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1539U - 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1539U
CN212051539U CN201922274843.1U CN201922274843U CN212051539U CN 212051539 U CN212051539 U CN 212051539U CN 201922274843 U CN201922274843 U CN 201922274843U CN 212051539 U CN212051539 U CN 212051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workpiece
quenching
plate
lif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48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牛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e Furnace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e Furnace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e Furnace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e Furnace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48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1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1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1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中转台、淬火槽,中转台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进料机构适于带动工件的平移进料;第一机械手适于抓取进料机构上的工件并移送至中转台上;第二机械手适于抓取中转台上的工件并移送至淬火槽内;第一机械手与机械手结构一致;工件经进料机构运输至靠近第一机械手的一端,由第一机械手夹取运输至中转台上,有第二机械手夹取中转台上的工件并运输至淬火槽内,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化上料淬火。

Description

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系统,具体是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的淬火工件的搬运往往是通过人工夹取的方式将进料口的夹取至淬火槽内,这样导致工人需要在进料口与淬火槽之间往复运动;如果采用皮带运输的方式便会导致靠近淬火槽的一端皮带面临较高温度,可能导致皮带受热膨胀,严重会导致皮带的断裂;
因此,如何实现待淬火的工件自动化搬运至淬火槽内成为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待淬火的工件自动化搬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中转台、淬火槽,中转台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进料机构适于带动工件的平移进料;第一机械手适于抓取进料机构上的工件并移送至中转台上;第二机械手适于抓取中转台上的工件并移送至淬火槽内;第一机械手与机械手结构一致;
进料机构负责将进料口一端的工件运输至靠近第一机械手处,由第一机械手夹取工件并运输至中转台上,第二机械手夹取中转台上的工件并运输至淬火槽内,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化搬运;此外靠近淬火槽处为机械手,机械手相较于皮带受热不易损坏;通过增加中转台以及机械手的数量也能实现工件的长距离自动化搬运。
为了说明中转台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中转台包括固定设置的两横杆,两所述横杆之间适于放置工件;
两横杆之间用于放置圆柱状工件,例如弹簧。
为了说明进料机构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进料机构,包括升降板,升降板上端面两侧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轨;平移板,平移板底部固定有与滑轨配合的滑块;平移电机,平移电机设置在升降板上,其输出端与平移板固定,用于控制滑块相对于滑轨的移动;第一升降电机,第一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升降板底部固定,用于驱动升降板的升降;夹持部,夹持部包括固定设置在平移板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中部架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二升降板,第二升降板的上端面呈V型;第二升降电机,第二升降电机固定在升降板两侧壁上,当支撑板由平移板带动移动至升降板的一侧,第二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升降板的下端面相抵,用于带动第二升降板的升降;
升降板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升降电机,第一升降电机用于驱动升降板的升降;升降板上设置有平移板,平移板由平移电机带动沿升降板长度方向进行平移;支撑板固定在平移板上,第二升降板架设在支撑板上用于放置运输工件,位于升降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升降电机,当第二升降板运动至第二升降电机下方时,第二升降电机运动带动工件上移;
为了说明第二升降板如何架设在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升降板底部两侧还设置有限位块,第二升降板架设在支撑板上,限位块与支撑板的侧壁相抵,当第二升降板升降时,第二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限位块的底端相抵;
第二升降板底部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两限位块内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撑板的宽度,实现了升降板、支撑板在运动过程中不易松动。
为了方便工件放置在第二升降板板上防止其滚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升降板顶面为V型,所述支撑板顶面为沿所述第二升降板顶面向外延伸的斜面;
将工件放置在V型面上,限制其滚动,支撑板上的斜面与第二升降板顶面同样构成V型,也就是说,支撑板的两侧斜面也起到支撑工件的作用。
如何实现平移板在升降板上的平移距离,本实用新型采用升降板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平移电机启停的感应器,当平移板横移至升降板的另一侧时,感应器用于控制平移电机的关闭。
为了防止第一升降电机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转动,从而导致升降板的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升降电机设置在支撑架内,第一升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上端面并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穿设支撑架上端面的导向杆;
