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2725U - 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2725U
CN211592725U CN201921567976.1U CN201921567976U CN211592725U CN 211592725 U CN211592725 U CN 211592725U CN 201921567976 U CN201921567976 U CN 201921567976U CN 211592725 U CN211592725 U CN 211592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over
wheel casing
wheel
fixing
cov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79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华
刘聪
徐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679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2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2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2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及车辆,其中,轮罩总成包括轮罩主体和轮罩尾部封板,其中,轮罩主体包括第一固定区域,轮罩尾部封板包括第二固定区域,第一固定区域与第二固定区域固接。轮罩总成拆分成两个零件之后,对轮罩主体和轮罩尾部封板冲压时可结合其各自的具体尺寸针对性选取板材,选取加工轮罩尾部封板的板材时,不必兼顾轮罩主体在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而只要考虑轮罩尾部封板自身的尺寸,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加工轮罩总成需要一很大的板材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轮罩总成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同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也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轮罩总成为一体成型的板件,轮罩总成的两端通常相对于轮罩总成的其他部分宽度更小,尤其轮罩总成的尾部的宽度明显小于轮罩总成的中部的宽度。
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1)轮罩总成通过模具冲压而成,由于轮罩总成比较大,并且是不规则形状,在冲压时要兼顾轮罩总成的最宽的部分,因而需要一很大的板材,由此造成板材的部分靠近边缘的地方材料浪费,尤其是板材上的对应轮罩总成的两端的部分浪费较为严重,从而导致材料的利用率低;
2)由于轮罩总成体积大,导致模具的开发周期长、开发难度大及开发成本高;
3)轮罩总成的四周要与车体进行装配,由于轮罩总成比较大,装配时容易出现轮罩总成与车体的局部装配关系超出误差允许的范围,进而导致装配不良,且不易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其特点在于,包括:
轮罩主体,所述轮罩主体具有第一固定区域;及
轮罩尾部封板,所述轮罩尾部封板包括第二固定区域,所述第二固定区域与所述第一固定区域固接。
本方案的轮罩总成经由成轮罩主体和轮罩尾部封板两个件装配而成,因而可根据轮罩主体和轮罩尾部总成的具体尺寸采用较小的板材进行冲压,从而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区域与所述第二固定区域叠置,所述第一固定区域与所述第二固定区域相对的部分形成一安装间隙。
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固定区域和第二固定区域叠置,提升轮罩总成与车体之间的密性。
优选地,所述轮罩总成还包括固接层;所述固接层位于所述安装间隙中,并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区域和所述第二固定区域。
本方案中,轮罩主体和轮罩尾部封板通过位于安装间隙中的固接层连接,由于固接层不外露,因而不影响轮罩总成的外观。
优选地,所述安装间隙在轮罩总成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12mm,以提高轮罩主体和轮罩尾部封板之间的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区域和所述第二固定区域焊接或/和粘接。
换言之,轮罩主体和轮罩尾部封板之间可焊接,也可粘接,或者兼具焊接和粘接两种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区域和所述第二固定区域点焊,且第一固定区域和第二固定区域之间的缝隙中填充粘结剂。
本方案通过点焊将轮罩主体和轮罩尾部封板连接,通过向第一固定区域和第二固定区域之间的缝隙填充粘结剂,进一步提升轮罩总成与车体之间的密性。
优选地,所述轮罩尾部封板还包括轮罩尾部封板主体,所述第二固定区域凸设于所述轮罩尾部封板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区域压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区域上。
优选地,所述轮罩尾部封板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封板部和外板部,所述封板部和所述外板部形成一角度,所述外板部上设有所述第二固定区域。
本方案中,轮罩总成在折弯之前划分轮罩主体和轮罩封板总成,以便于最大程度上提高材料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轮罩总成。
优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车体,所述轮罩总成的边缘与所述车体点焊连接。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轮罩总成拆分成两个零件之后,对轮罩主体和轮罩尾部封板冲压时可结合其各自的具体尺寸针对性选取板材,选取加工轮罩尾部封板的板材时,不必兼顾轮罩主体在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而只要考虑轮罩尾部封板自身的尺寸,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加工轮罩总成需要的一很大的板材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轮罩总成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同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也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轮罩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轮罩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轮罩尾部封板 10
