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6765U - 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6765U
CN211566765U CN201922157400.4U CN201922157400U CN211566765U CN 211566765 U CN211566765 U CN 211566765U CN 201922157400 U CN201922157400 U CN 201922157400U CN 211566765 U CN211566765 U CN 211566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ld
movable
plate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74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浪
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u'anj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anj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anj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anju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574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6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6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6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包括:定模座板、定模板以及定模型芯组,定模型芯组包括相对设置一对第一定模芯、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定模芯、位于第一定模芯和第二定模芯围设的矩形中间的一对第三定模芯以及第一斜导柱和第二斜导柱,动模座板、垫块以及动模板,垫块与动模座板围设成收容空间,动膜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收容空间的顶出单元以及动模型芯组,动模型芯组包括第一动模芯单元、第二动模芯单元、第三动模芯单元以及第四动模芯单元,保护组件,包括限位杆、拨杆、滚块以及固定于顶出单元上的推块,定模型芯组和动模型芯组配合而共同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以使得模具可以生产类似耳机下盖的产品,模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属于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耳机下盖的模具结构比较复杂,模具成型时间较长,增加了模具开发的成本,从而增加了耳机下盖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厂家在该类耳机下盖的价格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可以生产耳机下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包括:
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座板、固定连接所述定模座板的定模板,所述定模座板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定位环,所述定模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环相应的浇口以及定模凹槽部,所述定模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定模凹槽部的定模型芯组,所述定模型芯组固定于所述定模板,所述定模型芯组包括相对设置一对第一定模芯、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定模芯、位于所述第一定模芯和所述第二定模芯围设的矩形中间的一对第三定模芯以及第一斜导柱和第二斜导柱;
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座板、对应垂直设置在所述动模座板两侧的垫块以及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座板的动模板,两个所述垫块与所述动模座板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动模板设有动模凹槽部,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顶出单元以及收容于所述动模凹槽部的动模型芯组,所述定模型芯组和所述动模型芯组配合而共同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动模型芯组包括第一动模芯单元、第二动模芯单元、第三动模芯单元以及第四动模芯单元;
保护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定模板上的限位杆、固定于所述动模板上的拨杆、滚块以及固定于所述顶出单元上的推块。
进步地,所述第一定模芯与所述第二定模芯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定模芯上设有便于所述第二斜导柱穿设的导柱孔,所述第二斜导柱固定于所述定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型芯组还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浇口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模芯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定模芯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可挤压所述动模组件的零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模芯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