通过设置导向杆实现了升降板只能有第一升降电机作为动力来源,做升降运动。
为了说明第一机械手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机械手,包括电机;摆臂,摆臂的一端活动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摆臂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用于夹取工件的夹具;摆动机构,摆动机构驱动摆臂顺时或逆时针发生摆动;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将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力传递给夹具;当摆动机构驱动摆臂摆动,转动机构驱动夹具相对于摆臂发生转动,将夹具处于竖直状态;
摆臂的一端活动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另一端与夹具活动连接;摆动机构驱动摆臂以电机输出轴轴线为圆心发生摆动的同时,电机输出轴转动,通过转动机构将夹具相对于摆臂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夹具相对于地面始终处于竖直状态,竖直状态的夹具便于夹取工件。
如何实现摆臂与电机输出轴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摆臂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套筒,套筒活动套设在电机输出轴上,套筒限制摆臂沿电机输出轴轴向运动,且不跟随电机输出轴发生转动;
也就是说,当电机发生转动,套筒不随电机输出轴转动,套筒的作用是为摆臂的另一端提供支点,且限制摆臂端部沿电机输出轴的轴向运动。
如何实现摆臂与夹具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摆臂另一端活动穿设有转轴,转轴的端部与夹具固定连接;
转轴穿过摆臂的端部与夹具固定连接,转轴可活动的与摆臂转动。
为了说明摆动机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摆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电机上端面的柱体;柱体上铰接有气缸的一端,气缸伸出端铰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固定在摆臂上;当气缸工作,摆臂以套筒中心为圆形发生摆动;
气缸的两端分别和柱体、连接块铰接,连接块固定在摆臂上,当气缸伸缩,从而带动摆臂发生摆动;连接块优选为龙门型结构,为了给转动机构的链条让位。
为了说明转动机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动机构包括套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套定在转轴上的第二链轮,连接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的链条;当第一链轮跟随电机输出轴转动,链条带动第二链轮转动,并将转动力传递给转轴,转轴带动夹具相对于摆臂发生转动。
电机的转动力由链条传递给转轴,由于转动与夹具固定,从而带动夹具相对于摆臂发生运动;当摆臂摆动时,转动机构对夹具角度的调整,实现了夹具相对于地面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工件经进料机构运输至靠近第一机械手的一端,由第一机械手夹取运输至中转台上,有第二机械手夹取中转台上的工件并运输至淬火槽内,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化上料淬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料机构第二升降板与支撑板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机械手省略摆臂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机构、11-升降板、111-滑轨、112-感应器、12-平移板、121- 滑块、13-平移电机、14-第一升降电机、141-支撑架、142-导向杆、15-夹持部、 151-支撑板、152-第二升降板、153-限位块、16-第二升降电机、2-中转台、21- 横杆、3-淬火槽、4-第一机械手、41-电机、42-摆臂、421-套筒、422-转轴、 43-夹具、44-摆动机构、441-柱体、442-气缸、443-连接块、45-转动机构、451- 第一链轮、452-第二链轮、453-链条、5-第二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1、中转台2、淬火槽3,中转台2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机械手 4、第二机械手5;进料机构1适于带动工件的平移进料;第一机械手4适于抓取进料机构1上的工件并移送至中转台2上;第二机械手5适于抓取中转台2 上的工件并移送至淬火槽3内;第一机械手4与第二机械手5结构一致;
进料机构负责将进料口一端的工件运输至靠近第一机械手处,由第一机械手夹取工件并运输至中转台上,第二机械手夹取中转台上的工件并运输至淬火槽内,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化搬运;此外靠近淬火槽处为机械手,机械手相较于皮带受热不易损坏;通过增加中转台以及机械手的数量也能实现工件的长距离自动化搬运。
如图1所示,为了说明中转台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中转台2 包括固定设置的两横杆21,两所述横杆21之间适于放置工件;
两横杆之间用于放置圆柱状工件,例如弹簧。
如图2-3所示,为了说明进料机构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进料机构,包括升降板11,升降板11上端面两侧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轨111;平移板12,平移板12底部固定有与滑轨111配合的滑块121;平移电机13,平移电机13 设置在升降板11上,其输出端与平移板12固定,用于控制滑块121相对于滑轨111的移动;第一升降电机14,第一升降电机14的输出端与升降板11底部固定,用于驱动升降板11的升降;夹持部15,夹持部15包括固定设置在平移板12上的支撑板151,支撑板151中部架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二升降板152;第二升降电机16,第二升降电机16固定在升降板11两侧壁上,当支撑板151 由平移板12带动移动至升降板11的一侧,第二升降电机16的输出端与第二升降板152的下端面相抵,用于带动第二升降板152的升降;
升降板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升降电机,第一升降电机用于驱动升降板的升降;升降板上设置有平移板,平移板由平移电机带动沿升降板长度方向进行平移;支撑板固定在平移板上,第二升降板架设在支撑板上用于放置运输工件,位于升降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升降电机,当第二升降板运动至第二升降电机下方时,第二升降电机运动带动工件上移;
如图2-3所示,为了说明第二升降板如何架设在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升降板152底部两侧还设置有限位块153,第二升降板152架设在支撑板 151上,限位块153与支撑板151的侧壁相抵,当第二升降板152升降时,第二升降电机16的输出端与限位块153的底端相抵;
