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23618U -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及含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及含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23618U CN211223618U CN201921938068.9U CN201921938068U CN211223618U CN 211223618 U CN211223618 U CN 211223618U CN 201921938068 U CN201921938068 U CN 201921938068U CN 211223618 U CN211223618 U CN 2112236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umn
- pillar
- cavity
- post
- vehicl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及含其的车辆,其包括C柱和D柱,C柱和D柱的末端在车身的顶梁位置处相互连接,C柱和D柱的内部分别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C柱的空腔与D柱的空腔在C柱与D柱的连接处相互连通。在该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及含其的车辆中,车身侧部加强结构通过结构的改变,使C柱的空腔与D柱的空腔相连通,以在利用空腔结构加强对应的立柱自身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在C柱和D柱之间形成完整的环形通道,提升整车的刚度和车身后部的模态和NVH水平。万一后部位置发生碰撞,可以很好的将碰撞力从D柱经由此环形通道传递至C柱,以利用C柱的空腔结构分担D柱受到的碰撞力,提升车辆后部发生碰撞时吸能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及含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对于车辆后部的结构强度而言,C柱与D柱作为车辆后部上侧的主要连接结构,在车身整体强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C柱与D柱内分别设置空腔结构,以提升C柱与D柱自身的结构强度,然而,C柱与D柱的空腔之间通常是相对独立的,在受到较大的碰撞力时,C柱与D柱的连接处通常是碰撞薄弱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车辆的C柱与D柱连接处的强度相对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及含其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包括C柱和D柱,所述C柱和D柱的末端在车身的顶梁位置处相互连接,所述C柱和所述D柱的内部分别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所述C柱的空腔与所述D柱的空腔在所述C柱与D柱的连接处相互连通。
在C柱的空腔与D柱的空腔连通时,该空腔结构不仅能够加强对应的立柱自身的结构强度,还能够通过在C柱和D柱之间形成完整的受力传递通道,以通过此结构,有效提升整车的刚度和车身后部的模态,进而提高整车后部的NVH水平。
同时,车辆使用过程中,万一后部位置发生碰撞,可以很好的将碰撞力从D柱经由此通道传递至C柱,以利用C柱的空腔结构分担D柱受到的碰撞力,大幅提升车辆后部发生碰撞时吸能效果,提高车辆安全性。
较佳地,所述C柱包括相互固定的C柱内板和C柱外板,所述C柱内板和所述C柱外板合围形成所述C柱的空腔;
所述D柱包括相互固定的D柱内板和D柱外板,所述D柱内板和所述D柱外板合围形成所述D柱的空腔。
较佳地,所述C柱外板和所述D柱外板一体成型;
和/或,所述C柱内板与所述D柱内板一体成型,以提高整车在对应位置处的结构强度。
较佳地,所述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还包括C柱加强板,所述C柱加强板固定于所述C柱的空腔内,所述C柱加强板沿所述C柱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D柱的空腔,并连接于所述D柱。
在C柱和D柱内的空腔连通的前提下,通过设置C柱加强板连接两个空腔,进一步加强C柱与D柱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在利用空腔传递碰撞力的基础上,通过额外设置的C柱加强板可进一步提高受力的传递能力。
较佳地,所述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还包括D柱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固定于所述D柱的空腔内,所述D柱加强板沿所述D柱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C柱的空腔,并连接于所述C柱。
在C柱和D柱内的空腔连通的前提下,通过设置D柱加强板连接两个空腔,进一步加强C柱与D柱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在利用空腔传递碰撞力的基础上,通过额外设置的D柱加强板可进一步提高受力的传递能力。
较佳地,所述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垂直于所述D柱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D柱的空腔内,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D柱内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起到对D柱的空腔结构进行支撑的目的,以提高D柱整体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受力能力。
较佳地,所述支撑板为中空的环状结构,以在实现支撑目的前提下减轻自身重量。
较佳地,所述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还包括:
C柱加强板,所述C柱加强板固定于所述C柱的空腔内,并沿所述C柱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D柱的空腔;
D柱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固定于所述D柱的空腔内,并沿所述D柱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D柱的空腔;
所述C柱加强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相互连接。
在C柱和D柱内的空腔连通的前提下,通过在两个空腔内分别设置C柱加强板和D柱加强板并相互连接,以进一步加强C柱与D柱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在利用空腔传递碰撞力的基础上,通过额外设置的C柱加强板和D柱加强板可进一步提高受力的传递能力。
较佳地,所述C柱加强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一体成型,以降低车辆在该处的零件数量,便于整体安装。
