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58871U - 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58871U
CN210758871U CN201920941453.2U CN201920941453U CN210758871U CN 210758871 U CN210758871 U CN 210758871U CN 201920941453 U CN201920941453 U CN 201920941453U CN 210758871 U CN210758871 U CN 210758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
exhaust
parting
fac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14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友芳
梁余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da Precision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da Precision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da Precision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Henda Precision Industr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14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58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58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58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注塑成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在注塑模具合模后,第一封胶面与第二封胶面配合可起到封胶作用,第一排气面和第二排气面可围设成一排气空间,进而通过排气槽排出至外部空间,第一避空面和第二避空面均构造为曲面,进而第一避空面和第二避空面配合后可起到辅助支撑作用,第一支撑面以及第二支撑面配合后可起到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面以及第二支撑面构造为平面。解决了注塑模具的困气问题,加快了注塑成型的速度,缩短了成型周期,提高模具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且第一分型面以及第二分型面分布,可方便开模,开模工序不易对产品造成损坏,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
背景技术
在塑胶模具制造过程中,总会遇到分型面的确定问题,它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常常是顾此失彼。所以在选择分型面时应抓住主要矛盾,放弃次要因素。
分型面的确定主要考虑6个方面:1.产品外观,2.产品脱模,3.简化模具结构,4.便于模具加工,5.考虑模具加工设备的精度,6.利于模具型腔排气。
塑胶产品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困气,在传统的模具制造过程中,排气都是由钳工技术人员,根据产品困气的位置还适当增加排气槽,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模具分型面简单的增加几条排气槽。而这只适用于平面分型面的产品。当遇到弧面或都曲面等复杂的分型面时,钳工技术人员往往束手无策,只能重新让模具设计人员在对应位置增加排气槽,再通过模具机加工设备来加工完成,造成时间上耽误和浪费,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其包括第一分型面和第二分型面;
其中,所述第一分型面由动模板的顶面和定模板的底面接触后构成,且所述定模板的底面包括围设型腔的第一封胶面、围绕所述第一封胶面的第一排气面、设于所述第一排气面上的第一避空面以及围绕所述第一排气面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高于所述第一排气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气面连通的排气槽,所述动模板的顶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封胶面配合的第二封胶面、与所述第一避空面相对应的第二避空面、与所述第一排气面相对应的第二排气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应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避空面以及所述第二避空面均为曲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面均为平面;
所述定模板上还设有供所述侧镶块穿过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与所述型腔连通,所述第二分型面由动模型芯的侧面以及侧镶块的侧面接触后构成;
所述第一封胶面的高度小于等于塑胶产品的溢边值0.005-0.03mm,所述第一避空面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封胶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排气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槽均布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构造有定位凹槽,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面构造有定位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凸块的数量为多个,对应的,所述定位凹槽的数量为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凹槽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定位凹槽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4个边角处,对应的,所述定位凸块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定位凸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4个边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排气槽的深度为0.2-0.3mm,宽度为6-8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解决了注塑模具(特别是曲面产品的注塑模具)的困气问题,加快了注塑成型的速度,缩短了成型周期,提高模具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并且第一分型面以及第二分型面分布,可以方便开模,开模工序不易对产品造成损坏,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定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部分附图标号说明:
1、动模板;
2、定模板;
3、侧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3,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其包括第一分型面和第二分型面;
其中,第一分型面由动模板1的顶面和定模板2的底面接触后构成,且定模板2的底面包括围设型腔2a的第一封胶面21、围绕第一封胶面21的第一排气面22、设于第一排气面22上的第一避空面23以及围绕第一排气面22的第一支撑面24,第一支撑面24高于第一排气面22,第一支撑面24上设有与第一排气面22连通的排气槽241,动模板1的顶面包括与第一封胶面21配合的第二封胶面11、与第一避空面23相对应的第二避空面13、与第一排气面22相对应的第二排气面12以及与第一支撑面24相对应的第二支撑面14,第一避空面23以及第二避空面13均为曲面,所述第一支撑面24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面14均为平面;
定模板2上还设有供侧镶块3穿过的引导孔2b,引导孔2b与型腔2a连通,第二分型面由动模型芯1a的侧面以及侧镶块3的侧面接触后构成;
第一封胶面21的高度小于等于塑胶产品的溢边值0.005-0.03mm,第一避空面23的底面高于第一封胶面21的高度值大于或等于0.2mm。
上述中,具体的,该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其应用于注塑模具(特别是用于成型曲面产品的注塑模具),通过在定模板2上构造有围设型腔2a的第一封胶面21、围绕第一封胶面21的第一排气面22、设于第一排气面22上的第一避空面23以及围绕第一排气面22的第一支撑面24,对应的,在动模板1上构造有第一封胶面21配合的第二封胶面11、与第一避空面23相对应的第二避空面13、与第一排气面22相对应的第二排气面12以及与第一支撑面24相对应的第二支撑面14;并且第一封胶面21的高度小于等于塑胶产品的溢边值0.005-0.03mm,第一避空面23的底面高于第一封胶面21的高度值大于或等于0.2mm;
进而,在注塑模具合模后,动模型芯1a与型腔2a可围设成曲面产品的注塑成型空间,第一封胶面21与第二封胶面11配合可起到封胶作用,第一排气面22和第二排气面12可围设成一排气空间(可容置位于注塑模具中的气体等),进而通过排气槽241排出至外部空间,第一避空面13和第二避空面23均构造为曲面,进而第一避空面23和第二避空面13配合后可起到辅助支撑作用,第一支撑面14以及第二支撑面24配合后可起到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面14以及第二支撑面24构造为平面(平面可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且容易加工,方便测量,平还可作为各加工工艺的基准)。
并且,定模板2上还设有供侧镶块3穿过的且与第一分型面平行的引导孔2b,引导孔2b与型腔2a连通,第二分型面由动模型芯1a的侧面以及侧镶块3的侧面接触后构成;进而,侧镶块3的侧面与动模型芯1a接触后可用于成型曲面产品的侧部孔位,且第二分型面以及第一分型面的分布,可方便开模,即产品成型后侧面取出侧镶块3,再开动模板1即可,开模工序不易对产品造成损坏,可靠性高。
由上述描述可知,该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解决了注塑模具(特别是曲面产品的注塑模具)的困气问题,加快了注塑成型的速度,缩短了成型周期,提高模具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并且第一分型面以及第二分型面分布,可以方便开模,开模工序不易对产品造成损坏,可靠性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胶面21的高度小于等于塑胶产品的溢边值0.005-0.03mm,具体可根据用户的个人意愿或者制作的塑胶产品类型进行选择设置,例如,可设置为0.005mm、0.01mm、0.015mm、0.02mm、0.025mm或者0.03mm等,不做任何限制。
上述的,可以理解的,塑胶产品的溢边值与塑胶材料类型相关,不同类型的塑胶材料其溢边值不相同,用户可根据制作的不同的塑胶产品选择设置第一封胶区域的封胶面的高度值,便于用户根据制作的塑胶产品选择相适配的高成型速度、高效率注塑模具,具体的,常用塑胶的溢边值为ABS:0.04mm、PC:0.06mm、PA:0.015mm、POM:0.04mm、AS:0.05mm、PS:0.05mm、PP:0.03mm、PE:0.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排气槽2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气槽241均布在第一支撑面24上。
上述中,具体的,多个排气槽241可以保证排气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第一支撑面24上构造有定位凹槽242,对应的,第二支撑面14构造有定位凸块14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定位凸块142的数量为多个,对应的,定位凹槽242的数量为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定位凹槽242的数量为4个,4个定位凹槽242设于第一支撑面24的4个边角处,对应的,定位凸块142的数量为4个,4个定位凸块142分别设于第二支撑面的4个边角处。
上述中,具体的,定位凹槽242以及定位凸块142的配合可以起到引导以及定位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排气槽241的深度为0.2-0.3mm,宽度为6-8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解决了注塑模具(特别是曲面产品的注塑模具)的困气问题,加快了注塑成型的速度,缩短了成型周期,提高模具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并且第一分型面以及第二分型面分布,可以方便开模,开模工序不易对产品造成损坏,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平,垂直、同心等几何位置关系,仅仅是理想情况下的限定,考虑到技术、加工精度以及成本和技术效果的多重实际情况,在本领域偏差5%都是容许的,而且也是本发明限定几何位置关系的实际情况。
