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0727U - 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0727U
CN210390727U CN201921221247.0U CN201921221247U CN210390727U CN 210390727 U CN210390727 U CN 210390727U CN 201921221247 U CN201921221247 U CN 201921221247U CN 210390727 U CN210390727 U CN 210390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sealing strip
door
lip
de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12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航
安丽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12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0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0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0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门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该密封条包括密封条主体、上密封唇边、下密封唇边、密封泡管及用于安装在第一车门钣金上的第一安装部,所述上密封唇边、密封泡管及下密封唇边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主体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密封条主体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形变适应孔。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由于上密封唇边、密封泡管及下密封唇边位于第一密封条的同一侧,在关闭车门时,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闭合行程相对较短,不易出现关门时的密封错位问题,密封稳定性好,不容易失效。

Description

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门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轨道车辆车门用密封条,包括与两侧车门体相固定的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的相向一侧设有相互配合的突起和凹槽,突起设置在密封体一上,凹槽设置在密封体二上,凸起和凹槽各自沿所在密封体一或密封体二的中线呈轴对称设置,凹槽的对称轴两侧分别设有外展的密封唇边,密封体一上位于凸起的对称轴两侧设有与密封边相对应的密封平面,凸起插入凹槽内,凸起的凸棱与凹槽两侧相接触。
上述的轨道车辆车门用密封条,由于密封唇边设置在密封体二上,而密封体二同时还设有主要的配合结构凹槽,导致密封体一和密封体二的闭合密封距离较远(从凹槽底部到密封唇边的顶部),如果密封体一、密封体二的形状稍有不符,特别容易出现配合不严或者错位问题,容易出现密封失效。并且,密封体二的凸起的凸棱、凸筋为四边形结构,主要的密封部位均为点接触,这样形式的配合关系,容易出现配合不严,密封不良,风噪大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车门用密封条,密封体一、密封体二的形状稍有不符容易出现配合不严或者错位,易出现密封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条,包括密封条主体、上密封唇边、下密封唇边、密封泡管及用于安装在第一车门钣金上的第一安装部,所述上密封唇边、密封泡管及下密封唇边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主体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密封条主体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形变适应孔。
可选地,所述密封泡管包括向背离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凸出的凸出部;
在所述密封泡管未受挤压时,所述凸出部的断面呈圆弧状;在所述密封泡管受接触表面的挤压时,所述凸出部的断面至少部分变形成与接触表面相匹配的形状,以在所述凸出部的顶面与接触表面之间形成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密封泡管的内孔壁上与所述凸出部的顶面相背的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密封泡管粘连的第一波浪形防粘结构,所述第一波浪形防粘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的顶点处形成波峰,相邻的所述第一凸条之间形成波谷。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上搭接唇边、第一插接部及第一下搭接唇边,所述第一上搭接唇边、第一插接部及第一下搭接唇边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主体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上搭接唇边用于与第一车门钣金在第一位置上密封搭接,所述第一下搭接唇边用于与第一车门钣金在第二位置上密封搭接,所述第一插接部可插接在第一车门钣金上的第一插接槽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内设置有第二形变适应孔。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条,用于与上述的密封条配对使用,包括密封条基体及用于安装在第二车门钣金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在所述密封条基体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凹槽以上的部分形成第一密封面,所述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凹槽以下的部分形成第二密封面,所述凹槽的底面形成有第三密封面,所述密封条基体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形变适应孔。
可选地,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设置有两个,所述密封条基体内还设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之间的辅助工艺孔;
所述辅助工艺孔与上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之间通过第一弯折壁分隔,所述第一弯折壁的中部设置有向上突出的第一变形拐点;所述辅助工艺孔与下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之间通过第二弯折壁分隔,所述第二弯折壁的中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第二变形拐点;
