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9841U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9841U
CN210349841U CN201921559747.5U CN201921559747U CN210349841U CN 210349841 U CN210349841 U CN 210349841U CN 201921559747 U CN201921559747 U CN 201921559747U CN 210349841 U CN210349841 U CN 210349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panel
metal
power
met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97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苗苗
田汝强
马志丽
张九占
韩珍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597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9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9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9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金属层和焊盘,设置于基板上,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电源线,焊盘设置于非显示区,第一电源线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并连接至焊盘;层叠设置于金属层远离基板的一侧的阳极层、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层,阳极层位于金属层和发光功能层之间,阴极层与第一电源线电连接。金属层上的第一电源线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并连接至焊盘,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宽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而且,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电源线,可以为阴极层的不同位置提供电位相等的电信号,从而减小了电信号在阴极层分布的电位差减小,提高了阴极层电位的均一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由于非显示区设置的信号线越来越多,非显示区的面积比较大,显示面板无法实现窄边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提高阴极层的电位均一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金属层和焊盘,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电源线,所述焊盘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电源线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并连接至所述焊盘;
层叠设置于所述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的阳极层、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位于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之间,所述阴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栅极导电层和源极/漏极导电层,所述金属层与所述源极/漏极导电层同层设置。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容层,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电容层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金属层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二金属线;所述阴极层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线和/或所述第二金属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金属层为第一电源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二电源层和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栅极导电层和源极/漏极导电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电源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源极/漏极导电层同层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层包括多条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源极/漏极导电层中的源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电源层上的第一电源线绝缘且间隔排布。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
所述阳极层包括阳极,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阵列排布,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暴露所述阳极,所述阴极层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口为条状。
可选地,所述阳极层还包括辅助电极;
所述辅助电极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阴极层和所述第一电源线均与所述辅助电极接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基板上设置金属层,金属层上的第一电源线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并连接至焊盘,可以减少在显示面板左右两侧非显示区设置的信号连接线,从而减少了信号连接线在左右两侧的非显示区占用的面积,进而减小了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沿显示面板横向的宽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而且,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电源线,可以为阴极层的不同位置提供电位相等的电信号,从而减小了电信号在阴极层中传输时由于阴极层电阻导致的电压降,即电信号在阴极层分布的电位差减小,提高了阴极层电位的均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剖线得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的一种像素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凭借其高对比度、高响应速度、低功耗、自发光和独有的柔性可弯曲等优势,成为当前主流的显示技术。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1和非显示区102。显示区101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03,像素单元可包括OLED和驱动OLED发光的像素电路。非显示区102包括扫描驱动器104和电源线105。扫描驱动器104通过扫描线106为像素单元103提供扫描信号,电源线105为像素单元103提供电源电压,即为像素单元中的OLED的阴极提供电源电压。其中,扫描线106从显示区101延伸至非显示区102。随着显示面板每英寸像素(Pixel per inch,PPI)的提高,显示区101的像素单元103越来越多,对应非显示区102的扫描线106也越来越多,导致非显示区102占用显示面板的面积越来越大,使得显示面板的边框比较宽,无法满足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AA’剖线得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10、金属层120和焊盘130,基板110包括显示区111和非显示区112。金属层120和焊盘130设置于基板110上,金属层120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电源线121,焊盘130设置于非显示区112,第一电源线121由显示区111延伸至非显示区112并连接至焊盘130。显示面板还包括层叠设置于金属层120远离基板的一侧的阳极层140、发光功能层150和阴极层160,阳极层140位于金属层120和发光功能层150之间,阴极层160与第一电源线121电连接。
