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1553U - 双排冷凝器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双排冷凝器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91553U CN214891553U CN202120343956.7U CN202120343956U CN214891553U CN 214891553 U CN214891553 U CN 214891553U CN 202120343956 U CN202120343956 U CN 202120343956U CN 214891553 U CN214891553 U CN 2148915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enser
- clamp
- hoop
- double
-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排冷凝器结构,包括两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冷凝器,还包括卡箍结构,所述卡箍结构为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冷凝器的底部插入卡箍结构中并与卡箍结构的内侧面抵靠;卡箍结构内固定有冷凝器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双排冷凝器的底部增加卡箍结构来对双排冷凝器进行固定,卡箍结构能够将双排冷凝器的底部包裹对双排冷凝器的左右两侧面和底面进行限位,同时卡箍结构上的冷凝器固定结构能够对两个冷凝器进行固定,使两个冷凝器保持间隔不会发生位移,提高了整个双排冷凝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双排冷凝器在外力影响下发生相互碰撞而受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排冷凝器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一般分为单排冷凝器和双排冷凝器,双排冷凝器在制热制冷效果上要优于单排冷凝器。目前空调室外机内的双排冷凝器一般在左右两端设置端板进行固定,但双排冷凝器的中间部位处于自由状态,在整机运输过程中,双排冷凝器很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互相碰撞,造成冷凝器的翅片受损,影响空调器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双排冷凝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排冷凝器结构,包括两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冷凝器,还包括卡箍结构,所述卡箍结构为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冷凝器的底部插入卡箍结构中并与卡箍结构的内侧面抵靠;卡箍结构内固定有冷凝器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卡箍结构由卡箍底面、卡箍左端面和卡箍右端面连接组成,卡箍左端面竖直固定在卡箍底面的左边部,卡箍右端面竖直固定在卡箍底面的右边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冷凝器固定结构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卡箍左端面内侧面和卡箍右端面内侧面上的卡箍凸筋;两个卡箍凸筋分别从两侧插入冷凝器的翅片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卡箍凸筋为筋板结构,卡箍凸筋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卡箍底面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卡箍凸筋为直角三角形筋板结构或直角梯形筋板结构,两个卡箍凸筋的斜边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冷凝器固定结构为固定在卡箍底面上的卡环,卡环开口朝上,卡环与冷凝器的铜管卡口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卡箍底面、卡箍左端面、卡箍右端面与冷凝器固定结构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安装有上述双排冷凝器结构的空调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双排冷凝器的底部增加卡箍结构来对双排冷凝器进行固定,卡箍结构能够将双排冷凝器的底部包裹对双排冷凝器的左右两侧面和底面进行限位,同时卡箍结构上的冷凝器固定结构能够对两个冷凝器进行固定,使两个冷凝器保持间隔不会发生位移,提高了整个双排冷凝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双排冷凝器在外力影响下发生相互碰撞而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双排冷凝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卡箍结构上冷凝器固定结构采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轴测图;
图3为卡箍结构上冷凝器固定结构采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轴测图;
图中标记为:100-冷凝器、200-卡箍结构、210-卡箍底面、220-卡箍左端面、230-卡箍右端面、310-卡箍凸筋、320-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双排冷凝器结构包括两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冷凝器100以及卡箍结构200,卡箍结构200安装在两个冷凝器100的底部。如图2和图3所示,卡箍结构200为“U”形结构,由于卡箍结构200安装在冷凝器100的底部,则卡箍结构200的开口朝上设置。进行冷凝器100与卡箍结构200的装配时,直接将双排冷凝器的底部对准卡箍结构200的开口后从上至下插入卡箍结构200中即可,冷凝器100插入卡箍结构200中后,冷凝器100的两侧端面与卡箍结构200的两个内侧面相抵靠;为了保证卡箍结构200对冷凝器100的限位作用,使双排冷凝器稳定安装在卡箍机构200中,卡箍结构200的“U”形开口的宽度要与由两个冷凝器100所组成的双排冷凝器的厚度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快捷,能够对双排冷凝器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卡箍结构200由卡箍底面210、卡箍左端面220和卡箍右端面230连接组成,卡箍左端面220固定在卡箍底面210的左边部,卡箍右端面230固定在卡箍底面210的右边部;由于冷凝器100的底部各边部一般都为直角边,为了使双排冷凝器的各个端面能够与卡箍结构200紧密贴靠,卡箍底面210以及卡箍左端面220与卡箍底面210之间应采用垂直连接。双排冷凝器安装在卡箍结构200中时,双排冷凝器的左侧面与卡箍左端面220的内侧面相抵靠,双排冷凝器的右侧面与卡箍右端面230的内侧面相抵靠。卡箍底面210、卡箍左端面220和卡箍右端面230采用一体成型制备以提高整体的强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在卡箍结构200中设置了冷凝器固定结构来加强对冷凝器100的限位作用,卡箍结构200本身可对双排冷凝器整体进行限位以保证双排冷凝器整体不会发生偏移,而冷凝器固定结构则确保两个冷凝器100之间不会发生相对偏移。冷凝器固定结构也可与卡箍结构200采用一体成型制备。