动模板上的两个第一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的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内并朝向型腔延伸的第一动模芯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调整块,所述第一调整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的背离所述第一动模芯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二斜导柱穿设的、与所述第一定模芯上的导柱孔相对应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具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一定模芯的所述第一斜面挤压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型芯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动模芯单元固定于所述动模板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收容于所述动模凹槽部,其上开设有便于所述第二动模芯单元穿过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动模芯单元包括拼接设置的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导向所述第二滑块移动方向的第二限位块以及导向所述第三滑块移动方向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三滑块上均设有流道以及可供所述第一斜导柱穿设的斜导柱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动模芯单元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或所述第三滑块上的拨块、两个相对设置的第四滑块以及位于所述第四滑块内的弹簧,所述第二动模芯单元上开设有便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穿设的让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定模型芯组和动模型芯组配合而共同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可以生产类似耳机下盖的产品,简化模具结构,使之简化加工工艺,同时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成型的耳机下盖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成型的耳机下盖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5为动模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定模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动模型芯组、定模型芯组、顶针的第一立体配合示意图。
图8为动模型芯组、定模型芯组、顶针的第二立体配合示意图。
图9为图8视图中隐藏了局部机构的示意图。
图10为动模型芯组、定模型芯组、顶针、动模板的剖视图。
图11为第四动模芯单元、第二定模芯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第三动模芯单元、第四动模芯单元、顶针分解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第二动模芯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第三定模芯和固定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15为第一定模芯和第一动模芯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该模具用于生产一种耳机下盖,一模两穴。该耳机下盖5包括一本体50、开设在本体50上的通孔51 以及位于所述本体50一侧的线筒52,本体50的内部设有内扣槽500,具体如图1所示。
如图2至图16所示,所述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动模组件2、固定组件、保护组件7以及导向组件,所述定模组件1与所述动模组件2位置相对,用以配合成型耳机下盖5。所述固定组件用以保证非工作状态下,定模组件1与动模组件2的相对位置不变,因此,当本模具需要入库存放时,可以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所述定模组件1与所述动模组件2,使得两者都互相闭合,保证耳机下盖5 的装配精度的同时避免模具的内部原件受到损坏。所述导向组件一般包括导柱和导套,分别设置在定模组件1和动模组件2上,用于导向所述动模组件2和定模组件1的相对位置,确保不发生偏差以保证耳机下盖5的质量。
所述保护组件7包括固定于定模组件1上的限位杆70,固定在所述动模组件2上的推块71、拨杆72和滚块73。所述滚块73与所述限位杆70接触,并可相对自身转动,因此所述限位杆70与所述滚块73之间滚动摩擦。所述拨杆 72的一端自由,另一端可枢转的固定在动模组件2上,所述推块71始终与所述拨杆72的自由端接触。在模具合模状态下,无论任何情况下,推块71推动拨杆72的自由端转动时,所述拨杆72的自由端抵靠于所述限位杆70的一侧,从而阻止了动模组件2朝向定模组件1移动,进而保护了动模组件2和定模组件1 不受损坏。
具体的,所述定模组件1包括定模座板10,位于所述定模座板10下方的定模板11,所述限位杆70固定于所述定模板11。所述定模座板10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定位环14,以及与所述定位环14相应的浇口15。所述定模板11的内部凹陷的定模凹槽部110,所述定位环14与注塑机上的炮台位置对应,用于导向所述炮台使得注塑机可以准确的将胶料注入模具内,所述浇口15用于引导注塑胶料进入模具内部。