上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的顶壁设置有上凹的第三变形拐点,下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的底壁设置有下凹的第四变形拐点。
可选地,所述辅助工艺孔的孔壁上与所述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的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密封条基体粘连的第二波浪形防粘结构,所述第二波浪形防粘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的顶点处形成波峰,相邻的所述第二凸条之间形成波谷。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上搭接唇边、第二插接部及第二下搭接唇边,所述第二上搭接唇边、第二插接部及第二下搭接唇边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密封条基体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上搭接唇边用于与第二车门钣金在第三位置密封搭接,所述下搭接唇边用于与第二车门钣金在第四位置密封搭接,所述第二插接部可插接在第二车门钣金上的第二插接槽中,所述第二插接部内设置有第四形变适应孔。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开门密封结构,包括第一车门钣金、第二车门钣金、第一密封条及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及第二密封条为以上提及的两种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在第一车门钣金上,所述第二密封条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在第二车门钣金上;
当车门关闭时,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上密封唇边变形并被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第一密封面之间,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下密封唇边变形并被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第二密封面之间。
可选地,所述密封泡管包括向背离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凸出的凸出部;
当车门打开时,所述凸出部的断面呈圆弧状;当车门关闭时,所述凸出部的断面至少部分变形成与所述第三密封面相匹配的形状,以在所述凸出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三密封面之间形成面接触。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两种密封条的至少一种,或者是,包括上述的对开门密封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第一密封条的上密封唇边、密封泡管及下密封唇边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上,并且,在第二密封条的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上(与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相对的一个侧面)设置凹槽,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位于凹槽以上的部分形成第一密封面,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位于凹槽以下的部分形成第二密封面,凹槽的底面形成有第三密封面。当车门关闭时,第一密封条的上密封唇边变形并被压紧在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与第二密封条的第一密封面之间,第一密封条的下密封唇边变形并被压紧在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与第二密封条的第二密封面之间,密封泡管卡入凹槽并与第三密封面面接触。这样,由于上密封唇边、密封泡管及下密封唇边位于第一密封条的同一侧,在关闭车门时,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闭合行程相对较短,不易出现关门时的密封错位问题,密封稳定性好,不容易失效。
此外,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泡管与第二密封条的凹槽的接触为面接触,密封面较大,密封效果优异,能够起到防尘、防水、隔音及降噪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条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密封条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对开门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条的断面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车门钣金;11、第一插接槽;
2、第二车门钣金;21、第二插接槽;
3、第一密封条;31、密封条主体;311、第一侧面;312、第二侧面;313、第一形变适应孔;32、上密封唇边;33、下密封唇边;34、密封泡管;341、凸出部;342、根部;343、第一波浪形防粘结构;3431、第一凸条;35、第一上搭接唇边;36、第一插接部;361、第二形变适应孔;37、第一下搭接唇边;
4、第二密封条;41、密封条基体;411、第一侧面;4111、第一密封面;4112、第二密封面;412、凹槽;4121、第三密封面;413、第二侧面;414、第三形变适应孔;4141、第三变形拐点;4142、第四变形拐点;415、辅助工艺孔;416、第一弯折壁;4161、第一变形拐点;417、第二弯折壁;4171、第二变形拐点;418、第二波浪形防粘结构;4181、第二凸条;42、第二上搭接唇边;43、第二插接部;431、第四形变适应孔;44、第二下搭接唇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开门密封结构,包括第一车门钣金1、第二车门钣金2、第一密封条3及第二密封条4。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密封条3包括密封条主体31、上密封唇边32、下密封唇边33、密封泡管34及用于安装在第一车门钣金1上的第一安装部,所述上密封唇边32、密封泡管34及下密封唇边33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主体31的第一侧面311上,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主体31的与所述第一侧面311相对的第二侧面312上,所述密封条主体31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形变适应孔313。
本文中,上、下仅指的是图中的方位,并不限定第一密封条3、第二密封条4的实际使用方位。
第一密封条3由一种或者两种橡胶材料制成,密封泡管34和上密封唇边32、下密封唇边33可选用与密封条主体31一样的胶料,也可选用更软一点的发泡材料。
