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0006U - 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0006U
CN211470006U CN201921763678.XU CN201921763678U CN211470006U CN 211470006 U CN211470006 U CN 211470006U CN 201921763678 U CN201921763678 U CN 201921763678U CN 211470006 U CN211470006 U CN 211470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loading
loading
transfer
materials
transf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36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澄辉
李耀斌
卢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aofeixiang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aofeixiang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aofeixiang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aofeixiang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36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0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0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0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自动化设备领域,提供了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其中,物料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包括多个用于承载物料并在左右方向上依次布置的载料结构以及用于驱动各所述载料结构按预设速度一并从右往左移动的输送结构;转移机构,包括转移结构以及同步结构,所述转移结构用于从拾取位置拾取物料,所述同步结构在所述转移结构拾取到所述物料后驱动所述转移结构按所述预设速度从右往左移动,所述转移结构在按所述预设速度从右往左移动时用于将所述物料放置到所述载料结构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上料装置,能够在输送结构不间断运行状态下实现上料作业。

Description

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
背景技术
电镀设备中,一般通过输送结构将待镀的物料移送至电镀池进行电镀。输送结构上设有载料结构以夹持物料。载料结构夹持物料的操作一般为人工操作,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而采用自动上料,则需要考虑到输送结构的不间断运行对上料操作的限制和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其旨在解决输送机构不间断运行下的上料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物料上料装置,包括:
输送机构,包括多个用于承载物料并在左右方向上依次布置的载料结构以及用于驱动各所述载料结构按预设速度一并从右往左移动的输送结构;
转移机构,包括转移结构以及同步结构,所述转移结构用于从拾取位置拾取物料,所述同步结构在所述转移结构拾取到所述物料后驱动所述转移结构按所述预设速度从右往左移动,所述转移结构在按所述预设速度从右往左移动时用于将所述物料放置到所述载料结构中。
进一步的,各所述载料结构之间留有插接间隙,所述同步结构包括伸缩臂、支架和滑轨,所述伸缩臂能够朝向所述载料结构的方向伸缩,所述伸缩臂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转移结构,所述支架滑接所述滑轨,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结构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伸缩臂朝向所述载料结构伸长时能够插接所述插接间隙以使所述转移结构沿滑轨与所述载料结构按所述预设速度同步移动,所述支架在所述伸缩臂离开所述插接间隙时能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上料装置还包括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料盒和伸缩杆,所述料盒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上并用于容置所述物料的储料通道,所述料盒在其下表面向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并与各所述储料通道连通的避让孔,所述伸缩杆有至少一个并与所述储料通道对应设置,各所述伸缩杆能够对应穿过各所述避让孔而将位于所述储料通道的所述物料抬升至所述拾取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机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拾取位置的情况,所述伸缩杆在所述物料到达所述拾取位置时停止向上运动,而在所述伸缩杆到达所述拾取位置时停止并向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移结构包括左右延伸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转臂和连接在所述转臂上的获取件,所述转臂绕所述转轴转动而使所述获取件往返于所述拾取位置和上料位置,所述获取件于所述拾取位置获取所述物料,并于所述上料位置将所述物料转移至所述载料结构中。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件为吸盘结构,所述获取件用于吸取所述物料,并在所述载料结构固持所述物料后释放所述物料以与所述物料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连接所述支架,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转移结构位于所述上料位置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位置,并用于在所述上料位置时限制所述转移结构越过所述上料位置向所述载料结构方向移动。
