侧对应所述安装槽设有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卡持于安装槽内,且安装板和滑块均与安装横梁固定。
优选的,所述所述滑块上下左右均贯穿开设有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且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相互连通,第一活动孔为方形结构,第二活动孔为圆形结构,所述卡持条设于第一活动孔内,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设于第二活动孔内并与卡持条上的卡持孔卡扣固定,另一端活动装设于所述滚轮的活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呈几字形结构,包括两侧的安装耳及中部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穿过安装耳及安装横梁固定安装,所述滚轮通过转动轴装设设于所述安装块和安装横梁之间;所述滚轮外侧缘上开设有线槽,且滚轮左上角位置处设有固定轴,所述拉索的缠绕于所述线槽内且端部固定于固定轴上,所述拉索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机构拉动滚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导管、摆臂、转轴和手柄,所述转轴可旋转的装设于汽车座椅上,所述手柄和摆臂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拉索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的下方套设有限位套,且限位套固定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拉索的另一端固定装设于所述摆臂上,且靠近摆臂的拉索上套设有所述限位导管,限位导管上设有固定耳,并通过固定耳装设于座椅上。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为弧形结构,两侧活动槽以顺时针方向的两个起点处于水平位置,且所述定位杆的端部穿过所述安装耳且固定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套设于所述活动槽内且分别位于所述两个起点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通过连接板、解锁机构和滑套固定形成一体,并活动装设于靠背骨架上,且吸能装置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靠背骨架和解锁机构上对座椅实现固定,车子受到爆炸底板出现严重变形时,导向杆向上运动并带动吸能装置的外管和钢带向上运动,内管上固定的销轴克服钢带的弹性弯曲结构,产生弹性势能,避免座椅向上冲击,可起到缓冲作用,对人员保护,减少人体的不可逆伤害。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钢带作为弹性元件,其克服其形变产生的弹性势能较大,能克服高强度的冲击力;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螺栓将外管、内管和钢带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正常形成过程中不会产生相对移动,钢带不受力,且敞口槽的设计,在车子受到巨大冲击后导向杆向上移动,为了保护座椅不受冲击,外管和内管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冲破敞口槽产生相对移动,可使吸能装置正常工作,实现座椅的缓冲。因此,所述第一通孔和敞口槽的设计不仅可避免在行车过程中钢带受力蠕动,且不会在爆炸冲击下影响吸能装置的正常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吸能装置的对座椅起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的解锁机构的滚轮上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活动装设定位杆,且定位杆卡持于卡持条内实现锁止,当解锁时,只需通过拉索拉动滚轮旋转,滚轮带动定位杆同时向内侧移动实现解锁,相对于现有的解锁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强,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吸能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吸能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内管上端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吸能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解锁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的解锁机构去除安装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解锁机构的主视图;
