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5999U - 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5999U
CN211515999U CN202020065344.1U CN202020065344U CN211515999U CN 211515999 U CN211515999 U CN 211515999U CN 202020065344 U CN202020065344 U CN 202020065344U CN 211515999 U CN211515999 U CN 211515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hook
bottom frame
hole
fixed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653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书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bao Boto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653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5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5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59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属于造型线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柱、固定钩和限位装置,固定柱设置在工作台的底部的侧面,固定钩设置在模底框的顶部的侧面,在固定钩和固定柱的相互结合下,增加了工作台和模底框相互连接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防止模底框的脱落,限位装置竖直设置,限位装置的顶部设置横向杆,固定钩铰接在模底框上,固定钩包括弯钩和紧固部,在横向杆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固定钩和固定柱脱离,在紧固部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固定钩和固定柱相互咬合,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相互脱离以及相互咬合的便利性,随着工作台以及模底框的运动情况,固定钩和固定柱能够自行的脱离或相互咬合。

Description

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造型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铸造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为了提高铸造的生产效率,很多铸造企业开始引进造型线,造型线是批量生产铸造企业进行机械化改造较理想的选择设备,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发现,在造型线中的工作台上升的过程中,其底部的模底框稳定性不够高,模底框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柱、固定钩和限位装置,所述固定柱设置于工作台的底部,所述固定钩设置于模底框的顶部,固定柱的轴线和固定钩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固定钩通过固定轴设置于模底框上,所述固定轴的轴线和固定钩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固定钩设置有第一通孔,固定轴的端部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通孔相互匹配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通过和第一通孔的相互配合以使固定柱和固定钩相互铰接,固定钩相对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弯钩相对第一通孔的另一端设置有紧固部,所述紧固部的相对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的朝向方向和所述弯钩的弯折方向相反,紧固部靠近凸起部的一侧沿由凸起部指向紧固部的末端的方向逐渐收缩,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支撑板和横向杆,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所述横向杆的轴线和支撑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
为了使得紧固部的重量大于弯钩额重量,使得固定钩的重心偏向紧固部的一端,所述紧固部的宽度大于弯钩的宽度。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紧固部能够更加顺畅的在限位装置的作用下沿限位装置的顶部滑动,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支撑板、连接杆和连接套管,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杆的轴线和连接套管的轴线均和支撑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连接套管套设至连接杆的外侧,连接杆的一端和支撑板的一侧相互连接。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和连接套管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所述连接杆相对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和连接套管相互匹配的限制连接套管和连接杆相互脱离的凸环,所述凸环和连接杆同轴设置。
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钩在第一通孔处的强度,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和第一通孔同轴设置,加强环的内侧和固定钩相互连接另一侧可活动抵于固定槽的内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通过设置固定柱、固定钩和限位装置,固定柱设置在工作台的底部的侧面,相应的固定钩设置在模底框的顶部的侧面,在固定钩和固定柱的相互结合下,增加了工作台和模底框相互连接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防止模底框的脱落,限位装置竖直设置,且在限位装置的顶部设置横向杆,固定钩铰接在模底框上,且固定钩包括弯钩和紧固部,在横向杆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固定钩和固定柱脱离,在紧固部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固定钩和固定柱相互咬合,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相互脱离以及相互咬合的便利性,随着工作台和模底框的运动,能够使得固定钩和固定柱自行的脱离或相互