一种电镀设备,对待镀片进行电镀,所述待镀片为矩形片状,包括将所述待镀片移动至电镀池的物料上料装置,所述物料上料装置为如上所述的物料上料装置,所述转移结构将所述待镀片转移至所述上料位置时,所述待镀片呈立式且垂直于所述输送结构的移动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载料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夹件和下夹件,所述上夹件和所述下夹件均由金属丝弯折形成,所述上夹件和所述下夹件相向移动并抵接所述待镀片以夹取所述待镀片。
进一步的,所述载料结构还包括滑接件和固定件,所述滑接件下表面连接所述上夹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下夹件连接所述输送结构,所述滑接件位于所述固定件的前方且所述滑接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件上下移动而使所述上夹件相对所述下夹件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上料装置,通过设置同步结构,使得转移结构和输送结构能够按预设速度从右向左移动,在同步的情况下,转移结构将物料转移至输送结构,从而实现在输送结构不间断运行下完成上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物料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物料上料装置的连接示意图,为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物料上料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转移结构与伸缩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转移结构和限位结构的配合示意图,为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载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结构中A局部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料盒和转换轨的移动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待镀片 22 同步结构
10 输送机构 221 伸缩臂
11 载料结构 222 支架
111 插接间隙 23 限位结构
112 上夹件 231 限位柱
113 下夹件 232 连接板
114 滑接件 30 储料机构
115 固定件 31 料盒
12 输送结构 32 伸缩杆
20 转移机构 33 转换轨
21 转移结构 40 座架
211 转轴
212 转臂
213 获取件
214 支柱
215 转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料上料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标号为1的结构为待镀片1,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物料。物料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0、转移机构20和座架40。
输送机构10包括多个用于承载物料并在左右方向上依次布置的载料结构 11以及用于驱动各所述载料结构11按预设速度一并从右往左移动的输送结构 12。
转移机构20包括转移结构21以及同步结构22,所述转移结构21用于从拾取位置拾取物料,所述同步结构22在所述转移结构21拾取到所述物料后驱动所述转移结构21按所述预设速度从右往左移动,所述转移结构21在按所述预设速度从右往左移动时用于将所述物料放置到所述载料结构11中。
座架40用于支撑转移机构20。座架40和转移机构20位于输送结构12的一侧。图示实施例中,座架40和转移机构20位于输送结构12的前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上料装置,通过设置同步结构22,使得转移结构21 和输送结构12能够按预设速度从右向左移动,在同步的情况下,转移结构21 将物料转移至输送结构12,从而实现在输送结构12不间断运行下完成上料。
请参照图4,各所述载料结构11之间留有插接间隙111,所述同步结构22 包括伸缩臂221、支架222和滑轨223,所述伸缩臂221能够朝向所述载料结构 11的方向伸缩,所述伸缩臂221连接所述支架222,所述支架222连接所述转移结构21,所述支架222滑接所述滑轨223,所述滑轨22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结构12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伸缩臂221朝向所述载料结构11伸长时能够插接所述插接间隙111以使所述转移结构21沿滑轨223与所述载料结构11 按所述预设速度同步移动,所述支架222在所述伸缩臂221离开所述插接间隙 111时能复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上料装置操作步骤如下:转移结构21从拾取位置拾取物料,而后,伸缩臂221向载料结构11方向延伸并插接载料结构11之间的插接间隙111,此时,支架222连同转移结构21沿滑轨223与输送结构12向左同步移动。与此同时,转移结构21将物放置带载料结构11中。完成上料后,伸缩臂221离开插接间隙111,使得转移机构20和输送机构10解离,支架222 连同伸缩臂221、转移结构21沿滑轨223复位,转移结构21准备进行下一次的物料拾取操作。
