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0095U - 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0095U
CN210370095U CN201920803264.9U CN201920803264U CN210370095U CN 210370095 U CN210370095 U CN 210370095U CN 201920803264 U CN201920803264 U CN 201920803264U CN 210370095 U CN210370095 U CN 210370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car
garage
carrier
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32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强
覃克弘
章晗辰
周克雄
龙晓甜
陈家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Wingood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Wingood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Wingood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Wingood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032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0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0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0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属于立体停车技术领域。包括立体停车库本体,每层至少设有两排停车位和一条平移通道,立体车库的地面层设有1或2个进出库室,进出库室设置在地面层的其中一排停车位上,且进出库室邻近所述平移通道;平移通道的一端或两端的纵向空间形成升降通道,升降通道的四个角竖直设置有升降立柱,升降立柱上并列设置有两条垂直升降导轨,每个升降通道内设置有两个升降轿厢,升降轿厢上设置有横移搬运车。该停车库通过在升降通道内设置两套升降轿厢,两套轿厢可以同时运行进行存取车操作,减少了设备的等候时间,提高了存取车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机械式停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比较多见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主要有垂直升降类和平面移动类。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设备具有高速平稳安全和智能控制的优点,适合高层乃至于三十层的塔库建设,但其同层停车数量少,总的存储量有限,不适用于建立大型停车场。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因其具有建筑物利用率高、存车数量大、存车过程时间短、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而被广泛使用,从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城市中。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积,目前,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约越来越多地趋向于建设得更高,现有的技术可以建设高达30层的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随着层数的增加,如果垂直升降通道中只采用单部轿厢上下搬运车辆,在单部轿厢使用过程中,其他设备均处于等待状态,影响存取车效率,造成等待时间过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该停车库通过在升降通道内设置两套升降轿厢,两套轿厢可以同时运行进行存取车操作,减少了设备的等候时间,提高了存取车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包括立体停车库本体,所述立体停车库本体的层数为3层以上,每层至少设有两排停车位和一条平移通道,立体车库的地面层设有1或2个进出库室,所述进出库室设置在地面层的其中一排停车位上;
所述平移通道的一端或两端的纵向空间形成升降通道,升降通道的四个角竖直设置有升降立柱,升降立柱上并列设置有两条垂直升降导轨,每个升降通道内设置有两个升降轿厢,两个升降轿厢的四角分别通过导轮安装于不同的垂直升降导轨中,以实现各自独立升降,两套升降轿厢不能交换位置和相互穿越,当立体停车库本体建设在地上时,位于上方的第一升降轿厢的正常静置位置为地面层,位于下方的第二升降轿厢的正常静置位置为地下一层;当立体停车库本体建设在地下时,第二升降轿厢的正常静置位置为地面,第一升降轿厢的正常静置在第二升降轿厢上方;所述第一升降轿厢、第二升降轿厢之间设置有距离判断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轿厢由第一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升降轿厢由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驱动、距离判断装置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