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6897U - 旋钮照明结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旋钮照明结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6897U
CN209856897U CN201921010959.8U CN201921010959U CN209856897U CN 209856897 U CN209856897 U CN 209856897U CN 201921010959 U CN201921010959 U CN 201921010959U CN 209856897 U CN209856897 U CN 209856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knob
operation knob
light source
rotary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09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路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6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6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旋钮照明结构和电子设备,与用于将操作旋钮安装于旋转开关的部件构成为与操作旋钮不同的构件的结构相比,可削减部件数量。旋钮照明结构(100)包括:光源(5),所述光源(5)安装于电子设备(200)的主体部的内部的基板(4);旋转开关(3),所述旋转开关(3)的根部(31)安装于基板(4),且前端部(32)配置于主体部的外部;操作旋钮(7),所述操作旋钮(7)安装于前端部(32),并具有对旋转开关(3)中的相对于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部进行覆盖的形状,且是使用了透光性材料的一体成型件;以及透光板(9),所述透光板(9)收容于形成在操作旋钮(7)的顶面部(71)的凹部(74)。

Description

旋钮照明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钮照明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子设备的操作输入部中,正在开发一种将操作用的旋钮(以下称为“操作旋钮”)安装于能自由转动的开关(以下称为“旋转开关”)而成的结构。此外,正在开发一种通过使设置于电子设备内部的光源对操作旋转进行照明而使操作旋钮发光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下,将通过对操作旋转进行照明而使操作旋钮发光的结构称为“旋钮照明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平03-12729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中,操作旋钮(外旋钮2和内旋钮3)的一部分由透明构件构成,并使这些由透明构件构成的部位(指标2a和指标3a)发光。
在此,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具有用于将操作旋钮(外旋钮2和内旋钮3)安装于旋转开关(外轴21和内轴22)的部件(内旋钮光导4和旋钮外壳5),该部件是用于将光源(光源24)发出的光引导至操作旋钮(外旋钮2和内旋钮3)的部件(内旋钮光导4和旋钮外壳5)。这些部件(内旋钮光导4和旋钮外壳5)构成为与操作旋转(外旋钮2和内旋钮3)不同的构件,由此存在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在电子设备用的旋钮照明结构中,与用于将操作旋钮安装于旋转开关的部件构成为与操作旋钮不同的构件的结构相比,可削减部件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旋钮照明结构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安装于电子设备的主体部的内部的基板;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的根部安装于基板,且前端部配置于主体部的外部;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安装于前端部,并具有对旋转开关中的相对于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部进行覆盖的形状,且所述操作旋钮是使用了透光性材料的一体成型件;以及透光板,所述透光板收容于形成在操作旋钮的顶面部的凹部。
此外,在光源与透光板之间设置有棱镜或光扩散片。
此外,在透光板形成有规定形状的透光图案。
此外,光源由发光二极管构成。
此外,操作旋钮中的相对于供光源发出的光射入的部位和供光射出的部位的剩余的部位设置有蒸镀膜或涂覆层。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安装于电子设备的主体部的内部的基板;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的根部安装于基板,且前端部配置于主体部的外部;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安装于前端部,并具有对旋转开关中的相对于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部进行覆盖的形状,且所述操作旋钮是使用了透光性材料的一体成型件;以及透光板,所述透光板收容于形成在操作旋钮的顶面部的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如上所述构成,因此,在电子设备用的旋钮照明结构中,与用于将操作旋钮安装于旋转开关的部件构成为与操作旋钮不同的构件的结构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旋钮照明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中的设置有操作旋钮的部位的主视图。
