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78321U - 外水切组件、车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外水切组件、车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78321U
CN217778321U CN202221044379.2U CN202221044379U CN217778321U CN 217778321 U CN217778321 U CN 217778321U CN 202221044379 U CN202221044379 U CN 202221044379U CN 217778321 U CN217778321 U CN 217778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utting
outer water
cut
extra income
externa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43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443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78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78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78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水切组件、车门和车辆,所述外水切组件包括:外水切骨架,所述外水切骨架设有支撑凸起;外水切亮条,所述外水切亮条设于所述外水切骨架的外侧,所述外水切亮条的上端高于所述支撑凸起的上端且与所述支撑凸起连接配合;外水切唇边,所述外水切唇边设于所述外水切骨架的内侧以用于与车门玻璃相抵,所述外水切唇边的上端适于朝向所述支撑凸起弹性变形以抵压于所述支撑凸起。本实用新型的外水切组件,能够通过支撑凸起对外水切唇边的上端起到遮挡的作用,避免外水切唇边出现外漏的情况,进而减少外水切唇边的损坏,且利于提高车辆的精致感,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外水切组件、车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水切组件、车门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门玻璃处的外水切均外漏较大面积的橡胶在可视面上,即用户在车门外侧可直接看到外水切的外漏部分,而无框车门或零段差车门的车门呢槽均为隐藏式,此时,外水切的唇边外漏,导致其唇边易于损坏,且降低了车辆的精致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外水切组件,能够通过支撑凸起对外水切唇边的上端起到遮挡的作用,避免外水切唇边出现外漏的情况,进而减少外水切唇边的损坏,且利于提高车辆的精致感,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包括:外水切骨架,所述外水切骨架设有支撑凸起;外水切亮条,所述外水切亮条设于所述外水切骨架的外侧,所述外水切亮条的上端高于所述支撑凸起的上端且与所述支撑凸起连接配合;外水切唇边,所述外水切唇边设于所述外水切骨架的内侧以用于与车门玻璃相抵,所述外水切唇边的上端适于朝向所述支撑凸起弹性变形以抵压于所述支撑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通过在外水切骨架上设置支撑凸起,以使外水切亮条的上端能够与支撑凸起卡接配合,从而降低外水切亮条的装卸难度,且便于增强外水切亮条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外水切唇边的上端能够在受到车门玻璃的挤压时朝向支撑凸起弹性变形,从而通过支撑凸起对外水切唇边的上端起到遮挡的作用,避免外水切唇边出现外漏的情况,进而减少外水切唇边的损坏,且利于提高车辆的精致感,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所述支撑凸起设有朝上敞开的凹槽,所述外水切亮条的上端设有朝下弯折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凹槽安装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所述延伸部的竖向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竖向深度,所述延伸部的一部分伸至所述凹槽内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所述支撑凸起包括依次相连的上侧面、内侧面和下侧面,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上侧面,所述内侧面与内水切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下侧面适于与所述外水切唇边的上端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所述凹槽构造为渐变宽度槽;其中,在竖向上,所述凹槽的上部宽度和下部宽度均大于所述凹槽的中部宽度,所述延伸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部宽度且小于所述上部宽度或所述下部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所述延伸部在与所述外水切亮条的主体部分连接处形成有弧形过渡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所述外水切亮条的最大高度与所述支撑凸起的最大高度之差为L1,满足:L1≥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所述支撑凸起的最大高度与所述外水切唇边在自然伸长状态下的最大高度之差为L2,满足:1.9mm≤L2≤2.1m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外水切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门。
所述车门、所述车辆与上述的外水切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车门玻璃与车门外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外水切组件10,车门玻璃20,车门外板30,