通过转移结构21之间的插接间隙111与伸缩臂221的配合,实现转移机构 20和输送机构10结合和解离,支架222支撑转移结构21和伸缩臂221,并作为一个整体而与滑轨223滑接,共同沿滑轨223左右移动,在转移机构20和输送机构10结合时沿滑轨223按预设速度向左移动,而在转移机构20和输送机构10解离时向右移动回复至初始位置。滑轨223设于机架上。
物料上料装置还包括储料机构30,储料机构30用于容置物料。转移结构 21从所述储料机构30拾取物料。储料机构30可以是静态或动态。具体说来,储料机构30可以是静态的容置柜或放置台,用于放置物料。储料机构30也可以是动态移动的移动带,物料放置在移动带上。转移结构21夹取、吸取或其它方式将物料带离储料机构30。本实施例中,转移结构21采用吸取的方式与物料连接。
请参照图3和图5,储料机构30包括料盒31和伸缩杆32,料盒31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上并用于容置物料的储料通道(未图示),料盒31在其下表面向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并与各储料通道连通的避让孔(未图示),伸缩杆32有至少一个并与储料通道对应设置,各伸缩杆32能够对应穿过各避让孔而将位于储料通道的物料抬升至拾取位置,转移结构21在拾取位置获取物料。由于储料通道具有一定的深度,伸缩杆32将物料抬升而使转移结构21无需深入储料通道内对物料进行吸取作业。以便于简化转移结构21的结构。储料通道有多个以容置更多的物料。对应的,伸缩杆32有多个。本实施例中,伸缩杆32同步移动,转移结构21与伸缩杆32相配合,并一次吸取多个物料。从而提高上料的效率。图示实施例中,伸缩杆32有六个。转移结构21一次能吸取六个物料。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储料通道的数量,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将料盒31内的物料抬升至拾取位置。比如,在料盒31的侧面开设有连通储料通道并上下延伸的避让槽,设置抬升板和丝杆结构,丝杆结构包括螺杆和滑接件,抬升板固定在滑接件上随滑接件沿螺杆上下移动。抬升板能够从侧面穿过避让槽插入储料通道,并承载储料通道内的物料。抬升件向上移动而将物料抬升至拾取位置。
优选的,储料通道的截面尺寸与物料的水平投影相配合。图示实施例中,物料呈矩形的片状,对应的,储料通道截面为与物料尺寸配合的矩形。该设计有利于降低料盒31尺寸的同时,使得储料通道的物料整齐叠放,以有效避免物料被抬升至拾取位置时的发生水平位置的偏移或转动而影响转移结构21对物料的成功获取。
避让孔为圆形,且其尺寸能够避免物料从避让孔离开储料通道。
请参照图9,本实施例中,储料机构30还包括转换轨33,料盒31有两个并均滑接转换轨33,转换轨33具有位于中心的作业区B和位于作业区B两侧的非作业区C,一个料盒31位于作业区B而另一个位于非作业区C,伸缩杆 32将位于作业区B的料盒31内的物料抬升至拾取位置。一个料盒31进入作业区B以供料,另一料盒31则可以在非作业区C进行填料作业,或者在非作业区C进行料盒31的更换,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在其它实施例中,料盒31可以有多个,并通过环状的输送结构12或转盘顺次到达作业区B进行供料,操作人员对作业区B以外的料盒31进行填料。
优选的,转换轨33延伸方向与输送结构12的移动方向相同,即左右方向延伸,以优化设备空间布置。
本实施例中,两个料盒31连接设置。料盒31结构尺寸相同,转换轨33 的延伸长度为单个料盒31在该方向长度的三倍。两个料盒31连接,两个料盒 31向左移动,而使右边的料盒31位于作业区B,两个料盒31向右移动而使左边的料盒31位于作业区B,料盒31移动距离短有利于提高转换效率,且只需对其中一个料盒31进行控制即可,有利于简化行程控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对两个料盒31进行分开控制。
本实施例中,伸缩杆32有两套,并分别连接两个料盒31。即伸缩杆32和料盒31成套设置,从而有利于伸缩杆32和料盒31的配合连接关系。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转换轨33的作业区B设置伸缩杆32,并在任一料盒31进入作业区B时穿过避让孔伸入储料通道而将物料抬升至拾取位置。
本实施例中,储料机构30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感测拾取位置的情况,伸缩杆32在物料到达拾取位置时,停止向上伸长运动;而在伸缩杆32到达拾取位置时,停止伸长并向下运动。将拾取位置的情况作为伸缩杆32作业的启动条件,当最上层物料到达拾取位置时,伸缩杆32停止向上伸长运动,当最上层的物料被转移即拾取位置没有物料时,伸缩杆32向上伸长直至最上层物料到达拾取位置,当伸缩杆32上的物料全被转移,而使伸缩杆32上升到达拾取位置时,伸缩杆32停止上升并向下收缩。
优选的,伸缩杆32到达拾取位置时,位于作业区B的料盒31移动至非作业区C。也就是说,伸缩杆32到达拾取位置是料盒31转换的启动条件。转换的同时,伸缩杆32收缩至初始位置。该料盒31进入非作业区C进行填料作业,而另一料盒31进入作业区B进行上料作业。将伸缩杆32到达拾取位置作为料盒31转换的启动时机,各结构几乎无间隙配合作业,从而进一步提高上料的效率。
请参照图2至图4,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中,为便于描述转移结构21与储料机构30和载料结构11的连接关系,建模时,将转移结构21绘制有两个,其一位于拾取位置,与储料机构30配合作业状态,另一个位于上料位置与载料结构11配合作业状态。转移结构21包括左右延伸的转轴211、转动连接转轴211的转臂212和连接在转臂212上的获取件213,转臂212绕转轴211 转动而使获取件213往返于拾取位置和上料位置,获取件213于拾取位置获取物料。转轴211延伸方向与输送结构12的移动方向相同,转移结构21位于输送结构12的一侧,图示实施例中,转移结构21位于输送结构12的前侧,储料机构30整体位于转移结构21的下方,转臂212绕转轴211转动,转臂212垂直于地面时,获取件213到达拾取位置,获取件213与物料抵接并获取物料,转臂212向后向上转动九十度而使该物料朝向输送结构12并位于上料位置,载料结构11对该物料进行夹取作业。转臂212绕转轴211转动而使获取件213 往返于拾取位置和上料位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获取件213有多个并间隔设置。获取件213的数量与伸缩杆32的数量一致。图示实施例中,伸缩杆32有六个,获取件213有六个,使得转移结构21一次可以转移六个物料,以提高上料效率。
