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1209U - 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51209U CN211251209U CN201921730786.7U CN201921730786U CN211251209U CN 211251209 U CN211251209 U CN 211251209U CN 201921730786 U CN201921730786 U CN 201921730786U CN 211251209 U CN211251209 U CN 2112512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ejector
- molded case
- inclined ejector
- mold rele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包括面板,A板,上模仁,还包括位于A板下面的B板,下模仁,上模仁中设有塑壳上腔,下模仁中设有塑壳下腔,B板的下侧面左、右,分别固定连接一块方铁,方铁的下端与底板的上侧面固定连接;左、右两块方铁之间,设有顶针板,顶针板垂直向上设有斜顶机构,斜顶机构分别穿过B板、下模仁的斜顶通孔,斜顶机构的上端抵靠塑壳产品的左下端,斜顶机构随顶针板,作上、下移动。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套于斜顶杆的上半部且固定于B板下部的导向块,与斜顶杆下端转动连接的斜顶座,斜顶座固定于顶针板中。本方案解决了塑壳产品的扣位距离小的脱模问题,斜顶机构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加工领域,当产品的结构设计较复杂时,其产品注塑后,通常需采用斜顶的脱模方式,但是,现有的斜顶脱模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采用普通斜顶顶出的适用塑壳范围有限;
(2)对于扣位距离太小的塑壳产品,普通斜顶无法正常完成动作。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发明了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斜顶脱模方式中存在普通斜顶顶出的适用塑壳范围有限、对于扣位距离太小的塑壳产品,普通斜顶无法正常完成动作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包括面板,固定于面板下侧面的A板,固定于A板内部的上模仁,还包括位于A板下面的B板,固定于B板内部的下模仁,下模仁可与上模仁合拢且与之结构匹配,上模仁中设有塑壳上腔,下模仁中设有塑壳下腔,塑壳上腔的一端与注塑进料孔相通,B板的下侧面左、右,分别固定连接一块方铁,方铁的下端与底板的上侧面固定连接;左、右两块方铁之间,设有顶针板,顶针板垂直向上设有斜顶机构,斜顶机构分别穿过B板、下模仁的斜顶通孔,斜顶机构的上端抵靠下模仁的塑壳产品的左下端,斜顶机构随顶针板,作上、下移动,顶针板与机床连接,机床受控制台控制,使顶针板在底板与B板之间作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套于斜顶杆的上半部且固定于B 板下部的导向块,与斜顶杆下端转动连接的斜顶座,斜顶座固定于顶针板中。
进一步地,所述斜顶杆的顶端为矩形块,矩形块的上端设有与塑壳产品的左下端匹配的横向凹槽,矩形块的下端与矩形滑杆的上端连接,矩形滑杆的下端设有一个向外斜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的下端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连接杆的下端设有两个向内斜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下端连接横向圆柱。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块的宽度大于矩形滑杆的宽度,矩形滑杆、连接杆的宽度与圆柱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斜顶座呈矩形,斜顶座的上端,设有匹配所述圆柱的横向滑槽,滑槽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张的第三斜面,斜顶座的下端通过螺钉与顶针板固定。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斜面的夹角,小于两个所述第三斜面的夹角,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圆柱的长度,圆柱套于滑槽中,所述斜顶杆可绕滑槽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内部,设有与所述矩形滑杆及第一斜面匹配的斜通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仁的四角下侧,分别设有边锁,边锁露出于A板的下侧面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仁的四角上侧,分别设有虎口,虎口与所述边锁匹配并合拢。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与机床连接,控制台控制机床将面板向上打开模具时,控制台控制顶针板向上移动,带动斜顶杆向上顶起塑壳产品,导向块及第一斜面使斜顶杆向右偏移,矩形块的凹槽脱开塑壳产品左下端的凸块。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斜顶脱模方式中,存在普通斜顶顶出的适用塑壳范围有限、对于扣位距离太小的塑壳产品,普通斜顶无法正常完成动作的问题。本方案的斜顶杆采用了垂直设置于顶针板上的方式,解决了塑壳产品的扣位距离小的脱模问题,斜顶机构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好。