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4682U - 一种双驱动升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驱动升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4682U
CN210214682U CN201920791836.6U CN201920791836U CN210214682U CN 210214682 U CN210214682 U CN 210214682U CN 201920791836 U CN201920791836 U CN 201920791836U CN 210214682 U CN210214682 U CN 210214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drive
push rod
motor
fixed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18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uoping Zhu
朱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UNTE HYDRAULIC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UNTE HYDRAULIC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UNTE HYDRAULIC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UNTE HYDRAULIC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918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4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4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4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本体,所述升降机本体包括平台、剪叉件、底座、第一导轨、第一滚动组件、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滚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同步驱动所述平台做升降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升降机安装有两个驱动组件同步驱动平台进行升降运动,第一驱动组件为刚性链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剪叉件,在升降机进行升降运动时,第二驱动组件减轻刚性链驱动组件的压力。另外,在刚性链驱动组件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第二驱动组件替补刚性链驱动组件减小意外情况带来的重大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双驱动升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刚性链升降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驱动升降机。
背景技术
刚性链条(又称推拉链条)是一种特殊链条,它既有普通链条的柔性,又有千斤顶的刚性,刚性链条有两种传动方式:一种为水平方向的推拉应用;另一种为垂直方向的升降应用。驱动装置驱动链轮使其旋转,链轮的齿与刚性链条的销轴啮合,推动链条各单元一节一节向上运动。当每节链单元进入到垂直位置时,与先前的链节单元接合,从而形成一根具有一定刚性的链柱,推动重物上升,起到千斤顶的作用,当链轮反向旋转时,重物下降。
刚性链升降机一般与剪刀件配合使用,刚性链承载所有来自升降平台上的重力,剪刀件主要用于导向与平衡;当刚性链条受到外力的情况受到损坏时,升降机失衡将带来可怕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驱动升降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升降机安装有两个驱动组件同步驱动平台进行升降运动,第一驱动组件为刚性链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剪叉件,在升降机进行升降运动时,第二驱动组件减轻刚性链驱动组件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本体,所述升降机本体包括平台、剪叉件、底座、第一导轨、第一滚动组件、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剪叉件的一端,所述剪叉件安装于所述平台与底座之间;所述剪叉件包括第一剪叉件与第二剪叉件,所述第一剪叉件与第二剪叉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为刚性链驱动组件,所述刚性链驱动组件包括链条、第一电机、链轮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链条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所述链条啮合所述链轮,所述第二导轨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链轮与所述链条传动,以使得所述平台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推杆组件、第二推杆组件与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推杆组件与第二推杆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剪叉件与第二剪叉件,所述第二电机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推杆组件与第二推杆组件,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第一推杆组件与第二推杆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包括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同步驱动所述平台做升降运动。
优选地,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与杆套,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杆套,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推杆带动所述剪叉件沿所述第一导轨运动。
优选地,所述链条包括传动组件与连接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销轴、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与第二传动板通过所述固定销轴成箱体结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与导向销轴,两个相邻的所述传动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固定销轴将所述连接板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传动板与第二传动板固定;所述第一传动板与第二传动板的接触端分别设有半圆形缺口,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传动板与第二传动板的半圆形缺口形成一个圆形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销轴包括第一固定销轴、第二固定销轴和第三固定销轴,所述第一固定销轴、第二固定销轴和第三固定销轴形成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三固定销轴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销轴与第二固定销轴之间的中点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二固定销轴将所述连接板、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平台上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若干个滚筒,所述滚筒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滚筒转动。