图4是沿着图3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操作旋钮中的遮蔽部(日文:マスキング部)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操作旋钮中的遮蔽部的另一示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面板;
2 盖板;
3 旋转开关;
4 基板;
5 光源;
6 棱镜;
7 操作旋钮;
8 光扩散片;
9 透光板;
11 贯穿孔;
21 贯穿孔;
31 根部;
32 前端部;
71 顶面部;
72 筒状部(内筒状部);
73 筒状部(外筒状部);
74 凹部(第一凹部);
75 凹部(第二凹部);
76 底面部;
77 内壁部;
81 背面部;
82 正面部;
91 背面部;
92 侧面部;
93 正面部;
100 旋钮照明结构;
200 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旋钮照明结构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中的设置有操作旋钮的部位的主视图。图4是沿着图3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操作旋钮中的遮蔽部的示例的说明图。参照图1~图5,以设置于车载用的电子设备200的示例为中心,对实施方式1的旋钮照明结构100进行说明。
在大致箱状的壳体(未图示)的前表面开口部设置有大致矩形框状的面板1,以沿着上述开口面的方式设置有大致矩形板状的盖板2。由此构成大致长方体状的电子设备200的主体部。以下,将电子设备200的主体部仅称为“主体部”。
主体部例如收容于设置在汽车(未图示)的仪表盘的凹部。此外,在主体部收容于上述凹部的状态下,包括盖板2在内的部位、即前表面部处于露出至车厢内的状态。
贯穿孔21贯穿盖板2,贯穿孔11贯穿面板1中的与贯穿孔21对应的位置。大致棒状的旋转开关3自由转动地穿过这些贯穿孔11、21。如图4所示,旋转开关3中的、包括根部31在内的大致一半部分配置在主体部内,旋转开关3中的、包括前端部32在内的大致一半部分配置在主体部外。
旋转开关3的根部31安装于基板4。此外,在基板4的、位于根部31附近的位置处安装有多个光源5(更具体为两个光源5a、5b)。各个光源5例如由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构成。基板4例如通过螺钉(未图示)固定于面板1。即,基板4配置在主体部内,光源5也配置在主体部内。图4中的箭头P1~P3表示光源5a发出的光经过的路径的示例。
旋转开关3自由转动地穿过大致圆筒状的棱镜6,棱镜6穿过面板1的贯穿孔11。棱镜6例如通过螺钉(未图示)固定于面板1。棱镜6通过对光源5发出的光进行聚光,从而提高旋钮照明结构100中的光的利用效率,起到使旋钮照明结构100的发光明亮的功能。
在旋转开关3的前端部32安装有操作旋钮7。操作旋钮7具有对旋转开关3中的、突出到主体部外的部位(以下称为“突出部”)进行覆盖这样的形状。
更具体而言,操作旋钮7具有:大致圆板状的顶面部71;以及垂直设置于顶面部71的双层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位(以下称为“筒状部”)72、73。以下,将上述双层的筒状部72、73中的内侧的筒状部72称为“内筒状部”,将上述双层的筒状部72、73中的外侧的筒状部73称为“外筒状部”。通过将旋转开关3的前端部32嵌入内筒状部72,从而将操作旋钮7固定于旋转开关3。由此,在使用者转动操作旋钮7时,旋转开关3会与操作旋钮7一体地转动。图4和图5中的轴A表示旋转开关3的转动轴、即操作旋钮7的转动轴。
在此,在操作旋钮7中,包括顶面部71、内筒状部72和外筒状部73在内的整体为一体成型件。此外,在操作旋钮7中,包括顶面部71、内筒状部72和外筒状部73在内的整体由透光性材料(例如透明树脂)构成。
操作旋钮7除了供光源5发出的光射入的部位和供上述光射出的部位之外,被实施蒸镀(更具体为使用金属的镜面蒸镀)的表面处理。与之相对的是,操作旋钮7中的、供上述光射入的部位和供上述光射出的部位被实施对于上述蒸镀的遮蔽。以下,将操作旋钮7中被实施了上述蒸镀的部位称为“蒸镀部”,将操作旋钮7中被实施了上述遮蔽的部位称为“遮蔽部”。即,遮蔽部是使光透过的部位,蒸镀部是不使光透过的部位(更具体为反射或吸收光的部位)。
在图5中,示出了操作旋钮7中的遮蔽部的示例。在图中,标注波浪线的部位是遮蔽部,剩余部分是蒸镀部。
在操作旋钮7的顶面部71形成有凹部(以下称为“第一凹部”)74,在第一凹部74的底面部还形成有凹部(以下称为“第二凹部”)75。即,在操作旋钮7的顶面部71形成有两段的凹部74、75。在第二凹部75处供光扩散片8收容,在第一凹部74处供大致圆板状的透光性构件(以下称为“透光板”)9收容。透光板9例如由乳白色的半透明树脂构成。
在此,第二凹部75的深度设定为与光扩散片8的厚度相等的值。由此,光扩散片8的背面部81与第二凹部75的底面部76抵接,且光扩散片8的正面部82与透光板9的背面部91抵接。光扩散片9起到所谓的双面胶带的功能。即,透光板9通过光扩散片8被粘贴于操作旋钮7。此外,光扩散片8起到将通过棱镜6聚光的光扩散以使旋钮照明结构100的发光均匀的功能。
