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2981U - 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2981U
CN211782981U CN202020141725.3U CN202020141725U CN211782981U CN 211782981 U CN211782981 U CN 211782981U CN 202020141725 U CN202020141725 U CN 202020141725U CN 211782981 U CN211782981 U CN 211782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ink
plate
side plate
teeth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17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岩喜
王伟君
庞金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NLUN HEAT EXCHANGE SYSTEM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17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2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2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2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器,包括侧板和主板;所述主板具有翻边和连接于所述翻边的扣齿,所述侧板与所述扣齿卡接以至少在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侧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主板的方向。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在主板与侧板焊接之前,在垂直于主板的方向上对主板与侧板之间的定位,目前尚缺少较理想的定位方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散热器。

Description

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用于发动机冷却的散热器,趋向于塑料水室代替以往的铝水室。塑料水室散热器装配时,靠两块主板同两块侧板首尾连接形成芯体,并限定冷却管和散热带在其内。在将主板与侧板之间焊接之前,主板同侧板之间的配合方式设计不合理时,会使主板与侧板之间定位不完全,影响产品钎焊合格率,特别是在垂直于主板的方向上对主板与侧板之间的定位,目前尚缺少较理想的定位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在主板与侧板焊接之前,在垂直于主板的方向上对主板与侧板之间的定位,目前尚缺少较理想的定位方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散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侧板和主板;所述主板具有翻边和连接于所述翻边的扣齿,所述侧板与所述扣齿卡接以至少在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侧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主板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侧板具有主体和形成于所述主体的边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扣齿卡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凸起结构,可以增加连接部的强度,或者不减小或在很小的程度上减小连接部的强度,进而使连接部与扣齿的配合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降低因连接部处出现损坏导致的主板与侧板之间相对位置变化的可能。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板状,所述凸起为凹字形结构。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可采用冲压的方式在板状的连接部上冲出凸起结构,便于成型。
可选地,所述扣齿与所述翻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扣齿与所述翻边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所述扣齿上形成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卡接口。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连接部位于所述扣齿与所述翻边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可以对主板与侧板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进一步提高了主板与侧板之间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扣齿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部和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L形结构,该L形结构的弯折处形成所述卡接口,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该L形结构的弯折处形成所述卡接口与凸起配合,使的扣齿不但能够限定主板与侧板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还能够限定主板与侧板在第三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一步提高了主板与侧板之间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主板通过两个所述扣齿与所述侧板连接,两个所述扣齿呈轴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扣齿的对称轴为所述侧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对称轴。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进一步提高了对主板与侧板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三方向上的限位作用,提高了主板与侧板之间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配合孔;
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一配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所述卡接口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配合孔配合。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使得在第一方向上,主板与侧板之间不但通过凸起与扣齿之间的配合进行限位,而且还能够通过配合孔与扣齿之间的配合进行限位,通过双重限位降低焊接过程中主板与侧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可能,使限位更加可靠,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形成台阶结构。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为使第一配合部与配合孔配合,需使第一配合部伸入配合孔中,相对于在扣齿上另外增加伸入配合孔中的结构,直接在扣齿冲压成型第一配合部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即通过冲压的方式成型该台阶结构,使第一配合部向配合孔内弯折,形成能够伸入配合孔中的结构使生产更加方便。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在第三方向上排列。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第二限位部在第三方向上延伸,使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在第三方向上排列则能够充分利用第二限位部的长度空间进行成型,使成型更加方便。
可选地,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第一配合部位于远离第一限位部的位置,在成型第一配合部时更加方便,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散热器,通过对扣齿的设计,以及扣齿与侧板之间的卡接设计,使在进行主板与侧板之间的焊接之前,主板与侧板之间能够较牢固的配合在一起,特别是在使扣齿与侧板之间产生持续的刚性或弹性接触时,使在焊接过程中主板与侧板之间不易在第一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使主板与侧板之间获得一个较理想的定位效果,进而提高产品的焊接合格率。
本申请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侧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主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主板;
110-扣齿;
111-第一限位部;
112-第二限位部;
112a-第一配合部;
112b-第二配合部;
113-卡接口;
114-间隙;
120-翻边;
200-侧板;
210-连接部;
211-凸起;
212-配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侧板200和主板100;主板100具有翻边120和连接于翻边120的扣齿110,侧板200与扣齿110卡接以至少在第一方向上限制侧板200与主板100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一方向为垂直于主板100的方向。
本申请所提供的散热器,通过对扣齿110的设计,以及扣齿110与侧板200之间的卡接设计,使在进行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的焊接之前,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能够较牢固的配合在一起,特别是在使扣齿110与侧板200之间产生持续的刚性或弹性接触时,使在焊接过程中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不易在第一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使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获得一个较理想的定位效果,进而提高产品的焊接合格率。本申请实施例中垂直于主板100相当于垂直于主板100的板面,垂直于侧板200则相当于垂直于侧板200的板面。
可选地,侧板200具有主体和形成于主体的边缘的连接部210,连接部210上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凸起211,凸起211与扣齿110卡接,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通过设置凸起211结构,可以增加连接部210的强度,或者不减小或在很小的程度上减小连接部210的强度,进而使连接部210与扣齿110的配合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降低因连接部210处出现损坏导致的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相对位置变化的可能。当然,还可以使连接部210上形成一个卡缝,使卡缝与扣齿110卡接。
