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7934U -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7934U
CN209177934U CN201822002517.0U CN201822002517U CN209177934U CN 209177934 U CN209177934 U CN 209177934U CN 201822002517 U CN201822002517 U CN 201822002517U CN 209177934 U CN209177934 U CN 209177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haft
guide post
carrying
carrying pin
box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25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柏枫
徐超
郭战战
熊军
黄祥
常兆松
赵新乐
杨景东
张旭
薛泽民
孙焕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rack and Bridges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rack and Bridges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rack and Bridges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No 3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25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7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7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7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倒换横梁和四组支撑倒换装置,支撑倒换装置包括上横梁、左导向柱、右导向柱、固定支架、承载油缸,左导向柱和右导向柱上在竖直方向设置有均布的销轴孔,左承载销轴和左导向柱的销轴孔、右承载销轴和右导向柱的销轴孔组成第一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由与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相配合的承载部和限制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水平方向上自由度的限位部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倒换横梁和四组支撑倒换装置相互配合,大大增加了倒运箱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900吨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900吨箱梁预制架设施工由于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的特点被广泛采用,但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长大距离运梁工况和过隧道架梁工况越来越多,极大制约了架梁工期,传统方式一般通过在隧道口设置一个倒梁区,增设两台提梁机和存梁台座,来解决问题,但这种方式,需要修筑很大一块场地,来满足倒梁施工,成本高,征拆范围大。为了解决铁路工期紧,隧道口场地有限,传统支立提梁机倒运方式实现困难,并费用高等问题,降低工程成本,为此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开展专项研究。
该研究方法中,有一个环节需要利用运梁车将箱梁驮运到隧道口,再利于事先固定于隧道口的倒运装置将箱梁顶起,运梁车悬挂再降低位,使运梁车于箱梁下部倒运横梁脱离运梁车驶出,然后倒运装置将箱梁的高度降低。
现可通过液压油缸来实现这一升降过程,但由于箱梁重量较大,传统的液压油缸不稳定,升降过程中容易使箱梁晃动,没有保护措施,如果油缸不正常卸载,箱梁突然下落,极其危险。而且箱梁倒运过程中,没有与之配合的支撑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中,支撑保护箱梁、安全稳定地倒运箱梁的倒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倒换横梁和四组支撑倒换装置,
所述支撑倒换装置包括上横梁、左导向柱、右导向柱、固定支架、承载油缸、左承载销轴、右承载销轴,所述承载油缸竖直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承载油缸的活塞端垂直固定在上横梁上,所述左导向柱和右导向柱垂直设置在上横梁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与左导向柱配合的左导向孔以及与右导向柱配合的右导向孔,所述的左导向柱和右导向柱上在竖直方向设置有均布的销轴孔,左承载销轴放置在左导向柱的销轴孔内,右承载销轴放置在右导向柱的销轴孔内,左承载销轴和左导向柱的销轴孔、右承载销轴和右导向柱的销轴孔组成第一限位结构,
左承载销轴和右承载销轴的两端分别延伸出销轴孔,延伸出销轴孔的两端分别为承载端,其中,往箱梁中心延伸的一端为第一承载端,远离箱梁中心的一端为第二承载端,固定支架上分别设置有与左承载销轴和右承载销轴对应的承载板,承载板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承载端、第二承载端对应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的第二限位结构由与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相配合的承载部和限制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水平方向上自由度的限位部组成,第一承载端上的承载部还设置有往箱梁中心延伸的储物槽,所述的储物槽的长度不小于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的长度,