轿厢、第二升降轿厢上设置有两条轿厢轨道,两台横移搬运车通过两条轿厢轨道分别设置在第一升降轿厢、第二升降轿厢上,所述平移通道内平行设置有两条搬运器运行轨道,两条所述轿厢轨道与两条所述搬运器运行轨道可无缝衔接,横移搬运车可在两条搬运器运行轨道内移动,横移搬运车的移动方向与车辆进出库方向呈90°角;所述横移搬运车远离第一升降轿厢、第二升降轿厢的一侧装有测距仪,与之对应的各平移通道一端装有测距仪辅助件;所述测距仪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横移搬运车包括支撑台、横移驱动机构、传动轴、走行轮、导轮和小车搬运器;支撑台纵向同侧安装有侧导轮,侧导轮与搬运器运行轨道滑动连接,支撑台的四个角上各安装有一个走行轮,在支撑台横向同侧的走行轮之间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横移驱动机构,支撑台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小车轨道,第一小车轨道与横移搬运车的移动方向呈90°角,小车搬运器与第一小车轨道配合运行,所述小车搬运器是梳型交换汽车搬运器或轮胎夹举式汽车搬运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进出库室的地面设有第二小车滑轨和用于小车搬运器运行的缝隙,所述第二小车滑轨与车辆进出库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距离判断装置为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或漫反射光电测距仪;所述测距仪为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或漫反射光电测距仪。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平移通道设置在两排停车位的中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立体停车库本体的层数为10层以上,所述立体停车库本体建设在地面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进出库室的个数为2个,且设置在地面同一排停车位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立体停车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台横移搬运车和两台升降轿厢。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所述进出库室内设有转盘系统和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用于对汽车进行旋转掉头,所述第二小车滑轨设置在转盘系统表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单升降通道中设置两个升降轿厢,一个升降轿厢负责将小车运送到离地面更远的目标层,横移搬运装置将小车搬运到目标停车位,另一个升降轿厢负责将小车运送到离地面更近的目标层,横移搬运装置将小车搬运到目标停车位,两套轿厢可以同时运行进行存取车操作,减少了设备的等候时间,提高存取车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库本体在建设成高于10层时,更加具有效率优势。
3、本实用新型的进出库室设有转盘系统和旋转驱动机构,在进入车壳时可以将小车掉头,从而司机不用倒车出库,更加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库还可以通过建设两个进出库室和两台横移搬运车,进一步提高停车的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升降通道设置在平移通道内,相比现有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没有占用额外的停车位,空间利用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停车库第一层的截面图。
图3-图7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停车库同时停两辆车的一系列动作的示意图。
图8是本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升降轿厢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1-立体停车库本体,2-停车位,3-升降轿厢,31-第一升降轿厢,32-第二升降轿厢,311-导轮,312-轿厢轨道,321-导轮,4-进出库室,401-转盘系统,402-第二小车滑轨,5-横移搬运车,501-支撑台,502-横移驱动机构,503-传动轴,504-侧导轮,505-走行轮,506-小车搬运器,507-第一小车滑轨,6-搬运器运行轨道,7-升降导轨,8-距离判断装置,9-升降通道,10-平移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两个升降轿厢3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立体停车库本体1,所述立体停车库本体1的层数为3层以上,优选为10层以上,层数越高,更能体现使用两部升降轿厢3的效率性,因此,更优选为20层以上。立体停车库本体1可以是位于地下或地上的形式,每层至少设有两排停车位2和一个平移通道10,优选平移通道10设置在两排停车位2的中间,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知识,还可以将其设置为两排停车位2在平移通道10的同侧的形式。立体车库的地面层设有1或2个进出库室4,且该进出库室4设置在地面层的其中一排停车位2上,本实用新型中,进出库室4内设有转盘系统401和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汽车在进入进出库室4之后,转盘系统401即对汽车进行旋转掉头,方便后面客户取车时正向出库。