具体地,阳极层140、发光功能层150和阴极层160构成发光单元,例如构成OLED。在发光单元发光的过程中,阳极层140中的阳极与阴极层160中的阴极流过驱动信号,使得发光单元发光。例如,驱动信号为驱动电流时,阳极层140中的阳极可以提供正电压,阴极层160中的阴极可以提供接地电压,接地电压一般为0V电压或负电压。金属层120的第一电源线121与阴极层160电连接,为阴极层160提供接地电压。由于第一电源线121由显示区111延伸至非显示区112直接连接至焊盘130,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电源线121沿显示面板的纵向Y延伸至非显示区112,因此显示面板左右两侧的非显示区112(即沿图2中显示面板X方向分布的非显示区112)可以无需设置用于传输阴极层160的电源电压信号的电源线(图1中用于为像素单元103提供电源电压的电源线105),从而减少了显示面板左右两侧的非显示区112设置的信号连接线,减小了信号连接线在左右两侧的非显示区112占用的面积,进而减小了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112沿显示面板横向X的宽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金属层120可以包括至少两条第一电源线121。图4中示例性地示出了金属层120包括3条第一电源线121。多条第一电源线121可以均与阴极层160电连接,此时多条第一电源线121同时为阴极层160提供电信号。由于多条第一电源线121均连接至焊盘130中的电源信号端子,多条第一电源线121为阴极层160提供的电信号的电位相等,多条第一电源线121为阴极层160中的不同位置提供电位相等的电信号,从而减小了电信号在阴极层160中传输时由于阴极层160电阻导致的电压降,即电信号在阴极层160分布的电位差减小,提高了阴极层160电位的均一性。优选地,当有多条第一电源线121时,相邻第一电源线121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多条第一电源线12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可以均匀的分布,使得第一电源线121为阴极层160提供电信号的位置在阴极层160中均匀分布,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减小阴极层160中的电位差,提高阴极层160电位分布的均一性。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薄膜晶体管层包括栅极导电层171和源极/漏极导电层172,金属层120与源极/漏极导电层172同层设置。
具体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多层结构,用于形成薄膜晶体管。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顶栅型的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层可以包括半导体有源层173,半导体有源层173包括第一半导体区1731和第二半导体区1732,本征多晶硅的第一半导体区1731被设置在半导体层173的中心部,掺杂了杂质的多晶硅的第二半导体区1732被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区1731的两侧。第一半导体区1731用作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第二半导体区1732用作薄膜晶体管的源区和漏区。在半导体有源层173远离基板110的一侧设置有栅极绝缘层174。栅极绝缘层174上形成有栅极导电层171。栅极导电层171上形成有中间绝缘层175,中间绝缘层175上设置有源极/漏极导电层172。源极1721和漏极1722彼此分开,阳极层140的阳极连接至薄膜晶体管的漏极1722。栅极绝缘层174和中间绝缘层175上设置有暴露出第二半导体区1732的半导体接触孔。金属层120与源极/漏极导电层172同层设置,不仅可以避免单独设置金属层120,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在形成源极/漏极导电层172过程中形成金属层120,无需增加制作显示面板的工艺流程步骤,减小了显示面板的成本。而且,相对于设置于栅极导电层171,金属层120与阴极层160之间的膜层厚度减小,有利于金属层120与阴极层160实现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源线121与源极/漏极导电层172中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电源线。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电容层180。金属层120可以与电容层180同层设置。
具体地,电容层180中的第一极板层181可以与薄膜晶体管层的栅极导电层171同层设置。电容层180中的第二极板层182为单独设置的一层导电层,第二极板层182上的极板排布相对于源极/漏极导电层172的源极1721和漏极1722的排布密度小。金属层120与电容层180中的第二极板层182同层设置时,在避免单独设置金属层120的基础上,可以增加第一电源线121可以利用的面积,从而可以增加第一电源线121的宽度和/或增加第一电源线121的条数,降低金属层120的第一电源线121与第二极板层182中极板的排布难度,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源层190。金属层120可以与第二电源层190同层设置。
具体地,第二电源层190用于为像素电路提供电源信号。第二电源层190上设置的第二电源线191的排布密度小,在金属层120与第二电源层190同层设置时,同样可以增加第一电源线121可以利用的面积,降低金属层120的第一电源线121与第二电源层190中的第二电源线191的排布难度,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继续参考图7,第二电源层190包括多条第二电源线191;第二电源线191与源极/漏极导电层172中的源漏极电连接;第二电源线191与第二电源层190上的第一电源线121绝缘且间隔排布。
具体地,图8为现有的一种像素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如图8所示,像素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存储电容Cst和发光器件。其中,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扫描信号线S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与数据信号线D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和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与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和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的漏极与发光器件E1的阳极电连接,发光器件E1的阴极与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电连接。
结合图6至图8,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为栅极导电层171,源极和漏极为源极/漏极导电层172,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为电容层180的第一极板层181,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为电容层180中的第二极板层182,第一电源信号线PVDD为第二电源层190的第二电源线191,为像素电路提供电源信号,第二电源信号线PVEE为金属层120的第一电源线121,为像素电路提供接地电压。
第二电源层190可以包括多条第二电源线191,第二电源线191与源极/漏极导电层172中的源漏极电连接,用于为薄膜晶体管形成的像素电路提供第一电源信号。第一电源线121为阴极层160提供第二电源信号。当第二电源线191与第一电源线121同层设置时,第二电源线191与第一电源线121绝缘设置,第二电源线191与第一电源线121间隔排布,不仅可以使第一电源线121排布均匀,提高阴极层160的电位均一性,而且可以减小相邻导线之间的信号串扰。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电源层190可以包括两层,金属层120可以与任意第二电源层190同层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金属层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二金属线;阴极层通过过孔与第一金属线和/或第二金属线连接。
具体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实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异层设置。金属层上的第一电源线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上,使得用于排布第一电源线的面积增加,从而可以排布更多的第一电源线,为阴极层中更多的位置提供电位相等的电信号,进一步地减小电信号在阴极层分别的电位差,提高了阴极层电位的均一性。或者使第一电源线的线宽增加,减小第一电源线的电阻,从而减小了电信号经过第一电源线传输时的电压降。
需要说明的是,金属层上的第一电源线均为阴极层提供相同的电信号,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一电源线和第二金属层上的第一电源线可以在非显示区短接,阴极层通过过孔与至少一条第一金属线和/或至少一条第二金属线电连接,即可实现为阴极层提供的电信号相同。
示例性地,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金属层120为第一电源层,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基板110上的第二电源层190和薄膜晶体管层,薄膜晶体管层包括栅极导电层171和源极/漏极导电层172;第一金属层122与第二电源层190同层设置,第二金属层123与源极/漏极导电层172同层设置。