第一固定区域 11
轮罩尾部封板主体 12
封板部 13
外板部 14
轮罩主体 20
第二固定区域 21
固接层 30
安装间隙 40
车体 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下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包括轮罩主体20和轮罩尾部封板10,其中,轮罩主体20具有第一固定区域11,轮罩尾部封板10包括第二固定区域21,第一固定区域11与第二固定区域21固接。
具体地,轮罩总成安装于车辆的车体50上,并经由轮罩主体20和轮罩尾部封板10固接而成。其中,轮罩主体20是轮罩总成的主体部分,包括了轮罩总成的具有最大宽度的部分,轮罩尾部封板10为轮罩总成的一端。
第一固定区域11位于轮罩外板的边缘处,第二固定区域21位于轮罩尾部封板10的边缘处,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均可以面和体的任何一种形式体现。
轮罩主体20和轮罩尾部封板10通过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连接成轮罩总成,在满足该构思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不对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的具体固接方式及相对位置关系进行限定。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罩总成不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实现,而经由轮罩外板和轮罩尾部封板10装配形成,本方案具有如下优势:
首先,将轮罩总成拆分成两个零件之后,对轮罩主体20和轮罩尾部封板10冲压时可结合其各自的具体尺寸针对性选取板材,选取加工轮罩尾部封板10的板材时,不必兼顾轮罩主体20在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而只要考虑轮罩尾部封板10自身的尺寸,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加工轮罩总成需要的一很大的板材而言,本实施例节省了材料,换言之,本实施例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其次,轮罩总成拆分成两个零件之后,轮罩主体20和轮罩尾部封板10相对于轮罩总成的体积更小,因而对模具的要求降低,从而降低了模具的开发难度,有利于缩短模具的开发周期,并且模具开发的总成本降低。
再次,轮罩总成两个零件之后,车辆装配时,当轮罩主体20或轮罩尾部封板10与车体50局部位置的配合关系不在误差范围之内时,可适当微调轮罩主体20和轮罩尾部封板10的相对位置关系,消除局部位置的配合问题后再将轮罩主体20和轮罩尾部封板10进行固接,从而解决了轮罩总成装配困难的缺陷,并减少了装配不良。
请继续参阅图1-3,第一固定区域11与第二固定区域21叠置,第一固定区域11与第二固定区域21相对的部分形成一安装间隙4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均以体的形式展现。
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叠置,即两者在轮罩总成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安装间隙40位于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的相对的面之间,并为连接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提供空间。轮罩总成安装于车体50上之后,安装间隙40有利于提高轮罩总成和车体50之间的密性。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可替代的方案,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可在轮罩总成的长度方向上不叠置,而是直接对接。
请继续参阅图2,轮罩总成还包括固接层30;固接层30位于安装间隙40中,并用以连接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的连接位置位于安装间隙40中,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的连接位置即固接层30的位置。固接层30可局部或完全填充满安装间隙40,固接层30可为一件或者多件。
诚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可替代的方案,固接层30避开安装间隙40的位置,并设置在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的边缘处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安装间隙40在轮罩总成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12mm。
具体地,安装间隙40有利于提升轮罩总成与车体50之间的密性,同时安装间隙40也影响固接层30的体积,进而影响到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的稳固性,故优选其在轮罩总成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12mm。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焊接或/和粘接。换言之,上述的固接层30可经由焊材或/和粘结剂形成。
在一个方案中,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在安装间隙40中点焊。作为可替代的方案,在另一个方案中,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点焊,且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之间的缝隙中填充粘结剂,换言之,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在安装间隙40中点焊后,向安装间隙40中填充粘结剂,该粘结剂可为胶。
请继续参阅图1-3,轮罩尾部封板10由一轮罩尾部封板主体12和上述的第二固定区域21构成,第二固定区域21凸设于轮罩尾部封板主体12的一端,第二固定区域21压设于第一固定区域11上。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轮罩尾部封板10包括封板部13和外板部14,封板部13和外板部14成一定角度设置,外板部14上设有第二固定区域21。