本实施例中,获取件213为吸盘结构。所述获取件213用于吸取所述物料,并在所述载料结构11固持所述物料后释放所述物料以与所述物料脱离。
载料结构11可采用吸盘结构、夹持结构或其它结构对物料进行固定,并随输送结构12向左移动。
请参照图5,图示结构中,转移结构21还包括连接转臂212的转接板215,将吸盘连接至转接板215的支柱214。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弹簧夹对物料进行夹取并转移。
请参照图3、图6和图8,物料上料装置还包括限位结构23,限位结构23 连接支架222,限位结构23和转移结构21位于上料位置的相对两侧,考虑到转移结构21位于输送结构12的左侧,则限位结构23位于输送结构12的右侧。限位结构23能够靠近或远离上料位置,并用于在上料位置时限制转移结构21 越过上料位置向载料结构11方向移动。限位结构23和转移结构21相对设置,在转移结构21的转臂212向输送结构12旋转时,限位结构23亦朝向输送结构 12移动,从而使获取件213和限位结构23于上料位置抵接并相互限制。
图示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3包括连接板232和多个连接连接板232并向转移结构21方向延伸的限位柱231,限位柱231的数量与获取件213的数量相适应。各限位柱231的间距与各获取件213的间距相适应。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镀设备,对待镀片1进行电镀,待镀片1为矩形片状。电镀设备包括将待镀片1移动至电镀池的物料上料装置,物料上料装置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实施例一。由于本实施例的电镀设备采用了实施例一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备实施例一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照图4和图8,转移结构21将待镀片1转移至上料位置时,待镀片1 呈立式且垂直于输送结构12的移动方向设置。而后,载料结构11将该待镀片 1进行夹持并转移至电镀池内进行电镀。电镀池内有电解质溶液和电极板,对待镀片1和电极板通电,使得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待镀片1表面形成镀层,从而实现电镀。一般将电极板垂直于地面设置,而将待镀片1立式设置,使得电极板和待镀片1相对设置而起到加速电镀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待镀片1立式设置,可为竖直于地面设置或略微倾斜设置。
请参照图7和图8,载料结构11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夹件112和下夹件113,上夹件112和下夹件113相向移动并抵接待镀片1以夹取待镀片1。本领域可以将载料结构11设于待镀片1的后方对待镀片1进行夹持也可以设于待镀片1 的左侧或右侧进行夹持。优选的,待镀片1处于夹持位置时,载料结构11位于待镀片1的后方对其进行夹持。
载料结构11还包括滑接件114和固定件115,滑接件114下表面连接上夹件112,固定件115用于将下夹件113连接输送结构12,滑接件114位于固定件115的前方且滑接件114能够相对固定件115上下移动而使上夹件112相对下夹件113上下移动。待镀待镀片1由输送结构12移动至电镀池同时应避免输送结构12进入电镀池。固定件115的设置延长了下夹件113与输送结构12的距离,以解决该问题。滑接件114滑接固定件115,通过滑接件114的上下移动实现上夹件112相对下夹件113的上下移动,从而对待镀片1进行夹持固定和打开的操作。滑接件114位于固定件115的前方,下夹件113的后表面连接固定件115的下表面,从而能够通过滑接件114的上下移动实现上夹件112相对下夹件113的上下移动,设计精巧,结构紧凑。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载料结构11位于限位结构23和转移结构21的中间,因此,载料结构11在限位结构23到达夹持位置的路径上应作避让设计。
请参照图7,上夹件112和下夹件113均由金属丝弯折形成,待镀片1能够呈立式状态被夹持于上夹件112和下夹件113之间,能够有效降低上夹件112 和下夹件113与待镀片1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待镀片1被遮挡而不能电镀的区域面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构,包括多个用于承载物料并在左右方向上依次布置的载料结构以及用于驱动各所述载料结构按预设速度一并从右往左移动的输送结构;
转移机构,包括转移结构以及同步结构,所述转移结构用于从拾取位置拾取物料,所述同步结构在所述转移结构拾取到所述物料后驱动所述转移结构按所述预设速度从右往左移动,所述转移结构在按所述预设速度从右往左移动时用于将所述物料放置到所述载料结构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载料结构之间留有插接间隙,所述同步结构包括伸缩臂、支架和滑轨,所述伸缩臂能够朝向所述载料结构的方向伸缩,所述伸缩臂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支架连接所述转移结构,所述支架滑接所述滑轨,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送结构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伸缩臂朝向所述载料结构伸长时能够插接所述插接间隙以使所述转移结构沿滑轨与所述载料结构按所述预设速度同步移动,所述支架在所述伸缩臂离开所述插接间隙时能复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上料装置还