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15352U - 轴流风扇 - Google Patents

轴流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15352U
CN209115352U CN201821776138.0U CN201821776138U CN209115352U CN 209115352 U CN209115352 U CN 209115352U CN 201821776138 U CN201821776138 U CN 201821776138U CN 209115352 U CN209115352 U CN 209115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area
rib
impeller
aerofoil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61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田亮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15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15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9/00Axial-flow pumps
    • F04D19/002Axial flow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04D29/38Blades
    • F04D29/384Blades characterised by for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2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流风扇。轴流风扇具有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而旋转的叶轮、马达以及机壳,马达具有定子和转子,叶轮具有在被固定于转子的叶轮杯的径向外表面排列的多个叶片,机壳具有:马达基座部,其在马达的下侧支承定子;筒部,其配置于叶轮的径向外侧;第一肋,其在叶片的下侧连接马达基座部与筒部;以及第二肋,其与第一肋连接,并呈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叶片的下缘具有呈朝向下方的凸形状的叶片第一区域,第二肋的径向内端配置于比叶片第一区域的下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轴流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流风扇。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5-76590号公报中记载有作为现有的轴流风扇的散热风扇。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5-76590号公报所公开的散热风扇具有框体和风扇叶轮。在框体的排风口设置有环状的气流导引环和呈放射状配置的肋。由此,能够区分排风口的气流,并增加风压,或者降低噪音,或者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
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5-76590号公报所记载的散热风扇在风扇叶轮的结构与气流导引环的配置上未考虑相对关系性。由此,存在有可能无法提高送风特性以及噪音特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送风特性以及噪音特性的轴流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中的轴流风扇具有:叶轮,其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马达,其使所述叶轮旋转;以及机壳,其配置于比所述叶轮以及所述马达靠外侧的位置处。所述马达具有:定子;以及转子,其相对于所述定子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所述叶轮具有:叶轮杯,其固定于所述转子;以及多个叶片,其在所述叶轮杯的径向外表面沿周向排列。所述机壳具有:马达基座部,其配置于所述马达的下侧,支承所述定子;筒部,其配置于所述叶轮的径向外侧,并沿轴向延伸;第一肋,其配置于所述叶片的下侧,并连接所述马达基座部与所述筒部;以及第二肋,其与所述第一肋连接,并呈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所述叶片的下缘具有呈朝向下方的凸形状的叶片第一区域,所述第二肋的径向内端配置于比所述叶片第一区域的下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第一区域随着远离所述中心轴线而向轴向弯曲。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肋的径向内端沿轴向延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的下缘具有叶片第二区域,所述叶片第二区域配置于比所述叶片第一区域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并在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所述第二肋的径向内端配置于比所述叶片第二区域的径向内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的下缘具有叶片第二区域,所述叶片第二区域与所述叶片第一区域的径向外端连接,并在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所述第二肋的径向内端的径向位置和所述叶片第一区域与所述叶片第二区域的连接点的径向位置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第二区域随着远离所述中心轴线而向上侧倾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肋的径向外表面的轴向高度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变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的下缘随着远离所述中心轴线而向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前方侧弯曲。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肋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向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后方侧弯曲。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叶轮杯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中的轴流风扇,能够提高送风特性以及噪音特性。
有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的一例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的从下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的变形例的局部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将轴流风扇的中心轴线所延伸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轴流风扇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并与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简称为“径向”,将沿以轴流风扇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简称为“周向”。并且,在本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以轴向为上下方向,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作为轴流风扇的上下方向,对各部分的形状以及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轴流风扇的“上侧”是“吸气侧”,“下侧”是“排气侧”。另外,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轴流风扇在使用时的方向以及位置关系。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与轴向平行的截面称作“纵截面”。并且,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平行”并非表示严格意义上的平行,包含大致平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的从上侧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的从下侧观察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的仰视图。