优选地,所述输送组件上安装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重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组件。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本体还包括第三导轨、第四电机和若干个滚轴,所述第四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滚轴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端,所述滚轴的两端安装有第二滚动组件,所述第二滚动组件匹配所述第三轨道,所述第四电机驱动所述滚轴带动所述升降机本体沿所述第三导轨运动。
优选地,所述滚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四电机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四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带动所述滚轴转动,以使得所述升降机本体沿所述第三导轨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剪叉件包括第一剪叉杆与第二剪叉杆,所述第一剪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平台与底座,所述第二剪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平台,所述第二剪叉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滚动组件,所述第二剪叉杆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升降机安装有两个驱动组件同步驱动平台进行升降运动,第一驱动组件为刚性链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连接剪叉件,在升降机进行升降运动时,第二驱动组件减轻刚性链驱动组件的压力。另外,在刚性链驱动组件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第二驱动组件替补刚性链驱动组件减小意外情况带来的重大损失。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的刚性链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的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底座的底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的刚性链驱动的链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的刚性链驱动的链节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的刚性链驱动的链节的直线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的刚性链驱动的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的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升降机本体,11、链条,110、第一传动板,111、第一固定销轴,112、第二固定销轴,113、第三固定销轴,120、第二传动板,130、连接板,131、导向销轴,140、半圆形缺口,12、第二导轨,13、链轮,20、剪叉件,21、第一剪叉件,22、第二剪叉件,211、第一剪叉杆,212、第二剪叉杆,221、第一滚动组件,2211、第一滚轮,2212、第二滚轮,2213、连接杆,30、平台,31、第二滚动组件,40、第二驱动组件,41、推杆,42、杆套,43、第二电机,50、底座,51、滚轴,52、第一齿轮,53、第一从动滚轴,54、第二从动滚轴,55、第一导轨,60、第三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如图1-9所示,包括升降机本体100,所述升降机本体100包括平台30、剪叉件20、底座50、第一导轨55、第一滚动组件221、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剪叉件的一端,所述剪叉件安装于所述平台与底座之间;所述剪叉件包括第一剪叉件与第二剪叉件,所述第一剪叉件与第二剪叉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为刚性链驱动组件,所述刚性链驱动组件包括链条11、第一电机、链轮13和第二导轨12,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链条11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平台30,所述链条11啮合所述链轮13,所述第二导轨12安装于所述底座50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链轮13与所述链条11传动,以使得所述平台30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0包括第一推杆组件、第二推杆组件与第二电机43,所述第一推杆组件与第二推杆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剪叉件21与第二剪叉件22,所述第二电机43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推杆组件与第二推杆组件,所述第二电机43位于所述第一推杆组件与第二推杆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滚动组件221包括第一滚轮2211与第二滚轮2212,所述第一滚轮2211与第二滚轮2212通过连接杆2213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2213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即刚性链驱动组件,刚性链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平台30;第二驱动组件40包括两个相同的推杆组件分别连接第一剪叉件21与第二剪叉件22,一般地,剪叉式升降机包括两个对称的剪叉件分别安装于底座与平台之间的两侧。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相同的推杆组件分别连接第一剪叉件与第二剪叉件,第二电机位于两个推杆组件之间并同时驱动第一剪叉件与第二剪叉件运动。控制组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同时驱动,在升降机进行升降运动时,第二驱动组件减轻刚性链驱动组件的压力。另外,在刚性链驱动组件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第二驱动组件替补刚性链驱动组件减小意外情况带来的重大损失。第二电机同时连接第一推杆组件与第二推杆组件,避免了不同电机可能造成驱动不一致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剪叉件21包括第一剪叉杆211与第二剪叉杆212,所述第一剪叉杆21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平台30与底座50,所述第二剪叉杆212的一端连接所述平台30,所述第二剪叉杆2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滚动组件221,所述第二剪叉杆212安装于所述连接杆2213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驱动组件包括推杆41和杆套42,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推杆41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2213,所述推杆4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杆套42,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推杆41带动所述剪叉件20沿所述第一导轨55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控制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使得刚性链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同步驱动平台30进行升降运动。第二驱动组件还可以为液压驱动组件或其他动力驱动,优选推杆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40的动力都来自电,节约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刚性链驱动组件与推杆驱动组件的驱动力的大小没有限制,但是本实用新型优选为以刚性链驱动组件为主体驱动即刚性链驱动组件的驱动力大于推杆主动组件的驱动力;当负载较大时推杆驱动组件驱动剪叉件助力刚性链驱动组件,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刚性链驱动组件的压力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当负载较小时,可单独使用刚性链驱动组件完成平台30的升降运动。
