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1116U - 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及其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及其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31116U
CN212231116U CN202020759930.6U CN202020759930U CN212231116U CN 212231116 U CN212231116 U CN 212231116U CN 202020759930 U CN202020759930 U CN 202020759930U CN 212231116 U CN212231116 U CN 212231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energy storage
storage system
box bod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99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江
吴修菊
冯志强
秦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ina Energy Storage Solutions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na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ina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599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31116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1209 priority patent/WO2021227102A1/zh
Priority to JP2022600156U priority patent/JP3244070U/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31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31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箱盖(11)和箱本体(12),箱本体(12)内形成可容纳储能系统各部件的空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贯穿的横梁(13),在箱体(1)的外侧面设置有垂直支撑结构(1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保护内部的储能系统部件,具有结构稳定,抗压防震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安装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及其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及其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是一个可完成存储电能和供电的系统,通过储能系统快速充放电能力,有利于提高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传统储能系统的框架主要是使用整体的钣金框体结构将电池和控制电气系统整合在一个箱体中,一些现有技术使用轻量的金属材料,例如铝板或者铝型材,代替传统的钢板。还有一些储能系统的框架为了方便产品的安装,将产品做成的模块化的组合式产品。由于需要进行堆叠组合,组合式的产品结构在总体结构强度上没有整体式的结构强度高。在一些地震多发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当地的标准要求:地震发生时,产品在倾倒以及建筑物压在产品上时,都能够保证一定的强度,从而避免内部的蓄电池被破坏,从而发生爆炸起火的危险。而目前的储能系统框架采用传统的方式,由于使用的电量要求,整体式结构都会导致产品重量过重,人力无法安装,需要使用叉车,从而导致了为普通用户安装产品时,安装复杂,费用高昂;而模块化的组合式安装方式结构强度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便于安装且能够增强储能系统结构强度,从而可以形成结构稳定的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使用了所述框架结构的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箱盖11和箱本体12,箱本体12内形成可容纳储能系统各部件的空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贯穿的横梁13,在箱体1的外侧面设置有垂直支撑结构14。
进一步地,垂直支撑结构14为设置在各箱体1的外侧面的垂直梁15,或,设置于多个箱体1的共同外侧面上的侧板16。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整体上呈长方体形,所述箱盖11位于箱体1 的顶部或侧面,所述横梁13沿箱体1长度方向成对地设置于箱体1 的底面靠近两长边处;所述垂直梁15成对地设置于箱体1的两侧面,垂直梁15连接在所述横梁13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15为金属板弯折形成的中空板,侧板16连接在所述横梁13的末端。
进一步地,在壳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一底座2,底座2与所述垂直支撑结构1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2为梁结构或者中空板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壳体结构的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单个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电气元件,从而形成电池箱,控制箱,和/或,电气箱,和/或,接线箱,电池箱之间,以及,电池箱与控制箱,和/或,电气箱,和/或,接线箱之间电连接,从而形成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电气元件安装在所述横梁13上,且箱本体12内形成的空间100大于电气部件所占据的空间。
进一步地,最顶部的箱体形成控制逆变一体箱,用于安装电控元件及逆变器;一个以上的箱体形成电池箱,用于安装蓄电池;所述电池箱之间电连接,所述电池箱与控制逆变一体箱之间电连接。
进一步地,最顶部的箱体形成控制箱,用于安装电控元件;一个以上的箱体形成电池箱,用于安装蓄电池;所述电池箱之间电连接,所述电池箱与控制箱之间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通过在每个箱体上形成横梁和垂直梁结构,并在多个箱体的共同侧面设置侧板,共同构成了整体框架结构,储能系统的重要部件,如蓄电池、电路板、线束等,设置在横梁上。这样,即便在发生倒塌的情况下,储能系统遭受重物压垮,重物的作用力将落在纵横连接的框架结构上,而不会压到储能系统的重要部件本身,同时也不会压到强度较弱的外箱壁,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内部的储能系统部件。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具有结构稳定,抗压防震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安装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总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箱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总装爆炸图;