所述定模组件1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定模凹槽部110的定模型芯组16,所述定模型芯组16固定于所述定模组件1。所述定模型芯组16用于与所述动模组件 2配合以成型耳机下盖5。所述定模型芯组16包括相对设置一对第一定模芯160 和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定模芯161,第一定模芯160与第二定模芯161相邻设置并分别位于矩形的4个边上。所述定模型芯组16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定模芯160 和所述第二定模芯161围设的矩形中间的一对第三定模芯162以及第一斜导柱 163和第二斜导柱164。所述第一定模芯160和所述第二定模芯161均通过所述定模凹槽部110固定在所述定模板11上,所述第三定模芯162和所述第一斜导柱163固定于所述定模座板10上。所述第一定模芯160上设有便于所述第二斜导柱164穿设的导柱孔(未标号),所述第二斜导柱164固定于所述定模扳11。所述定模型芯组16还包括一固定板165,所述固定板165上开设有便于浇口孔 (未图示),以便浇口15穿设所述固定板165所述第三定模芯162通过所述固定板165固定于所述定模座板10,所述第三定模芯162可用于成型本体50上的通孔51。所述第一定模芯160具有第一斜面160a,所述第二定模芯161具有第二斜面161a,当所述动模组件2朝向所述第一定模芯160和所述第二定模芯161 时,所述第一斜面160a和所述第二斜面161a挤压所述动模组件2的零件,从而形成用于成型所述耳机下盖5的型腔。
所述动模组件2包括动模座板20、对应垂直设置在所述动模座板20两侧两侧的垫块21以及固定连接所述垫块21的动模板22,两个所述垫块21与动模座板20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拨杆72和所述滚块73固定于所述动模板22。所述动模板22包括自所述动模板22一侧向所述动模板22的内部凹陷的动模凹槽部220。所述动模组件2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顶出单元、收容于所述动模凹槽部220并位于所述定模板11和所述动模板22之间的动模型芯组3,所述拨杆72固定于所述顶出单元上。所述动模座板20、垫块21、动模板22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所述定模座板10、定模板1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使得所述定模组件1与动模组件2可以相对配合。所述定模型芯组16和所述动模型芯组3配合而共同形成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型腔。
所述顶出单元包括靠近所述动模座板20设置的顶针推板26、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推板26的推板固定板27以及贯穿所述推板固定板27并朝向定模组件1设置的顶针28,所述推块固定于所述顶针推板26和所述推板固定板27。注塑机上设有顶杆(未图示),所述动模座板20上设有与所述顶杆配合的顶杆通孔(未图示),所述顶杆穿过所述顶杆通孔与顶针推板26抵接,因此当注塑机推动顶杆时,顶杆被推动并依次推动顶针推板26与所述推板固定板27共同沿着顶杆的运动方向移动。所述推板固定板27与顶针推板26还共同限位所述顶针28的一端,从而顶针28可以通过顶料杆被推动以朝向定模组件1移动。所述顶针28 与被注塑的耳机下盖5配合,在模具开模后,可以将耳机下盖5从动模组件2 内顶出。
所述顶出单元还包括复位单元(未图示),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杆以及套设在所述复位杆上的弹簧,所述复位杆及弹簧设置为4个,均匀的分布在推板固定板的4个边角上。所述复位杆可以导向所述推板固定板27、顶针推板26和顶针28,避免顶针28移动歪斜而受到损坏。当顶针28顶推耳机下盖时,复位杆可辅助顶推动定模板11。当模具打开,顶针28被注塑机的顶杆推出后,耳机下盖5取出,顶杆退回,可通过的弹簧的弹性力使得顶出单元复位,模具合模。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弹簧失效或者因为外部原因复位失败,则固定于所述顶针推板26和所述推板固定板27上的所述推块71不能恢复初始位置,则所述拨杆 72也不能恢复初始位置,此时模具合模,所述限位杆70可借助合模力挤压所述拨杆72以推动所述推块71以及所述顶针推板26、所述推板固定板27、所述顶针28复位,同时保护了顶针28不受损坏。
所述动模型芯组3包括用于成型所述耳机下盖5的线筒52内壁的第一动模芯单元30、用于成型所述本体50内壁的第二动模芯单元31、用于成型所述本体50的内扣槽500的第三动模芯单元32以及用于成型线筒52外壁、本体50 外壁的第四动模芯单元33。
所述第一动模芯单元30设有两组,均包括固定于所述动模板22上的两个第一限位块301、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301之间的第一滑块302、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302内并朝向型腔延伸的第一动模芯303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 302上的第一调整块304,所述第一调整块304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302的背离所述第一动模芯303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302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二斜导柱 164穿设的、与所述第一定模芯160上的导柱孔相对应的孔(未图示)。所述第一滑块302具有第三斜面302a,所述第三斜面302a与所述第一定模芯160的第一斜面160a挤压配合。当模具合模时,所述第二斜导柱164拨动所述第一定模芯160朝向所述第一动模芯单元30移动,从而所述第一定模芯160的第一斜面 160a挤压所述第一滑块302的第三斜面302a以推动所述第一滑块302、第一动模芯303朝向耳机线筒52的型腔移动。当模具开模时,也是通过第二斜导柱164 使得第一动模芯单元30远离所述耳机线筒52的型腔,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第一调整块304的一侧面也与所述第一斜面160a挤压配合,当需要调整所述第一滑块302朝向所述型腔的移动距离时,可以通过改变所述第一调整块304厚度来实现,如果需要加大所述第一滑块302的行程,则可增加所述第一调整块304 的厚度,反之则减小所述第一调整块304的厚度。至此完成所述耳机线筒52内壁的成型过程。