外水切骨架1,支撑凸起11,上侧面111,凹槽1111,内侧面112,下侧面113,外水切亮条2,延伸部21,外水切唇边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10,需要说明的是,外水切组件10和内水切组件均设于车门上,且外水切组件10和内水切组件分别设于车门玻璃20与车门的间隙的外侧和内侧,例如外水切组件10设于车门玻璃20与车门的间隙处的下侧边沿,且位于车门背离车内空间的一侧,内水切组件设于车门玻璃20与车门的间隙处的下侧边沿,且位于车门朝向车内空间的一侧,其中,外水切组件10和内水切组件用于在车门玻璃20相对于车门上升或下降时,切去车门玻璃20表面上的水滴、水雾及灰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10,包括:外水切骨架1、外水切亮条2和外水切唇边3。
具体而言,外水切骨架1设有支撑凸起11,外水切亮条2设于外水切骨架1的外侧,外水切亮条2的上端高于支撑凸起11的上端且与支撑凸起11连接配合,外水切唇边3 设于外水切骨架1的内侧以用于与车门玻璃20相抵,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适于朝向支撑凸起11弹性变形以抵压于支撑凸起11。
可以理解的是,外水切组件10和内水切组件分别设于车门玻璃20的两侧,可选地,支撑凸起11设于外水切骨架1的上端的内侧,且支撑凸起11朝向靠近内水切组件的方向凸出,即支撑凸起11朝向靠近车门玻璃20的方向凸出,以使得在支撑凸起11在外水切骨架1的外侧不直接可见。
如图2所示,外水切亮条2设于外水切骨架1的外侧,且外水切亮条2的上端高于支撑凸起11的上端,以便于降低外水切亮条2的上端与支撑凸起11的连接难度,且通过设置外水切亮条2能够在外水切骨架1的外侧对外水切骨架1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外水切骨架1出现损坏的问题,可选地,外水切亮条2的外侧形成有装饰面,即外水切亮条2的外漏部分形成有装饰面,从而便于增强外水切组件10的精致感。
可选地,外水切亮条2与支撑凸起11卡接配合或插接配合,即外水切亮条2与支撑凸起11可拆卸地相连,从而便于降低外水切亮条2的装卸难度,易于实现对外水切亮条2的更换。
当然,外水切亮条2与支撑凸起11也可采用其它连接形式进行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外水切唇边3设于外水切骨架1的内侧,即外水切唇边3 设于外水切骨架1朝向车门玻璃20的一侧,以便于外水切唇边3与车门玻璃20相抵,且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适于朝向支撑凸起11弹性变形以抵压于支撑凸起11的下侧面 113和/或内侧面112
可以理解的是,在车门玻璃20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车门上升或下降时,车门玻璃20会朝向背离车内空间的一侧(如图2中的左侧)挤压外水切唇边3,以使外水切唇边3 的上端朝向靠近支撑凸起11的方向弹性变形,进而使得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与支撑凸起11相抵。
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外水切唇边3构造为“L”型倒钩,且如图2所示,3a表示外水切唇边3在受到车门玻璃20的挤压时的外水切唇边3的某一时刻的位置,此时,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逐渐与支撑凸起11相抵,从而使得外水切唇边3与支撑凸起11密封相连,以避免外水切骨架1与外水切唇边3之间出现积累尘土的问题。
同时,保证支撑凸起11的上端位于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的上方,从而通过支撑凸起11对外水切唇边3起到遮挡的作用,避免外水切唇边3出现外漏的情况,利于提高车辆的精致感。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凸起11的材质为密实EPDM(三元乙丙橡胶)或TPV(热塑性硫化橡胶)或PVC(聚氯乙稀),当然,支撑凸起11的材质也可为其它材质,在此不做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水切组件10,通过在外水切骨架1上设置支撑凸起11,以使外水切亮条2的上端能够与支撑凸起11卡接配合,从而降低外水切亮条2的装卸难度,且便于增强外水切亮条2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能够在受到车门玻璃20的挤压时朝向支撑凸起11弹性变形,从而通过支撑凸起11对外水切唇边3 的上端起到遮挡的作用,避免外水切唇边3出现外漏的情况,进而减少外水切唇边3的损坏,且利于提高车辆的精致感,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凸起11设有朝上敞开的凹槽1111,外水切亮条2的上端设有朝下弯折的延伸部21,延伸部21与凹槽1111安装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凹槽1111朝上敞开,延伸部21朝下弯折,在实际装配时,延伸部21伸至凹槽1111内,以实现外水切亮条2与外水切骨架1的安装配合,换言之,延伸部21与凹槽1111卡接配合,从而便于降低外水切亮条2的上端与支撑凸起11的卡接难度,且便于降低外水切亮条2的装卸难度,易于实现对外水切亮条2的更换。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延伸部21的竖向高度大于凹槽1111的竖向深度,延伸部 21的一部分伸至凹槽1111内且另一部分位于凹槽1111的上方。
换言之,延伸部21的并非完全伸至凹槽1111内,以便于在延伸部21与凹槽1111 之间预留活动间隙,即在外水切亮条2与支撑凸起11之间形成有活动间隙,从而在外水切唇边3挤压支撑凸起11的下侧面113时,保证支撑凸起11在受到过大挤压力时,能够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以避免支撑凸起11的损坏。
具体地,如图2所示,支撑凸起11包括依次相连的上侧面111、内侧面112和下侧面113,凹槽1111形成于上侧面111,内侧面112与内水切组件相对设置,下侧面113 适于与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相抵。
可以理解的是,上侧面111与外水切亮条2相对,内侧面112与车门玻璃20相对,下侧面113与外水切唇边3的下端相对,且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适于朝向支撑凸起11 弹性变形以抵压于下侧面113。