图9是图6中滑块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靠背骨架1、导向杆11、安装横杆12、座椅2、解锁机构3、安装横梁31、滑块32、安装凸块321、第一活动孔322、第二活动孔323、安装板324、安装槽3241、卡持条33、卡持孔331、限位螺栓332、安装座34、安装耳341、安装块342、转动轴343、定位杆35、滚轮36、活动槽361、线槽362、固定轴363、拉索37、外壳38、安装部381、调节机构39、限位导管391、摆臂392、转轴393、手柄394、限位套395、固定耳396、连接套310、吸能装置4、内管41、第一通孔411、敞口槽412、移动槽413、外管42、第二通孔421、第四通孔422、钢带43、弹性弯曲结构431、安装孔432、销轴44、上安装头45、第三通孔451、卡持槽452、固定螺栓46、下安装头47、滑套5、弹簧6、连接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9,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包括靠背骨架1、座椅2、解锁机构3和吸能装置4,所述座椅2可调高度的装设于所述靠背骨架1上,所述解锁机构3与所述座椅2固定连接并通过套设于靠背骨架1上的滑套5装设于靠背骨架1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解锁机构3的锁止工作对座椅2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吸能装置4的上端固定于靠背骨架1上,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解锁机构3上。其中,所述吸能装置4包括内管41、外管42、钢带43和销轴44,所述外管42套设于所述内管41外。所述钢带43上设有弹性弯曲结构431,所述销轴44分别交叉设置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431的两侧且销轴44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内管41上。所述钢带43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外管42的上下两端,所述内管41的下端与所述解锁机构3连接,所述外管42的上端与所述靠背骨架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静止状态下,所述吸能装置4的上端与靠背骨架1固定,下端与解锁机构3固定,解锁结构3同时与座椅2和滑套5固定连接,因此座椅2处于静止固定状态,通过吸能装置4克服座椅2及乘员的重力。当车子受到爆炸底板出现严重变形时,所述靠背骨架1向上产生移动,所述吸能装置4的外管42和钢带43随着靠背骨架1向上移动与吸能装置4的内管41、解锁机构3及座椅2产生相对位移,所述销轴44与钢带32的弹性弯曲结构321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产生弹性势能,对座椅起到缓冲作用,保证人身安全。同时,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钢带43作为弹性元件,其克服其形变产生的弹性势能较大,能克服高强度的冲击力。
所述靠背骨架1包括导向杆11和横向设置于导向杆11之间的安装横杆12,所述导向杆1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汽车顶部和底部。所述滑套5装设于安装横杆12上并可上下移动,且所述安装横杆12上连接有弹簧6,弹簧6的下端与所述解锁机构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6的设置用于在解锁机构3解锁后调节座椅高低位置时,弹簧6可起到克服座椅2的重力作用,不会出现座椅2直接下坠的情况。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5,具体的,所述内管41和外管42的上端分别开设第一通孔411和第二通孔421,且所述内管41的第一通孔411向上贯穿形成敞口槽412,且槽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通孔411的孔径大小。所述内管41内设有上安装头45,该上安装头45下端设有第三通孔451,且下端向上延伸开设有与第三通孔451连通的卡持槽452。所述钢带43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孔432,且钢带43的上端卡持于所述上安装头45的卡持槽452内,所述内管41、外管42、钢带43和上安装头45通过固定螺栓46穿过第一通孔411、第二通孔421、第三通孔451和安装孔432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所述上安装头4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骨架1的安装横杆12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螺栓46将外管41、内管42和钢带43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正常行程过程中不会产生相对移动,钢带43不受力,且敞口槽412的设计,在车子受到巨大冲击后导向杆11向上移动,为了保护座椅2不受冲击,外管42和内管41之间通过固定螺栓46冲破敞口槽412产生相对移动,可使吸能装置4正常工作,实现座椅的缓冲。因此,所述第一通孔411和敞口槽412的设计不仅可避免在行车过程中钢带43受力蠕动,且不会在爆炸冲击下影响吸能装置4的正常工作。
