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5860U - 磁铁结构体、旋转角度检测器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铁结构体、旋转角度检测器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5860U
CN209355860U CN201821835450.2U CN201821835450U CN209355860U CN 209355860 U CN209355860 U CN 209355860U CN 201821835450 U CN201821835450 U CN 201821835450U CN 209355860 U CN209355860 U CN 209355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area
magnet
rotation angle
formed body
magnet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54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尚树
冈田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5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5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铁结构体、旋转角度检测器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磁铁结构体是作为MR元件的TMR元件用的磁铁结构体,具备具有与TMR元件相对的第一主面及与第一主面相反侧的第二主面的粘结磁铁成型体、和安装于粘结磁铁成型体的第二主面侧且沿与第二主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轴,粘结磁铁成型体在第二主面具有包含注塑成型引起的浇口痕迹的浇口部。

Description

磁铁结构体、旋转角度检测器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铁结构体、旋转角度检测器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等中,出于检测电动马达的旋转位置的等目的,使用磁式的旋转角度检测器。例如,国际公开第2015/140961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具备电动马达、组装于电动马达的一端的传感器磁铁、探测传感器磁铁产生的磁场的旋转传感器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们对如上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使用磁阻效应元件作为旋转传感器进行了探讨。在使用磁阻效应元件的情况下,利用磁阻效应元件的电阻值根据磁铁结构体(传感器磁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连续变化的情况,进行旋转位置的检测。基于这种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们发现为了使用磁阻效应元件实现高精度的检测,需要提高提高磁铁结构体形成的磁场的对称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创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产生对称性高的磁场的磁铁结构体、使用该磁铁结构体获得的旋转角度检测器、及使用该旋转角度检测器获得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本発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磁铁结构体,为磁阻效应元件用的磁铁结构体,其具备:磁铁成型体,其具有与磁阻效应元件相对的第一主面及与第一主面相反侧的第二主面;轴,其安装于磁铁成型体的第二主面侧,沿与第二主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磁铁成型体在第二主面具有包含注塑成型引起的浇口痕迹的浇口部。
该磁铁结构体的磁铁成型体在第二主面侧具有包含注塑成型引起的浇口痕迹的浇口部。这样,通过在第二主面设置浇口部,能够平坦地形成与隧道磁阻效应元件相对的第一主面,因此,能够在第一主面侧产生对称性高的磁场。另外,通过在第二主面侧设置可以对磁铁成型体产生的磁场引起影响的浇口部,能够降低浇口部引起的对第一主面侧的磁场的对称性的影响。因此,能够利用该磁铁结构体产生对称性高的磁场。
在一方式中,也可以是,磁铁成型体具有在沿着第二主面的方向上延伸且作为S极和N极的边界的中性部,浇口部形成于从第二主面侧观察与中性部对应的位置。中性部是切换极性的部分,因此,通过在与中性部对应的位置形成可以对磁铁成型体产生的磁场引起影响的浇口部,能够进一步降低浇口部引起的对磁场的对称性的影响。因此,能够利用磁铁结构体产生对称性高的磁场。
在一方式中,也可以是,浇口部具有:第一凹部,其设置于第二主面;第二凹部,其设置于第一凹部内,向第一主面侧凹陷,浇口痕迹形成于第二凹部内。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第一凹部进行磁化磁铁成型体时的定位。另外,因为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的浇口痕迹形成于第二凹部内,所以能够抑制浇口痕迹和定位用的夹具接触导致的污染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旋转角度检测器,其具备:磁铁结构体、和与磁铁结构体的第一主面相对配置的磁阻效应元件。该旋转角度检测器具备可产生对称性高的磁场的上述的磁铁结构体,因此,能够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
在一方式中,也可以是,磁阻效应元件的磁阻比为90%以上。这样,在磁阻比为90%以上的情况下,可以从磁阻效应元件获得大的输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
