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2773U - 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2773U
CN210852773U CN201921338978.3U CN201921338978U CN210852773U CN 210852773 U CN210852773 U CN 210852773U CN 201921338978 U CN201921338978 U CN 201921338978U CN 210852773 U CN210852773 U CN 210852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section
tip
bending
suspension structur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89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凯
杜尔俊
孟凡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eite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89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2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2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27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通过一横向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包括竖直段、折弯部和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竖直段固定焊接,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端部嵌套焊接并形成一弧形焊缝,所述端部上安装有胶套,所述竖直段下部固定安装有后轮固定座,所述后轮固定座用于连接单后轮,所述竖直段底端固定安装有后减震固定座,两个所述纵梁的端部与后轴配合形成等腰三角稳定结构。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使车身行驶平衡安全,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和抗侧倾能力,是一种实用平稳的后悬架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单轮后置三轮摩托车,相对比单轮前置三轮摩托车而言,制动不会产生任何问题,它可以抵消由转向引起的向外离心作用力,足以阻止翻车事故的发生。但是,现有三轮摩托车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设置基本都是采用跟四轮车相同的原理,并没有根据倒三轮车自身的特点设计适合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悬挂系统,车辆的振动和噪音较大,降低车辆的抗侧倾性能,从而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使乘坐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通过一横向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包括竖直段、折弯部和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竖直段固定焊接,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端部嵌套焊接并形成一弧形焊缝,所述端部上安装有胶套,减少后悬架结构的震动及噪声,所述竖直段下部固定安装有后轮固定座,所述后轮固定座用于连接单后轮,所述竖直段底端固定安装有后减震固定座,两个所述纵梁的端部与后轴配合形成等腰三角稳定结构。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分别设有一加强斜梁。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部采用碳素钢材料。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部与竖直段的夹角为α,α为20°-25°,折弯部的角度设置加大了折弯部的跨距,进一步提高了车身的抗侧倾能力和行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上述结构的后悬架结构,后轮通过后悬架与后轮固定座连接,两个所述纵梁的端部与后轴配合形成等腰三角稳定结构,轴心稳定,使后轮均衡地分布和吸收,有助于车身行驶平衡安全,所述纵梁的折弯部的设计增加了纵梁的跨距,进一步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和抗侧倾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悬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纵梁、2-连接杆、3-竖直段、4-折弯部、5-端部、6-弧形焊缝、7-胶套、8-后轮固定座、9-后减震固定座、10、加强斜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介媒体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纵梁1,两个纵梁1通过一横向连接杆2固定连接,纵梁1包括竖直段3、折弯部4和端部5,折弯部4与竖直段3固定焊接,折弯部4和端部5嵌套焊接并形成一弧形焊缝6,端部5上安装有胶套7,有效降低后悬架结构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竖直段3下部固定安装有后轮固定座8,后轮固定座8用于连接单后轮,竖直段3底端固定安装有后减震固定座9,两个纵梁1的端部5与后轴配合形成等腰三角稳定结构。
连接杆2与两个纵梁1之间分别设有一加强斜梁10。
折弯部4采用碳素钢材料。
折弯部4与竖直段3的夹角为α,α为20°-25°,本实施例中,α角度为23°。折弯部4的角度设置加大了折弯部4的跨距,进一步提高了车身的抗侧倾能力和行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通过一横向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包括竖直段、折弯部和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竖直段固定焊接,所述折弯部和所述端部嵌套焊接并形成一弧形焊缝,所述端部上安装有胶套,所述竖直段下部固定安装有后轮固定座,所述竖直段底端固定安装有后减震固定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纵梁之间分别设有一加强斜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采用碳素钢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与竖直段的夹角为α,α为20°-25°。
CN201921338978.3U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52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8978.3U CN210852773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8978.3U CN210852773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2773U true CN210852773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86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897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52773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27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686230B2 (ja) 車両用フレ−ム
US20060033298A1 (en) Vehicle suspension with improved radius arm to axle attachment
CN209479340U (zh) 双叉臂悬挂装置及汽车
CN215321868U (zh) 一种超低鞍座牵引车用后空气悬架总成
CN210852773U (zh) 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CN110588798A (zh) 后缓震座及汽车
CN101480985A (zh) 高转向灵活性、高稳定性的三轮车及其所用车架
EP3967529A1 (en) All terrain vehicle suspension
CN203142332U (zh) 汽车后扭力梁以及汽车
CN206357952U (zh) 后桥稳定杆及后桥稳定杆总成
KR20110038832A (ko) 로어암 구조
CN210852774U (zh) 一种双轮前置正三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架结构
CN111572305A (zh) 一种扭力梁悬架
CN104589942A (zh) 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CN218085894U (zh) 带驾驶室的正三轮摩托车后悬架结构
CN110422023A (zh) 一种稳定型前独立悬架结构
CN204641882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汽车
CN214112771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CN112896395B (zh) 一种车架结构以及摩托车
CN216034892U (zh) 一种单轮后置正三轮摩托车的后悬架结构
CN201447013U (zh) 高转向灵活性、高稳定性的三轮车及其所用车架
CN217514926U (zh) 一种车辆新型驱动悬挂复合式后扭力梁合件
CN215098086U (zh) 一种摩托车智能悬挂转换装置
CN213768183U (zh) 一种汽车后悬挂的控制臂支架
CN111361375B (zh) 扭力梁后桥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