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5211U - 换热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5211U
CN216845211U CN202220029047.0U CN202220029047U CN216845211U CN 216845211 U CN216845211 U CN 216845211U CN 202220029047 U CN202220029047 U CN 202220029047U CN 216845211 U CN216845211 U CN 216845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main body
support
heat exchang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90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ul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ul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ul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290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5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5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5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包括扁管和翅片,所述扁管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换热主体部以及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主体部之间的折弯部,所述换热主体部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换热主体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被所述翅片间隔开;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方,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换热主体部固定;第二支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折弯部固定。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换热器配合固定,从而使得风机与换热器能够固定。

Description

换热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属于制冷系统零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品质的要求就越来越多,伴而来之地就是对家用电器质量及功能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冰箱作为家用电器的一种,使得人们可以较长时间地贮藏、保鲜食物,从而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是目前冰箱内的换热器和风扇的固定结构较为复杂,且稳定性不高,拆装不方便。由此,需要一种换热器组件用以固定换热器及风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
换热器,包括扁管和翅片,所述扁管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换热主体部以及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主体部之间的折弯部,所述换热主体部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换热主体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被所述翅片间隔开;
第一支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方,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换热主体部固定;
第二支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折弯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基座和至少一个自所述基座延伸的悬臂部,所述基座与所述悬臂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夹持空间,所述悬臂部穿过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空隙使得所述换热主体部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部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竖向部、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横向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竖向部和所述横向部之间的拐角部,所述悬臂部于背向所述夹持空间的一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贯穿所述竖向部、所述拐角部和至少部分所述横向部。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部的末端设置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具有在第二方向反向设置的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换热主体部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基部以及自所述基部的两端向同侧垂直设置的两个卡持臂,所述卡持臂远离基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扣部,两个所述第三卡扣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背设置,所述基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在第三方向朝向所述换热器的一侧具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的内壁具有台阶部,两个所述第三卡扣部在第二方向向下穿过所述镂空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三卡扣部能够与所述台阶部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为矩形框架且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边、第三侧边和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侧边、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第三侧边分别设置有第四卡扣部,两个所述第四卡扣部与对应的所述折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呈反向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支架的第四侧边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收容所述悬臂部的拐角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的相临两个侧边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