在一方面中,也可以是,磁阻效应元件为隧道磁阻效应元件。隧道磁阻效应元件的磁阻比为90%以上因此,通过使用隧道磁阻效应元件,能够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具备旋转角度检测器。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备可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的上述的旋转角度检测器,因此,能够进行高精度的转矩辅助。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产生对称性高的磁场的磁铁结构体、使用该磁铁结构体获得的旋转角度检测器、及使用该旋转角度检测器获得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的旋转角度检测器的马达装配体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表示使用图1的马达装配体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框结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旋转角度检测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概略性表示沿着图3的磁铁结构体的中性部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概略性表示粘结磁铁成型体的第二主面的图。
图6是概略性表示浇口部及定位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各种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1说明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角度检测器的马达装配体10。如图1所示,马达装配体10具有在框体12内收纳有旋转角度检测器15及电动马达20的结构。
电动马达20具备具有转矩侧端部22a和传感器侧端部22b的旋转轴22。旋转轴22的转矩侧端部22a通过设置于框体12的滚珠轴承14A转动自如地保持,传感器侧端部22b通过设置于框体12的滚珠轴承14B转动自如地保持。
在传感器侧端部22b配置有旋转角度检测器15。旋转角度检测器15具备磁铁结构体30和磁阻效应元件(MR元件:Magnetoresistance Effect元件)。作为MR元件,能够使用各向异性磁阻效应元件(AMR元件: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元件)、巨大磁阻效应元件(GMR元件:Giant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元件)、隧道磁阻效应元件(TMR元件:Tunnel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元件)等。MR元件的电阻的变化的比例由磁阻比(MR比:Magnetoresistance Ratio)表示。MR比是两个磁化状态下的电阻值的差除以平衡状态下的电阻值所得的值。即,MR比表示MR元件的磁化方向为反方向时的电阻值相对于磁化方向为同一方向时的电阻值大多少,可以说MR比越高,越是灵敏度高的MR元件。AMR元件、GMR元件的MR比分别为3%、12%左右,与之相对,TMR元件的MR比为90%以上。通过将高灵敏度的MR元件作为旋转角度检测器15的旋转传感器使用,能够从旋转角度检测器15获得大的输出。作为旋转传感器使用TMR元件的情况下的输出为使用AMR元件时的输出的约20倍左右、使用GMR元件时的输出的约6倍左右。因此,为了获得旋转角度检测器15的输出,优选使用TMR元件,由此,能够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以下,对作为旋转角度检测器15的旋转传感器使用TMR元件40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通过使用TMR元件40作为旋转传感器,能够将旋转角度检测器15小型化。旋转传感器可以是具有两个MR元件的二轴型,检测相对于磁铁结构体30的中心轴正交的面内的磁场的方向。
磁铁结构体30安装于电动马达20的旋转轴22的传感器侧端部22b。由此,磁铁结构体30与旋转轴22一同旋转,因此,磁铁结构体30产生的磁场的方向根据电动马达20的旋转发生变化。另外,TMR元件(MR元件)40在与磁铁结构体30相对的位置配置于框体12的内部。旋转角度检测器15利用TMR元件40的电阻值根据磁铁结构体30产生的磁场的方向连续地变化,检测电动马达20的旋转角度。TMR元件40的电阻值的变化例如通过由惠斯通电桥电路等构成的检测电路进行测量。
在此,参照图2说明使用马达装配体10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50。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50除上述的马达装配体10之外,还具备通常被称作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控制部52和方向盘54。控制部52构成为能够接收来自车辆的车速信号、有关马达装配体10的旋转角度检测器15检测的旋转轴22的旋转角的信息、及有关方向盘54的操纵力的转矩传感器56的转矩信号。另外,控制部52构成为能够调整驱动电动马达20的电流。控制部52在接收到上述的车速信号及转矩信号时,将与它们对应的电流发送到动力辅助用的电动马达20,驱动电动马达20,通过旋转轴22的转矩进行操纵力的辅助。此时,控制部52根据从旋转角度检测器15接收到的旋转轴22的旋转角对电动马达20的电流进行反馈控制,调整动力辅助的量。
接着,参照图3~图5说明旋转角度检测器15的磁铁结构体30及TMR元件40的结构。图3是表示图1的旋转角度检测器的概略立体图。图4是概略性表示沿着图3的磁铁结构体的中性部的截面的剖视图。图5是概略性表示磁铁结构体30中包含的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第二主面的图。
如图3~图4所示,磁铁结构体30具备粘结磁铁成型体(磁铁成型体)32和轴34。粘结磁铁成型体32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呈圆板状或圆柱状的外形。另外,如图3~图5所示,粘结磁铁成型体32具有与TMR元件40相对的第一主面32a及与第一主面32a相反侧的第二主面32b。