咬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钩和固定柱相互脱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钩和固定柱相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杆和连接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固定柱;2、固定钩;3、限位装置;4、固定轴;5、第一通孔;6、固定槽;7、弯钩;8、紧固部;9、凸起部;10、支撑板;11、横向杆;12、连接杆;13、连接套管;14、凸环;15、加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柱1、固定钩2和限位装置3,所述固定柱1设置于工作台的底部,所述固定钩2设置于模底框的顶部,固定柱1的轴线和固定钩2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固定钩2通过固定轴4设置于模底框上,所述固定轴4的轴线和固定钩2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固定钩2设置有第一通孔5,固定轴4的端部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通孔5相互匹配的固定槽6,所述固定槽6通过和第一通孔5的相互配合以使固定柱1和固定钩2相互铰接,固定钩2相对第一通孔5的一端设置有弯钩7相对第一通孔5的另一端设置有紧固部8,所述紧固部8的相对靠近第一通孔5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9,且所述凸起部9的朝向方向和所述弯钩7的弯折方向相反,紧固部8靠近凸起部9的一侧沿由凸起部9指向紧固部8的末端的方向逐渐收缩,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支撑板10和横向杆11,所述支撑板10竖直设置,所述横向杆11的轴线和支撑板1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旨在提高工作台和模底框一起运动时防止工作台和模底框相互脱离,增加工作台和模底框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钩2、固定柱1以及限位装置3,限位装置3包括支撑板10和横向杆11,横向杆11和支撑板10相互垂直设置,固定柱1设置在工作台的靠近底部的侧面,固定钩2设置在模底框靠近顶部的侧面,现在模底框的侧面设置一固定轴4,将固定轴4和固定钩2进行铰接,使得固定钩2可以以固定轴4为轴转动,固定钩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相应的在固定轴4的端部设置和第一通孔5相互匹配的固定槽6,固定钩2于固定槽6内转动,固定钩2的一端设置弯钩7另一端设置紧固部8,且固定钩2的重心位置偏向于紧固部8的一端,紧固部8的一侧呈倾斜设置,固定钩2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9,凸起部9的侧边指向紧固部8的末端的位置呈倾斜设置,在横向杆11的作用下,横向杆11抵在该倾斜面上,进而横向杆11能够推动固定钩2转动。
优选的,所述紧固部8的宽度大于弯钩7的宽度,能够使得紧固部8的重量大于弯钩7的重量,进一步的使得固定钩2的重心位置靠近紧固部8的一端,使得固定钩2在紧固部8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并使得弯钩7和固定柱1相互咬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支撑板10、连接杆12和连接套管13,所述支撑板10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杆12的轴线和连接套管13的轴线均和支撑板1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连接套管13套设至连接杆12的外侧,连接杆12的一端和支撑板10的一侧相互连接,连接套管13于连接杆12上转动,当固定钩2在限位装置3上滚动时,能够有效的减小固定钩2和限位装置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固定钩2的转动更加的顺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12相对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设置有和连接套管13相互匹配的限制连接套管13和连接杆12相互脱离的凸环14,所述凸环14和连接杆12同轴设置,在凸环14的作用下,连接套管13和连接杆12能够更加稳固的结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5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环15,所述加强环15和第一通孔5同轴设置,加强环15的内侧和固定钩2相互连接另一侧可活动抵于固定槽6的内侧壁,第一通孔5的两端的加强环15能够显著的增加第一通孔5的结构强度,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进一步的增加了工作台和模底框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设置于工作台的底部,固定钩2设置于模底框的顶部,固定柱1的轴线和固定钩2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固定钩2通过固定轴4设置于模底框上,固定轴4的轴线和固定钩2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固定钩2设置有第一通孔5,固定轴4的端部设置有和第一通孔5相互匹配的固定槽6,固定槽6通过和第一通孔5的相互配合以使固定柱1和固定钩2相互铰接,固定钩2相对第一通孔5的一端设置有弯钩7相对第一通孔5的另一端设置有紧固部8,紧固部8的相对靠近第一通孔5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9,且凸起部9的朝向方向和弯钩7的弯折方向相反,紧固部8靠近凸起部9的一侧沿由凸起部9指向紧固部8的末端的方向逐渐收缩,限位装置3包括支撑板10和横向杆11,支撑板10竖直设置,横向杆11的轴线和支撑板1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旨在提高工作台和模底框一起运动时防止工作台和模底框相互脱离,增加工作台和模底框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钩2、固定柱1以及限位装置3,限位装置3包括支撑板10和横向杆11,横向杆11和支撑板10相互垂直设置,固定柱1设置在工作台的靠近底部的侧面,固定钩2设置在模底框靠近顶部的侧面,现在模底框的侧面设置一固定轴4,将固定轴4和固定钩2进行铰接,使得固定钩2可以以固定轴4为轴转动,固定钩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相应的在固定轴4的端部设置和第一通孔5相互匹配的固定槽6,固定钩2于固定槽6内转动,固定钩2的一端设置弯钩7另一端设置紧固部8,且固定钩2的重心位置偏向于紧固部8的一端,紧固部8的一侧呈倾斜设置,固定钩2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9,凸起部9的侧边指向紧固部8的末端的位置呈倾斜设置,在横向杆11的作用下,横向杆11抵在该倾斜面上,进而横向杆11能够推动固定钩2转动。