其中,1为箱体,11为箱盖,12为箱本体,13为横梁,14为垂直支撑结构, 15为垂直梁,16为侧板,2为底座,100为空间,101为电气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用以形成保护储能系统内部元器件的壳体,包括两个以上的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箱盖11和箱本体 12,所述箱盖11位于箱体1的顶部,当然,箱盖11也可以开设在任一个侧面上。箱本体12内形成可容纳储能系统各部件的空间100。在本实施例中,箱体 1整体上呈长方体形,当然,也可根据具体使用要求,设计其他的形状,如方形。在箱体1内沿箱体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的横梁13,横梁13成对地设置于箱体1 的底面靠近两长边处;多个箱体1同向地堆叠;在多个箱体的共同外侧面,设置有侧板16,在本实施例中,在多个箱体的两侧的共同外侧面,均设置有一个快侧板16。侧板16作为垂直支撑结构,对箱体在垂直方向上起到支撑作用。侧板16为金属板弯折形成的中空板,除了支撑作用以外,还可以作为容纳电气连接线的空间,起到收纳的作用,使储能系统外观上更加简洁。
侧板16连接在两横梁13的末端,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栓螺纹、螺栓连接,或者过盈连接,也可以是焊接,形成牢固的连接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横梁13以及侧板16,共同形成可保护箱体1的牢固的框架结构,从而可以保护箱体1内的元器件。
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底座2,底座2设置在本壳体结构的底部,底座2与侧板16连接,底座2可以为梁结构或者中空板结构。底座2与前述横梁13以及侧板16一起,共同形成可保护箱体1的牢固的框架结构,从而可以保护箱体1内的元器件。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垂直梁15作为垂直支撑结构14。具体地,在箱体1的两外侧面设置垂直梁15,所述垂直梁15沿垂直方向成对地设置在两个侧面上,每个侧面上设置一对;垂直梁15连接在横梁13的两末端,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螺纹、螺栓连接,或者过盈连接,也可以是焊接,形成牢固的连接方式。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是实施例1与实施例2的结合。同时采用了垂直梁15和侧板16作为垂直支撑结构14。具体地,在箱体 1的两外侧面设置垂直梁15,所述垂直梁15沿垂直方向成对地设置在两个侧面上,每个侧面上设置一对。在多个箱体的共同外侧面,设置有侧板16,在本实施例中,在多个箱体的两侧的共同外侧面,均设置有一个侧板16。此时,垂直梁15和侧板16均连接在横梁13的末端。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了实施例1-3任一所述的壳体结构的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单个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电气元件101,从而形成电池箱,控制箱,和/或,电气箱,和/或,接线箱,电池箱之间,以及,电池箱与控制箱,和/或,电气箱,和/或,接线箱之间电连接,从而形成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各个电气元件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横梁13上,且箱本体12内形成的空间 100大于电气部件所占据的空间。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将最顶部的箱体形成控制逆变一体箱,用于安装电控元件及逆变器,如:储能用PCS;一个以上的箱体形成电池箱,用于安装蓄电池;所述电池箱与电池箱之间电连接,以及,所述电池箱与控制逆变一体箱之间电连接,以此形成一个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最顶部的箱体形成控制箱,用于安装电控元件,如:BMS主控;一个以上的箱体形成电池箱,用于安装蓄电池;电池箱与电池箱之间电连接,以及,电池箱与控制箱之间电连接,以此形成一个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箱体1内安装的不同电器元件,可分别形成不同功能的电器元件箱,如电池箱,BMS箱,逆变器PCS箱,接线箱等,再经过组合形成具有不同功能要求的储能系统。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箱盖(11)和箱本体(12),箱本体(12)内形成可容纳储能系统各部件的空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贯穿的横梁(13),在箱体(1)的外侧面设置有垂直支撑结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垂直支撑结构(14)为设置在各箱体(1)的外侧面的垂直梁(15),和/或,设置于多个箱体(1)的共同外侧面上的侧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整体上呈长方体形,所述箱盖(11)位于箱体(1)的顶部或侧面,所述横梁(13)沿箱体(1)长度方向成对地设置于箱体(1)的底面靠近两长边处;所述垂直梁(15)成对地设置于箱体(1)的两侧面,垂直梁(15)连接在所述横梁(13)的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6)为金属板弯折形成的中空板,侧板(16)连接在所述横梁(13)的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一底座(2),底座(2)与所述垂直支撑结构(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为梁结构或者中空板结构。
7.一种使用了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壳体结构的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箱体(1)内安装有电气元件(101),从而形成电池箱,控制箱,和/或,电气箱,和/或,接线箱,电池箱之间,以及,电池箱与控制箱,和/或,电气箱,和/或,接线箱之间电连接,从而形成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安装在所述横梁(13)上,且箱本体(12)内形成的空间(100)大于电气部件所占据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最顶部的箱体形成控制逆变一体箱,用于安装电控元件及逆变器;一个以上的箱体形成电池箱,用于安装蓄电池;所述电池箱之间电连接,所述电池箱与控制逆变一体箱之间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最顶部的箱体形成控制箱,用于安装电控元件;一个以上的箱体形成电池箱,用于安装蓄电池;所述电池箱之间电连接,所述电池箱与控制箱之间电连接。
