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5683U - 一种自清洁搅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清洁搅拌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55683U CN209155683U CN201821729613.9U CN201821729613U CN209155683U CN 209155683 U CN209155683 U CN 209155683U CN 201821729613 U CN201821729613 U CN 201821729613U CN 209155683 U CN209155683 U CN 2091556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gitating shaft
- scraping plate
- stirring frame
- material scraping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其包括机体、位于机体顶部的进料口、位于机体底部的出料口、位于机体内部且顶部开口的中空搅拌轴、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固定在搅拌轴一侧的搅拌框,所述搅拌轴内部滑移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机体外部的中空内杆,所述搅拌框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用于刮除原料的第一刮料板以及固定在第一刮料板靠近搅拌轴的一侧且与所述内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搅拌框远离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刮料板滑移的过板口。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清洁粘结在搅拌机机体内壁的原料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清洁搅拌机。
背景技术
搅拌机是一种通过高速旋转带动搅拌机械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适宜稠度的混合物的机器。搅拌机能够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砂浆、物料和粘合剂的生产需要,并且具有占地小、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因此,搅拌机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化工行业、科研领域、质检部门等。
目前,公告号为CN2053236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搅拌机,包括搅拌筒本体,搅拌筒本体的上部设置有搅拌盖体,搅拌盖体的下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上设置有加强钢筋,搅拌筒本体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上设置有变频加热丝,搅拌盖体的下方设置有密封片。该方案通过在搅拌筒本体的内壁上设置带有变频加热丝的烘干装置以对搅拌筒本体进行加热。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沥青等原料具有粘性,在搅拌和放料过程中容易粘结在搅拌机的内壁上,上述方案没有对粘结的沥青进行处理,易导致搅拌机受热不均而影响到沥青的搅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其具有自动清洁粘结在搅拌机机体内壁的原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包括机体、位于机体顶部的进料口、位于机体底部的出料口、位于机体内部且顶部开口的中空搅拌轴、驱动搅拌轴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固定在搅拌轴一侧的搅拌框,所述搅拌轴内部滑移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机体外部的中空内杆,所述搅拌框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用于刮除原料的第一刮料板以及固定在第一刮料板靠近搅拌轴的一侧且与所述内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搅拌框远离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刮料板滑移的过板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内部滑移连接内杆,在搅拌框内部开设空腔,在空腔内设置通过连接杆与内杆固定的第一刮料板,将内杆提起后向靠近搅拌框的方向推送,第一刮料板通过过板口延伸至搅拌框外部,直至与机体的内壁相抵触,当搅拌轴转动时,搅拌框带动第一刮料板旋转,旋转的第一刮料板将粘结在机体内壁上的原料刮除,有效避免了粘壁原料对搅拌机受热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搅拌机的搅拌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搅拌框之间设置有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杆底部的方形块以及开设在所述搅拌框内壁上的与所述方形块卡接配合的第一方形槽和第二方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底部固定方形块,在搅拌框的内壁上开设与方形块卡接的第一方形槽和第二方形槽,当第一刮料板位于空腔内部时,方形块卡接在第一方形槽内,当第一刮料板被推送至与机体内壁相抵触时,方形块卡接在第二方形槽内,从而对第一刮料板进行固位,避免第一刮料板在刮除沥青的过程中跑位而影响到刮料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框上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过板口内壁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多个一端与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固定连接的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以及与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的位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抵板和位于第二凹槽内的第二抵板,所述第一抵板以及所述第二抵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刮料板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抵板在第一刮料板沿过板口水平滑移的过程中始终与第一刮料板相互抵触,第二抵板在第一刮料板上移或下移时始终与第一刮料板抵触,从而封堵第一刮料板与过板口之间的缝隙,以避免原料流入空腔内部而损坏其中的零部件,以此