此外,第一凹部74的深度设定为与透光板9的厚度相等的值。因此,透光板9的侧面部92的大致整体与第一凹部74的内壁部77相对。由此,能防止在使用者转动操作旋钮7时,上述使用者的手指等与侧面部92接触。其结果是,能防止透光板9因上述接触而从操作旋钮7剥落。
透光板9的正面部93和背面部91中的任一方被实施涂装(更具体为钢琴烤漆涂装)的表面处理。通过对于上述涂装的激光去除,从而形成规定形状(例如环状)的透光图案。即,上述面部中的透光图案是使光透过的部位,上述面部中的剩余部位是不使光透过的部位(更具体为反射或吸收光的部位)。
在收容于第一凹部74的透光板9的正面部93或背面部91形成有规定形状的透光图案,由此,在光源5发出光时,从使用者处可观察到操作旋钮7的顶面部以规定形状发光。其结果是,能容易地进行夜间等黑暗环境下的操作这点自不待言,还能提高操作旋钮7的装饰性。
如上所述,图4中的箭头P1~P3示出光源5a发出的光经过的路径的示例。如图4所示,光源5a发出的光依次穿过棱镜6、操作旋钮7的顶面部71、光扩散片8和透光板9。此时,由于对于图5所示的标注了波浪线的部位的遮蔽,因此,上述光能穿过顶面部71。即,内筒状部72的外周部、外筒状部73的内周部、第二凹部75的底面部76以及顶面部71中与棱镜6相对的相对面部被实施了遮蔽,上述光能通过针对底面部76和上述相对面部的遮蔽而穿过顶面部71。此外,上述光在射入透光板9时经过形成于透光板9的背面部91的透光图案,或者上述光在从透光板9射出时经过形成于透光板9的正面部93的透光图案。
由旋转开关3、基板4、光源5、棱镜6、操作旋钮7、光扩散片8和透光板9构成旋钮照明结构100的主要部分。由壳体(未图示)、面板1、盖板2和旋钮照明结构100构成电子设备200的主要部分。
这样,在操作旋钮7中,包括用于将操作旋钮7安装于旋转开关3的部位、即内筒状部72在内的整体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与用于将操作旋钮安装于旋转开关的部件构成为与操作旋钮不同的构件的结构、即以往的结构相比,能削减部件数量。
另外,操作旋钮7也可以在外筒状部73的外周部设置规定形状的遮蔽部。例如,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外筒状部73的外周部设置双层环状的遮蔽部。由此,在光源5发出光时,从使用者处可观察到操作旋钮7的外周部以规定形状发光。其结果是,能进一步提高操作旋钮7的装饰性。
此外,透光板9中的透光图案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环状,也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也可以在透光板9的正面部93和背面部91中的任一方形成文字状的透光图案。此外,外筒状部73的外周部中的遮蔽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双层环状,也可以是任意形状。根据透光板9中的透光图案的形状与外筒状部73的外周部中的遮蔽部的形状的组合,能实现操作旋钮7中的各种发光形状。
此外,透光板9中的透光图案的形成方法并不限定于涂装和对于上述涂装的激光去除。例如,也可以在透光板9的正面部93和背面部91中的任一方形成印刷的非透光图案。也可以通过对于上述印刷的遮蔽,从而形成规定形状(例如环状)的透光图案。
此外,操作旋钮7中的使光透过的部位和不使光透过的部位的形成方法并不限定于蒸镀和对于上述蒸镀的遮蔽。例如,也可以通过与透光板9相同的涂装和对于上述涂装的激光去除,或者通过与透光板9相同的涂装和对于上述涂装的遮蔽,从而形成这些部位。换言之,操作旋钮7的正面部中除了供光射入的部位和供光射出的部位之外的剩余部位也可以通过蒸镀膜形成,或者还可以通过涂装的涂覆层形成。
此外,在操作旋钮7中,也可以是,顶面部71和外筒状部73由透光性材料(例如透明树脂)构成,与之相对的是,内筒状部72由非透光性材料(例如不透明树脂)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旋钮7也可以是所谓的双色成型(日文:二色成形)的一体成型件。即,操作旋钮7整体为一体成型件,但只要上述一体成型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顶面部71和外筒状部73)使用透光性材料即可。
此外,旋钮照明结构100也可以将光扩散片8去除而成。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操作旋钮7与透光板9间设置双面胶带,通过上述双面胶带使透光板9被粘贴于操作旋钮7。此外,旋钮照明结构100也可以将棱镜6去除而成。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大致圆环状的光扩散片(未图示)以代替棱镜6,并使旋转开关3穿过上述光扩散片。
即,旋钮照明结构100也可以在光源5与透光板9间设置任意片数的光扩散片,或者也可以不设置光扩散片。此外,旋钮照明结构100也可以在光源5与透光板9间设置任意个数的棱镜,或者也可以不设置棱镜。棱镜的有无和个数例如是根据基板4上的光源5的个数和位置等而设定的,以使旋钮照明结构100的发光亮度满足要求规格。光扩散片的有无和片数例如是根据基板4上的光源5的个数和位置等而设定的,以使旋钮照明结构100的发光的均匀性满足要求规格。即,光源5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两个。