另外,在刚性链驱动组件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例如链条受到外力,第二驱动组件40替补刚性链驱动组件降低意外情况带来的重大损失即第二驱动组件40起到了防坠落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8所示,所述链条包括传动组件与连接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销轴、第一传动板110和第二传动板120,所述第一传动板110与第二传动板120通过所述固定销轴连接成箱体结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130与导向销轴131,两个相邻的所述传动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固定销轴将所述连接板130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传动板110与第二传动板120固定;所述第一传动板110与第二传动板120的接触端分别设有半圆形缺口140,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传动板110与第二传动板120的半圆形缺口140形成一个圆形通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销轴131上设有第一凹槽1310,所述第一凹槽1310环绕所述导向销轴131的外壁,所述圆形通孔匹配所述第一凹槽1310;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导向销轴131的直径,所述第一传动板110与第二传动板120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凹槽1310的宽度;当所述传动组件进行转向运动时,所述第一传动板110与第二传动板120从所述导向销轴131的第一凹槽1310内移出;当相邻所述传动组件进行直线运动时,相邻的所述第一传动板110与第二传动板120卡合在所述导向销轴131的第一凹槽1310内。在本实施例中,在导向销轴131的外壁设置第一凹槽1310,在传动组件进行直线运动时,传动板上半圆形缺口140卡合在第一凹槽1310内,使得链条在进行直线运动时更加的稳定;传动板上半圆形缺口140的直径小于导向销轴131的直径,使得传动板在直线运动时受力面增大,增加了链条在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销轴包括第一固定销轴111、第二固定销轴112和第三固定销轴113,所述第一固定销轴111、第二固定销轴112和第三固定销轴113形成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三固定销轴113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销轴111与第二固定销轴112之间的中点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二固定销轴112将所述连接板130、第一传动板110和第二传动板120固定。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销轴111与第二固定销轴112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将所述连接板130固定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传动板110或第二传动板120上;所述第一固定销轴111与第二固定销轴112分别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传动板110或第二传动板120上。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30分别安装于相邻的第一传动板110或第二传动板120的外侧,第一固定销轴111与相邻传动板上的第二固定销轴112共同将连接板130与传动板进行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销轴113上设有第二凹槽1131,所述第二凹槽1131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连接板130的厚度;所述连接板13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1131匹配的缺口,当相邻所述传动组件直线运动时,所述第二凹槽1131卡合所述缺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销轴113类似于导向销轴131设置有第二凹槽1131,连接板130上设有与第二凹槽1131匹配的缺口,传动组件进行直线运动时,第二凹槽1131与第三固定销轴113卡合,使得链条运动时更加的稳定、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销轴113或导向销轴131上设有加油槽(途中未显示),所述加油槽的一端开口位于所述第三固定销轴113或导向销轴131的外壁上,所述加油槽的另一端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310或第二凹槽1131内。在本实施例中,加油槽设置于第一凹槽1310或第二凹槽1131一段距离处,或方便加油的位置,例如销轴的端部。加油槽的设置为了减少销轴与传动板之间的摩擦,减小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平台上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若干个滚筒31,所述滚筒31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滚筒31转动。所述输送组件上安装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重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组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输送组件可轻松方便地装卸货车车厢货物,不仅实现了竖直方向上的运输还实现了水平方向上的货物运输。所述控制组件连接上位机,当重力传感器将采集的信号发送给控制组件后,控制组件将信号传送给上位机,通过上位机来实现统计计算。比如,平台负载装载10kg重的货物,当十件货物装载在升降机的升降平台本体10上后,重力传感器采集信号后上位机显示的数据为101kg,说明货箱内的货物正常装载;当十件货物装载在升降机的升降平台本体10上后,重力传感器采集信号后上位机显示的数据为90kg,说明货箱内存在空载的情况,需要进行排查。另外,对于位于升降平台本体10上的货物的数量,可通过计数传感器等相关组件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本体还包括第三导轨60、第四电机和若干个滚轴51,所述第四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滚轴51安装于所述底座50的底端,所述滚轴51的两端安装有第二滚动组件31,所述第二滚动组件31匹配所述第三导轨60,所述第四电机驱动所述滚轴51带动所述升降机本体100沿所述第三导轨60运动。
具体地,所述滚轴5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52,所述第四电机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5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四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52传动带动所述滚轴51转动,以使得所述升降机本体100沿所述第三导轨60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本体100的底座的底端安装有若干个滚轴51,其中一个滚轴51安装有第一齿轮52,其他滚轴为从动滚轴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从动滚轴53与第二从动滚轴54,第四电机驱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52传动带动滚轴51转动,以使得升降机运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沿第三导轨60运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在升降机的底座上安装滚轮,使得升降机可以任意移动,增大升降机使用的范围,增加升降机的灵活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本体,所