本实施例中,当工作台和模底框一起向上运动时,在限位装置3的支撑力作用下,固定钩2和限位装置3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在紧固部8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固定钩2逆时针转动,使得弯钩7朝向靠近固定柱1的方向运动,工作台和模底框继续向上运动,使得固定钩2和限位装置3完全脱离,在紧固部8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固定钩2呈竖直状态,使得弯钩7和固定柱1相互咬合,增加了工作台和模底框之间的连接强度,能够有效的防止模底框和工作台相互脱离,当工作台和模底框一起向下运动时,当运动至固定钩2的底部的紧固部8和限位装置3相互接触时,限位装置3的横向杆11对紧固部8处的倾斜的侧面施加作用力,进而使得固定钩2顺时针转动,工作台和模底框继续向下运动,使得弯钩7和固定柱1完全脱离,固定钩2在固定轴4上转动时,在固定槽6和第一通孔5的相互配合下转动,且加强环15能够增加第一通孔5的强度,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限位装置3为支撑板10、连接杆12和连接套管13时,限位装置3对固定钩2施加作用力时,在连接套管13和连接杆12的相互作用下,固定钩2能够更加顺畅的在限位装置3的顶部滑动,增加本实用新型的运行的顺畅性。
在该文中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该文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1)、固定钩(2)和限位装置(3),所述固定柱(1)设置于工作台的底部,所述固定钩(2)设置于模底框的顶部,固定柱(1)的轴线和固定钩(2)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固定钩(2)通过固定轴(4)设置于模底框上,所述固定轴(4)的轴线和固定钩(2)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固定钩(2)设置有第一通孔(5),固定轴(4)的端部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通孔(5)相互匹配的固定槽(6),所述固定槽(6)通过和第一通孔(5)的相互配合以使固定柱(1)和固定钩(2)相互铰接,固定钩(2)相对第一通孔(5)的一端设置有弯钩(7)相对第一通孔(5)的另一端设置有紧固部(8),所述紧固部(8)的相对靠近第一通孔(5)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9),且所述凸起部(9)的朝向方向和所述弯钩(7)的弯折方向相反,紧固部(8)靠近凸起部(9)的一侧沿由凸起部(9)指向紧固部(8)的末端的方向逐渐收缩,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支撑板(10)和横向杆(11),所述支撑板(10)竖直设置,所述横向杆(11)的轴线和支撑板(1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8)的宽度大于弯钩(7)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支撑板(10)、连接杆(12)和连接套管(13),所述支撑板(10)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杆(12)的轴线和连接套管(13)的轴线均和支撑板(1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设置,连接套管(13)套设至连接杆(12)的外侧,连接杆(12)的一端和支撑板(10)的一侧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相对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设置有和连接套管(13)相互匹配的限制连接套管(13)和连接杆(12)相互脱离的凸环(14),所述凸环(14)和连接杆(12)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5)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环(15),所述加强环(15)和第一通孔(5)同轴设置,加强环(15)的内侧和固定钩(2)相互连接另一侧可活动抵于固定槽(6)的内侧壁。
CN202020065344.1U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15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5344.1U CN211515999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65344.1U CN211515999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5999U true CN211515999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49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6534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15999U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5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6970B (zh) 一种金属板材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CN211515999U (zh) 一种造型线工作台与模底框的连接机构
CN109551153A (zh) 叉货靠背自动焊接装置
CN216027527U (zh) 一种适用于数控折弯中心的模具
CN208583884U (zh) 用于调整模具角度的斜度架
CN216506424U (zh) 一种后面板前框模具
CN215965860U (zh) 一种用于数控多边折弯中心自动快速更换的模具
CN208643870U (zh) 一种用于线内铆合模具结构
CN209699445U (zh) 一种推拉式的楼梯预制模具
CN113857359A (zh) 一种数控折弯中心自动换模系统
CN215849417U (zh) 一种斜联杆脱模机构
CN109366909A (zh) 摆钩凸块定模脱模机构
CN208743657U (zh) 一种挤压铸造设备用快速换模装置
CN217319064U (zh) 一种连续注塑的电视机前框注塑模具
CN110899515A (zh) 一种具有防止位置偏移功能的下压折弯模具装置
CN220073090U (zh) 一种建筑工程钢筋折弯用辅助装置
CN208827032U (zh) 复杂结构塑胶产品滑块内脱扣模具
CN216729114U (zh) 一种防爆柜生产具有精准合模结构的制作模具
CN211891835U (zh) 一种具有自锁定位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6073962U (zh) 一种微型注塑件成型凸模的激光强化定位装置
CN213223831U (zh) 一种加工平整底部产品的模具
CN220837769U (zh) 带有防晃动结构的螺丝机冷镦模具
CN218196555U (zh) 一种合模可锁紧的注塑模具
CN220329767U (zh) 一种导料结构
CN113751592A (zh) 一种带有自锁及自动拆装功能的多边折弯中心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