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器固定结构可采用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如图2所示,冷凝器固定结构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卡箍左端面220内侧面和卡箍右端面230内侧面上的卡箍凸筋310,卡箍凸筋310采用筋板结构,卡箍凸筋310垂直设置,使卡箍凸筋310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卡箍底面210上,两个卡箍凸筋310分别与卡箍左端面220以及卡箍右端面230垂直固定,在进行双排冷凝器与卡箍结构200的装配时,两个卡箍凸筋310分别从两侧插入冷凝器100的翅片内,在保证卡箍结构200与双排冷凝器稳定连接的同时可防止两个冷凝器100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互相碰撞。由于卡箍结构200与双排冷凝器进行装配时,双排冷凝器从上方插入卡箍结构200内,为了提高装配的效率,卡箍凸筋310采用直角三角形筋板结构或直角梯形筋板结构,则卡箍凸筋310上具有斜边,两个卡箍凸筋310的斜边相对设置,通过卡箍凸筋310上的斜边可对装配起到导向、引导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器固定结构所采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冷凝器固定结构为固定在卡箍底面210上的卡环320,卡环320为设有开口的半封闭结构,卡环320的开口朝上设置,卡环320的内径与冷凝器100上铜管的外径相适配,装配卡箍结构200与双排冷凝器时,将双排冷凝器从上至下插入卡箍结构200中并使冷凝器100的铜管卡入卡环320中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空调室外机内安装由上述内容中所述的双排冷凝器结构。
Claims (8)
1.双排冷凝器结构,包括两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冷凝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箍结构(200),所述卡箍结构(200)为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冷凝器(100)的底部插入卡箍结构(200)中并与卡箍结构(200)的内侧面抵靠;卡箍结构(200)内固定有冷凝器固定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结构(200)由卡箍底面(210)、卡箍左端面(220)和卡箍右端面(230)连接组成,卡箍左端面(220)竖直固定在卡箍底面(210)的左边部,卡箍右端面(230)竖直固定在卡箍底面(210)的右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排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固定结构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卡箍左端面(220)内侧面和卡箍右端面(230)内侧面上的卡箍凸筋(310);两个卡箍凸筋(310)分别从两侧插入冷凝器(100)的翅片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排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凸筋(310)为筋板结构,卡箍凸筋(310)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卡箍底面(210)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排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凸筋(310)为直角三角形筋板结构或直角梯形筋板结构,两个卡箍凸筋(310)的斜边相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排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固定结构为固定在卡箍底面(210)上的卡环(320),卡环(320)开口朝上,卡环(320)与冷凝器(100)的铜管卡口配合。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排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底面(210)、卡箍左端面(220)、卡箍右端面(230)与冷凝器固定结构一体成型。
8.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内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排冷凝器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43956.7U CN214891553U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双排冷凝器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43956.7U CN214891553U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双排冷凝器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91553U true CN214891553U (zh) | 2021-11-26 |
Family
ID=78858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43956.7U Active CN214891553U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双排冷凝器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91553U (zh) |
-
2021
- 2021-02-05 CN CN202120343956.7U patent/CN2148915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61685B2 (en) | Heat exchanger | |
AU644234B2 (en) | Heat exchanger | |
CN104704315B (zh) | 热交换器 | |
US20080230213A1 (en) | Fully-Metal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 |
CN214891553U (zh) | 双排冷凝器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 |
US20160216036A1 (en) | Cooling modul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 |
CN107990598B (zh) | 微通道换热器 | |
CN218723446U (zh) | 翅片结构及其换热器 | |
CN217686139U (zh) |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用m型收水器 | |
CN202660817U (zh) | 平行流换热器 | |
CN215810410U (zh) | 翅片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
CN205300364U (zh) | 用于换热器的集流管和换热器 | |
CN201298982Y (zh) | 具有导风罩的散热器 | |
CN211667916U (zh) | 感温包支架及蒸发器 | |
CN209181596U (zh) | 换热器翅片 | |
CN210004631U (zh) | 一种折弯型换热器及其空调设备 | |
CN216845211U (zh) | 换热器组件 | |
CN219955501U (zh) | 一种固定结构及空调器 | |
CN221861879U (zh) | 一种吸塑固定铝排的ccs结构 | |
CN212778833U (zh) | 一种冷凝翼板框架组件 | |
CN215928011U (zh) |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便捷安装结构 | |
CN215863617U (zh) | 一种油烟机的集烟罩及油烟机 | |
CN215921876U (zh) | 一种车用散热模块的连接结构、车辆散热系统及车辆 | |
CN214120233U (zh) | 一种能预定位冷凝器的家用空调器底板 | |
CN113432473B (zh) | 换热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