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3160U - 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23160U
CN210723160U CN201921974818.8U CN201921974818U CN210723160U CN 210723160 U CN210723160 U CN 210723160U CN 201921974818 U CN201921974818 U CN 201921974818U CN 210723160 U CN210723160 U CN 210723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wall
battery module
flanging
side wall
modu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748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梦琪
杜禾
杨政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748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23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23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23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电池模组支架包括两个加强件和设于两个所述加强件之间的主体件;所述主体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顶壁和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翻边部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一顶壁上的第一顶壁翻边和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侧壁翻边;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顶壁和两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二翻边部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二顶壁上的第二顶壁翻边和贴合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二侧壁翻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通过使得电池模组支架具有加强件和主体件,且通过第一翻边部和第二翻边部的设置有效提高了刚性,有效保证了电池包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里面装载的电池模组数量越多,其装电量就越高,续航里程也就越远。因此为充分利用电动汽车底盘下的高度空间,现在常采用双层电池模组的布置方式,即利用电池模组支架架设在下层电池模组上,并在电池模组支架上布置上层电池模组。现有的电池模组支架一般包括支架主体以及从支架主体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的一对侧壁,从而可以将上层电池模组设置在支架主体上,而将下层电池模组设置在支架主体与一对侧壁之间,但是这样的电池模组支架刚性不足,降低了电池包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支架刚性不足降低电池包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支架,包括两个加强件和设于两个所述加强件之间的主体件;所述主体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边缘翻折形成的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顶壁和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顶壁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翻边部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一顶壁上的第一顶壁翻边和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侧壁翻边;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边缘翻折形成且与所述第一翻边部抵接的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顶壁和分别设于所述第二顶壁两侧的两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二翻边部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二顶壁上的第二顶壁翻边和贴合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二侧壁翻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支架具有加强件和主体件,且通过第一翻边部和第二翻边部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刚性,保证电池包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通过所述第二顶壁翻边与所述第一顶壁翻边焊接连接固定于所述主体件上,能够有效保证加强件与主体件的固定效果且便于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壁翻边上设有至少一个塞焊孔,采用塞焊焊接能够保证焊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塞焊孔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布于所述第二顶壁翻边上,能够有效保证焊接连接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一顶壁翻边之间设有避开所述塞焊孔设置的凸起部,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刚性,同时也能够减少冲压成型后的主体件的回弹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一翻边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二翻边部一体成型,这样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成型工序较少,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能够有效保证整体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减轻孔,能够有效降低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上层电池模组的多个第一安装孔,便于上层电池模组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壁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容纳下层电池模组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侧壁翻边和所述第二侧壁翻边上均设有用于与固定下层电池模组的箱体连接的第二安装孔,便于容纳下层电池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为凹凸结构,可以提高主体件的整体刚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下层电池模组、上层电池模组和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架;所述下层电池模组容纳于所述第一顶壁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上层电池模组设于所述第一顶壁背向所述下层电池模