支撑倒换装置通过混凝土基础固定在倒梁隧道口处,支撑倒换装置所在位置连线形成矩形,所述倒换横梁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矩形的宽。
优选的,所述销轴孔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左导向柱或右导向柱的中心轴线且与左导向柱或右导向柱的中心轴线相交。
优选的,所述的销轴孔内焊接有导向管。
优选的,所述的左导向柱与左导向孔、右导向柱与右导向孔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承载油缸的活塞端固定在上横梁的中心,所述左导向柱和右导向柱分别设在承载油缸的活塞杆两侧且关于活塞杆对称,承载油缸的活塞杆与左导向柱或右导向柱同步运动。
优选的,所述的承载油缸活塞杆的行程小于所述左导向柱或右导向柱的行程。
优选的,所述的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的下方与承载部接触,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的两侧与的限位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上横梁上方设有橡胶垫,所述固定支架下方浇筑混凝土基础,固定支架下方还设有调平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倒换横梁为牛角式弯梁。
优选的,所述的倒换横梁为四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四组倒换横梁和四组支撑倒换装置相互配合,大大增加了倒运箱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两组倒换横梁作为备用,交替使用,避免运梁车等待。
(2)支撑倒换装置设置第一限位结构,采用交替下降的方式降下箱梁,有效防止油缸不正常卸载时,箱梁突然下落;设置第二限位结构,限制了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水平方向上自由度,减小了活塞杆轴向方向的晃动;第一限位结构配合第二限位结构,大大提高了升降过程中箱梁的稳定性,保证箱梁不晃动,减小细微误差,提高了安全性。
(3)第一承载端上的承载部还设置有往箱梁中心延伸的储物槽,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直接拔出后放置在储物槽内,节省人力且不易丢失,销轴孔内焊接有导向管,便于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插入,节省人力且操作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倒运装置装梁主视图;
图2为支撑倒换装置结构图;
图3为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与销轴孔配合部分主视图;
图4为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与销轴孔配合部分侧视图;
图5为第二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第二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横梁,2-左导向柱,3-固定支架,4-承载油缸,5-承载板,6-储物槽,7-销轴孔,8-右导向柱,9-橡胶垫,10-调平钢板,11-混凝土基础,12-限位部,13-承载部,14-第一承载端,15-第二承载端,16-支撑倒换装置,17-倒换横梁,18-箱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四组支撑倒换装置16和四组倒换横梁17,其中两组倒换横梁17配合四组支撑倒换装置16,另外两组倒换横梁17作为备用,交替使用,避免运梁车等待,倒换横梁17事先放置到运梁车上,将其与运梁车加以固定,在运梁时箱梁18放置在倒换横梁17上,倒换横梁17随运梁车移动。优选的,所述的倒换横梁17为牛角式弯梁,为避免运梁车装梁时与轮胎搬梁机大车架干涉。
所述支撑倒换装置16包括上横梁1、左导向柱2、右导向柱8、固定支架3、承载油缸4,承载油缸4缸径φ450mm,杆径φ300mm,行程1200mm,支撑倒换装置还包括左承载销轴和右承载销轴;
所述承载油缸4竖直安装在固定支架3上,所述承载油缸4的活塞端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上横梁1上,所述左导向柱2和右导向柱8垂直设置在上横梁1上,所述固定支架3上设有与左导向柱2配合的左导向孔以及与右导向柱8配合的右导向孔,左导向柱2与左导向孔、右导向柱8与右导向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左导向柱2和右导向柱8上在竖直方向设置有七个均布的销轴孔7,每个销轴孔7之间的距离为200mm,左承载销轴放置在左导向柱2的销轴孔7内,右承载销轴放置在右导向柱8的销轴孔7内,左承载销轴和左导向柱2的销轴孔7、右承载销轴和右导向柱8的销轴孔7组成第一限位结构;