导向块内的斜通孔结构以及第一斜面的结构,使斜顶杆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向右偏移,矩形块的凹槽脱开塑壳产品左下端的凸块,从而顺利地完成脱模任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的塑壳产品、下模仁、斜顶杆、导向块、斜顶座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开模状态,沿图1中A-A 线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继图2的斜顶顶出状态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B区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斜顶未顶出状态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板,2-A板,3-上模仁,31-边锁,4-B板,5-下模仁,51-虎口,
6-塑壳上腔,7-塑壳下腔,8-注塑进料孔,9-方铁,10-底板,11-顶针板,
111-顶针板面板,112-顶针底板,12-塑壳产品,121-凸块,13-斜顶杆,
131-矩形块,132-凹槽,133-矩形滑杆,134-第一斜面,135-连接杆,
136-第二斜面,137-圆柱,14-导向块,141-斜通孔,15-斜顶座,
151-斜顶座安装槽,152-滑槽,153-第三斜面,16-螺钉,161-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包括面板1,固定于面板 1下侧面的A板2,固定于A板2内部的上模仁3,还包括位于A板2下面的 B板4,固定于B板4内部的下模仁5,下模仁5可与上模仁3合拢且与之结构匹配,上模仁3中设有塑壳上腔6,下模仁5中设有塑壳下腔7,塑壳上腔 6的一端与注塑进料孔8相通,B板4的下侧面左、右,分别固定连接一块方铁9,方铁9的下端与底板10的上侧面固定连接;左、右两块方铁9之间,设有顶针板11,顶针板11垂直向上设有斜顶机构,斜顶机构分别穿过B板4、下模仁5的斜顶通孔,斜顶机构的上端抵靠下模仁5的塑壳产品12的左下端,斜顶机构随顶针板11,作上、下移动,顶针板11与机床(图中未画出)连接,机床受控制台(图中未画出)控制,使顶针板11在底板10与B板4之间作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13,套于斜顶杆13的上半部且固定于 B板4下部的导向块14,与斜顶杆13下端转动连接的斜顶座15,斜顶座15 固定于顶针板11中。顶针板11包括顶针板面板111和顶针底板112,顶针板面板111上设有斜顶座安装槽151,通过螺钉16由下向上穿过顶针底板112 中的螺钉孔161,将斜顶座15固定在斜顶座安装槽151中。
进一步地,斜顶杆13的顶端为矩形块131,矩形块131的上端设有与塑壳产品12的左下端匹配的横向凹槽132,矩形块131的下端与矩形滑杆133 的上端连接,矩形滑杆133的下端设有一个向外斜的第一斜面134,第一斜面 134的下端与连接杆135的上端连接,连接杆135的下端设有两个向内斜的第二斜面136,第二斜面136下端连接横向圆柱137。
进一步地,矩形块131的宽度大于矩形滑杆133的宽度,矩形滑杆133、连接杆135的宽度与圆柱137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斜顶座15呈矩形,斜顶座15的上端,设有匹配圆柱137 的横向滑槽152,滑槽152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张的第三斜面153。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斜面136的夹角,小于两个第三斜面153的夹角,滑槽152的长度大于圆柱137的长度,圆柱137套于滑槽152中,斜顶杆13 可绕滑槽152转动。
进一步地,导向块14内部,设有与矩形滑杆133及第一斜面134匹配的斜通孔141结构。
进一步地,上模仁3的四角下侧,分别设有边锁31,边锁31露出于A 板2的下侧面之外。
进一步地,下模仁5的四角上侧,分别设有虎口51,虎口51与边锁 31匹配并合拢。
进一步地,面板1与机床(图中未画出)连接,控制台控制机床将面板1向上打开模具时,控制台控制顶针板11向上移动,带动斜顶杆13向上顶起塑壳产品12,导向块14及第一斜面134使斜顶杆13向右偏移,矩形块 131的凹槽132脱开塑壳产品12左下端的凸块121。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斜顶脱模方式中,存在普通斜顶顶出的适用塑壳范围有限、对于扣位距离太小的塑壳产品,普通斜顶无法正常完成动作的问题。本方案的斜顶杆13采用了垂直设置于顶针板11上的方式,解决了塑壳产品12的扣位距离小的脱模问题,斜顶机构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好。导向块14内的斜通孔141结构以及第一斜面134的结构,使斜顶杆 13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向右偏移,矩形块131的凹槽132脱开塑壳产品12左下端的凸块121,从而顺利地完成脱模任务。