此外,旋转开关3也可以是除了自由转动之外还能自由按下的结构。即,旋转开关3也可以是除了起到旋转开关的功能之外,还可起到所谓的按压开关的功能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在旋转开关3被按下的状态下,旋转开关3的前端部32配置在主体部内。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旋钮照明结构100包括:光源5,所述光源5安装于电子设备200的主体部的内部的基板4;旋转开关3,所述旋转开关3的根部31安装于基板4,且前端部32配置于主体部的外部;操作旋钮7,所述操作旋钮7安装于前端部32,并具有对旋转开关3中的相对于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部进行覆盖的形状,且所述操作旋钮7是使用了透光性材料的一体成型件;以及透光板9,所述透光板(9)收容于形成在操作旋钮7的顶面部71的凹部74。由于操作旋钮7是一体成型件,因此,与用于将操作旋钮安装于旋转开关的部件构成为与操作旋钮不同的构件的以往的结构相比,能削减部件数量。此外,由于操作旋钮7是使用了透光性材料的构件,因此,操作旋钮7能将光源5发出的光引导至透光板9这点自不待言,还能通过对于操作旋钮7的表面处理,使操作旋钮7的外周部以任意形状发光。其结果是,能容易地进行夜间等黑暗环境下的操作这点自不待言,还能提高操作旋钮7的装饰性。此外,由于透光板9收容于第一凹部74,因此,能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与透光板9的侧面部92接触。其结果是,能防止透光板9因上述接触而从操作旋钮7剥落。
此外,在光源5与透光板9之间设置有棱镜或光扩散片。通过设置棱镜,能使旋钮照明结构100的发光明亮。通过设置光扩散片,能使旋钮照明结构100的发光均匀。
此外,在透光板9形成有规定形状的透光图案。通过在收容于第一凹部74的透光板9形成规定形状的透光图案,可由使用者观察到操作旋钮7的顶面部以规定形状发光。其结果是,能提高操作旋钮7的装饰性。
此外,光源5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由此,能以低价实现光源5。此外,能根据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将旋钮照明结构100的发光的颜色设定为任意颜色。
此外,操作旋钮7中相对于供光源5发出的光射入的部位和供光射出的部位的剩余的部位设置有蒸镀膜或涂覆层。由此,操作旋钮7能将光源5发出的光引导至透光板9这点自不待言,还能使操作旋钮7的外周部以任意形状发光。其结果是,能容易地进行夜间等黑暗环境下的操作这点自不待言,还能提高操作旋钮7的装饰性。
此外,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200是包括如下构件的车载用的电子设备200:光源5,所述光源5安装于电子设备200的主体部的内部的基板4;旋转开关3,所述旋转开关3的根部31安装于基板4,且前端部32配置于主体部的外部;操作旋钮7,所述操作旋钮7安装于前端部32,并具有对旋转开关3中的相对于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部进行覆盖的形状,且所述操作旋钮7是使用了透光性材料的一体成型件;以及透光板9,所述透光板9收容于形成在操作旋钮7的顶面部71的凹部74。由此,在车载用的电子设备200中,能获得与旋钮照明结构100的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申请实用新型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对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结构要素进行变形,或是对实施方式的任意结构要素进行省略。

Claims (10)

1.一种旋钮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安装于电子设备的主体部的内部的基板;
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的根部安装于所述基板,且前端部配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外部;
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安装于所述前端部,并具有对所述旋转开关中的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部进行覆盖的形状,且所述操作旋钮是使用了透光性材料的一体成型件;以及
透光板,所述透光板收容于形成在所述操作旋钮的顶面部的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与所述透光板之间设置有棱镜或光扩散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钮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透光板形成有规定形状的透光图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钮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由发光二极管构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由发光二极管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钮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旋钮中的相对于供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射入的部位和供所述光射出的部位的剩余的部位设置有蒸镀膜或涂覆层。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旋钮中的相对于供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射入的部位和供所述光射出的部位的剩余的部位设置有蒸镀膜或涂覆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旋钮中的相对于供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射入的部位和供所述光射出的部位的剩余的部位设置有蒸镀膜或涂覆层。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钮照明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旋钮中的相对于供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射入的部位和供所述光射出的部位的剩余的部位设置有蒸镀膜或涂覆层。