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通过设置两个加强件以及设于两个加强件之间的主体件,即主体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件,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刚性,保证电池包的稳定性;主体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翻边部,即第一支撑部的边缘均延伸设置有翻边,第一翻边部结构可以对上层模组进行预定位,同时加强了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刚性;主体件的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顶壁和两个第一侧壁,第一顶壁上可以用于安装上层电池模组,而第一顶壁与两个第一侧壁围成的空间便于容纳下层电池模组;加强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翻边部且第二翻边部与第一翻边部抵接,第二翻边部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刚性,且加强件与主体件之间是通过第一翻边部与第二翻边部的抵接相互连接的,便于装配固定。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支架仅具有加强件和主体件两种零件,零件种类少装配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主体件;11、第一支撑部;111、第一顶壁;112、第一侧壁;113、减轻孔;12、第一翻边部;121、第一顶壁翻边;122、第一侧壁翻边;13、凸起部;2、加强件;21、第二支撑部;211、第二顶壁;212、第二侧壁;22、第二翻边部;221、第二顶壁翻边;2211、塞焊孔;222、第二侧壁翻边;100、第一安装孔;200、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2,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支架;该电池模组支架包括主体件1和两个加强件2,主体件1设在两个加强件2之间;主体件1包括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一翻边部12,第一支撑部11包括第一顶壁111和分别设于第一顶壁111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112,第一翻边部12从第一支撑部11的边缘翻折形成,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一顶壁111上的第一顶壁翻边121和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112上的第一侧壁翻边122;加强件2包括第二支撑部21和第二翻边部22,第二支撑部21包括第二顶壁211和分别设于第二顶壁211两侧的两个第二侧壁212,第二翻边部22从第二支撑部21的边缘翻折形成且与第一翻边部12抵接,第二翻边部22包括贴合于第二顶壁211上的第二顶壁翻边221和贴合于第二侧壁212上的第二侧壁翻边222。
上述的电池模组支架通过设置两个加强件2以及设于两个加强件2之间的主体件1,即主体件1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件2,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刚性,保证电池包稳定性;主体件1包括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一翻边部12,即第一支撑部11的边缘均延伸设置有翻边,第一翻边部12结构可以对上层模组进行预定位,即上层模组设置在两个第一翻边部12之间,同时翻边结构加强了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刚性且重量较轻,主体件1的第一支撑部11包括第一顶壁111和两个第一侧壁112,第一顶壁111上可以用于安装上层电池模组,而第一顶壁111与两个第一侧壁112围成的空间可以用于容纳下层电池模组;加强件2包括第二支撑部21和第二翻边部22且第二翻边部22与第一翻边部12抵接,即第二翻边部22中的第二顶壁翻边221与第一顶壁翻边121贴合抵接,而第二侧壁翻边222与第一侧壁翻边122贴合抵接;第二翻边部22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刚性且重量较轻,加强件2与主体件1之间是通过第一翻边部12与第二翻边部22的抵接相互连接的,便于装配固定。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支架仅具有加强件2和主体件1两种零件,零件种类少装配简单。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一翻边部12一体成型,第二支撑部21和第二翻边部22一体成型。更具体地,主体件1可以采用冲压成型一体化形成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一翻边部12;同样地,加强件2也可以采用冲压成型一体化形成第二支撑部21和第二翻边部22。这样,使得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成型工序较少,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能够有效保证整体刚性和强度。
具体地,加强件2通过第二顶壁翻边221与第一顶壁翻边121的焊接连接固定于所述主体件1上。使得第二顶壁翻边221与第一顶壁翻边121焊接连接能够有效保证加强件2与主体件1的固定效果,强度好且便于装配。更具体地,第二顶壁翻边221上设有至少一个塞焊孔2211,第二顶壁翻边221塞焊焊接于所述第一顶壁翻边121上,采用塞焊焊接的方式既有利于保证电池模组支架的整体美观效果,避免焊瘤对电池模组和其他结构的破坏,也防止在运输盒使用过程中焊瘤掉落引起的短路等其他安全问题,同时,在第二顶壁翻边221与第一顶壁翻边121的焊接面积较小的同时能够保证焊接强度和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加强件2与主体件1的固定效果,保证电池模组支架的整体刚性和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塞焊孔2211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布于所述第二顶壁翻边221上,能够有效保证焊接连接的效果;具体地,一个塞焊孔2211位于第二顶壁翻边221的中部位置,两个位于第二顶壁翻边221的两端。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顶壁111与第一顶壁翻边121之间设有避开所述塞焊孔2211设置的凸起部13;即凸起部13同时设置在第一顶壁111和电池模组支架上,跨越第一顶壁111与第一顶壁翻边121的相接边缘设置,这样设置凸起部13后既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刚性和强度,同时也能够减少一体化冲压成型后的主体件1的回弹变形。
具体地,第一顶壁111和第一侧壁112上均开设有多个减轻孔113。开设减轻孔113能够有效降低整个电池模组支架的重量。考虑到由于第一翻边部12和加强件2的设置,主体件1能够具有一定的刚性支撑,因此设置减轻孔113能够实现兼顾刚性要求和减重要求,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顶壁111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上层电池模组的第一安装孔100,从而便于上层电池模组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00的数量为四个,分布于第一顶壁111的四个角落位置。具体地,第一顶壁111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12之间形成容纳下层电池模组的容纳空间,第一侧壁翻边122和第二侧壁翻边222上设有用于与固定下层电池模组的箱体连接的第二安装孔200。