第二动模芯单元31设有两组,均与所述本体50内壁(除内扣槽500外) 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动模型芯组3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动模芯单元31固定于所述动模板22的第二固定板34,所述第二固定板34收容于所述动模凹槽部220,其上开设有便于所述第二动模芯单元31穿过的孔(未图示),所述第二动模芯单元31上也开设有便于所述顶针28穿设的孔(未图示)。所述动模型芯组3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板34紧固于所述动模凹槽部220内的切紧块35。
所述第四动模芯单元33包括拼接设置的第二滑块330和第三滑块331、导向所述第二滑块330移动方向的第二限位块332以及导向所述第三滑块331移动方向的第三限位块333。所述第二滑块330和所述第三滑块331上均设有流道 334以及可供所述第一斜导柱163穿设的斜导柱孔(未标号)。所述流道334与浇口15相连。所述第二滑块330和所述第三滑块331内设有与耳机下盖5的外壁形状相配的凹部,且所述第二滑块330和所述第三滑块331可相对移动,当两者相互紧靠时,所述第二滑块330和所述第三滑块331的凹部可以共同成型所述耳机下盖5的外壁。所述第二滑块330上设有第四斜面330a,所述第三滑块331上设有第五斜面331a,所述第四斜面330a、所述第五斜面331a分别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模芯161的第二斜面161a挤压配合。
当模具合模时,所述第一斜导柱163拨动所述第二定模芯161朝向所述第四动模芯单元33移动,从而所述第二定模芯161的第二斜面161a挤压所述第二滑块330的第四斜面330a、挤压所述第三滑块331的第五斜面331a,以推动所述第二滑块330、第三滑块331朝向耳机下盖5的型腔移动。当模具开模时,也是通过第一斜导柱163使得所述第二滑块330、第三滑块331之间相互远离,从而远离所述耳机下盖5的型腔,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第二滑块330上设有第二调整块330b,所述第三滑块331上设有第三调整块331b,所述第二调整块330b 的一侧面也与所述第二斜面161a挤压配合,所述第三调整块331b的一侧面也与所述第二斜面161a挤压配合,当需要调整所述第二滑块330、第三滑块331 朝向所述型腔的移动距离时,可以通过改变所述第二调整块330b、第三调整块 331b厚度来实现,如果需要加大所述第二滑块330、第三滑块331的行程,则可增加所述第二调整块330b、第三调整块331b的厚度,反之则减小所述第二调整块330b、第三调整块331b的厚度。至此完成所述耳机下盖5外壁的成型过程。
所述第三动模芯单元3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三动模芯单元32之间还设有限制块32a。所述限制块32a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动模型芯组3还包括用于顶出料头的顶料针36。每组均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330或所述第三滑块 331上的拨块320、两个相对设置用于成型所述本体50的内扣槽500的第四滑块321以及位于所述第四滑块321内的弹簧322。所述第二动模芯单元31上开设有便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321穿设的让位孔310,所述第四滑块321穿过所述让位孔而形成用于成型内扣槽500的成型面。两个所述第四滑块321上均设有过孔323,过孔323上设有过孔斜面(未图示)。模具合模时,两个所述拨块320 分别穿过两个第四滑块321上的过孔而与所述过孔斜面挤压配合,所述第二滑块330或所述第三滑块331移动可以带动两个所述拨块320移动,从而两个所述第四滑块321相互远离移动用于成型内扣槽500的成型面,同时能压缩位于所述第四滑块321内弹簧322。模具开模时,所述第二滑块330或所述第三滑块 331相互分离,从而带动两个所述拨块320远离直至脱离两个第四滑块321,此时压缩后的弹簧322需要弹性恢复,因此弹簧322推动两个第四滑块321靠近移动而远离用于成型内扣槽500的成型面。至此,完成内扣槽500的成型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注塑机的炮台将材料通过浇口15、流道334注入型腔时,可以成型所述耳机下盖5,再通过顶出单元将耳机下盖5顶出,至此完成整个注塑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定模型芯组和动模型芯组配合而共同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可以生产类似耳机下盖的产品,简化模具结构,使之简化加工工艺,同时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座板、固定连接所述定模座板的定模板,所述定模座板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定位环,所述定模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环相应的浇口以及定模凹槽部,所述定模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定模凹槽部的定模型芯组,所述定模型芯组固定于所述定模板,所述定模型芯组包括相对设置一对第一定模芯、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二定模芯、位于所述第一定模芯和所述第二定模芯围设的矩形中间的一对第三定模芯以及第一斜导柱和第二斜导柱;
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座板、对应垂直设置在所述动模座板两侧的垫块以及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座板的动模板,两个所述垫块与所述动模座板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动模板设有动模凹槽部,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的顶出单元以及收容于所述动模凹槽部的动模型芯组,所述定模型芯组和所述动模型芯组配合而共同形成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动模型芯组包括第一动模芯单元、第二动模芯单元、第三动模芯单元以及第四动模芯单元;