粘结磁铁成型体32在与第一主面32a及第二主面32b正交的方向上例如通过单面2极磁化被磁化。在粘结磁铁成型体32上,从第一主面32a侧或第二主面32b侧观察形成有N极和S极这两方。以N极和S极的边界部分为中性部NT。中性部NT是磁极从N极变化为S极的区域,是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表面的磁力弱的区域。在此,相对于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磁通密度的最大值,能够将磁通密度为10%以下的区域设为中性部NT。另外,相对于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径向的尺寸,也可以将10%左右的宽度的区域设为中性部NT。中性部NT在沿着第二主面32b的方向(与第二主面32b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另外,中性部NT也沿着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厚度方向延伸(参照图3)。
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厚度(从第一主面32a侧朝向第二主面32b侧的方向的长度)例如可以设为1mm以上25mm以下,也可以设为3mm以上10mm以下。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外径(直径)例如可以设为5mm以上25mm以下,也可以设为10mm以上20mm以下。
粘结磁铁成型体32含有树脂和磁铁粉末。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但可以是热固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举出环氧树脂及酚醛树脂等。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举出弹性体、离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EPM)及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另外,作为弹性体,具体而言可举出苯乙烯系、烯烃系、聚氨酯系、聚酯系及聚酰胺系等。上述树脂根据整形方法、成型性、耐热性及机械特性等选择。
粘结磁铁成型体32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因此,作为上述树脂,优选使用热塑性树脂。在制造粘结磁铁成型体32时,除这些树脂之外,有时使用偶联剂及其它添加剂等。在使用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从成型性及耐久性等的观点出发,其熔点例如设为100℃以上350℃以下,优选为120℃以上330℃以下。粘结磁铁成型体32可以单独含有一种树脂,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的树脂。
作为磁铁粉末体,例如可举出稀土类磁铁粉末及铁氧体磁铁粉末等。从获得高的磁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磁铁粉末为稀土类磁铁粉末。作为稀土类磁铁,可举出R-Fe-B系、R-Co系及R-Fe-N系等。R是指稀土类元素。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稀土类元素是指属于长周期型周期表第三族的钪(Sc)、钇(Y)及镧系元素。镧系元素中例如包含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及镥(Lu)等。另外,稀土类元素能够分类为轻稀土类元素及重稀土类元素。本说明书中的“重稀土类元素”表示Gd、Tb、Dy、Ho、Er、Tm、Yb及Lu,“轻稀土类元素”表示Sc、Y、La、Ce、Pr、Nd、Sm及Eu。
磁铁粉末更优选为R-Fe-B系磁铁粉末。R-Fe-B系磁铁粉末优选为含有Nd及Pr的至少一方作为R(稀土类元素)的R(Nd、Pr)-Fe-B系磁铁粉末。R-Fe-B系磁铁粉末除R、Fe及B以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Co、Ni、Mn、A1、Cu、Nb、Zr、Ti、W、Mo、V、Ga、Zn及Si等其它元素、或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粘结磁铁成型体32为各向同性粘结磁铁成型体的情况下,磁铁粉末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是球状、破碎状、针状及板状等的任一种。另一方面,在粘结磁铁成型体32为各向异性粘结磁铁成型体的情况下,磁铁粉末的形状优选为针状或板状等。磁铁粉末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0μm以上25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上200μm以下。粘结磁铁成型体32可以单独含有一种磁铁粉末,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的磁铁粉末。此外,平均粒径的定义是激光衍射式粒度测定法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的d50。
另外,从获得所希望的磁特性及成型性的观点出发,树脂的含量相对于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全体积可以设为40~90体积%,也可以设为50~80体积%。另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磁铁粉末的含量相对于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全体积可以设为10~60体积%,也可以设为20~50体积%。
粘结磁铁成型体32具有包含注塑成型引起的浇口痕迹33B的浇口部33(参照图4)。浇口部33形成于第二主面32b。浇口部33具有设置于第二主面32b的第一凹部33A和从第一凹部33A向第一主面32a侧进一步凹陷的第二凹部33B。浇口痕迹33C在第二凹部33B内形成于第二凹部33B的底面上。