同时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附图中,同一标号代表同一含义。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3)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4)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型面和第二分型面;
其中,所述第一分型面由动模板的顶面和定模板的底面接触后构成,且所述定模板的底面包括围设型腔的第一封胶面、围绕所述第一封胶面的第一排气面、设于所述第一排气面上的第一避空面以及围绕所述第一排气面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高于所述第一排气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气面连通的排气槽,所述动模板的顶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封胶面配合的第二封胶面、与所述第一避空面相对应的第二避空面、与所述第一排气面相对应的第二排气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面相对应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避空面以及所述第二避空面均为曲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面均为平面;
所述定模板上还设有供侧镶块穿过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与所述型腔连通,所述第二分型面由动模型芯的侧面以及侧镶块的侧面接触后构成;
所述第一封胶面的高度小于等于塑胶产品的溢边值0.005-0.03mm,所述第一避空面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一封胶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0.2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气槽均布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构造有定位凹槽,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面构造有定位凸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的数量为多个,对应的,所述定位凹槽的数量为多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定位凹槽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4个边角处,对应的,所述定位凸块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定位凸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面的4个边角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的深度为0.2-0.3mm,宽度为6-8mm。
CN201920941453.2U 2019-06-20 2019-06-20 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 Active CN210758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453.2U CN210758871U (zh) 2019-06-20 2019-06-20 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453.2U CN210758871U (zh) 2019-06-20 2019-06-20 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58871U true CN210758871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64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1453.2U Active CN210758871U (zh) 2019-06-20 2019-06-20 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58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7406B (zh) 一种成型手机导光板的模具及制造手机导光板的工艺
CN107839145B (zh) 一种金属卡托防水硅胶密封圈成型制作方法
CN210758871U (zh) 用于注塑模具的分型面结构
CN211662565U (zh) 薄壁件注塑模具
CN211683241U (zh) 一种具有可正反两用的模仁的模具
CN210733058U (zh) 高成型速度、高效率注塑模具
CN211518344U (zh) 一种半导体封胶模具
CN211251166U (zh) 一种汽车通风口壳体模具
CN110978421A (zh) 一种薄壁件注塑模具
CN108839305B (zh) 一种用于制作拉丝薄膜的模具、方法及拉丝薄膜
CN203622866U (zh) 注塑模具隔水式顶针冷却水道
CN103181718A (zh) 带复合底的铝锅及其制造方法
CN206230825U (zh) 一种用于制造手机壳的模具
CN201721006U (zh) 注塑模具
CN214111329U (zh) 一种塑料底盖与反光罩同步成型模具
CN212684591U (zh) 带排气功能的上型腔模
CN219988316U (zh) 具有推板式整体顶出机构的网格状塑料周转箱注塑模具
CN218139581U (zh) 一种导光柱成型结构
CN210415354U (zh) 一种组合式手机注塑模具
CN220482419U (zh) 便当盒注塑模
CN220560368U (zh) 一种三联体结构金属型模具
CN212826583U (zh) 一种高强度的物流托盘模具
CN211542183U (zh) 一种高精度胶位的半导体模具
CN211074374U (zh) 一种新型快速互换模仁的模具
CN219936173U (zh) 透明视窗及其模具成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