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与驱动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的搅拌轴转动,以此避免驱动电机直接驱动内杆转动而影响内杆的滑移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内杆以及机体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开设在机体顶部便于搅拌轴延伸至机体外部的通口、开设在通口内壁上的环形槽以及固定在搅拌轴周侧并与环形槽卡接配合的环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周侧固定连接环形块,在机体上开设便于搅拌轴延伸至机体外部的通口,在通口的内壁上开设与环形块卡接配合的环形槽,支撑组件的设置在保证搅拌轴正常转动的情况下为搅拌轴提供支撑,避免搅拌轴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而下移,从而避免影响搅拌机的搅拌效果和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内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搅拌轴上方且与搅拌轴顶部相接触的圆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杆上固定圆形板,圆形板位于搅拌轴上方并与搅拌轴顶部相接触,圆形板的设置为内杆提供支撑,避免内杆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而下移,以此确保清洁组件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搅拌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所述搅拌框位于同一平面的搅拌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远离搅拌框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搅拌叶,采用搅拌框与搅拌叶结合的搅拌方式,使得原料混合均匀,以此提高搅拌机搅拌原料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上阵列分布有多个小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叶上开设小孔,搅拌叶在搅拌轴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原料中的颗粒物接触到小孔时受到较大的剪切力,从而被快速搅碎,以此提高了原料搅拌的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搅拌叶端部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搅拌叶长度方向垂直并与所述机体内壁相抵触的第二刮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叶端部固定连接与机体内壁相抵触的第二刮料板,当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时,第二刮料板对机体内壁上粘结的原料进行刮除,进一步提高清洁效率,使得粘壁原料被彻底刮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清洁组件的设置有效避免了粘壁原料对搅拌机受热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搅拌机的搅拌效率;
2.卡扣组件的设置对第一刮料板进行固位,避免第一刮料板在刮除沥青的过程中跑位而影响到刮料效果;
3.第二刮料板对机体内壁上粘结的原料进行刮除,进一步提高清洁效率,使得粘壁原料被彻底刮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进料口;3、出料口;4、搅拌轴;5、驱动电机;6、内杆;61、把手;7、搅拌框;71、空腔;72、过板口;8、清洁组件;81、第一刮料板;82、连接杆;9、卡扣组件;91、方形块;92、第一方形槽;93、第二方形槽;10、传动组件;101、主动齿轮;102、从动齿轮;11、密封组件;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113、弹簧;114、第一抵板;115、第二抵板;12、搅拌叶;121、小孔;122、第二刮料板;13、支撑组件;131、环形块;132、通口;133、环形槽;134、圆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包括机体1、进料口2、出料口3、搅拌轴4以及驱动电机5。进料口2位于机体1顶部,截面为圆形,与机体1内部相通,用于将原料送入机体1的内部。出料口3位于机体1底部,截面为圆形,与机体1内部相通,用于排出搅拌均匀的原料。搅拌轴4截面为圆形,位于机体1中心,其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其顶端开口并延伸至机体1的外部。驱动电机5位于机体1外部,用于驱动搅拌轴4转动,使搅拌工作正常进行。搅拌轴4内部滑移连接有内杆6,内杆6为圆形杆状结构,且其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61,把手61截面为L形,操作人员通过手持把手61将内杆6提起、放下、左推或右推以实现内杆6在搅拌轴4内的小范围滑移。
参照图1,搅拌轴4上固定有搅拌框7。搅拌框7截面为U字形,由两块水平板和一块竖直板一体连接而成,用于搅拌机体1内部的原料,使得原料充分混合。结合图2所示,搅拌框7内部开设有空腔71且其竖直板上开设有过板口72,过板口72截面为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与竖直板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与空腔71相连通。
参照图1,空腔71内设置有清洁组件8,清洁组件8包括第一刮料板81以及连接杆82。结合图2所示,第一刮料板8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长度略小于过板口72的长度,并与过板口72滑移配合;第一刮料板81的刮料端截面为三角形,位于搅拌框7的竖直板内的空腔71中。连接杆82为长方形杆状结构,有两根,其中一根连接杆82位于搅拌框7的上层水平板内,另外一根连接杆82位于搅拌框7的下层水平板内,连接杆82的一端与第一刮料板8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杆6固定连接。手持把手61,将内杆6提起,并向靠近搅拌框7的方向推送,两根连接杆82将第一刮料板81沿过板口72推送至搅拌框7的外部,直至第一刮料板81与机体1的内壁相抵触,当搅拌轴4带动第一刮料板81转动时,第一刮料板81对机体1内壁粘结的原料进行刮除,从而实现对机体1内壁的清洁功能。
参照图1,连接杆82和搅拌框7之间设置有卡扣组件9,卡扣组件9包括方形块91、第一方形槽92以及第二方形槽93。方形块91截面为正方形,有两块,两块方形块9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连接杆82的底部。第一方形槽92和第二方形槽93截面均为正方形,且尺寸相同,第一方形槽92和第二方形槽93均有两个,两个第一方形槽92和两个第二方形槽93分别开设于两根连接杆82的底部。当第一刮料板81位于空腔71内部时,两个方形块91分别与两个第一方形槽92卡接配合;当第一刮料板81延伸至第一搅拌框7外部并与机体1内壁相抵触时,两个方形块91分别与两个第二方形槽93卡接配合。