可选地,连接部210为板状,凸起211为凹字形结构。这样可采用冲压的方式在板状的连接部210上冲出凸起211结构,便于成型。当然,也可以采用在板状的连接部210上焊接一个凸起211结构的方式。
可选地,扣齿110与翻边120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且连接部210位于扣齿110与翻边120之间形成的间隙114内,扣齿110上形成有与凸起211配合的卡接口113。通过使连接部210位于扣齿110与翻边120之间形成的间隙114内,可以对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进一步提高了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扣齿11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部111和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限位部112,第一限位部111的一端连接于翻边120、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限位部112,第一限位部111与第二限位部112形成L形结构,该L形结构的弯折处形成卡接口113,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通过在该L形结构的弯折处形成卡接口113与凸起211配合,使的扣齿110不但能够限定主板100与侧板200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还能够限定主板100与侧板200在第三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一步提高了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然,也可在扣齿110上形成一个孔,使该孔与凸起211配合可以为方向。
可选地,主板100通过两个扣齿110与侧板200连接,两个扣齿110呈轴对称设置,且两个扣齿110的对称轴为侧板200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对称轴。这进一步提高了对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三方向上的限位作用,提高了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在连接部210上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配合孔;
第二限位部112包括第一配合部112a,以及与第一限位部111形成卡接口113的第二配合部112b,第一配合部112a与配合孔212配合。
这使得在第一方向上,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不但通过凸起211与扣齿110之间的配合进行限位,而且还能够通过配合孔212与扣齿110之间的配合进行限位,通过双重限位降低焊接过程中主板100与侧板200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可能,使限位更加可靠,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可选地,在第一配合部112a与第二配合部112b之间形成台阶结构。
为使第一配合部112a与配合孔212配合,需使第一配合部112a伸入配合孔212中,相对于在扣齿110上另外增加伸入配合孔212中的结构,直接在扣齿110冲压成型第一配合部112a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即通过冲压的方式成型该台阶结构,使第一配合部112a向配合孔212内弯折,形成能够伸入配合孔212中的结构使生产更加方便。
可选地,第一配合部112a与第二配合部112b在第三方向上排列。
由于第二限位部112在第三方向上延伸,使第一配合部112a与第二配合部112b在第三方向上排列则能够充分利用第二限位部112的长度空间进行成型,使成型更加方便。当然,也可使第一配合部112a与第二配合部112b在第一方向上排列,并使第一配合部112a位于更靠近侧板200的主体的位置。
可选地,第二配合部112b位于第一配合部112a与第一限位部111之间。使第一配合部112a位于远离第一限位部111的位置,在成型第一配合部112a时更加方便,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在成型第一配合部112a时,可在第二配合部112b与凸起211配合后,向配合孔212内冲压第二限位部112的尾端,进而形成伸入配合孔212中的第一配合部112a。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和主板;所述主板具有翻边和连接于所述翻边的扣齿,所述侧板与所述扣齿卡接以至少在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侧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主板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具有主体和形成于所述主体的边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扣齿卡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板状,所述凸起为凹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齿与所述翻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扣齿与所述翻边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所述扣齿上形成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卡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齿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部和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翻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L形结构,该L形结构的弯折处形成所述卡接口,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通过两个所述扣齿与所述侧板连接,两个所述扣齿呈轴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扣齿的对称轴为所述侧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对称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上形成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配合孔;
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一配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所述卡接口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配合孔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形成台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在第三方向上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
CN202020141725.3U 2020-01-21 2020-01-21 散热器 Active CN211782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725.3U CN211782981U (zh) 2020-01-21 2020-01-21 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725.3U CN211782981U (zh) 2020-01-21 2020-01-21 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2981U true CN211782981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03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1725.3U Active CN211782981U (zh) 2020-01-21 2020-01-21 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29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9112A (zh) * 2021-11-19 2022-01-04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框架支撑结构及散热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9112A (zh) * 2021-11-19 2022-01-04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框架支撑结构及散热系统
CN113879112B (zh) * 2021-11-19 2024-01-23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框架支撑结构及散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2538U (zh) 散热器固定结构及电连接器壳座组合
JP5494381B2 (ja) コネクタ
CN211782981U (zh) 散热器
CN111029316A (zh) 芯片、芯片组件、芯体及中冷器
CN214582674U (zh) 一种金属散热面板压合构造及多通道散热器
CN211238221U (zh) 芯片、芯片组件及中冷器
CN219433845U (zh) 一种便于压装的主板结构
CN210002765U (zh) 一种固定码
CN220545356U (zh) 一种在模内实现反扣片扣合的散热鳍片组
CN101466238B (zh) 散热器
CN218887012U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开关的五金弹片
JP3139856U (ja) 放熱器固定用板端子
CN211531645U (zh) 一种新型散热装置
CN213522783U (zh) 一种前面板支架
CN211230654U (zh) 冷却器组件及其法兰
CN220585516U (zh) 一种弹簧接线夹
CN217952478U (zh) 换热器固定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2511825U (zh) 一种热水器壳体的安装结构
CN201083467Y (zh) 散热模组
CN217983546U (zh) 电池弹片、电池安装结构及pos机
CN219509410U (zh) 一种简易锁体用固定片结构
CN214891553U (zh) 双排冷凝器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CN212944964U (zh) 一种热管冲弯模具
CN217327974U (zh) 具有补强肋的角铁
CN220893085U (zh) 多流程散热器预折弯扣齿的主板结构及汽车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0

Address after: No. 111, Qingwei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4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INLUN HEAT EXCHANGE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8 Shifeng East Road, Fuxi street, Tiantai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