本方案同样适用于一模多穴(也就是多个塑壳产品共一副模具)的脱模结构,具体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包括面板,固定于面板下侧面的A板,固定于A板内部的上模仁,还包括位于A板下面的B板,固定于B板内部的下模仁,下模仁可与上模仁合拢且与之结构匹配,其特征在于:上模仁中设有塑壳上腔,下模仁中设有塑壳下腔,塑壳上腔的一端与注塑进料孔相通,B板的下侧面左、右,分别固定连接一块方铁,方铁的下端与底板的上侧面固定连接;左、右两块方铁之间,设有顶针板,顶针板垂直向上设有斜顶机构,斜顶机构分别穿过B板、下模仁的斜顶通孔,斜顶机构的上端抵靠下模仁的塑壳产品的左下端,斜顶机构随顶针板,作上、下移动,顶针板与机床连接,机床受控制台控制,使顶针板在底板与B板之间作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机构包括斜顶杆,套于斜顶杆的上半部且固定于B板下部的导向块,与斜顶杆下端转动连接的斜顶座,斜顶座固定于顶针板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的顶端为矩形块,矩形块的上端设有与塑壳产品的左下端匹配的横向凹槽,矩形块的下端与矩形滑杆的上端连接,矩形滑杆的下端设有一个向外斜的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的下端与连接杆的上端连接,连接杆的下端设有两个向内斜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下端连接横向圆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的宽度大于矩形滑杆的宽度,矩形滑杆、连接杆的宽度与圆柱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座呈矩形,斜顶座的上端,设有匹配所述圆柱的横向滑槽,滑槽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张的第三斜面,斜顶座的下端通过螺钉与顶针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斜面的夹角,小于两个所述第三斜面的夹角,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圆柱的长度,圆柱套于滑槽中,所述斜顶杆可绕滑槽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内部,设有与所述矩形滑杆及第一斜面匹配的斜通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的四角下侧,分别设有边锁,边锁露出于A板的下侧面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的四角上侧,分别设有虎口,虎口与所述边锁匹配并合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机床连接,控制台控制机床将面板向上打开模具时,控制台控制顶针板向上移动,带动斜顶杆向上顶起塑壳产品,导向块及第一斜面使斜顶杆向右偏移,矩形块的凹槽脱开塑壳产品左下端的凸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30786.7U CN211251209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730786.7U CN211251209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51209U true CN211251209U (zh) | 2020-08-14 |
Family
ID=71965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730786.7U Active CN211251209U (zh) | 2019-10-15 | 2019-10-15 | 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51209U (zh) |
-
2019
- 2019-10-15 CN CN201921730786.7U patent/CN2112512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85670U (zh) | 一种具有摆杆顶出结构的二次顶出模具 | |
CN207594235U (zh) | 汽车大中型模具大直顶内横向脱模结构 | |
CN211251209U (zh) | 一种塑壳产品的脱模结构 | |
CN210308829U (zh) | 一种斜顶底面进胶倒装式模具结构 | |
CN204367321U (zh) | 继电器防尘罩模具 | |
CN203357823U (zh) | 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 | |
CN217621956U (zh) | 一种塑料包装盒注塑模具用抽芯结构 | |
CN216400384U (zh) | 一种注塑件加工用注塑模具 | |
CN212795716U (zh) | 一种斜顶出模具 | |
CN103587085A (zh) | 一种模具二次顶出与先复位一体机构 | |
CN209649364U (zh) | 一种带有外螺纹的壳体件的注塑成型模具 | |
CN209775442U (zh) | 一种可同步可靠脱模的模具 | |
CN114043665A (zh) | 一种双层产品生产用双色注塑模具 | |
CN208714371U (zh) | 一种注塑机大巴扶手注塑模具 | |
CN208962375U (zh) | 一种无痕顶出机构 | |
CN221456664U (zh) | 一种精密注塑成型斜顶脱模设备 | |
CN207696985U (zh) | 双色模脱模顶出装置 | |
CN219903115U (zh) | 汽车电连接器的塑料卡圈成型模具 | |
CN114750367B (zh) | 一种三板非同开式叠模模具结构 | |
CN220095365U (zh) | 一种打印机盖板注塑模具双层行位机构 | |
CN217047367U (zh) | 一种一模多穴的多向脱模注塑模具 | |
CN217373239U (zh) | 一种模架 | |
CN216941663U (zh) | 组合滑块旋转抽芯装置 | |
CN109624226A (zh) | 一种前模双斜顶脱模机构注塑模具 | |
CN219968673U (zh) | 一种生产储油杯盖的注射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