由此,便于在支撑凸起11的上侧面111进行外水切亮条2的卡接固定,以降低外水切亮条2的装配难度,且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适于与下侧面113相抵,从而使得外水切唇边3与支撑凸起11密封相连,且保证支撑凸起11的上端位于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的上方,以避免外水切骨架1与外水切唇边3之间出现积累尘土的问题,同时,避免外水切唇边3出现外漏的情况,利于提高车辆的精致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凹槽1111构造为渐变宽度槽。
具体地,在竖向上,凹槽1111的上部宽度和下部宽度均大于凹槽1111的中部宽度,延伸部21的厚度大于中部宽度且小于上部宽度或下部宽度。
可以理解的是,延伸部21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且在实际装配时,延伸部21的下端沿竖向伸至凹槽1111内,且延伸部21位于凹槽1111内的部分与凹槽1111的宽度较小的部分相抵。
由此,便于降低延伸部21与凹槽1111的卡接难度,且利于增强延伸部21与凹槽1111的卡接稳定性,避免延伸部21由凹槽1111内脱离。
优选地,延伸部21在与外水切亮条2的主体部分连接处形成有弧形过渡面。
可以理解的是,延伸部21在与外水切亮条2的主体部分可为单独设置,或者延伸部21在与外水切亮条2的主体部分可为一体结构,以便于降低延伸部21的加工难度,且便于使得延伸部21在与外水切亮条2的主体部分的连接处形成有光滑的曲面,以增强外水切亮条2的外漏部分的精致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水切亮条2的最大高度与支撑凸起11的最大高度之差为L1,满足:L1≥1mm。
举例而言,L1=1.01mm,或者L1=1.02mm,再或者L1=1.03mm,优选地,L1=1mm 即当外水切亮条2的最大高度与支撑凸起11的最大高度之差满足上述取值关系时,能够在外水切亮条2与支撑凸起11之间形成有足够的活动间隙,从而在外水切唇边3挤压支撑凸起11的下侧面113时,保证支撑凸起11在受到过大挤压力时,能够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以避免支撑凸起11的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凸起11的最大高度与外水切唇边3在自然伸长状态下的最大高度之差为L2,满足:1.9mm≤L2≤2.1mm。
举例而言,L2=1.9mm,或者,L2=2mm,再或者L2=2.1mm,当L2在上述取值范围内进行取值时,能够保证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能够更好地与支撑凸起11的下侧面113 相抵,从而使得外水切唇边3与支撑凸起11密封相连,且保证支撑凸起11的上端位于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的上方,以避免外水切骨架1与外水切唇边3之间出现积累尘土的问题,同时,避免外水切唇边3出现外漏的情况,利于提高车辆的精致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外水切组件10。
优选地,本实用新中,车门为无框车门或零段差车门,且其车门呢槽均为隐藏式。具体地,如图1所示,外水切组件10的下端与车门外板30相连,且车门玻璃20安装于外水切组件10朝向车内空间的一侧(如图1中的右侧),换言之,外水切组件10安装于车门玻璃20背离车内空间的一侧,且车门玻璃20可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车门外板30 上升或下降,以关闭或打开车窗。
其中,在车门玻璃20沿竖直方向相对于车门外板30上升或下降时,车门玻璃20 会朝向背离车内空间的一侧(如图1中的左侧)挤压外水切唇边3,以使外水切唇边3 朝向支撑凸起11的方向弹性变形,且使得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与支撑凸起11的下侧面 113相抵,从而使得外水切唇边3与支撑凸起11密封相连,以避免外水切骨架1与外水切唇边3之间出现积累尘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通过在外水切骨架1上设置支撑凸起11,以使外水切亮条2的上端能够与支撑凸起11卡接配合,从而降低外水切亮条2的装卸难度,且便于增强外水切亮条2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能够在受到车门玻璃20的挤压时朝向支撑凸起11弹性变形,从而通过支撑凸起11对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起到遮挡的作用,进而减少外水切唇边3的损坏,且利于提高车辆的精致感,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车门也可为其它种类的车门,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其车门上设置有外水切组件10,能够通过在外水切骨架1上设置支撑凸起11,以使外水切亮条2的上端能够与支撑凸起11卡接配合,从而降低外水切亮条2的装卸难度,且便于增强外水切亮条2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能够在受到车门玻璃20的挤压时朝向支撑凸起11弹性变形,从而通过支撑凸起11对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起到遮挡的作用,避免外水切唇边3出现外漏的情况,进而减少外水切唇边3的损坏,且利于提高车辆的精致感,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外水切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水切骨架(1),所述外水切骨架(1)设有支撑凸起(11);
外水切亮条(2),所述外水切亮条(2)设于所述外水切骨架(1)的外侧,所述外水切亮条(2)的上端高于所述支撑凸起(11)的上端且与所述支撑凸起(11)连接配合;