用以固定风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申请换热器组件通过在换热器的第二方向的下方设置的第一支架,以固定换热器,并在换热器的第三方向的一侧设置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用于固定风机,第一支架固定在冰箱、空调内,以稳固的固定换热器和风机,提高整个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和整体结构的紧凑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卡扣件与第一支架装配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与第二支架装配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架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卡扣件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卡扣件与第一支架装配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请参考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组件100,包括换热器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以及卡扣件4。
请参考图1至图6,换热器1包括扁管11和翅片12。扁管11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换热主体部111以及连接相邻两个换热主体部111之间的折弯部112。换热主体部111呈蛇形排布,换热主体部111均沿第一方向A- A延伸,相邻两个换热主体部1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A-A的第二方向B-B 上被翅片12间隔开。在本实施方式中,翅片12呈波浪形,其中翅片12的波峰与波谷与换热主体部111相接触,以使得将两个平行设置的换热主体部111能够固定连成一体。扁管11为中空一体折弯而成,以流通制冷剂。优选的,换热器1为微通道换热器,以提高换热器1的换热能力。
请参考图1至图3、图5、图7,第一支架2在第二方向B-B上位于换热器1的下方,第一支架2与换热主体部111固定。第一支架2包括基座 21和至少一个自基座21延伸的悬臂部22。基座21与悬臂部22在第二方向B-B上形成夹持空间23,悬臂部22穿过相邻两个翅片12之间的空隙,使得换热主体部111位于夹持空间23内。具体的,三个悬臂部22沿第一方向A-A间隔设置,每个悬臂部22包括在第二方向B-B上延伸的竖向部 221、在第三方向C-C上延伸的横向部222以及连接在竖向部221和横向部222之间的拐角部223。悬臂部22于背向夹持空间23的一侧设有加强筋24,加强筋24贯穿竖向部221、拐角部223和至少部分横向部222。加强筋24能够加固悬臂部22与基座21,延长悬臂部22的磨损时间,提高了悬臂部22与基座21之间的机械强度。其中一个悬臂部22的末端设置有卡扣部224。卡扣部224具有在第二方向B-B反向设置的第一卡扣部2241 与第二卡扣部2242。第一卡扣部2241与所述换热主体部111卡接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扣部224设置在三个悬臂部22的其中中间一个悬臂部 22的末端。三个悬臂部22与基座21之间的高度一致,能够保证换热器1 与第一支架2稳定固定且不会摇晃,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支架2与换热器1 之间的机械强度。
请参考图7、图10至图11,基座21在第三方向C-C朝向换热器1的一侧设置有镂空结构25。镂空结构25大致呈矩形,镂空结构25沿第一方向A-A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内壁251,两个内壁251分别设置有台阶部 252。台阶部252包括顶壁2521、自顶壁2521垂直向下延伸的侧壁2522,与顶壁2521相对设置的底壁2523,顶壁2521与侧壁252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斜面2524。两个第一斜面2524相对设置,用以引导卡扣件4,使得卡扣件4能够与台阶部252相固定。优选地,基座21在远离换热器1的一侧继续凸出设置有凸耳26,两个凸耳26沿A-A方向间隔设置,每个凸耳26上设有定位孔261,用于固定在基准物上。该基准物可以是冰箱、空调的底壁或其他位置。
请参考图3、图5、图9、图11,卡扣件4包括基部41以及自基部41 的两端向同侧垂直设置的两个卡持臂42。卡持臂42远离基部4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卡扣部43,两个第三卡扣部43在第一方向A-A上相背设置,基部41与第二卡扣部2242相抵接。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卡扣件4大致呈U型,两个第三卡扣部43分别位于卡扣件4的两个自由端处,第三卡扣部43具有与第一斜面2524相配合的第二斜面431。当卡扣件4在外力的作用沿第二方向B-B向下运动,两个第三卡扣部43穿过镂空结构25 时,第三卡扣部43的第二斜面431与第一斜面2524配合滑动,使得两个卡持臂42相对收缩,待第三卡扣部43与底壁2523卡扣固定时,两个卡持臂42回弹至原始状态,从而第三卡扣部43能够与台阶部252配合固定,此时基部41与第二卡扣部2242相抵接。如此设置,卡扣件4能够加强第一支架2与换热器1之间固定的机械强度,使得第一支架2与换热器1不易松脱。
请参考图1至图2、图4、图8,第二支架3在第三方向C-C上位于换热器1的一侧,第二支架3与折弯部112卡扣固定。第三方向C-C垂直于第一方向A-A和第二方向B-B。具体的,第二支架3为矩形框架且包括在第一方向A-A上延伸的第一侧边31、第三侧边32和在第二方向B-B上延伸的第二侧边33、第四侧边34,第一侧边31、第三侧边32分别设置有第四卡扣部35,两个第四卡扣部35与对应的折弯部112在第一方向A-A上呈反向卡接固定。
请参考图7至图8,第一支架2设有第一固定孔27,第一固定孔27位于基座21在第三方向C-C上远离换热器1的一侧。优选的,第一固定孔 27具有两个。第二支架3的第四侧边34设有第二固定孔36,优选的,第二固定孔36具有两个且在第二方向B-B上与第一固定孔27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固定孔36通过螺钉与第二固定孔27固定。两个第二固定孔27之间还设有凹槽37,凹槽37在第三方向C-C上朝向换热器1的一侧设置,凹槽37收容悬臂部22的拐角部223。当第二支架2同时与换热器1以及第一支架2固定时,在第三方向C-C上第二支架2与换热器1之间的间隙最小,以让位出较大的装配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程度。第二支架3的相邻两个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固定孔38,第三固定孔38 用以固定风机。风机通过固定件与第二支架3固定,能够减少固定架的数量,同时还能够与换热器1更贴近,使得进一步加快换热器1的换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专利申请换热器组件100通过在换热器1的第二方向B- B的下方设置的第一支架2,以固定换热器1,并在换热器1的第三方向 C-C的一侧设置的第二支架3,第二支架3固定在第一支架2上,用于固定风机,第一支架2固定在冰箱、空调内,以稳固的固定换热器1和风机,提高整个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和整体结构的紧凑程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1),包括扁管(11)和翅片(12),所述扁管(11)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换热主体部(111)以及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主体部(111)之间的折弯部(112),所述换热主体部(111)均沿第一方向(A-A)延伸,相邻两个所述换热主体部(11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A-A)的第二方向(B-B)上被所述翅片(12)间隔开;