所述内管41的下端凸伸出所述外管42的下端,所述内管41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移动槽413,所述外管42的下端开设有第四通孔422,且通过固定螺栓46穿过第四通孔422、钢带43下端的安装孔432和移动槽413固定连接。所述内管41的下端端部内固定装设有下安装头47,且所述下安装头47固定装设于所述解锁机构3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弯曲结构431呈S形状,所述销轴44的数量为3个,每个销轴44抵顶装设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431的弯曲处,当汽车受到爆炸冲击时,外管42带动钢带43向上运动时,所述弹性弯曲结构431沿着销轴344拉伸产生势能,对汽车座椅2产生缓冲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6至图9,所述解锁机构3包括安装横梁31、滑块32、卡持条33、安装座34、定位杆35、滚轮36、拉索37和外壳38。所述滑块32固定装设于安装横梁31的两端,所述卡持条33上开设有多个卡持孔331,且卡持条33活动装设于所述滑块32上,卡持条33的上端与所述吸能装置4的下安装头47固定连接,下端设有限位螺栓332,可防止在座椅2高度调节时与卡持条33脱落。所述安装座34固定于安装横梁31的中部,且所述滚轮36可旋转的装设于安装横梁31和安装座34之间。该滚轮36上开设有活动槽361,所述定位杆35装设于滚轮36的两侧,且定位杆35的一端活动装设于所述活动槽361内,另一端凸伸于滑块32内且与所述卡持条33卡持固定。所述滚轮36上缠绕有所述拉索37,并通过拉索37拉动其旋转,且所述滚轮36可通过弹簧构件设置为可自动复位。所述外壳38包覆于两个卡持条33之间的安装横梁31、安装座34、定位杆35、滚轮36外,且外壳38上设有安装部381,且安装部381与所述弹簧6的下端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拉索37拉动滚轮36旋转带动定位杆35从卡持条33的卡持孔331内脱离,然后调节座椅2的高度后,滚轮36复位带动定位杆35卡持于卡持条33内实现卡持,该解锁机构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强。
所述滑块32的外侧设有安装板324,所述座椅2的坐垫骨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套5的内侧,且所述安装板324与连接板7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24的内侧向下开设有延伸至安装板324中部的安装槽3241,所述滑块32的外侧对应所述安装槽3241设有安装凸块321,所述安装凸块321卡持于安装槽3241内,且安装板324和滑块32均与安装横梁31固定。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在滑块32安装时,可将滑块32装设于安装槽3241内进行预安装,然后进行安装板324和滑块32与安装横梁31的固定,安装更方便,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32上下左右均贯穿开设有第一活动孔322和第二活动孔323,且第一活动孔322和第二活动孔323相互连通,第一活动孔322为方形结构,第二活动孔323为圆形结构,均对应卡持条33和定位杆35的形状设计,但是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形式。所述卡持条33设于第一活动孔322内,所述定位杆35的一端设于第二活动孔323内并与卡持条33上的卡持孔331卡扣固定,另一端活动装设于所述滚轮36的活动槽361内,此为锁止状态。
所述安装座34呈几字形结构,包括两侧的安装耳341及中部连接的安装块342,所述安装座34通过螺栓穿过安装耳341及安装横梁31固定安装,所述滚轮36通过转动轴343装设设于所述安装块342和安装横梁31之间。所述滚轮36外侧缘上开设有线槽362,且滚轮36左上角位置处设有固定轴363,所述拉索37的缠绕于所述线槽362内且端部固定于固定轴363上,所述拉索37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机构39拉动滚轮36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39包括限位导管391、摆臂392、转轴393和手柄394,所述转轴393可旋转的装设于汽车座椅上,所述手柄394和摆臂392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转轴393的两端。所述拉索37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块42的下方套设有限位套395,且限位套395固定于所述安装块342上,对拉索37起到限位作用,使其不会散落或脱离线槽362外。所述拉索37的另一端固定装设于所述摆臂392上,且靠近摆臂392的拉索37上套设有所述限位导管391,限位导管391上设有固定耳396,并通过固定耳396装设于汽车座椅上,同样对拉索37进线限位,防止长线受力拉动时出现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36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活动槽361,且所述活动槽361为弧形结构,两侧活动槽361以顺时针方向的两个起点处于水平位置,且所述定位杆35的端部穿过所述安装耳341且固定连接有连接套310,连接套310套设于所述活动槽361内且分别位于所述两个起点位置处,当滚轮36顺时针旋转时,其两个起点位置卡持并带动连接套310和定位杆35的向内侧移动解锁。
该解锁机构3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时,所述拉索37缠绕于滚轮36的线槽362内,且定位杆35的外侧一端卡持于卡持条33的卡持孔331内为锁止状态。当需要调节汽车座椅的高度时,可通过手动调节手柄394使转轴393旋转,并带动摆臂392旋转拉动拉索37,拉索37带动滚轮36顺时针旋转,此时活动槽361于顺时针方向的两个起点带动连接套310和定位杆35的向内侧移动,定位杆35脱离卡持条33的卡持孔331解锁,然后调节座椅2高度,滚轮36复位带动定位杆35向外侧移动并卡持于卡持条33内实现锁止。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包括靠背骨架(1)、座椅(2)、解锁机构(3)和吸能装置(4),所述座椅(2)可调高度的装设于所述靠背骨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3)与所述座椅(2)固定连接并通过套设于靠背骨架(1)上的滑套(5)装设于靠背骨架(1)上,所述吸能装置(4)的上端固定于靠背骨架(1)上,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解锁机构(3)上;