外水切唇边(3),所述外水切唇边(3)设于所述外水切骨架(1)的内侧以用于与车门玻璃(20)相抵,所述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适于朝向所述支撑凸起(11)弹性变形以抵压于所述支撑凸起(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水切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11)设有朝上敞开的凹槽(1111),所述外水切亮条(2)的上端设有朝下弯折的延伸部(21),所述延伸部(21)与所述凹槽(1111)安装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水切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1)的竖向高度大于所述凹槽(1111)的竖向深度,所述延伸部(21)的一部分伸至所述凹槽(1111)内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11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水切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11)包括依次相连的上侧面(111)、内侧面(112)和下侧面(113),所述凹槽(1111)形成于所述上侧面(111),所述内侧面(112)与内水切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下侧面(113)适于与所述外水切唇边(3)的上端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水切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1)构造为渐变宽度槽;其中,
在竖向上,所述凹槽(1111)的上部宽度和下部宽度均大于所述凹槽(1111)的中部宽度,所述延伸部(21)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部宽度且小于所述上部宽度或所述下部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水切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1)在与所述外水切亮条(2)的主体部分连接处形成有弧形过渡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水切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切亮条(2)的最大高度与所述支撑凸起(11)的最大高度之差为L1,满足:L1≥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水切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11)的最大高度与所述外水切唇边(3)在自然伸长状态下的最大高度之差为L2,满足:1.9mm≤L2≤2.1mm。
9.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水切组件(1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
CN202221044379.2U 2022-04-29 2022-04-29 外水切组件、车门和车辆 Active CN217778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4379.2U CN217778321U (zh) 2022-04-29 2022-04-29 外水切组件、车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4379.2U CN217778321U (zh) 2022-04-29 2022-04-29 外水切组件、车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78321U true CN217778321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7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4379.2U Active CN217778321U (zh) 2022-04-29 2022-04-29 外水切组件、车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78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56928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US20070137112A1 (en) Door weather strip
US7383662B2 (en) Glass run for motor vehicle with door glass shock absorber
CN103085638B (zh) 机动车用玻璃滑槽
US5806914A (en) Weather strip of motor vehicle
US20090071077A1 (en) Automotive glass run
CN108725158B (zh) 汽车用车门的密封结构
US10583726B2 (en) Glass run for automobile door
CN107176020B (zh) 玻璃滑槽
CN102029881A (zh) 密封条
CN101376331A (zh) 机动车玻璃滑槽
JP5321919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19043273A (ja) ガラスラン
CN101332760A (zh) 天窗密封条
US11577593B2 (en) Glass run
CN217778321U (zh) 外水切组件、车门和车辆
US20030159358A1 (en) Weather strip for motor vehicle
JP5110382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の製造方法
JP2009006851A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7160978A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6652473B2 (ja) 自動車用ルーフサイド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212765657U (zh) 玻璃密封条的安装结构、车门及车辆
CN216467296U (zh) 一种车窗结构、车门及汽车
CN218536318U (zh) 一种无框车门的窗外密封条端部密封结构
JP4269217B2 (ja)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とそ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