第二升降板底部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两限位块内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撑板的宽度,实现了升降板、支撑板在运动过程中不易松动。
如图2-3所示,为了方便工件放置在第二升降板板上防止其滚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升降板152顶面为V型,所述支撑板151顶面为沿所述第二升降板152顶面向外延伸的斜面;
将工件放置在V型面上,限制其滚动,支撑板上的斜面与第二升降板顶面同样构成V型,也就是说,支撑板的两侧斜面也起到支撑工件的作用。
如图2-3所示,如何实现平移板在升降板上的平移距离,本实用新型采用升降板11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平移电机13启停的感应器112,当平移板12横移至升降板11的另一侧时,感应器112用于控制平移电机13的关闭。
如图2-3所示,为了防止第一升降电机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转动,从而导致升降板的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升降电机14设置在支撑架141内,第一升降电机14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141上端面并与升降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板11的底部还设置有穿设支撑架141上端面的导向杆142;
通过设置导向杆实现了升降板只能由第一升降电机作为动力来源,做升降运动。
如图4-5所示,为了说明第一机械手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机械手,包括电机41;摆臂42,摆臂42的一端活动设置在电机41的输出轴上,摆臂42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用于夹取工件的夹具43;摆动机构44,摆动机构 44驱动摆臂42顺时或逆时针发生摆动;转动机构45,转动机构5将电机41输出轴的转动力传递给夹具43;当摆动机构44驱动摆臂42摆动,转动机构45驱动夹具43相对于摆臂42发生转动,将夹具42处于竖直状态;
摆臂的一端活动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另一端与夹具活动连接;摆动机构驱动摆臂以电机输出轴轴线为圆心发生摆动的同时,电机输出轴转动,通过转动机构将夹具相对于摆臂发生转动,从而实现夹具相对于地面始终处于竖直状态,竖直状态的夹具便于夹取工件。
如图4-5所示,如何实现摆臂与电机输出轴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摆臂42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套筒421,套筒421活动套设在电机41输出轴上,套筒421限制摆臂42沿电机41输出轴轴向运动,且不跟随电机41输出轴发生转动;
也就是说,当电机发生转动,套筒不随电机输出轴转动,套筒的作用是为摆臂的另一端提供支点,且限制摆臂端部沿电机输出轴的轴向运动。
如图4-5所示,如何实现摆臂与夹具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摆臂42 另一端活动穿设有转轴422,转轴422的端部与夹具43固定连接;
转轴穿过摆臂的端部与夹具固定连接,转轴可活动的与摆臂转动。
如图4-5所示,为了说明摆动机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摆动机构44 包括竖直设置在电机41上端面的柱体441;柱体441上铰接有气缸442的一端,气缸442伸出端铰接有连接块443,连接块443固定在摆臂42上;当气缸442 工作,摆臂42以套筒421中心为圆心发生摆动;
气缸的两端分别和柱体、连接块铰接,连接块固定在摆臂上,当气缸伸缩,从而带动摆臂发生摆动;连接块优选为龙门型结构,为了给转动机构的链条让位。
如图4-5所示,为了说明转动机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动机构45 包括套定在电机41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451,套定在转轴422上的第二链轮452,连接第一链轮451、第二链轮452的链条453;当第一链轮451跟随电机41输出轴转动,链条453带动第二链轮452转动,并将转动力传递给转轴422,转轴 422带动夹具43相对于摆臂42发生转动。
电机的转动力由链条传递给转轴,由于转动与夹具固定,从而带动夹具相对于摆臂发生运动;当摆臂摆动时,转动机构对夹具角度的调整,实现了夹具相对于地面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平移板12位于升降板11的一端,此时第一升降电机14带动升降板11上升,间接带动了夹持部15上的第二升降板152上升,当第二升降板152在取到相应高度的工件后,第一升降电机14回位,平移电机13 开始工作,平移电机13带动平移板12移动至升降板11的另一端,此时第二升降电机16工作,带动第二升降板152上升并脱离支撑板151,便于第一机械手 4夹取工件;
随后,第一机械手4上电机41与气缸442同时工作,且电机41与气缸442 的转动方向相反,气缸442伸出输出端,驱动摆臂42靠近第二升降板152,电机驱动第一链轮451转动,并在链条453的带动下,第二链轮452跟随转动,通过转轴422传导的转向力,将夹具43相对于地面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便于夹取工件,当去完工件后,电机41与气缸442翻转,带动夹具43移动并靠近至横杆21,由于第一4、二机械手5结构一致,通过第二机械手5将横杆上的工件夹取并放入淬火槽3内进行淬火。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中转台、淬火槽,所述中转台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
所述进料机构适于带动工件的平移进料;
所述第一机械手适于抓取所述进料机构上的工件并移送至所述中转台上;
所述第二机械手适于抓取所述中转台上的工件并移送至所述淬火槽内;
所述第一机械手与所述第二机械手结构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台包括固定设置的两横杆,两所述横杆之间适于放置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
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端面两侧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轨;
平移板,所述平移板底部固定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块;
平移电机,所述平移电机设置在升降板上,其输出端与平移板固定,用于控制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滑轨的移动;
第一升降电机,所述第一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底部固定,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的升降;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平移板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部架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二升降板;