具体地,第一金属层122和第二金属层123均与显示面板已有的导电层同层设置,可以避免单独设置第一金属层122、第二金属层123以及第一金属层122和第二金属层123之间的绝缘层,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避免了改变制作显示面板的工艺流程步骤,减小了显示面板的成本。同理,当第二电源层190包括多条第二电源线191时,第一金属层122中的第一电源线与第二电源线191可以绝缘且间隔排布。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电源层190还可以包括两层,第一金属层122和第二金属层123可以分别与两层第二电源层190同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9仅是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金属层122和第二金属层123分别与第二电源层190和源极/漏极导电层172同层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122和第二金属层123还可以与显示面板中的其他导电层同层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参考图9,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200。阳极层140包括阳极141,像素定义层200设置于阳极层140远离基板110的一侧,像素定义层200包括第一开口210和第二开口220,第一开口210阵列排布,在垂直于基板110的方向上,第一开口210暴露阳极141,阴极层140通过第二开口220与第一电源线121电连接。
具体地,像素定义层200的第一开口210用于限定发光单元的位置。发光功能层150包括发光层,发光层设置于第一开口210内,且第一开口210暴露阳极141,则阳极141、发光层和阴极层160形成发光单元。第一开口210阵列排布,使得显示面板上形成的发光单元阵列排布。第二开口220暴露第一电源线121,在形成阴极层160时,阴极材料通过第二开口220与第一电源线121接触,从而实现阴极层160与第一电源线121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功能层150还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层,电子阻挡层和空穴阻挡层分别设置于发光层的两侧。当发光功能层150包括上述功能层中的至少一层时,该功能层在第二开口220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开口,以使功能层远离基板110一侧的阴极层160可以通过开口和第二开口220与第一电源线121接触,实现阴极层160与第一电源线121电连接。另外,在薄膜晶体管层和阳极层140之间还设置有平坦化层300,第一电源线121设置于平坦化层300靠近基板110的一侧。因此,在平坦化层300与第二开口220相对位置设置有开口,以使平坦化层300远离基板110一侧的阴极层160可以通过开口和第二开口220与第一电源线121接触,实现阴极层160与第一电源线121电连接。
可选地,第二开口可以为条状。
具体地,第二开口为条状,使得第一电源线为条状。第一开口阵列排布,使得显示面板上的发光单元阵列排布时,第一电源线设置于列发光单元之间,通过列方向延伸至焊盘,从而减少了显示面板横向左右侧的边框宽度。
优选地,相邻列发光单元之间均设置有第一电源线,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阴极层的电位差,提高阴极层电位的均一性。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阳极层140还包括辅助电极142;辅助电极142覆盖第二开口220;阴极层160和第一电源线121均与辅助电极142接触。
具体地,辅助电极142覆盖第二开口220,可以减小第二开口220的深度,不仅可以减小阴极层160的坡度落差,从而减小了阴极层160断裂的风险,提高了阴极层160与第一电源线121电连接的可靠性。而且阴极层160与辅助电极142的接触面积比较大,即增加了阴极层160与电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接触电阻,提高了阴极层160与电极之间的电信号传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显示装置90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91。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金属层和焊盘,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一电源线,所述焊盘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电源线由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并连接至所述焊盘;
层叠设置于所述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的阳极层、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位于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发光功能层之间,所述阴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栅极导电层和源极/漏极导电层,所述金属层与所述源极/漏极导电层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层,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电容层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至少一条第二金属线;所述阴极层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线和/或所述第二金属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第一电源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二电源层和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栅极导电层和源极/漏极导电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电源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源极/漏极导电层同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层包括多条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源极/漏极导电层中的源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电源层上的第一电源线绝缘且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像素定义层;
所述阳极层包括阳极,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阵列排布,在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暴露所述阳极,所述阴极层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为条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层还包括辅助电极;
所述辅助电极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阴极层和所述第一电源线均与所述辅助电极接触。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21559747.5U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349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9747.5U CN210349841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9747.5U CN210349841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9841U true CN210349841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9747.5U Active CN210349841U (zh) 2019-09-19 2019-09-19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9841U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7350A (zh) * 2020-06-23 2020-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55488A (zh) * 2020-06-17 2020-10-09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显示屏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58354A (zh) * 2020-12-09 2021-03-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背光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12667107A (zh) * 2020-12-31 2021-04-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78203A (zh) * 2021-04-01 2021-07-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母板及显示面板