图1至图4中,第一密封条3及第二密封条4仅展示了其断面形状。实际上,第一密封条3及第二密封条4为以此断面拉伸的长条形。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密封条4包括密封条基体41及用于安装在第二车门钣金2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密封条基体41的第一侧面411上设置有凹槽412,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在所述密封条基体41的与所述第一侧面411相对的第二侧面413上,所述密封条基体41的第一侧面411位于所述凹槽412以上的部分形成第一密封面4111,所述密封条基体41的第一侧面411位于所述凹槽412以下的部分形成第二密封面4112,所述凹槽412的底面形成有第三密封面4121,所述密封条基体41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形变适应孔414。
所述第一密封条3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在第一车门钣金1上,所述第二密封条4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在第二车门钣金2上。当车门关闭时,所述第一密封条3的上密封唇边32变形并被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条3的密封条主体31的第一侧面311与所述第二密封条4的第一密封面4111之间,所述第一密封条3的下密封唇边33变形并被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条3的密封条主体31的第一侧面311与所述第二密封条4的第二密封面4112之间,所述密封泡管34卡入所述凹槽412并与所述第三密封面4121面接触。
优选地,第一密封面411、第二密封面4112及第三密封面4121为平面,以形成第一密封条3与第二密封条4之间稳固的平面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泡管34的断面形状为纺锤形。所述密封泡管34包括向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条3的密封条主体31的第一侧面311的方向凸出的凸出部341及连接在凸出部341与第一侧面311之间的根部342。当车门打开时(如图1所示,密封泡管34未被挤压),所述凸出部341的断面呈圆弧状。当车门关闭时(如图3所示),所述凸出部341的断面至少部分变形成与所述第三密封面4121相匹配的形状,以在所述凸出部341的顶面与所述第三密封面4121之间形成面接触,更为优选地,形成平面接触。
凸出部341的断面形状呈圆弧状,对应地,密封泡管34的断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纺锤形等含圆弧结构的形状,只要保证在密封泡管34挤压变形中(关闭车门时),凸出部341的顶面能与凹槽412的第三密封面4121形成面接触即可。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泡管34的断面形状为纺锤形。
在图4所示的替代实施例中,密封泡管34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此处的圆形,并非是完整的圆,而是残缺圆,残缺圆的残缺部位为密封泡管34的根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泡管34的内孔壁上与所述凸出部341的顶面相背的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密封泡管34粘连的第一波浪形防粘结构343,所述第一波浪形防粘结构343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凸条3431,所述第一凸条3431的顶点处形成波峰,相邻的所述第一凸条3431之间形成波谷。第一波浪形防粘结构343能够防止长时间关门造成的第一密封条3的粘连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上搭接唇边35、第一插接部36及第一下搭接唇边37,所述第一上搭接唇边35、第一插接部36及第一下搭接唇边37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主体31的第二侧面312上,所述第一上搭接唇边35用于与第一车门钣金1在第一位置上密封搭接,所述第一下搭接唇边37用于与第一车门钣金1在第二位置上密封搭接,所述第一插接部36可插接在第一车门钣金1上的第一插接槽11中,所述第一插接部36内设置有第二形变适应孔36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414设置有两个,所述密封条基体41内还设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414之间的辅助工艺孔415。辅助工艺孔415的设置便于第二密封条4的挤出成型。
所述辅助工艺孔415与上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414之间通过第一弯折壁416分隔,所述第一弯折壁416a的中部设置有向上突出的第一变形拐点4161;所述辅助工艺孔415与下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414之间通过第二弯折壁417分隔,所述第二弯折壁416b的中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第二变形拐点4171。上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414的顶壁设置有上凹的第三变形拐点4141,下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的底壁设置有下凹的第四变形拐点4142。
受外力挤压时,第一密封条3上的第一形变适应孔313、第二密封条4上的第三形变适应孔414产生形变,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可以紧密贴合。且第三形变适应孔414设置有变形拐点(第一变形拐点4161、第二变形拐点4171、第三变形拐点4141、第四变形拐点4142),在关门受力挤压时可以发生更大变形,在一定程度可以缓冲关门闭合瞬间的压力,防止乘客夹伤使。
另外,辅助工艺孔415使第二密封条4中胶料壁厚较均匀,保证第二密封条4挤出成型及性能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辅助工艺孔415的孔壁上与所述密封条基体41的第一侧面411相背的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密封条基体41粘连的第二波浪形防粘结构418,所述第二波浪形防粘结构418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条4181,所述第二凸条4181的顶点处形成波峰,相邻的所述第二凸条4181之间形成波谷。第二波浪形防粘结构418能够防止长时间关门造成的第二密封条4的粘连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上搭接唇边42、第二插接部43及第二下搭接唇边44,所述第二上搭接唇边42、第二插接部43及第二下搭接唇边44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密封条基体41的第二侧面413上,所述第二上搭接唇边42用于与第二车门钣金2在第三位置密封搭接,所述下搭接唇边44用于与第二车门钣金2在第四位置密封搭接,所述第二插接部43可插接在第二车门钣金2上的第二插接槽21中,所述第二插接部43内设置有第四形变适应孔431。