CN202020759930.6U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及其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Active CN212231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9930.6U CN212231116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及其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PCT/CN2020/091209 WO2021227102A1 (zh) 2020-05-09 2020-05-20 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及其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JP2022600156U JP3244070U (ja) 2020-05-09 2020-05-20 エネルギー貯蔵システムのハウジング構成及びそのフレーム型組合せエネルギー貯蔵システ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9930.6U CN212231116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及其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31116U true CN212231116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26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9930.6U Active CN212231116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及其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44070U (zh)
CN (1) CN212231116U (zh)
WO (1) WO20212271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8404A (zh) * 2023-04-06 2023-07-04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储能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903989T2 (de) * 1998-03-25 2003-10-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Verschlossener Akkumulator und entsprechendes moduläres System
CN201466172U (zh) * 2009-06-26 2010-05-12 长沙福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蓄电池保温箱
WO2014078941A1 (en) * 2012-11-22 2014-05-30 Ecamion Inc. Community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battery bank deactivation
JP6184938B2 (ja) * 2014-12-25 2017-08-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が搭載される電動車両
CN207587791U (zh) * 2017-09-18 2018-07-06 宁波日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伏系统的快速装配电池箱
CN110492842A (zh) * 2019-09-19 2019-11-22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户用储能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27102A1 (zh) 2021-11-18
JP3244070U (ja)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05370B1 (en) Battery pack and automobile
US9196882B2 (en) Battery pack of compact structure
JPH0689706A (ja) 大型密閉鉛単電池のモジュール式キャビネット
EP2328201A1 (en) Battery Pack
US20230246284A1 (en) Bracket Body, Bracket, Battery Unit and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y
WO2020149545A1 (ko) 배터리 랙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력 저장 장치
JP6699089B2 (ja) コンテナ型蓄電ユニット
CN212231116U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壳体结构及其框架式组合储能系统
CN217239669U (zh) 一种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
EP3905371A1 (en) Battery box and battery module
JP7301167B2 (ja) 固定フレームを備えるバッテリーラック及び電力貯蔵装置
CN219226450U (zh) 一种家庭储能磷酸铁锂电池包
EP3790080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JP2006140025A (ja) 組電池
CN214355554U (zh) 一种用于低速车的电池包
JP7020867B2 (ja) 電池ケース
CN218039513U (zh) 壳体、电池包和储能装置
CN219917463U (zh) 一种电芯储能模组
CN220585405U (zh) 一种电池箱体组合结构
CN220569843U (zh) 电池箱体及储能装置
CN214480303U (zh) 一种变流器集成系统
CN210040294U (zh) 一种抗压电池盒及电源
CN213322738U (zh) 一种立柱式bms管理系统安装结构及电池包
CN215299395U (zh) 储能锂电池包
CN215934197U (zh) 一种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2

Address after: 213031 Tianhe PV Industrial Park No. 2,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TRINA ENERGY STORAGE SOLUTIONS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31 Tianhe PV Industrial Park No. 2,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TRINA SOLA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