即下层电池模组固定于箱体上,而主体件1罩设在下层电池模组上,即下层电池模组位于第一顶壁111与两个第一侧壁112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而第一侧壁翻边122和第二侧壁翻边222上设第二安装孔200,从而便于与箱体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侧壁112为凹凸结构,从而可以提高主体件1的整体刚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下层电池模组、上层电池模组和如以上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架;下层电池模组容纳于第一顶壁111与两个第一侧112壁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上层电池模组设于第一顶壁111背向下层电池模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的电池模组支架具有加强件和主体件,且通过第一翻边部和第二翻边部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刚性,有效保证了电池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加强件和设于两个所述加强件之间的主体件;所述主体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边缘翻折形成的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顶壁和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顶壁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翻边部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一顶壁上的第一顶壁翻边和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侧壁翻边;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边缘翻折形成且与所述第一翻边部抵接的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顶壁和分别设于所述第二顶壁两侧的两个第二侧壁,所述第二翻边部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二顶壁上的第二顶壁翻边和贴合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二侧壁翻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通过所述第二顶壁翻边与所述第一顶壁翻边焊接连接固定于所述主体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壁翻边上设有至少一个塞焊孔,所述第二顶壁翻边塞焊焊接于所述第一顶壁翻边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焊孔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布于所述第二顶壁翻边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一顶壁翻边之间设有避开所述塞焊孔设置的凸起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一翻边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二翻边部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壁和第一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减轻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上层电池模组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顶壁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容纳下层电池模组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侧壁翻边和所述第二侧壁翻边上均设有用于与固定下层电池模组的箱体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为凹凸结构。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电池模组、上层电池模组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支架;所述下层电池模组容纳于所述第一顶壁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上层电池模组设于所述第一顶壁背向所述下层电池模组一侧。
CN201921974818.8U 2019-11-14 2019-11-14 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 Active CN210723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4818.8U CN210723160U (zh) 2019-11-14 2019-11-14 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74818.8U CN210723160U (zh) 2019-11-14 2019-11-14 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23160U true CN210723160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2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74818.8U Active CN210723160U (zh) 2019-11-14 2019-11-14 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23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08440B2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ケース
CN108400265B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箱和新能源汽车
CN210723160U (zh) 电池模组支架及电池包
CN214542386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JP2014151736A (ja) 樹脂フロントエンドの車体保持構造
CN210212204U (zh) 后背门组合灯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3354331U (zh) 一种汽车置物板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CN211265563U (zh) 电池系统的外壳组件
CN210628374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箱体结构
CN210325926U (zh) 动力电池的下箱体、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组件以及电动车辆
CN116080770A (zh) 充电装置或放电装置及车辆
CN21006313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842716U (zh) 一种长轴车货箱内侧板总成
CN218112790U (zh) 后轮罩外板、后侧围总成和车辆
CN109560218B (zh) 用于电池包的下壳体和电池包
CN219728379U (zh) 车辆货箱支撑结构及车辆
CN209947900U (zh) 电池箱及电动汽车
CN217048217U (zh) 车门板
CN211731591U (zh) 一种后轮罩总成
CN220604843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
CN215097430U (zh) 车辆蓄电池支撑结构和车辆
CN219838431U (zh) 车身侧左悬置安装支架总成
CN220220376U (zh) 电池定位组件和车辆
CN211592728U (zh) 车辆的后底板
CN216761918U (zh) 具有充电和/或放电功能的装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