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通过结构的改变,使C柱的空腔与D柱的空腔相连通,以在利用空腔结构加强对应的立柱自身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在C柱和D柱之间形成完整的受力传递通道,有效提升整车的刚度和车身后部的模态,进而提高整车后部的NVH水平。
同时,车辆使用过程中,万一后部位置发生碰撞,可以很好的将碰撞力从D柱经由此通道传递至C柱,以利用C柱的空腔结构分担D柱受到的碰撞力,大幅提升车辆后部发生碰撞时吸能效果,提高车辆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在C柱的空腔与D柱的空腔内分别设置互相连接的C柱加强板和D柱加强板,进一步加强C柱与D柱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在利用空腔传递碰撞力的基础上,通过额外设置的C柱加强板和D柱加强板进一步提高受力的传递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及含其的车辆中,车身侧部加强结构通过结构的改变,使C柱的空腔与D柱的空腔相连通,以在利用空腔结构加强对应的立柱自身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在C柱和D柱之间形成完整的受力传递通道,有效提升整车的刚度和车身后部的模态,进而提高整车后部的NVH水平。
同时,车辆使用过程中,万一后部位置发生碰撞,可以很好的将碰撞力从D柱经由此通道传递至C柱,以利用C柱的空腔结构分担D柱受到的碰撞力,大幅提升车辆后部发生碰撞时吸能效果,提高车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侧围外板被隐藏。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C柱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D柱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D柱加强板与支撑板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C柱10
D柱20
侧围外板1
内板总成2,C柱内板21,D柱内板22
C柱加强板3
D柱加强板4
支撑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如图1所示,其由C柱10和D柱20组成,C柱10与D柱20的顶端在车身的顶梁位置处相互连接,在C柱10和D柱20内部,分别具有一个空腔,C柱10的空腔沿着C柱10的长度方向延伸,D柱20的空腔沿着D柱2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利用该空腔结构,对自身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其中,C柱10的空腔与D柱20的空腔在C柱10与D柱20的连接处位置相互连通,以在车身的侧部构成一个完整的受力传递通道。
在C柱10的空腔与D柱20的空腔连通时,该空腔结构不仅能够加强对应的立柱自身的结构强度,还能够通过在C柱10和D柱20之间形成完整的受力传递通道,以通过此结构,有效提升整车的刚度和车身后部的模态,进而提高整车后部的NVH水平。同时,车辆使用过程中,万一后部位置发生碰撞,可以很好的将碰撞力从D柱20经由此通道传递至C柱10,以利用C柱10的空腔结构分担D柱20受到的碰撞力,以大幅提升车辆后部发生碰撞时吸能效果,提高车辆安全性。
其中,C柱10具体包括有C柱内板21和C柱外板,C柱内板21与C柱外板相互固定,并通过两者的合围形成C柱10的空腔结构。同样地,D柱20也包括有D柱内板22和D柱外板,D柱内板22与D柱外板相互固定,并通过两者的合围形成D柱20的空腔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C柱外板和D柱外板两者之间一体成型,由车辆侧面的外板(即侧围外板1)实现,以提高整车在该位置处的结构强度。同样地,如图2所示,C柱内板21和D柱内板22两者之间也同样一体成型,以形成图2中的内板总成2。其中,图2中朝外的一侧与侧围外板1相互固定,使C柱10的空腔与D柱20的空腔形成相连通的结构。
此外,该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还包括C柱加强板3和D柱加强板4。如图3和图4所示,C柱加强板3与内板总成2相固定,并位于C柱10的空腔内,该C柱加强板3沿着C柱10的长度方向在C柱10的空腔内部延伸,并延伸至D柱20的空腔内,进而与D柱20的空腔结构实现连接。
同样地,如图3和图5所示,D柱加强板4与内板总成2相固定,并位于D柱20的空腔内,该D柱加强板4沿着D柱20的长度方向在D柱20的空腔内部延伸,并延伸至C柱10的空腔内,进而与C柱10的空腔结构实现连接。
在C柱10和D柱20内的空腔连通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上述的C柱加强板3和D柱加强板4,进一步加强C柱10与D柱20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以在利用空腔传递碰撞力的基础上,通过额外设置的C柱加强板3和D柱加强板4进一步提高力的传递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C柱加强板3和D柱加强板4之间在C柱10与D柱20的分界处相互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C柱加强板3可直接固定在内板总成2位于D柱内板22的区域,D柱加强板4也可直接固定在内板总成2位于C柱内板21的区域,以实现同样的结构加强目的。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C柱加强板3和D柱加强板4之间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以降低车辆在该处的零件数量。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还包括多块支撑板5,这些支撑板5设置在D柱20的空腔内,并位于D柱加强板4与内板总成2的D柱内板22之间。如图6所示,支撑板5沿着与D柱20的长度方向A相垂直的方向设置,支撑板5的两侧通过与D柱内板22和D柱加强板4接触并贴合,起到对D柱20的空腔结构进行支撑的目的,以提高D柱20整体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受力能力。优选地,该支撑板5的具体结构可以为图6中所示的中空的环状结构,以在实现支撑目的前提下减轻自身重量,避免车辆自重过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采用如上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通过结构的改变,使C柱10的空腔与D柱20的空腔相连通,以在利用空腔结构加强对应的立柱自身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在C柱10和D柱20之间形成完整的受力传递通道,有效提升整车的刚度和车身后部的模态,进而提高整车后部的NVH水平。同时,车辆使用过程中,万一后部位置发生碰撞,可以很好的将碰撞力从D柱20经由此通道传递至C柱10,以利用C柱10的空腔结构分担D柱20受到的碰撞力,以大幅提升车辆后部发生碰撞时吸能效果,提高车辆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在C柱10的空腔与D柱20的空腔内分别设置互相连接的C柱加强板3和D柱加强板4,以进一步加强C柱10与D柱20在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在利用空腔传递碰撞力的基础上,通过额外设置的C柱加强板3和D柱加强板4进一步提高受力的传递能力。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C柱和D柱,所述C柱和D柱的末端在车身的顶梁位置处相互连接,所述C柱和所述D柱的内部分别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所述C柱的空腔与所述D柱的空腔在所述C柱与D柱的连接处相互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包括相互固定的C柱内板和C柱外板,所述C柱内板和所述C柱外板合围形成所述C柱的空腔;