左承载销轴和右承载销轴的两端分别延伸出销轴孔7,延伸出销轴孔7的两端分别为承载端,其中,往箱梁中心延伸的一端为第一承载端14,远离箱梁中心的一端为第二承载端15,固定支架3上分别设置有与左承载销轴和右承载销轴对应的承载板5,承载板5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承载端14、第二承载端15对应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的第二限位结构由与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相配合的承载部13和限制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水平方向上自由度的限位部12组成(第二限位结构如图5所示,也可为图6的样子),第一承载端14上的承载部13还设置有往箱梁中心延伸的储物槽6,所述的储物槽6的长度不小于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的长度,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直接拔出后放置在储物槽6内,不用人工搬挪,节省人力。
所述的固定支架3下方需预埋锚固螺栓或预留钢筋,再浇筑混凝土基础11,混凝土基础11承载力需满足150t/㎡,以便支撑倒换装置16的固定,支撑倒换装置16通过混凝土基础11固定在倒梁隧道口处,混凝土基础11长5550mm,宽2500mm,高大于1000mm,混凝土基础11设在矩形四个角上,矩形的长为27600mm,矩形的宽大于等于所述倒换横梁17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销轴孔7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左导向柱2或右导向柱8的中心轴线且与左导向柱2或右导向柱8的中心轴线相交,即销轴孔7的深度等于左导向柱2或右导向柱8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的销轴孔7内焊接有导向管,方便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插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油缸4的活塞端固定在上横梁1的中心,所述左导向柱2和右导向柱8分别设在承载油缸4的活塞杆两侧且关于活塞杆对称,承载油缸4的活塞杆与左导向柱2或右导向柱8同步运动,左导向柱2和右导向柱8保证承载油缸4活塞杆只在竖直方向伸缩,增加上横梁1的着力点,平衡上横梁1受力,使得升降过程中箱梁不易晃动。
所述的承载油缸4活塞杆的行程小于所述左导向柱2或右导向柱8的行程,保证承载油缸4活塞杆达到最大伸长量时,左导向柱2不会脱离左导向孔,右导向柱8不会脱离右导向孔。
所述的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的下方与承载部13接触,承载部13承担了竖直方向的载荷,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的两侧与的限位部12接触,限位部12承担了水平方向的载荷。
所述的上横梁1上方设有橡胶垫9,为上横梁1上方放置倒换横梁提供防滑保证。固定支架3下方需预埋锚固螺栓或预留钢筋,再浇筑混凝土基础11,混凝土基础11承载力需满足150t/㎡,以便支撑倒换装置的固定。固定支架3下方还设有调平钢板10,用于固定支架3的调平。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为,倒换横梁17事先放置到运梁车上,将其与运梁车加以固定,在运梁时箱梁18放置在倒换横梁17上,倒换横梁17随运梁车移动到四组支撑倒换装置16的上方,将倒换横梁17与支撑倒换装置16对接,支撑倒换装置16将倒换横梁17连同倒换横梁17上的箱梁18顶起,运梁车悬挂再降低位,使运梁车与箱梁18下部倒换横梁17脱离,运梁车驶出,然后倒运装置通过其液压系统(支撑倒换装置16的液压油缸)将支撑倒换装置16的高度降低,在降低位时前后倒换横梁17下的支撑倒换装置16交替下降(即下降矩形宽度方向上的两组支撑倒换装置16),每次下降一个销轴孔7的高度,避免下降高度过大使箱梁18滑出,下降前将承载销轴5插到上一个销轴孔7上,然后再下落油缸,直到下降1200mm。再进行下步工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倒换横梁(17)和四组支撑倒换装置(16),
所述支撑倒换装置(16)包括上横梁(1)、左导向柱(2)、右导向柱(8)、固定支架(3)、承载油缸(4)、左承载销轴、右承载销轴,所述承载油缸(4)竖直安装在固定支架(3)上,所述承载油缸(4)的活塞端垂直固定在上横梁(1)上,所述左导向柱(2)和右导向柱(8)垂直设置在上横梁(1)上,所述固定支架(3)上设有与左导向柱(2)配合的左导向孔以及与右导向柱(8)配合的右导向孔,所述的左导向柱(2)和右导向柱(8)上在竖直方向设置有均布的销轴孔(7),左承载销轴放置在左导向柱(2)的销轴孔(7)内,右承载销轴放置在右导向柱(8)的销轴孔(7)内,左承载销轴和左导向柱(2)的销轴孔(7)、右承载销轴和右导向柱(8)的销轴孔(7)组成第一限位结构,
左承载销轴和右承载销轴的两端分别延伸出销轴孔(7),延伸出销轴孔(7)的两端分别为承载端,其中,往箱梁中心延伸的一端为第一承载端(14),远离箱梁中心的一端为第二承载端(15),固定支架(3)上分别设置有与左承载销轴和右承载销轴对应的承载板(5),承载板(5)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承载端(14)、第二承载端(15)对应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的第二限位结构由与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相配合的承载部(13)和限制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水平方向上自由度的限位部(12)组成,第一承载端(14)上的承载部(13)还设置有往箱梁中心延伸的储物槽(6),所述的储物槽(6)的长度不小于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的长度,