第一密封条3上的第一形变适应孔313、第二形变适应孔361和第二密封条4上的第三形变适应孔414、第四形变适应孔431、辅助工艺孔415在关门瞬间变形,可以使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贴合更加紧密,易于密封。
该车用对开门密封结构,因为密封均为面密封,且各个形变适应孔较为宽大,且有辅助工艺孔415的辅助变形作用,密封效果更好,隔音及风噪控制更佳。高形变的形变适应孔及辅助工艺孔415的存在,可以大大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材料成本。
第一密封条3的第一插接部36与第一车门钣金1中设置的第一插接槽11插接配合,第二密封条4的第二插接部43与第二车门钣金2中设置的第二插接槽21插接配合,安装简便。
第一插接部36较大,可以保证第一密封条3和第一车门钣金1连接紧密,且第一密封条3设置有第一上搭接唇边35、第一下搭接唇边37,装配后第一上搭接唇边35、第一下搭接唇边37覆盖在第一车门钣金1边缘。保证第一车门钣金1和第一密封条3之间的良好密封。
同样,第二插接部43较大,可以保证第二密封条4和第二车门钣金2连接紧密,且第二密封条4设置有第二上搭接唇边42、第二下搭接唇边44,装配后第二上搭接唇边42、第二下搭接唇边44覆盖在第二车门钣金2边缘。保证第二车门钣金2和第二密封条4之间的良好密封。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密封条3、第二密封条4或对开门密封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第一密封条的上密封唇边、密封泡管及下密封唇边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上,并且,在第二密封条的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上(与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相对的一个侧面)设置凹槽,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位于凹槽以上的部分形成第一密封面,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位于凹槽以下的部分形成第二密封面,凹槽的底面形成有第三密封面。当车门关闭时,第一密封条的上密封唇边变形并被压紧在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与第二密封条的第一密封面之间,第一密封条的下密封唇边变形并被压紧在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与第二密封条的第二密封面之间,密封泡管卡入凹槽并与第三密封面面接触。这样,由于上密封唇边、密封泡管及下密封唇边位于第一密封条的同一侧,在关闭车门时,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闭合行程相对较短,不易出现关门时的密封错位问题,密封稳定性好,不容易失效。
另外,同现有技术相比,第一密封条及第二密封条用料少,回弹大,挤出成型更易实现,断面及性能稳定性高。且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之间、第一密封条与第一车门钣金之间、第二密封条与第二车门钣金之间均为面密封,密封效果优异,能够起到防尘、防水、隔音及降噪的作用。用料少,可以降低成本。同时,第一密封条及第二密封条的高形变特性可以降低乘客夹伤风险,安全系数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密封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条主体、上密封唇边、下密封唇边、密封泡管及用于安装在第一车门钣金上的第一安装部,所述上密封唇边、密封泡管及下密封唇边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主体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密封条主体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形变适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泡管包括向背离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凸出的凸出部;
在所述密封泡管未受挤压时,所述凸出部的断面呈圆弧状;在所述密封泡管受接触表面的挤压时,所述凸出部的断面至少部分变形成与接触表面相匹配的形状,以在所述凸出部的顶面与接触表面之间形成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泡管的内孔壁上与所述凸出部的顶面相背的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密封泡管粘连的第一波浪形防粘结构,所述第一波浪形防粘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的顶点处形成波峰,相邻的所述第一凸条之间形成波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上搭接唇边、第一插接部及第一下搭接唇边,所述第一上搭接唇边、第一插接部及第一下搭接唇边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密封条主体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上搭接唇边用于与第一车门钣金在第一位置上密封搭接,所述第一下搭接唇边用于与第一车门钣金在第二位置上密封搭接,所述第一插接部可插接在第一车门钣金上的第一插接槽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内设置有第二形变适应孔。
5.一种密封条,用于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配对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条基体及用于安装在第二车门钣金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在所述密封条基体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凹槽以上的部分形成第一密封面,所述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位于所述凹槽以下的部分形成第二密封面,所述凹槽的底面形成有第三密封面,所述密封条基体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形变适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设置有两个,所述密封条基体内还设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之间的辅助工艺孔;
所述辅助工艺孔与上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之间通过第一弯折壁分隔,所述第一弯折壁的中部设置有向上突出的第一变形拐点;所述辅助工艺孔与下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之间通过第二弯折壁分隔,所述第二弯折壁的中部设置有向下突出的第二变形拐点;