本实用新型中,平移通道10的一端或两端的纵向空间形成升降通道9,且升降通道9紧邻进出库室4,该升降通道9利用的是平移通道10的纵向空间,无需单独设置,故不占用额外的空间,升降通道9的四个角竖直设置有升降立柱,升降立柱上并列设置有两条垂直升降导轨7,每个升降通道9内设置有两个升降轿厢3,两个升降轿厢3的四角分别通过导轮311、321安装于不同的垂直升降导轨7中,如图8所示,以实现各自独立升降,两套升降轿厢3不能交换位置和相互穿越,当立体停车库本体1建设在地上时,参见图1以及图2-7,位于上方的第一升降轿厢31的正常静置位置为地面层,位于下方的第二升降轿厢32的正常静置位置为地下一层;当立体停车库本体1建设在地下时(附图中没有提供,但仍可以实施),第二升降轿厢32的正常静置位置为地面,第一升降轿厢31的正常静置在第二升降轿厢32上方;所述第一升降轿厢31、第二升降轿厢32之间设置有距离判断装置8,所述第一升降轿厢31由第一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升降轿厢32由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驱动、距离判断装置8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轿厢31、第二升降轿厢32上设置有两条轿厢轨道312,两台横移搬运车5通过两条轿厢轨道312分别设置在第一升降轿厢31、第二升降轿厢32上,所述平移通道10内平行设置有两条搬运器运行轨道6,两条所述轿厢轨道312与两条所述搬运器运行轨道6可无缝衔接,横移搬运车5可在两条搬运器运行轨道6内移动,横移搬运车5的移动方向与车辆进出库方向呈90°角;所述横移搬运车5远离第一升降轿厢31、第二升降轿厢32的一侧装有测距仪,与之对应的各平移通道10一端装有测距仪辅助件;所述测距仪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距离判断装置8为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或漫反射光电测距仪;所述测距仪为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或漫反射光电测距仪。均为现有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设置时,以激光测距仪为例,可以将其设置在第二升降轿厢32的上表面四角,激光垂直射向第一升降轿厢31,且在激光垂直方向上、于第二升降轿厢32的底面设置测试块,测试块的底部代表第二升降轿厢32的最低点位置,从而可以测试两个升降轿厢之间的垂直距离,便于中央控制器对两个轿厢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调整。
参见图2的第一层截面图,本实用所述进出库室4的个数为2个,且设置在地面同一排停车位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立体停车库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台横移搬运车5和两台升降轿厢,可以进一步提高停车的效率。
参见图2的第一层截面图,所述横移搬运车5包括支撑台501、横移驱动机构502、传动轴503、走行轮505、侧导轮504和小车搬运器506;支撑台501纵向同侧安装有侧导轮504,侧导轮504与搬运器运行轨道6滑动连接,支撑台501的四个角上各安装有一个走行轮505,在支撑台501横向同侧的走行轮505之间安装有传动轴503,传动轴503的一端安装有横移驱动机构502,支撑台50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小车轨道507,第一小车轨道507与横移搬运车5的移动方向呈90°角,小车搬运器506与第一小车轨道507配合运行,所述小车搬运器506是梳型交换汽车搬运器或轮胎夹举式汽车搬运器。所述进出库室4的地面设有第二小车滑轨402和用于小车搬运器506运行的缝隙,所述第二小车滑轨402与车辆进出库方向相同。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库,存车方法可以参照以下步骤,可以参考图3-图6的状态图理解:
(1)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位于上方的第一升降轿厢31的正常静置位置为地面层,位于下方的第二升降轿厢32的正常静置位置为地下一层,两台横移搬运车5分别设置在第一升降轿厢31、第二升降轿厢32上,其他个设备也均处于待机状态;
(2)存储第一辆车,如图2所示,汽车驶入进出库室4,经过旋转掉头后,第一升降轿厢31内的横移搬运车5利用小车搬运器506通过第二小车滑轨402和第一小车轨道507将汽车搬运至第一升降轿厢31,中央控制器检测到层数较高的空闲车位,第一升降轿厢31将汽车搬运至该空闲车位的同层,横移搬运车5从第一升降轿厢31的轿厢轨道312滑移至搬运器运行轨道6上,横移搬运车5横移至空闲停车位2旁后,通过小车搬运器506将汽车搬运至空闲停车位2,完成第一辆车的停放,横移搬运车5返回至第一升降轿厢31,第一升降轿厢31完成停车下降,期间距离判断装置8持续监控两个轿厢之间的距离,待下降至与第二升降轿厢32间隔距离临界值后等待;
(3)在第一辆车被搬运停放的同时,如图4所示,第二升降轿厢32升到地面层,第二辆小车驶入进出库室4,经过旋转掉头后,第二升降轿厢32内的横移搬运车5利用小车搬运器506通过第二小车滑轨402和第一小车轨道507将汽车搬运至第二升降轿厢32;中央控制器检测到层数较低的空闲车位,如图5所示,第二升降轿厢32搬运驶入小车至该空闲车位的同层,横移搬运车5从第一升降轿厢31的轿厢轨道312滑移至搬运器运行轨道6上,横移至空闲停车位旁后,通过小车搬运器506将汽车搬运至空闲停车位,横移搬运车5返回至第一升降轿厢31,完成第二辆车的停放,如图6所示,第二升降轿厢32完成停车下降;