第二升降电机,所述第二升降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板两侧壁上,当所述支撑板由所述平移板带动移动至所述升降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升降板的下端面相抵,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板的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板底部两侧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升降板架设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支撑板的侧壁相抵,当所述第二升降板升降时,所述第二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块的底端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板顶面为V型,所述支撑板顶面为沿所述第二升降板顶面向外延伸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平移电机启停的感应器,当所述平移板横移至所述升降板的另一侧时,所述感应器用于控制所述平移电机的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电机设置在支撑架内,所述第一升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撑架上端面并与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穿设所述支撑架上端面的导向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
电机;
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摆臂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用于夹取工件的夹具;
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驱动所述摆臂顺时或逆时针发生摆动;
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将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力传递给所述夹具;
当所述摆动机构驱动所述摆臂摆动,所述转动机构驱动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摆臂发生转动,将所述夹具处于竖直状态;
所述摆臂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活动套设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所述套筒限制所述摆臂沿所述电机输出轴轴向运动,且不跟随所述电机输出轴发生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另一端活动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与所述夹具固定连接。
10.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电机上端面的柱体;
所述柱体上铰接有气缸的一端,所述气缸伸出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摆臂上;
当所述气缸工作,所述摆臂以所述套筒中心为圆心发生摆动;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套定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链轮,套定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二链轮,连接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的链条;
当所述第一链轮跟随所述电机输出轴转动,所述链条带动所述第二链轮转动,并将转动力传递给所述转轴,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夹具相对于所述摆臂发生转动。
CN201922274843.1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Active CN212051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4843.1U CN212051539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4843.1U CN212051539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1539U true CN212051539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12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4843.1U Active CN212051539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15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5363A (zh) * 2019-12-17 2020-06-05 凯斯炉业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5363A (zh) * 2019-12-17 2020-06-05 凯斯炉业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09997A (en)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 work piece from a first machine to a second machine
CN211728240U (zh) 一种输送系统
CN111644790B (zh) 一种翻转夹具、输送线及输送线的使用方法
CN216996634U (zh) 单晶硅上料转运装置
CN206509700U (zh) 一种旋转升料装置
CN212051539U (zh) 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CN108861499A (zh) 一种托盘自动转载装置
JPS63207429A (ja) プレスマシンのワ−ク搬送装置
CN106694314B (zh) 全自动浸油烘烤线
CN211392648U (zh) 一种传送台自动翻转、移动避让的输送设备
CN111235363A (zh) 一种淬火槽工件淬火搬运系统
CN212445228U (zh) 模芯取放装置
CN114474437A (zh) 单晶硅上料自适应夹持转运装置及方法
CN111703923B (zh) 铁路敞车卸车辅助设备
CN210914376U (zh) 桁架式玻璃输送翻转机
CN110027865B (zh) 成品棒材捆转运装置
CN209796699U (zh) 自动翻转设备及其缓存装置
CN112428004A (zh) 一种工件加工用自动化设备
CN211872049U (zh) 一种淬火工件进料机构
CN219135630U (zh) 一种物品搬运机器人
CN211642726U (zh) 一种砖垛包装用的托盘输送装置
CN214030835U (zh) 一种新型用于工业生产用机器人
CN109353943B (zh) 一种圆柱体产品装箱机构
CN220998295U (zh) 倒浆机
CN218769443U (zh) 半导体料盘自动运输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