上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的顶壁设置有上凹的第三变形拐点,下方的所述第三形变适应孔的底壁设置有下凹的第四变形拐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艺孔的孔壁上与所述密封条基体的第一侧面相背的壁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密封条基体粘连的第二波浪形防粘结构,所述第二波浪形防粘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的顶点处形成波峰,相邻的所述第二凸条之间形成波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二上搭接唇边、第二插接部及第二下搭接唇边,所述第二上搭接唇边、第二插接部及第二下搭接唇边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密封条基体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上搭接唇边用于与第二车门钣金在第三位置密封搭接,所述下搭接唇边用于与第二车门钣金在第四位置密封搭接,所述第二插接部可插接在第二车门钣金上的第二插接槽中,所述第二插接部内设置有第四形变适应孔。
9.一种对开门密封结构,包括第一车门钣金、第二车门钣金、第一密封条及第二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条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在第一车门钣金上,所述第二密封条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在第二车门钣金上;
当车门关闭时,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上密封唇边变形并被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第一密封面之间,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下密封唇边变形并被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条的密封条主体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密封条的第二密封面之间,所述密封泡管卡入所述凹槽并与所述第三密封面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对开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泡管包括向背离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凸出的凸出部;
当车门打开时,所述凸出部的断面呈圆弧状;当车门关闭时,所述凸出部的断面至少部分变形成与所述第三密封面相匹配的形状,以在所述凸出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三密封面之间形成面接触。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密封条、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密封条或权利要求9-10任意一项所述对开门密封结构。
CN201921221247.0U 2019-07-29 2019-07-29 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0390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1247.0U CN210390727U (zh) 2019-07-29 2019-07-29 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1247.0U CN210390727U (zh) 2019-07-29 2019-07-29 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0727U true CN210390727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57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1247.0U Active CN210390727U (zh) 2019-07-29 2019-07-29 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07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2549A (zh) * 2022-05-16 2022-08-1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隔声门防水密封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2549A (zh) * 2022-05-16 2022-08-1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隔声门防水密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98911C2 (ru) Узел гермет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окна с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ым уплотнителем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установки
US20090071077A1 (en) Automotive glass run
CN210390727U (zh) 密封条、对开门密封结构及车辆
CN212267207U (zh) 一种无框式车门上窗框导轨结构
JP2019043273A (ja) ガラスラン
JP2001341591A (ja) ドアシール構造
CN114301382B (zh) 一种光伏组件固定边框、边框制作方法及组装方法
CN209556866U (zh) 一种新型无框窗密封结构
JP2620336B2 (ja) 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JP4340116B2 (ja)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CN215883280U (zh) 一种汽车顶部安装滑动式天窗用密封条
CN216915496U (zh) 一种带固定泡型作用的汽车密封条
CN217778321U (zh) 外水切组件、车门和车辆
CN216101492U (zh) 车门橡胶密封条
CN203651419U (zh) 一种汽车顶盖的密封结构
CN215971068U (zh) 一种车门密封结构
JPH0431848Y2 (zh)
CN210857633U (zh) 一种玻璃幕墙用密封胶条
CN220785424U (zh) 一种密封胶条结构和车辆
CN214775336U (zh) 电动卡车天窗密封胶条
JPH09291614A (ja) 目地用ガスケット
CN211280610U (zh) 一种无框式车门b柱密封结构
CN218759614U (zh) 一种门窗密封胶条
CN210318489U (zh) 倾斜式弹性硅胶发泡条
CN208564395U (zh) 一种洗衣机侧门密封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