如图5所示,从第二主面32b侧观察,第一凹部33A及第二凹部33B均呈圆形状。第二凹部33B设置于第一凹部33A的内侧,第二凹部33B的直径R2比第一凹部33A的直径R1小。第一凹部33A的直径R1相当于浇口部33的直径。第一凹部33A的中心和第二凹部33B的中心相互大致一致。此外,第一凹部33A的中心和第二凹部33B的中心也可以相互不一致。在此,第一凹部33A的直径Rl是指第二主面32b侧的第一凹部33A的直径。同样,第二凹部33B的直径R2是指第二主面32b侧的第二凹部33B的直径。作为一例,第一凹部33A的直径R1为1mm以上5mm以下,第二凹部33B的直径R2为0.4mm以上4.8mm以下。此外,第一凹部33A及第二凹部33B的侧壁均倾斜,第一凹部33A及第二凹部33B的第一主面32a侧的直径比第二主面32b侧的直径小。
从第二主面32b侧观察,浇口部33设置于与中性部NT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浇口部33的一部分为与中性部NT重叠的状态。在中性部NT存在宽度的情况下,浇口部33的中心与中性部NT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大致一致。此外,浇口部33的直径比中性部NT的宽度L小。即,从第二主面32b侧观察,浇口部33的全部也可以为与中性部NT重叠的状态(浇口部33位于中性部NT的内侧的状态)。另外,只要浇口部33的一部分与中性部NT重叠即可,浇口部33的中心也可以不与中性部NT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一致。此外,在第二主面32b侧形成有安装轴34的凹部32H,凹部32H内的点划线表示凹部34H内(即第一主面32a侧〉的中性部NT。
另外,粘结磁铁成型体32在第二主面32b具有用于识别制造编号等的识别部I。在识别部I刻印有例如数字或字母等,相对于第二主面32b具有凹凸。识别部I与浇口部33相同,被设置于从第二主面32b侧观察与中性部NT对应的位置。
轴34是沿着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中心轴延伸的长条状的部件,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径。轴34安装于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第二主面32b侧,向与第二主面32b交叉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轴34与第二主面32b正交。从第二主面32b侧观察,轴34的轴34a与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中心大致一致。由此,轴34的一部分成为与中性部NT重叠的状态。
轴34具有安装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第一端部35、安装于电动马达20的旋转轴22的第二端部36、在轴34的外周面沿着周向形成的环状槽37。轴34的第一端部35侧的部分成为进入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内部的状态。在第二端部36设置有沿着轴34的轴34a延伸的孔36a。在轴34上安装相对于轴34同轴配置的旋转轴22时,在第二端部36的孔36a内压入电动马达20的旋转轴22的传感器侧端部22b。环状槽37设置于进入轴34的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内部的部分。
轴34的长度可以设为例如3mm以上20mm以下,也可以设为5mm以上15mm以下。另外,轴34的直径可以设为例如1mm以上5mm以下。
构成轴34的材料可以从例如非磁性材料中选择。作为构成轴34的非磁性材料,例如可举出铝、铜、黄铜、及不锈钢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轴34由黄铜构成。此外,从降低对粘结磁铁成型体32产生的磁场的影响的观点出发,优选轴34由非磁性材料,但轴34也可以由磁性材料构成。
粘结磁铁成型体32向轴34的第一端部35的安装在通过注塑成型进行的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形成的同时进行。在进行注塑成型时,首先,以第二端部36朝向上方的方式在下部模具内固定轴34。下部模具具有收纳轴34的凹部及形成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下部的空间。接着,在下部模具上安装上部模具并将模具封闭,在模具内形成可制造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模腔。接着,将含有树脂及磁铁粉末的原料组合物通过加热等流动化,经由浇口向上述模具内的模腔注塑。然后,通过冷却等使原料组合物固化,由此在轴34的第一端部35形成粘结磁铁成型体32。在从浇口及模具拆下粘结磁铁成型体32时,浇口和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连接部分成为浇口痕迹33C。其结果,形成包含浇口痕迹33C的浇口部33。在粘结磁铁成型体32为各向同性粘结磁铁成型体的情况下,注塑成型通过无磁场进行。另一方面,在粘结磁铁成型体32为各向异性粘结磁铁成型体的情况下,注塑成型在磁场中进行。最后,相对于粘结磁铁成型体32从与第一主面32a及第二主面32b正交的方向进行单面2极磁化,形成N极及S极。此时,以在第一主面32a侧配置有磁化装置的磁极的状态进行磁化。另外,如图6所示,在浇口部33的第一凹部33A插入定位销P,对粘结磁铁成型体32进行定位,相对于浇口部33和轴34排列的方向以磁化装置的两个磁极彼此排列的方向正交的状态配置粘结磁铁成型体32进行磁化。在定位销P的直径比第二凹部33B的直径R2大,且比第一凹部33A的直径R1小的情况下,定位销P成为与第一凹部33A的底面抵接的状态。由此,能够在与浇口部33及轴34对应的位置形成中性部NT。
返回图3,在磁铁结构体30中,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N极及S极在与轴34的轴34a垂直的方向上分开形成。由此,在磁铁结构体30的周围产生如图示的M的静磁场,在轴34的轴34a上产生相对于轴34a垂直的方向的磁场。轴34a上的磁场的方向根据磁铁结构体30的旋转方向R的旋转位置变化,因此,在第一端部35侧与磁铁结构体30相对配置的TMR元件40检测磁场M的方向,由此能够检测磁铁结构体30的旋转角度。