10.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是车载用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安装于电子设备的主体部的内部的基板;
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的根部安装于所述基板,且前端部配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外部;
操作旋钮,所述操作旋钮安装于所述前端部,并具有对所述旋转开关中的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部进行覆盖的形状,且所述操作旋钮是使用了透光性材料的一体成型件;以及
透光板,所述透光板收容于形成在所述操作旋钮的顶面部的凹部。
CN201921010959.8U 2018-07-10 2019-06-28 旋钮照明结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85689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0793A JP2020009664A (ja) 2018-07-10 2018-07-10 ノブ照明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JP2018-130793 2018-07-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6897U true CN209856897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42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0959.8U Active CN209856897U (zh) 2018-07-10 2019-06-28 旋钮照明结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09664A (zh)
CN (1) CN209856897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6063A (ja) * 1998-09-30 2000-04-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照光式押釦スイッチ
JP2002231086A (ja) * 2001-02-07 2002-08-16 Fujitsu Ten Ltd 操作ノブの照明構造
JP2006260943A (ja) * 2005-03-17 2006-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光付き回転型電子部品の実装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09664A (ja)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5444B2 (ja) 照明機能を有する操作装置
US20070195513A1 (en) Illumination-type rotational control device
JP4278002B2 (ja) 照光プッシュ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CN209856897U (zh) 旋钮照明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1052287B (zh) 操作装置
JP6400434B2 (ja) 照光機能付き電子部品
WO2022024525A1 (ja) 表示装置
JP6925373B2 (ja) 操作部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10660603B (zh) 一种具有透光效果的按钮开关
JP7266051B2 (ja) スイッチ
KR101026687B1 (ko) 버튼 조명장치
WO2018037614A1 (ja) 照光スイッチ装置
JP2019087311A (ja) 表示装置及び回転スイッチ
JP2003217379A (ja) 照光式ドームスイッチ装置
JP2008021512A (ja) スイッチパネル装置
JP2002319324A (ja) ボタン装置
JP5221331B2 (ja) 透光型表示機構
JP2001243829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ランプ装置
JP2530652Y2 (ja) 押釦装置
JPH11213793A (ja) 照光式スイッチ装置
JP5599700B2 (ja) 透過照明部品及び透過照明部品用加飾部材
JP2003045266A (ja) 発光スイッチ
JP4439390B2 (ja) 操作つまみ
JPH0346519Y2 (zh)
JP2012061877A (ja) スイッチ操作部の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