其中,所述吸能装置(4)包括内管(41)、外管(42)、钢带(43)和销轴(44),所述外管(42)套设于所述内管(41)外,所述钢带(43)上设有弹性弯曲结构(431),所述销轴(44)分别交叉设置于所述弹性弯曲结构(431)的两侧且销轴(44)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内管(41)上,所述钢带(43)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外管(42)的上下两端,所述内管(41)的下端与所述解锁机构(3)连接,所述外管(42)的上端与所述靠背骨架(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骨架(1)包括导向杆(11)和横向设置于导向杆(11)之间的安装横杆(12),所述导向杆(1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汽车顶部和底部,所述滑套(5)装设于安装横杆(12)上,且所述安装横杆(12)上连接有弹簧(6),弹簧(6)的下端与所述解锁机构(3)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1)和外管(42)的上端分别开设第一通孔(411)和第二通孔(421),且所述内管(41)的第一通孔(411)向上贯穿形成敞口槽(412),所述内管(41)内设有上安装头(45),该上安装头(45)下端设有第三通孔(451),且下端向上延伸开设有与第三通孔(451)连通的卡持槽(452),所述钢带(43)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孔(432),且钢带(43)的上端卡持于所述上安装头(45)的卡持槽(452)内,所述内管(41)、外管(42)、钢带(43)和上安装头(45)通过固定螺栓(46)穿过第一通孔(411)、第二通孔(421)、第三通孔(451)和安装孔(432)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所述上安装头(4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靠背骨架(1)的安装横杆(1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1)的下端凸伸出所述外管(42)的下端,所述内管(41)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移动槽(413),所述外管(42)的下端开设有第四通孔(422),且通过固定螺栓(46)穿过第四通孔(422)、钢带(43)下端的安装孔(432)和移动槽(413)固定连接;所述内管(41)的下端端部内固定装设有下安装头(47),且所述下安装头(47)固定装设于所述解锁机构(3)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3)包括安装横梁(31)、滑块(32)、卡持条(33)、安装座(34)、定位杆(35)、滚轮(36)、拉索(37)和外壳(38),所述滑块(32)固定装设于安装横梁(31)的两端,所述卡持条(33)上开设有多个卡持孔(331),且卡持条(33)活动装设于所述滑块(32)上,卡持条(33)的上端与所述吸能装置(4)的下安装头(47)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34)固定于安装横梁(31)的中部,且所述滚轮(36)可旋转的装设于安装横梁(31)和安装座(34)之间,该滚轮(36)上开设有活动槽(361),所述定位杆(35)装设于滚轮(36)的两侧,且定位杆(35)的一端活动装设于所述活动槽(361)内,另一端凸伸于滑块(32)内且与所述卡持条(33)卡持固定,所述滚轮(36)上缠绕有所述拉索(37),并通过拉索(37)拉动其旋转,所述外壳(38)包覆于两个卡持条(33)之间的安装横梁(31)、安装座(34)、定位杆(35)、滚轮(36) 外,且外壳(38)上设有安装部(381),且安装部(381)与所述弹簧(6)的下端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2)的外侧设有安装板(324),所述座椅(2)的坐垫骨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套(5)的内侧,且所述安装板(324)与连接板(7)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24)的内侧向下开设有延伸至安装板(324)中部的安装槽(3241),所述滑块(32)的外侧对应所述安装槽(3241)设有安装凸块(321),所述安装凸块(321)卡持于安装槽(3241)内,且安装板(324)和滑块(32)均与安装横梁(31)固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2)上下左右均贯穿开设有第一活动孔(322)和第二活动孔(323),且第一活动孔(322)和第二活动孔(323)相互连通,第一活动孔(322)为方形结构,第二活动孔(323)为圆形结构,所述卡持条(33)设于第一活动孔(322)内,所述定位杆(35)的一端设于第二活动孔(323)内并与卡持条(33)上的卡持孔(331)卡扣固定,另一端活动装设于所述滚轮(36)的活动槽(361)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4)呈几字形结构,包括两侧的安装耳(341)及中部连接的安装块(342),所述安装座(34)通过螺栓穿过安装耳(341)及安装横梁(31)固定安装,所述滚轮(36)通过转动轴(343)装设于所述安装块(342)和安装横梁(31)之间;所述滚轮(36)外侧缘上开设有线槽(362),且滚轮(36)左上角位置处设有固定轴(363),所述拉索(37)的缠绕于所述线槽