在旋转角度检测器15中,将电动马达20的旋转轴22安装于轴34的第二端部36。于是,磁铁结构体30与旋转轴22的转动连动而以轴34的轴34a为中心向旋转方向R旋转。因此,通过检测磁铁结构体30的旋转角度,能够检测电动马达20的旋转轴22的旋转角度。
如以上所说明,磁铁结构体30的粘结磁铁成型体32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在第二主面32b侧具有包含注塑成型引起的浇口痕迹33C的浇口部。这样,通过在第二主面32b侧设置浇口部33,能够平坦地形成与TMR元件40相对的第一主面32a,因此,能够在第一主面32a侧产生对称性高的磁场。另外,通过在第二主面32b侧设置对粘结磁铁成型体32产生的磁场引起影响的浇口部33,能够降低浇口部33引起的对第一主面32a侧的磁场的对称性的影响。因此,能够利用该粘结磁铁成型体32产生对称性高的磁场。
浇口部33具有设置于第二主面32b的第一凹部33A和设置于第一凹部33A内且向第一主面32a侧进一步凹陷的第二凹部33B,浇口痕迹33C形成于第二凹部33B内。由此,如图6所示,能够利用第一凹部33A进行对粘结磁铁成型体32磁化时的定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凹部33A插入定位销P而固定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状态下,能够从相对于浇口部33和轴34排列的方向正交的径向进行磁化,因此,能够容易地在与浇口部33及轴34对应的位置形成中性部NT。
粘结磁铁成型体32具有在沿着第二主面32b的方向上延伸且作为S极和N极的边界的中性部NT,浇口部33形成于从第二主面32b侧观察与中性部NT对应的位置。中性部NT因为磁场弱,所以通过在与中性部NT对应的位置形成对产生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磁场引起影响的浇口部33,能够进一步降低浇口部33引起的对磁场的对称性的影响。因此,能够通过磁铁结构体30产生对称性高的磁场。
另外,通过注塑成型形成的浇口痕迹33C形成于第二凹部33B内。如图6所示,定位销P仅插入于第一凹部33A,因此,能够防止浇口痕迹33C和定位销P的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浇口痕迹33C和定位销P接触引起的污染的产生。
另外,通过在与中性部NT对应的位置形成具有第一凹部33A及第二凹部33B的浇口部33,能够使夹着中性部NT的两个区域的体积(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两个磁极的体积)大致相同。由此,实现两个区域的磁通的平衡提高,并且,抑制磁通线的向量的紊乱,因此,能够通过磁铁结构体30产生对称性高的磁场。
另外,因为粘结磁铁成型体32通过注塑成型而形成,所以形成构成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原料组合物合流并熔融而成的焊接线。在粘结磁铁成型体32中,相对于轴34在浇口部33的相反侧的位置,原料组合物合流而形成焊接线(weld line)。焊接线是密度的均匀性与其它部分相比降低的部分,磁通线的向量可能引起紊乱。与之相对,在磁铁结构体30上,在相对于浇口部33和轴34排列的方向正交的径向上配置了磁化装置的磁极的状态下进行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磁化,因此,焊接线也成为与中性部NT一致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焊接线导致的对磁场的影响。
另外,识别部I与浇口部33相同,被设置于从第二主面32b侧观察与中性部NT对应的位置。识别部I相对于第二主面32b具有凹凸,因此,与浇口部33相同,可能对粘结磁铁成型体32产生的磁场引起影响。与之相对,识别部I也形成于与中性部NT对应的位置,由此,能够降低识别部I导致的对磁场的对称性的影响。
旋转角度检测器15具备磁铁结构体30和与磁铁结构体30的第一主面32a相对配置的作为MR元件的TMR元件40。该旋转角度检测器15具备可产生对称性高的磁场的上述的磁铁结构体30,因此,能够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
另外,MR元件是TMR元件40,该MR比(磁阻比)为90%以上。这样,在磁阻比为90%以上的情况下,能够从磁阻效应元件获得大的输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50具备旋转角度检测器15。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50具备可以提高旋转角度的检测精度的上述的旋转角度检测器15,因此,能够进行高精度的转矩辅助。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粘结磁铁成型体32为圆板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外形不限于圆板状,可以是其它板状(例如圆柱状、四边形板状或六边形板状等的多边形板状)的外形,也可以是如圆柱的柱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将轴34和粘结磁铁成型体32同轴配置的方式,但也可以设为将轴34的轴34a和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中心错开,在偏离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中心轴的位置安装轴34的方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从与第一或第二主面正交的方向进行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磁化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从相对于浇口部33和轴34排列的方向正交的径向进行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磁化。另外,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磁化方法也可以是所谓的双面4极磁化。该情况下,在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径向上形成N极和S极,并且,在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厚度方向上也形成N极和S极。