CN113690279A (zh) * 2021-08-04 2021-11-23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3707683A (zh) * 2020-05-21 2021-1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13871433A (zh) * 2021-09-17 2021-12-3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47250A (zh) * 2022-01-26 2022-05-06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709353A (zh) * 2022-04-25 2022-07-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00123A (zh) * 2021-10-12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5413370A (zh) * 2022-07-25 2022-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16335A1 (zh) * 2021-08-11 2023-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762417A (zh) * 2022-11-25 2023-03-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35316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7683A (zh) * 2020-05-21 2021-1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13707683B (zh) * 2020-05-21 2024-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11755488A (zh) * 2020-06-17 2020-10-09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显示屏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7350A (zh) * 2020-06-23 2020-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27350B (zh) * 2020-06-23 2022-06-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58354A (zh) * 2020-12-09 2021-03-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背光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12667107A (zh) * 2020-12-31 2021-04-1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78203B (zh) * 2021-04-01 2022-10-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母板及显示面板
CN113078203A (zh) * 2021-04-01 2021-07-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母板及显示面板
CN113690279A (zh) * 2021-08-04 2021-11-23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WO2023016335A1 (zh) * 2021-08-11 2023-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35316A1 (zh) * 2021-09-10 2023-03-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71433A (zh) * 2021-09-17 2021-12-3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00123A (zh) * 2021-10-12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WO2023061114A1 (zh) * 2021-10-12 2023-04-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EP4199129A4 (en) * 2021-10-12 2023-12-20 Honor Device Co., Ltd. DISPLAY 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447250B (zh) * 2022-01-26 2023-02-07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447250A (zh) * 2022-01-26 2022-05-06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709353A (zh) * 2022-04-25 2022-07-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3370A (zh) * 2022-07-25 2022-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413370B (zh) * 2022-07-25 2023-09-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5762417A (zh) * 2022-11-25 2023-03-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49841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46325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47766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0448052C (zh) 阳极电极层作为电源层的平板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85850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1653603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KR20020062228A (ko) 액티브 매트릭스형 표시 장치
CN114497151A (zh) 一种显示面板
US1192340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2687190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20230172014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930262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CN112968034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651332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29104A (zh) 像素单元、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11629115U (zh) 像素单元、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6876000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CN110473883B (zh) 阵列基板及oled显示装置
CN110299386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08648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US7208760B2 (en) Active matrix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s, and their manufacture
CN210073855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83761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9649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03600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