具体地,轮罩总成的尾部具有折弯,该折弯即由封板部和外板部形成,本实施例的轮罩总成在折弯之前划分成轮罩主体20和轮罩尾部封板10,以便于最大程度上提高材料利用率。
封板部13和外板部14之间可以圆角平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轮罩总成,该处不再对轮罩总成赘述。
请参阅图4,车辆还包括车体50,轮罩总成的边缘与车体50点焊连接。
具体地,车体50上预留有安装轮罩总成的空间,轮罩主体20和轮罩尾部封板10置于该空间中微调位置关系,待轮罩主体20和轮罩尾部封板10的边缘处与车体50的位置关系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后,连接第一固定区域11和第二固定区域21,然后将轮罩总成的四周与车体50点焊连接。
图4中展示了轮罩总成与车体50的装配状态,其中轮罩总成的轮廓通过粗实线进行体现,该粗直线仅用以直观体现轮罩总成。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车辆解决了轮罩总成装配困难的缺陷。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罩主体,所述轮罩主体具有第一固定区域;及
轮罩尾部封板,所述轮罩尾部封板包括第二固定区域,所述第二固定区域与所述第一固定区域固接;
轮罩主体是轮罩总成的主体部分,包括了轮罩总成的具有最大宽度的部分,轮罩尾部封板为轮罩总成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区域与所述第二固定区域叠置,所述第一固定区域与所述第二固定区域相对的部分形成一安装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总成还包括固接层;所述固接层位于所述安装间隙中,并用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区域和所述第二固定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间隙在轮罩总成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1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区域和所述第二固定区域焊接或/和粘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区域和所述第二固定区域点焊,且第一固定区域和第二固定区域之间的缝隙中填充粘结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尾部封板还包括轮罩尾部封板主体,所述第二固定区域凸设于所述轮罩尾部封板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区域压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区域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尾部封板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封板部和外板部,所述封板部和所述外板部形成一角度,所述外板部上设有所述第二固定区域。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轮罩总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车体,所述轮罩总成的边缘与所述车体点焊连接。
CN201921567976.1U 2019-09-19 2019-09-19 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1592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7976.1U CN211592725U (zh) 2019-09-19 2019-09-19 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7976.1U CN211592725U (zh) 2019-09-19 2019-09-19 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2725U true CN211592725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6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7976.1U Active CN211592725U (zh) 2019-09-19 2019-09-19 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2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38242U (zh) 汽车悬架后控制臂
CN211592725U (zh) 用于车辆的轮罩总成及车辆
CN101475026B (zh) 一种汽车后侧围内板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212473667U (zh) 车辆行李箱盖的铰链加强板以及车辆
CN214874681U (zh) 保险杠组件以及车辆
CN212046916U (zh) 充电口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4567778U (zh) 一种车身用密封堵盖
JP2013009143A (ja) 車両用アンテナの取り付け構造
CN204784029U (zh) 一种用于固定汽车密封条的卡扣
CN111873790B (zh) 前减速器安装支架组件和车辆
CN202175105U (zh) 汽车顶盖及汽车
CN218929592U (zh) 侧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JPS5934982A (ja) 車両用フエンダ構造
JPH11278067A (ja) 車輛用燃料タンク
JPH0958281A (ja) フィラーチューブの取付構造
CN216969800U (zh)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242927U (zh) 一种汽车全景天窗顶盖总成
CN210592101U (zh) 一种兼做板簧支架的转向机安装支座
CN217835317U (zh) 后背门支撑结构、后背门和车辆
CN214960272U (zh) 一种贴合fpc补强板自粘式内缩胶产品
CN211809200U (zh) 一种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后排座椅及汽车
CN219948057U (zh) 用于车辆的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20595028U (zh) 右舵车型分块式前壁板总成
CN215851506U (zh) 后轮罩结构、车身以及汽车
CN213008381U (zh) 一种汽车后围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