(362)内且端部固定于固定轴(363)上,所述拉索(37)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机构(39)拉动滚轮(36)旋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9)包括限位导管(391)、摆臂(392)、转轴(393)和手柄(394),所述转轴(393)可旋转的装设于汽车座椅上,所述手柄(394)和摆臂(392)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转轴(393)的两端,所述拉索(37)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342)的下方套设有限位套(395),且限位套(395)固定于所述安装块(342)上,所述拉索(37)的另一端固定装设于所述摆臂(392)上,且靠近摆臂(392)的拉索(37)上套设有所述限位导管(391),限位导管(391)上设有固定耳(396),并通过固定耳(396)装设于座椅(2)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6)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活动槽(361),且所述活动槽(361)为弧形结构,两侧活动槽(361)以顺时针方向的两个起点处于水平位置,且所述定位杆(35)的端部穿过所述安装耳(341)且固定连接有连接套(310),连接套(310)套设于所述活动槽(361)内且分别位于所述两个起点位置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84644.5U CN210310042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84644.5U CN210310042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10042U true CN210310042U (zh) | 2020-04-14 |
Family
ID=70125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84644.5U Active CN210310042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1004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41564A (zh) * | 2019-07-25 | 2019-10-18 | 重庆执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
-
2019
- 2019-07-25 CN CN201921184644.5U patent/CN2103100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41564A (zh) * | 2019-07-25 | 2019-10-18 | 重庆执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
CN110341564B (zh) * | 2019-07-25 | 2024-07-16 | 重庆执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41564B (zh) |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 |
CN210337663U (zh) | 一种吸能座椅的下连接结构 | |
CN110341563B (zh) | 一种集成式吸能座椅 | |
CN105584440B (zh) |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吸能装置 | |
CN210310042U (zh) |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 |
CN113063079A (zh) | 一种网络安全测评用装置及方法 | |
CN113060057B (zh) | 一种可调节升降的防雷减振座椅 | |
CN112267757B (zh) |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施工装置 | |
CN209584833U (zh) | 一种公路桥梁防护栏 | |
CN111845493B (zh) | 军用车辆防雷座椅的手动调节缓冲隔离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11849141U (zh) | 一种市政工程用防撞护栏 | |
CN210478457U (zh) | 一种集成式吸能座椅 | |
CN211646141U (zh) | 防撞护栏装置 | |
CN210310043U (zh) | 一种外挂式吸能装置 | |
CN115506283A (zh) | 一种具有缓冲导向功能的山路边缘防护栏 | |
CN115123058A (zh) | 一种车载无人机收放装置 | |
CN213502176U (zh) | 一种汽车防护杠 | |
CN112193192B (zh) | 一种防撞车 | |
CN213508040U (zh) | 一种桥梁防撞新型蓄能回弹滑动缓冲消能装置 | |
CN210737429U (zh) | 一种交通工程防撞装置 | |
CN210337662U (zh) | 一种集成式吸能装置 | |
CN212373309U (zh) | 一种能够充分缓冲撞击应力的无人驾驶车辆用防护装置 | |
CN215851903U (zh) | 一种航检员安全带卷收器的防护装置 | |
CN216611369U (zh) | 一种吸能防撞的拖拉机导流罩 | |
CN211684607U (zh) | 一种车辆侧门用防撞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