保护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定模板上的限位杆、固定于所述动模板上的拨杆、滚块以及固定于所述顶出单元上的推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模芯与所述第二定模芯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定模芯上设有便于所述第二斜导柱穿设的导柱孔,所述第二斜导柱固定于所述定模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型芯组还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浇口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模芯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定模芯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可挤压所述动模组件的零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模芯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动模板上的两个第一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的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内并朝向型腔延伸的第一动模芯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调整块,所述第一调整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的背离所述第一动模芯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二斜导柱穿设的、与所述第一定模芯上的导柱孔相对应的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具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一定模芯的所述第一斜面挤压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型芯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动模芯单元固定于所述动模板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收容于所述动模凹槽部,其上开设有便于所述第二动模芯单元穿过的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动模芯单元包括拼接设置的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导向所述第二滑块移动方向的第二限位块以及导向所述第三滑块移动方向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三滑块上均设有流道以及可供所述第一斜导柱穿设的斜导柱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动模芯单元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或所述第三滑块上的拨块、两个相对设置的第四滑块以及位于所述第四滑块内的弹簧,所述第二动模芯单元上开设有便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穿设的让位孔。
CN201922157400.4U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 Active CN211566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7400.4U CN211566765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7400.4U CN211566765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6765U true CN211566765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3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7400.4U Active CN211566765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6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0758B (zh) 螺纹抽芯机构和注塑模具
CN211566766U (zh) 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上盖的模具
CN211566765U (zh) 一种用于成型耳机下盖的模具
CN109774075B (zh) 一种双色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CN208359394U (zh) 一种具有特殊顶出机构的航空航天连接器模具
CN212045246U (zh) 一种陶瓷板模具
CN211807585U (zh) 一种锁芯连接件模具
CN213860419U (zh) 行位延时开模的注塑模具
CN107443677B (zh) 医疗检测胶囊内镜机器人下外壳注塑模具
CN210477677U (zh) 用于翻盖类产品的滑块包胶脱模型模具
CN210047006U (zh) 一种具有行位内倒扣联动出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6068442U (zh) 导轨连接件模具
CN208277318U (zh) 一种具有配件植入辅助构件的注塑模具
CN211803517U (zh) 一种成型圆筒薄壁件的模具
CN210817471U (zh) 一种模具
CN111645275A (zh) 盖体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及其侧滑镶件机构
CN211071834U (zh) 一种模具
CN219543893U (zh) 一种用于制备显示器卡扣的模具结构
CN214820430U (zh) 一种带折弯角度调整功能的模芯结构
CN216683196U (zh) 一种脱模组件及注塑模具
CN216941631U (zh) 一种电熨斗外壳用易脱模注塑模具
CN217073150U (zh) 一种带双斜顶的注塑模具
CN220362903U (zh) 一种定位稳定的二次注塑模具
CN214820431U (zh) 一种电子烟发热座注塑模具
CN218399274U (zh) 双向顶出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