(4)如图7所示,第一升降轿厢31、第二升降轿厢32下降至正常静置位置。
可以看出,在有多辆车等位停车时,在前一辆车上升至存取车位过程中,现有技术只有一个升降轿厢,因此需要等待升降轿厢回到地面层后,第二辆车才能进入停车,所有其他设备都在等待过程中,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设置第二升降轿厢32,可以在第一升降轿厢31上升至较高车位的过程中,利用第二升降轿厢32将第二辆车停放至较低车位,利用了等待的时间差,可以提高停放车辆的工作效率,减少司乘人员的等待时间,同时减少了等待车辆排长龙的现象。经过实测发现,在有多辆车连续等待停车时,按照现有的技术,单次存车等候时间根据层数不同约为90-120s,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停车库,能降低单次存车等候时间30-45s。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库,取车方法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1)中央控制器接收到取车指令,中央控制器分析该取车指令对应车辆所停放的车位位置,调动第一升降轿厢31上升至相应的停车层,横移搬运车5横移至相应的停车位后取车返回;下降至初始位置,完成取车;
(2)如果第一升降轿厢31上升取车的同时,中央控制器又收到第二条取车指令,则中央控制器计算,此时,第一升降轿厢31取车回初始位置的时间与第二升降轿厢32上升后取车回位的时间之间的差值,如果时间差小于等于零,则两个轿厢同时运行并不能节省时间,第一升降轿厢31下降至初始位置;如果大于零,则两个轿厢同时取车,可以利用时间差,能节省一部分时间,则同时调动第二升降轿厢32上升进行取车操作,随后,第二升降轿厢32下降至地面层,汽车被搬运至进出库室4,待车主开走,开走后,第二升降轿厢32下降至地下一层,第一升降轿厢31下降至地面层待车主开走,完成取车。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包括立体停车库本体,所述立体停车库本体的层数为3层以上,每层至少设有两排停车位和一条平移通道,立体车库的地面层设有1或2个进出库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出库室设置在地面层的其中一排停车位上;
所述平移通道的一端或两端的纵向空间形成升降通道,升降通道的四个角竖直设置有升降立柱,升降立柱上并列设置有两条垂直升降导轨,每个升降通道内设置有两个升降轿厢,两个升降轿厢的四角分别通过导轮安装于不同的垂直升降导轨中,以实现各自独立升降,两套升降轿厢不能交换位置和相互穿越,当立体停车库本体建设在地上时,位于上方的第一升降轿厢的正常静置位置为地面层,位于下方的第二升降轿厢的正常静置位置为地下一层;当立体停车库本体建设在地下时,第二升降轿厢的正常静置位置为地面,第一升降轿厢的正常静置在第二升降轿厢上方;所述第一升降轿厢、第二升降轿厢之间设置有距离判断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轿厢由第一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升降轿厢由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第二升降驱动装置、距离判断装置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轿厢、第二升降轿厢上设置有两条轿厢轨道,两台横移搬运车通过两条轿厢轨道分别设置在第一升降轿厢、第二升降轿厢上,所述平移通道内平行设置有两条搬运器运行轨道,两条所述轿厢轨道与两条所述搬运器运行轨道可无缝衔接,横移搬运车可在两条搬运器运行轨道内移动,横移搬运车的移动方向与车辆进出库方向呈90°角;所述横移搬运车远离第一升降轿厢、第二升降轿厢的一侧装有测距仪,与之对应的各平移通道一端装有测距仪辅助件;所述测距仪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搬运车包括支撑台、横移驱动机构、传动轴、走行轮、侧导轮和小车搬运器;支撑台纵向同侧安装有侧导轮,侧导轮与搬运器运行轨道滑动连接,支撑台的四个角上各安装有一个走行轮,在支撑台横向同侧的走行轮之间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横移驱动机构,支撑台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小车轨道,第一小车轨道与横移搬运车的移动方向呈90°角,小车搬运器与第一小车轨道配合运行,所述小车搬运器是梳型交换汽车搬运器或轮胎夹举式汽车搬运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库室的地面设有第二小车滑轨和用于小车搬运器运行的缝隙,所述第二小车滑轨与车辆进出库方向相同,且与第一小车轨道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判断装置为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或漫反射光电测距仪;所述测距仪为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或漫反射光电测距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通道设置在两排停车位的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停车库本体的层数为10层以上,所述立体停车库本体建设在地面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库室的个数为2个,且设置在地面同一排停车位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立体停车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台横移搬运车和两台升降轿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库室内设有转盘系统和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用于对汽车进行旋转掉头,所述第二小车滑轨设置在转盘系统表面。