第一支架(2),在所述第二方向(B-B)上位于所述换热器(1)的一方,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换热主体部(111)固定;
第二支架(3),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A-A)和所述第二方向(B-B)的第三方向(C-C)上位于所述换热器(1)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3)与所述折弯部(112)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包括基座(21)和至少一个自所述基座(21)延伸的悬臂部(22),所述基座(21)与所述悬臂部(22)在所述第二方向(B-B)上形成夹持空间(23),所述悬臂部(22)穿过相邻两个翅片(12)之间的空隙使得所述换热主体部(111)位于所述夹持空间(23)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22)包括在第二方向(B-B)上延伸的竖向部(221)、在第三方向(C-C)上延伸的横向部(222)以及连接在所述竖向部(221)和所述横向部(222)之间的拐角部(223),所述悬臂部(22)于背向所述夹持空间(23)的一侧设有加强筋(24),所述加强筋(24)贯穿所述竖向部(221)、所述拐角部(223)和至少部分所述横向部(22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22)的末端设置有卡扣部(224),所述卡扣部(224)具有在第二方向(B-B) 反向设置的第一卡扣部(2241)与第二卡扣部(2242),所述第一卡扣部(2241)与所述换热主体部(111)卡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卡扣件(4),所述卡扣件(4)包括基部(41)以及自所述基部(41)的两端向同侧垂直设置的两个卡持臂(42),所述卡持臂(42)远离基部(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扣部(43),两个所述第三卡扣部(43)在所述第一方向(A-A)上相背设置,所述基部(41)与所述第二卡扣部(2242)相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在第三方向(C-C)朝向所述换热器(1)的一侧具有镂空结构(25),所述镂空结构(25)的内壁(251)具有台阶部(252),两个所述第三卡扣部(43)在第二方向(B-B)向下穿过所述镂空结构(25),以使得所述第三卡扣部(43)能够与所述台阶部(252)配合固定。
7.如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为矩形框架且包括在第一方向(A-A)上延伸的第一侧边(31)、第三侧边(32)和在第二方向(B-B)上延伸的第二侧边(33)、第四侧边(34),所述第一侧边(31)、第三侧边(32)分别设置有第四卡扣部(35),两个所述第四卡扣部(35)与对应的所述折弯部(112)在所述第一方向(A-A)上呈反向卡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设有第一固定孔(27),所述第二支架(3)的第四侧边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6),所述第二固定孔(36)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27)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36)之间还设有凹槽(37),所述凹槽(37)收容所述悬臂部(22)的拐角部(22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的相临两个侧边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固定孔(38),所述第三固定孔(38)用以固定风机。
CN202220029047.0U 2022-01-04 2022-01-04 换热器组件 Active CN216845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9047.0U CN216845211U (zh) 2022-01-04 2022-01-04 换热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9047.0U CN216845211U (zh) 2022-01-04 2022-01-04 换热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5211U true CN216845211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14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9047.0U Active CN216845211U (zh) 2022-01-04 2022-01-04 换热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52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3606B (zh) 卡扣组件及空调器
CN216845211U (zh) 换热器组件
CN211925940U (zh) 窗式空调
CN210241946U (zh) 变频空调控制板和空调器
CN210120275U (zh) 连接器、散热器
CN217403242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CN217817343U (zh) 固定卡扣以及空调器
CN113432473B (zh) 换热器组件
CN216080530U (zh) 冷柜
CN214891553U (zh) 双排冷凝器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CN216114383U (zh) 支撑条和移动空调
CN210345686U (zh) 一种电机固定结构及空调器
CN214949378U (zh) 空调
CN210688510U (zh) 一种感温器固定座
CN215982835U (zh) 空调器的吊耳、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7146476A (zh) 一种换热器以及制冷设备
CN216521473U (zh) 一种新型导光结构整体的安装结构
CN215523537U (zh) 风管机
CN217546595U (zh) 冷却机组底座及冷却设备
CN215988728U (zh) 一种冷媒管安装座、散热器及家用电器
CN214274154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收纳自由格
CN210532630U (zh)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装配结构、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CN216849159U (zh) 灯板模组及具有其的显示屏
CN212725967U (zh) 一种低压柜固定连接装置
CN216672938U (zh) 一种反铆角码结构、光伏边框及光伏板安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9

Address after: 313300 workshop 03, floor 1, building 2, No. 198, peninsula Middle Road, Dipu street,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il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100 room 1112, building 3, yuzhicheng, Nanyua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Kul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