述升降机本体包括平台、剪叉件、底座、第一导轨、第一滚动组件、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剪叉件的一端,所述剪叉件安装于所述平台与底座之间;所述剪叉件包括第一剪叉件与第二剪叉件,所述第一剪叉件与第二剪叉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为刚性链驱动组件,所述刚性链驱动组件包括链条、第一电机、链轮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链条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平台,所述链条啮合所述链轮,所述第二导轨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链轮与所述链条传动,以使得所述平台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推杆组件、第二推杆组件与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推杆组件与第二推杆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剪叉件与第二剪叉件,所述第二电机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推杆组件与第二推杆组件,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第一推杆组件与第二推杆组件之间;所述第一滚动组件包括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同步驱动所述平台做升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与杆套,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杆套,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推杆带动所述剪叉件沿所述第一导轨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包括传动组件与连接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销轴、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与第二传动板通过所述固定销轴连接成箱体结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与导向销轴,两个相邻的所述传动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固定销轴将所述连接板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传动板与第二传动板固定;所述第一传动板与第二传动板的接触端分别设有半圆形缺口,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传动板与第二传动板的半圆形缺口形成一个圆形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轴包括第一固定销轴、第二固定销轴和第三固定销轴,所述第一固定销轴、第二固定销轴和第三固定销轴形成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三固定销轴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销轴与第二固定销轴之间的中点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二固定销轴将所述连接板、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若干个滚筒,所述滚筒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滚筒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上安装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重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本体还包括第三导轨、第四电机和若干个滚轴,所述第四电机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滚轴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端,所述滚轴的两端安装有第二滚动组件,所述第二滚动组件匹配所述第三导轨,所述第四电机驱动所述滚轴带动所述升降机本体沿所述第三导轨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四电机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四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带动所述滚轴转动,以使得所述升降机本体沿所述第三导轨运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叉件包括第一剪叉杆与第二剪叉杆,所述第一剪叉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平台与底座,所述第二剪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平台,所述第二剪叉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滚动组件,所述第二剪叉杆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
CN201920791836.6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双驱动升降机 Active CN210214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1836.6U CN210214682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双驱动升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1836.6U CN210214682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双驱动升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4682U true CN210214682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9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1836.6U Active CN210214682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双驱动升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4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9534291C2 (de) Regalanlage mit an Schienen geführtem Regalbediengerät
CN103287805B (zh) 料斗提升机
CN110510544B (zh) 一种适应于自动化生产线的物流运输车
CN210214682U (zh) 一种双驱动升降机
CN102251687A (zh) 套筒滚子链顶升机构
CN208071126U (zh) 一种齿轮齿条式汽车起吊装置
CN214113768U (zh) 穿梭车提升机及仓储系统
CN211569224U (zh) 横剪线片料承载转运设备
CN2386033Y (zh) 多级升降台
CN204454470U (zh) 一种用于登车的液压升降架
CN113200480A (zh) 一种叉车机头装置及三向叉车
CN108216279B (zh) 一种具有顶升垫仓板及提升驱动轮功能的agv小车
CN208071127U (zh) 一种齿轮齿条式起重小车
CN220976435U (zh) 一种提升机
CN220745246U (zh) 一种提升机
CN220744533U (zh) 一种向高工位输送物料的装置
CN214933435U (zh) 积放式悬挂轨道、升降装置及传送设备
CN2615087Y (zh) 升降移行机
CN217147501U (zh) 一种断带检测装置、提升机及穿梭车系统
CN219078270U (zh) 一种升降输送装置
CN114380243B (zh) 一种超长堆垛机装置
CN110733958B (zh) 一种大吨位载货电梯
CN212222316U (zh) 一种机械剪刀叉式升降机
CN214828692U (zh) 一种防坠落升降装置
CN220148493U (zh) 一种输送面高于提升框架的提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