所述D柱包括相互固定的D柱内板和D柱外板,所述D柱内板和所述D柱外板合围形成所述D柱的空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外板和所述D柱外板一体成型;
和/或,所述C柱内板与所述D柱内板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还包括C柱加强板,所述C柱加强板固定于所述C柱的空腔内,所述C柱加强板沿所述C柱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D柱的空腔,并连接于所述D柱。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还包括D柱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固定于所述D柱的空腔内,所述D柱加强板沿所述D柱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C柱的空腔,并连接于所述C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垂直于所述D柱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D柱的空腔内,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D柱内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中空的环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还包括:
C柱加强板,所述C柱加强板固定于所述C柱的空腔内,并沿所述C柱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D柱的空腔;
D柱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固定于所述D柱的空腔内,并沿所述D柱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D柱的空腔;
所述C柱加强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相互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一体成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38068.9U CN211223618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及含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38068.9U CN211223618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及含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23618U true CN211223618U (zh) | 2020-08-11 |
Family
ID=71922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38068.9U Active CN211223618U (zh) | 2019-11-11 | 2019-11-11 |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及含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23618U (zh) |
-
2019
- 2019-11-11 CN CN201921938068.9U patent/CN2112236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74488B (zh) |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 |
CN103693115A (zh) | 汽车后轮罩内板加强装置及汽车 | |
CN207826349U (zh) |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车身 | |
CN110861715B (zh) | 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总成及后侧围加强结构 | |
CN205524489U (zh) | 车辆上边梁及具有该上边梁的机舱总成 | |
CN209776565U (zh) |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 |
CN211281207U (zh) | 车身后部传力结构及车辆 | |
CN111017034B (zh) | 一种车架结构 | |
CN212950847U (zh) | 一种后侧围加强框架组件 | |
CN106364562B (zh) | 一种四轮车车架 | |
CN215285007U (zh) | 一种用于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及汽车 | |
CN108382463B (zh) | 两厢车型内板后部框架结构 | |
CN211223618U (zh) |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及含其的车辆 | |
CN105644628A (zh) | 汽车前立柱上段加强结构 | |
CN206436960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碰撞横梁加强结构 | |
CN201890273U (zh) | 一种轿车门槛外板的支撑板 | |
CN214565663U (zh) | 一种汽车后侧围总成 | |
CN204775532U (zh) | 一种汽车中前围板与汽车地板的连接结构 | |
CN212605448U (zh) | B柱、加强组件及汽车 | |
CN205365745U (zh) | 汽车车架后部结构及汽车 | |
CN105799782A (zh) | 一种汽车悬置的安装结构 | |
CN214823628U (zh) | 一种汽车后侧围传力结构 | |
CN204641882U (zh) | 一种车架结构及汽车 | |
CN211107714U (zh) | 一种车身前机舱连接结构及车辆 | |
CN215904607U (zh) |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