CN201920803264.9U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 Active CN210370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3264.9U CN210370095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3264.9U CN210370095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0095U true CN210370095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2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3264.9U Active CN210370095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009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942A (zh) * 2020-08-07 2020-11-20 广东世泊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系统
CN112727187A (zh) * 2020-12-29 2021-04-30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基于多agv协同技术的立体车库系统和停车方法
CN114718358A (zh) * 2021-12-16 2022-07-08 湖南湘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升降装置、升降方法及立体车库
CN115234066A (zh) * 2022-08-09 2022-10-25 北京首嘉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车库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942A (zh) * 2020-08-07 2020-11-20 广东世泊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停车系统
CN112727187A (zh) * 2020-12-29 2021-04-30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基于多agv协同技术的立体车库系统和停车方法
CN114718358A (zh) * 2021-12-16 2022-07-08 湖南湘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升降装置、升降方法及立体车库
CN115234066A (zh) * 2022-08-09 2022-10-25 北京首嘉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70095U (zh) 一种具有两个升降轿厢的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库
CN103643826B (zh) 机械式立体车库及其汽车搬运方法
CN207499545U (zh) 智能搬运垂直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
CN108086751A (zh) 并行运行巷道堆垛立体车库
CN101845908A (zh) 塔式立体车库及其升降系统
CN106437241A (zh) 横跨道路巷道堆垛三层天桥车库
CN210508583U (zh) 一种通道立体车库
CN105178670B (zh) 组合环状立体停车系统
CN104675167A (zh) 一种纵向升降机中置式梳齿交换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
CN109519019B (zh) 一种小区智能立体停车库及其车辆停取方法
CN203640364U (zh) 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CN110067422A (zh) 带有停车机器人的升降平移式立体车库
CN109252720B (zh) 一种用于道路上层空间的汽车自动存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21841B (zh) 全自动式立体车库
WO2021244383A1 (zh) 一种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
CN201598860U (zh) 平面多车辆存取式立体停车输送装置
CN201217961Y (zh) 立体车库
CN105604368B (zh) 跑道型立体车库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98122A (zh) 一种顺向泊车的立体停车系统
CN109184299B (zh) 一种双排双层立体式机械停车装置及其车辆停取方法
CN210117961U (zh) 塔吊式立体停车库
CN111441629A (zh) 一种多平台升降机垂直升降式立体停车设备
CN106968495A (zh) 二列n排外驱套筒轮形车轮式组合平面无人车库
JP3608154B2 (ja) 複列式駐車装置
CN210032810U (zh) 滑轨式立体停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