包括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料盒和伸缩杆,所述料盒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上并用于容置所述物料的储料通道,所述料盒在其下表面向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并与各所述储料通道连通的避让孔,所述伸缩杆有至少一个并与所述储料通道对应设置,各所述伸缩杆能够对应穿过各所述避让孔而将位于所述储料通道的所述物料抬升至所述拾取位置,所述转移结构在所述拾取位置获取所述物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拾取位置的情况,所述伸缩杆在所述物料到达所述拾取位置时停止向上运动,而在所述伸缩杆到达所述拾取位置时停止并向下运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结构包括左右延伸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转臂和连接在所述转臂上的获取件,所述转臂绕所述转轴转动而使所述获取件往返于所述拾取位置和上料位置,所述获取件于所述拾取位置获取所述物料,并于所述上料位置将所述物料转移至所述载料结构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件为吸盘结构,所述获取件用于吸取所述物料,并在所述载料结构固持所述物料后释放所述物料以与所述物料脱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连接所述支架,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转移结构位于所述上料位置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位置,并用于在所述上料位置时限制所述转移结构越过所述上料位置向所述载料结构方向移动。
8.一种电镀设备,对待镀片进行电镀,所述待镀片为矩形片状,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待镀片移动至电镀池的物料上料装置,所述物料上料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物料上料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夹件和下夹件,所述上夹件和所述下夹件均由金属丝弯折形成,所述上夹件和所述下夹件相向移动并抵接所述待镀片以夹取所述待镀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结构还包括滑接件和固定件,所述滑接件下表面连接所述上夹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下夹件连接所述输送结构,所述滑接件位于所述固定件的前方且所述滑接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件上下移动而使所述上夹件相对所述下夹件上下移动。
CN201921763678.XU 2019-10-18 2019-10-18 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 Active CN211470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3678.XU CN211470006U (zh) 2019-10-18 2019-10-18 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3678.XU CN211470006U (zh) 2019-10-18 2019-10-18 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0006U true CN211470006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4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3678.XU Active CN211470006U (zh) 2019-10-18 2019-10-18 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0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91144A1 (zh) 一种钢夹自动给料装置
US20230215756A1 (en) Die-bonding machine
CN217432854U (zh) 一种薄壁电机框架冲孔下料装置
CN112407717B (zh) 一种物料盘自动取放装置
CN210117005U (zh) 收放板设备
CN112466797A (zh) 一种芯片组装上下料机
KR101110172B1 (ko) 부품이송장치 및 방법
CN210911351U (zh) 袋子提手压合组装机
CN111787712A (zh) Pcb板与弹性夹紧工装组装系统
CN209914230U (zh) Pcb板与弹性夹紧工装组装系统
CN211470006U (zh) 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
CN209922272U (zh) 上料定位装置
CN216003966U (zh) 双机械手的半导体智能仓储
CN114535972A (zh) 组装装置和组装设备
CN112928052B (zh) 固晶机
CN110723540A (zh) 物料上料装置和电镀设备
CN209939916U (zh) 一种电池盒快速转移机构
CN212126727U (zh) 一种机械手码垛输送线中的快速定位装置
CN214254357U (zh) 固晶机
CN210223981U (zh) 半导体封装一体机的自动上料机构
CN211545185U (zh) 一种轻载运行的基板上料装置
CN110788615A (zh) 组装设备
CN214816283U (zh) Tary盘供料装置
CN217349715U (zh) 料管上料机构及测试设备
CN211034345U (zh) 一种无框画组装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