驱动电机5的驱动轴和搅拌轴4上设置有传动组件10,传动组件10包括主动齿轮101以及从动齿轮102。主动齿轮101位于机体1内部,且与驱动电机5的驱动轴固定连接。从动齿轮102位于机体1内部,且与搅拌轴4固定连接,主动齿轮101与从动齿轮102相啮合,从而使主动齿轮101带动从动齿轮102转动。当驱动电机5带动主动齿轮101旋转时,从动齿轮102带动搅拌轴4旋转,以此为搅拌轴4提供动力,同时避免驱动轴与搅拌轴4直接连接而对内杆6的滑移产生影响。
参照图2,搅拌框7上设置有密封组件11,密封组件11包括第一凹槽111、第二凹槽112、弹簧113、第一抵板114以及第二抵板115。第一凹槽111截面为长方形,开设于过板口72面积较大的侧壁上。第二凹槽112有两个,分别开设于过板口72两个面积较小的侧壁上。弹簧11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有多个,多个弹簧11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抵板114和第二抵板115固定连接。第一抵板114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位于第一凹槽111内,其一端延伸至过板口72内,且其宽度略大于过板口72的宽度。第二抵板115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有两块,两块第二抵板115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凹槽112内,且其一端延伸至过板口72内,并与第一抵板114的侧壁相抵触。结合图1所示,当第一刮料板81在过板口72内滑移时,第一刮料板81面积较大的侧面始终与第一抵板114相抵触;当连接杆82被提起和放下时,第一刮料板81相对的上移和下移,此时第二抵板115始终与第一刮料板81相抵触;当第一刮料板81位于空腔71内时,由于第一抵板114的宽度略大于过板口72的宽度,以此将过板口72封堵。密封组件11的设置将第一刮料板81与过板口72之间的缝隙完全封堵住,以避免沥青通过过板口72流入空腔71内而造成空腔71内的零部件粘连、损坏,从而提高了空腔71内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搅拌轴4上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2。搅拌叶12截面为长方形,位于搅拌轴4远离搅拌框7的一侧,并与搅拌框7位于同一平面内;搅拌叶12有三个,三个搅拌叶12沿搅拌轴4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用于增强搅拌机的搅拌效果。搅拌叶12上开设有多个小孔121,小孔121截面为圆形,阵列分布在搅拌叶12上,原料中的颗粒物接触到旋转的搅拌叶12上的小孔121时受到较大的剪切力,从而被小孔121快速搅碎,以此提高原料搅拌的均匀度。搅拌叶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料板122,第二刮料板122截面为长方形,其长度方向与搅拌叶12的长度方向垂直,并与三个搅拌叶12均固定连接,以此提高第二刮料板122的稳固性;第二刮料板122远离搅拌叶12的一端与机体1内壁相抵触,且该刮料端端部截面为三角形,以提高刮料效率。
参照图3,搅拌轴4、内杆6以及机体1上设置有支撑组件13,支撑组件13包括环形块131、通口132、环形槽133以及圆形板134。通口132截面为圆形,开设于机体1的顶部,通口132的直径与搅拌轴4的直径相同,便于搅拌轴4顶端延伸至机体1的外部。环形槽133截面为圆环形,开设于通口132的内壁上,并环绕通口132内壁一圈。环形块131截面为圆环形,固定环绕在搅拌轴4的周侧,并与环形槽133转动连接。环形槽133和环形块131的设置在不影响搅拌轴4转动的情况下,为搅拌轴4提供了支撑,避免搅拌轴4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而下移,从而避免对原料的搅拌效果产生影响。圆形板134截面为圆形,与搅拌轴4顶部相接触,且位于搅拌轴4顶部的上方,圆形板134的直径大于搅拌轴4的直径,圆形板134一方面用于封堵搅拌轴4顶端开口处的缝隙,防止搅拌轴4内部积灰;另一方面对内杆6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内杆6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而下移。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要对机体1内壁粘结的原料进行清洁时,先手持把手61将内杆6提起,使方形块91与第一方形槽92脱离,将内杆6向靠近第一搅拌框7的方向推送,与内杆6固定连接的连接杆82将第一刮料板81沿过板口72推送至与机体1内壁相抵触的位置,松开内杆6使其受重力作用而下移,以此使方形块91与第二方形槽93卡接配合,以此为第一刮料板81固位,启动驱动电机5,使其带动搅拌轴4旋转,从而带动第一刮料板81旋转,以此将机体1内壁上的原料刮除干净。上述方案有效避免了粘壁原料对搅拌机受热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搅拌机的搅拌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包括机体(1)、位于机体(1)顶部的进料口(2)、位于机体(1)底部的出料口(3)、位于机体(1)内部且顶部开口的中空搅拌轴(4)、驱动搅拌轴(4)转动的驱动电机(5)以及固定在搅拌轴(4)一侧的搅拌框(7),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内部滑移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机体(1)外部的中空内杆(6),所述搅拌框(7)内部开设有空腔(71),所述空腔(71)内设置有清洁组件(8),所述清洁组件(8)包括用于刮除原料的第一刮料板(81)以及固定在第一刮料板(81)靠近搅拌轴(4)的一侧且与所述内杆(6)固定连接的连接杆(82),所述搅拌框(7)远离所述搅拌轴(4)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刮料板(81)滑移的过板口(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2)与所述搅拌框(7)之间设置有卡扣组件(9),所述卡扣组件(9)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杆(82)底部的方形块(91)以及开设在所述搅拌框(7)内壁上的与所述方形块(91)卡接配合的第一方形槽(92)和第二方形槽(9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框(7)上设置有密封组件(11),所述密封组件(11)包括开设在所述过板口(72)内壁上的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多个一端与第一凹槽(111)以及第二凹槽(112)固定连接的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13)以及与弹簧(113)另一端固定连接的位于第一凹槽(111)内的第一抵板(114)和位于第二凹槽(112)内的第二抵板(115),所述第一抵板(114)以及所述第二抵板(115)分别与所述第一刮料板(81)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设置有传动组件(10),所述传动组件(10)包括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5)的驱动轴上的主动齿轮(101)