支撑倒换装置(16)通过混凝土基础(11)固定在倒梁隧道口处,支撑倒换装置(16)所在位置连线形成矩形,所述倒换横梁(17)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矩形的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孔(7)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左导向柱(2)或右导向柱(8)的中心轴线且与左导向柱(2)或右导向柱(8)的中心轴线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孔(7)内焊接有导向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导向柱(2)与左导向孔、右导向柱(8)与右导向孔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油缸(4)的活塞端固定在上横梁(1)的中心,所述左导向柱(2)和右导向柱(8)分别设在承载油缸(4)的活塞杆两侧且关于活塞杆对称,承载油缸(4)的活塞杆与左导向柱(2)或右导向柱(8)同步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油缸(4)活塞杆的行程小于所述左导向柱(2)或右导向柱(8)的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的下方与承载部(13)接触,左承载销轴或右承载销轴的两侧与的限位部(12)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梁(1)上方设有橡胶垫(9),所述固定支架(3)下方浇筑混凝土基础(11),固定支架(3)下方还设有调平钢板(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换横梁(17)为牛角式弯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换横梁(17)为四组。
CN201822002517.0U 2018-11-30 2018-11-30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 Active CN209177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2517.0U CN209177934U (zh) 2018-11-30 2018-11-30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2517.0U CN209177934U (zh) 2018-11-30 2018-11-30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7934U true CN209177934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75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2517.0U Active CN209177934U (zh) 2018-11-30 2018-11-30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79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2258A (zh) * 2021-09-09 2022-01-04 江苏月生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箱梁固定台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2258A (zh) * 2021-09-09 2022-01-04 江苏月生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箱梁固定台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03145Y (zh) 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
CN201250064Y (zh) 一种用于架设桥梁的前导梁式架桥机
CN201172574Y (zh) 预制梁钢筋吊装架
CN209177934U (zh)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倒运装置
CN202185966U (zh) 一种新型u型梁液压内模
CN209177919U (zh)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支撑倒换装置
CN207497887U (zh) 一种用于吊装钢包回转台的专用装置
CN212867576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隧道台车
CN215289748U (zh) 一种t梁横向连接板缝施工装置
CN206800228U (zh) 拆除拱桥的框架装置
CN209178844U (zh) 箱梁隧道口狭小场地倒运接力施工系统
CN210507161U (zh) 一种新型的外挂式防撞护栏施工小车
CN209227397U (zh) 一种步履顶推千斤顶拆除装置
CN221089451U (zh) 一种多功能布料机
CN218665066U (zh) 一种巨型钢柱吊装翻身装置
CN108729360A (zh) 一种悬灌梁挂篮张拉千斤顶移动装置
CN210856970U (zh) 一种用于变横坡桥梁施工挂篮
CN218320185U (zh) 一种t型梁钢筋笼转运装置
CN219467736U (zh) 一种预制箱梁搬运小车
CN219866916U (zh) 一种压力钢管内部移动式支撑台车
CN210684492U (zh) 一种简易张拉操作平台
CN210561732U (zh) 一种移动式盖梁支架
CN215592405U (zh) 工具式门架提升设备
CN214359857U (zh) 一种桥梁盖梁钢筋骨架加工装置
CN210854929U (zh) 一种盾构机出井用解体吊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