第一主面32a侧的N极和S极的位置关系与第二主面32b侧的N极和S极的位置关系相反。在使用了这种磁化方法的情况下,也形成在沿着第二主面32b的方向上延伸的中性部NT,因此,能够获得与从径向进行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磁化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浇口部33为圆形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浇口部33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用于注塑成型的浇口的形状适宜变更。另外,第一凹部33A及第二凹部33B的形状可以与浇口部33的形状同样地适宜变更。进而,第一凹部33A的形状和第二凹部33B的形状可以互不相同,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凹部33A设为圆形状,将第二凹部33B设为矩形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浇口部33具有第一凹部33A及第二凹部33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浇口部33也可以不具有第二凹部33B。即,浇口部33也可以不具有多层凹部。该情况下,浇口痕迹33C形成于第一凹部33A的底面。进而,浇口部33也可以不具有第一凹部33A及第二凹部33B双方。该情况下,浇口痕迹33C形成于第二主面32b。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粘结磁铁成型体32具有识别部I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粘结磁铁成型体32也可以不具有识别部I。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轴34的外形为圆柱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轴34的外径也可以为棱柱状的外形或椭圆柱状。另外,也可以在轴34上形成用于提高与粘结磁铁成型体32的接合强度的压花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TMR元件40作为MR元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MR元件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宜变更。此外,优选使用MR比为90%以上的高灵敏度的MR元件,该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引起的效果更显著。

Claims (7)

1.一种磁铁结构体,其中,
所述磁铁结构体是磁阻效应元件用的磁铁结构体,
所述磁铁结构体具备:
磁铁成型体,其具有与所述磁阻效应元件相对的第一主面及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侧的第二主面;和
轴,其安装于所述磁铁成型体的所述第二主面侧,沿与所述第二主面交叉的方向延伸,
所述磁铁成型体在所述第二主面具有包含注塑成型引起的浇口痕迹的浇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铁结构体,其中,
所述磁铁成型体具有在沿着所述第二主面的方向上延伸且作为S极和N极的边界的中性部,
所述浇口部形成于从所述第二主面侧观察与所述中性部对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铁结构体,其中,
所述浇口部具有:
第一凹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面;和
第二凹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内,向所述第一主面侧凹陷,
所述浇口痕迹形成于所述第二凹部内。
4.一种旋转角度检测器,其中,
具备: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磁铁结构体;和
与所述磁铁结构体的所述第一主面相对配置的磁阻效应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角度检测器,其中,
所述磁阻效应元件的磁阻比为9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旋转角度检测器,其中,
所述磁阻效应元件为隧道磁阻效应元件。
7.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角度检测器。
CN201821835450.2U 2018-03-08 2018-11-08 磁铁结构体、旋转角度检测器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Active CN2093558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2162A JP2019158409A (ja) 2018-03-08 2018-03-08 磁石構造体、回転角度検出器、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8-042162 2018-03-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5860U true CN209355860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83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5450.2U Active CN209355860U (zh) 2018-03-08 2018-11-08 磁铁结构体、旋转角度检测器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158409A (zh)
CN (1) CN209355860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8779U (ja) * 1981-11-19 1983-05-27 株式会社精工舎 プラスチツクマグネツトロ−タ