以及固定在所述搅拌轴(4)上与所述主动齿轮(101)啮合的从动齿轮(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内杆(6)以及机体(1)上设置有支撑组件(13),所述支撑组件(13)包括开设在机体(1)顶部便于搅拌轴(4)延伸至机体(1)外部的通口(132)、开设在通口(132)内壁上的环形槽(133)以及固定在搅拌轴(4)周侧并与环形槽(133)卡接配合的环形块(1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3)还包括与内杆(6)固定连接并位于搅拌轴(4)上方且与搅拌轴(4)顶部相接触的圆形板(1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远离所述搅拌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所述搅拌框(7)位于同一平面的搅拌叶(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12)上阵列分布有多个小孔(1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清洁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搅拌叶(12)端部固定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搅拌叶(12)长度方向垂直并与所述机体(1)内壁相抵触的第二刮料板(1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29613.9U CN209155683U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一种自清洁搅拌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29613.9U CN209155683U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一种自清洁搅拌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55683U true CN209155683U (zh) | 2019-07-26 |
Family
ID=67335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29613.9U Active CN209155683U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一种自清洁搅拌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55683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21888A (zh) * | 2020-07-30 | 2020-10-27 | 陶伟 | 一种具有良好清洁能力的自动化肥水混合装置 |
CN112973523A (zh) * | 2021-02-26 | 2021-06-18 | 安徽虹达道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搅拌机及改性高强度透水沥青的制备工艺 |
CN113214662A (zh) * | 2021-05-11 | 2021-08-06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沥青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CN113695476A (zh) * | 2021-08-31 | 2021-11-26 | 武汉百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冲床的废料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2018
- 2018-10-23 CN CN201821729613.9U patent/CN2091556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21888A (zh) * | 2020-07-30 | 2020-10-27 | 陶伟 | 一种具有良好清洁能力的自动化肥水混合装置 |
CN112973523A (zh) * | 2021-02-26 | 2021-06-18 | 安徽虹达道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搅拌机及改性高强度透水沥青的制备工艺 |
CN113214662A (zh) * | 2021-05-11 | 2021-08-06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沥青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
CN113695476A (zh) * | 2021-08-31 | 2021-11-26 | 武汉百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冲床的废料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155683U (zh) | 一种自清洁搅拌机 | |
CN206661099U (zh) | 一种液体高效搅拌装置 | |
CN209188661U (zh) | 一种快速均匀搅拌的涂料搅拌机 | |
CN109569364A (zh) | 一种化工原料搅拌机 | |
CN210058009U (zh) | 一种环保胶粘剂生产用搅拌装置 | |
CN207507368U (zh) | 一种立式干粉混合机 | |
CN108789824A (zh) | 便于清理与搅拌的砂浆搅拌装置 | |
CN211891524U (zh) | 一种便于清洁的高效率塑料搅拌机 | |
CN209752701U (zh) | 一种钢结构防火涂料生产用搅拌桶 | |
CN209794191U (zh) | 一种易清洁的高效搅拌机 | |
CN208526374U (zh) | 一种无纺布加工混料装置 | |
CN211514202U (zh) | 一种新型搅拌机 | |
CN211329064U (zh) | 一种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 | |
CN209323308U (zh) | 一种沥青搅拌机 | |
CN210206529U (zh) | 一种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合装置 | |
CN207856709U (zh) | 一种新型双轴搅拌机 | |
CN207915751U (zh) | 一种墙体材料的均匀搅拌装置 | |
CN215782976U (zh) | 一种颗粒状物料的搅拌混合机 | |
CN207591754U (zh) | 一种混合型功能性益生菌干粉混合机 | |
CN109453682A (zh) | 一种植筋胶卧式搅拌机 | |
CN222266891U (zh) | 一种清洗剂生产混料设备 | |
CN222196684U (zh) | 一种方便上料的搅拌机 | |
CN213471775U (zh) | 一种改性塑料粒子生产搅拌装置 | |
CN221717370U (zh) | 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搅拌机 | |
CN220075080U (zh) | 一种混凝土配料机卸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