JPH08728Y2 (ja) * 1990-05-02 1996-01-10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磁石
JP2002343661A (ja) * 2001-05-18 2002-11-29 I & P Kk 筒状ボンド磁石及びコアレスモータ
JP2013148457A (ja) * 2012-01-19 2013-08-01 Nippon Seiki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マグネットロータおよびそのプラスチックマグネットロータを用いた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DE102014200365A1 (de) * 2013-11-26 2015-05-28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Sensoranordnung und Magnetisierungsvorrichtung sowie Verwendung der Sensoranordnung in einem Kraftfahrzeugsteuergerät
WO2015140961A1 (ja) * 2014-03-19 2015-09-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7009312A (ja) * 2015-06-17 2017-01-1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回転角センサ、それを備えたモータ装置および回転角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17046577A (ja) * 2015-08-27 2017-03-02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ユニット
JP2017189933A (ja) * 2016-04-14 2017-10-19 株式会社ダイドー電子 樹脂磁石の射出成形体および樹脂磁石の射出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58409A (ja)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1843B (zh) 角度传感器、用于角度传感器的齿轮以及用于制造这样的齿轮的方法
US10338158B2 (en) Bias magnetic field sensor
US11616421B2 (en) Magnet structure, rotational angle detec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8957669B2 (en) Magnet and holde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rotational and axial stability
CN107221402B (zh) 磁铁结构体以及旋转角度检测器
US20150331070A1 (en) Magnetic-Field Sensor
CN108735418B (zh) 磁铁、磁铁结构体及旋转角度检测器
JP2016153766A (ja) 磁石構造体及び回転角度検出器
JP2018127668A (ja) 異方性ボンド磁石の成形用金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製造方法
JP6467977B2 (ja) 磁石構造体及び回転角度検出器
CN102818517B (zh) 包含具有基本正方形面的磁体的角度测量系统
CN209263897U (zh) 磁铁结构体、旋转角度检测器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209355860U (zh) 磁铁结构体、旋转角度检测器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JP2018142635A (ja) 異方性ボンド磁石の成形用金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製造方法
JP7067141B2 (ja) 磁石構造体、回転角度検出器、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磁石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6954187B2 (ja) 磁石構造体、回転角度検出器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897638B2 (ja) 磁石の評価方法および評価装置
EP2924397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magnetic target with magnetic bias field
JP2019158411A (ja) 磁石構造体、回転角度検出器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151104B2 (ja) 磁石構造体、回転角度検出器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027898B2 (ja) 異方性磁石の成形用金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異方性磁石の製造方法
JP6879457B2 (ja) 異方性ボンド磁石の成形用金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製造方法
US7030605B2 (en) Measuring graduation for a position measuring system
JP2021055130A (ja) 異方性ボンド磁石の成形用金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製造方法
JP2003257766A (ja) 樹脂磁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