轴流风扇1具有马达2、叶轮3以及机壳4。
马达2配置于机壳4的径向内侧。马达2被机壳4的后述的马达基座部41支承。马达2使叶轮3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C1旋转。马达2具有定子23和转子24。更详细地说,马达2具有轴承21、轴22、定子23、转子24以及电路板25。
轴承21被保持于马达基座部41的圆筒状的轴承保持部412的内侧。轴承21由套筒轴承构成。另外,轴承21也可以由上下配置的一对球轴承构成。
轴22沿中心轴线C1配置。轴22是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构成并沿上下延伸的柱状的部件。轴22被轴承21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C1旋转。
定子23固定于马达基座部41的轴承保持部412的外周面。定子23具有定子铁芯231、绝缘件232以及线圈233。
定子铁芯231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硅钢板等电磁钢板而构成。绝缘件232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构成。绝缘件232包围定子铁芯231的外表面而设置。线圈233由隔着绝缘件232卷绕于定子铁芯231的周围的导线构成。
转子24配置于定子23的上侧以及径向外侧。转子24相对于定子23绕中心轴线C1旋转。转子24具有转子轭241和磁铁242。
转子轭241是由磁性体构成并在上侧具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转子轭241固定于轴22。磁铁242呈圆筒状,并固定于转子轭241的内周面。磁铁242配置于定子23的径向外侧。在磁铁242的内周侧的磁极面上沿周向交替排列有N极和S极。
电路板25配置于定子23的下侧。在电路板25电连接有线圈233的引出线。在电路板25安装有用于对线圈233供给驱动电流的电子电路。
叶轮3配置于机壳4的径向内侧且马达2的上侧以及径向外侧。叶轮3由树脂构成。叶轮3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C1旋转。马达2使叶轮3旋转。即,由马达2使叶轮3绕中心轴线C1旋转。叶轮3具有叶轮杯31和多个叶片32。
叶轮杯31固定于转子24。叶轮杯31是在上侧具有盖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在叶轮杯31的内侧固定有转子轭241。多个叶片32在叶轮杯31的径向外表面上沿周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叶片32以周向等间隔排列。在后面对叶轮3的详细结构进行叙述。
机壳4配置于比马达2以及叶轮3靠外侧的位置处。机壳4具有马达基座部41、筒部42、第一肋43以及第二肋44。
马达基座部41配置于马达2的下侧。马达基座部41具有基部411和轴承保持部412。基部411配置于定子23的下侧,并呈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沿径向扩展的圆板状。轴承保持部412从基部411的上表面朝向上侧突出。轴承保持部412呈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圆筒状。在轴承保持部412的内侧收纳并保持轴承21。在轴承保持部412的径向外表面固定有定子23。由此,马达基座部41支承定子23。
筒部42配置于叶轮3的径向外侧。筒部42沿轴向延伸。筒部42呈圆筒状。在筒部42的上端配置有作为圆形状的开口部的吸气口421。在筒部42的下端配置有作为圆形状的开口部的排气口422。
第一肋43以及第二肋44配置于叶片32的下侧,并与排气口422相邻。第一肋43连接马达基座部41与筒部42。即,第一肋43配置于叶片32的下侧,并连接马达基座部41与筒部42。第二肋44与第一肋43连接,并呈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在后面对机壳4的详细结构进行叙述。
在上述结构的轴流风扇1中,在对定子23的线圈233供给驱动电流时,在定子铁芯231中产生径向的磁通。通过定子23的磁通产生的磁场和由磁铁242产生的磁场发挥作用,在转子24的周向上产生扭矩。转子24以及叶轮3利用该扭矩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旋转。如在图4中作为旋转方向R1所示,从下侧观察轴流风扇1时,叶轮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叶轮3旋转时,通过多个叶片32产生气流。即,在轴流风扇1中,能够产生以上侧为吸气侧并以下侧为排气侧的气流来进行送风。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1的局部纵剖视图。另外,在图5中未图示的中心轴线C1位于图5的左侧。即,图5的左侧是轴流风扇1的径向内侧,图5的右侧是轴流风扇1的径向外侧。
叶轮3的叶片32从叶轮杯31的径向外表面朝向远离中心轴线C1的方向延伸。叶片32的径向外端靠近机壳4的筒部42的径向内表面。
叶片32的下缘321具有叶片第一区域322和叶片第二区域323。叶片第一区域322以及叶片第二区域323在远离中心轴线C1的方向上排列设置。叶片第一区域322设置于比叶片第二区域323靠近中心轴线C1的一侧。即,叶片第一区域322与叶轮杯31相邻设置。叶片第二区域323设置于比叶片第一区域322远离中心轴线C1的一侧。
叶片第一区域322的径向内端3221与叶轮杯31的径向外表面连接。叶片第一区域322的径向外端3222与叶片第二区域323的径向内端3231连接。即,叶片第一区域322的径向外端3222与叶片第二区域323的径向内端3231在连接点324处连接。叶片第一区域322的下端3223位于比叶片第一区域322的径向内端3221以及径向外端3222靠下侧的位置处。即,叶片第一区域322呈朝向下方的凸形状。即,叶片32的下缘321具有呈朝向下方的凸形状的叶片第一区域322。
机壳4的第一肋43以及第二肋44在轴向上配置于叶片32的下缘321与排气口422之间。第一肋43的高度以及第二肋44的高度在轴向上与叶片32重合的区域比叶片32的下缘321低。即,在轴向上,在第一肋43以及第二肋44与叶片32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
第二肋44配置于比叶片第一区域322的下端3223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具体地说,第二肋44的径向内端441配置于比叶片第一区域322的下端3223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
如上述结构,若将静叶片第一区域322设为朝向下方的凸形状,并且将第二肋44的径向内端441配置于比叶片第一区域322的下端3223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则叶轮3的结构与第二肋44的配置之间的相对关系性变得适宜。即,能够提高机壳4的刚性,并且能够抑制第二肋44阻碍从叶片第一区域322向下侧排出的气流。由此,通过轴流风扇1的驱动而产生的风量增多,降低噪音。因而,能够提高轴流风扇1的送风特性以及噪音特性。
并且,叶片第一区域322随着远离中心轴线C1而向轴向弯曲。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叶片第一区域322设成适宜的结构。因而,能够提高轴流风扇1的送风特性以及噪音特性。
并且,第二肋44的径向内端441沿轴向延伸。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通过叶片第一区域322产生的气流向下方向引导。因而,能够提高送风特性。另外,具体地说,第二肋44的径向内端441呈沿轴向平行地延伸的圆筒状。
叶片32的下缘321具有叶片第二区域323。叶片第二区域323配置于比叶片第一区域322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叶片第二区域323在远离中心轴线C1的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具体地说,从径向观察时,叶片第二区域323从径向内端3231呈直线状延伸至径向外端3232。而且,第二肋44的径向内端441配置于比叶片第二区域323的径向内端3231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根据该结构,叶片第二区域323的结构与第二肋44的配置之间的相对关系性变得适宜。即,能够抑制第二肋44阻碍从叶片第二区域323向下侧排出的气流。由此,能够提高通过叶片第二区域323产生的气流的送风特性以及噪音特性。
并且,叶片第二区域323随着远离中心轴线C1而向上侧倾斜。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叶片第二区域323设成适宜的结构,能够提高送风特性以及噪音特性。尤其是,由于气流通过叶片第二区域323的倾斜而随着远离中心轴线C1向下方向流动,因此能够抑制第二肋44阻碍从叶片第二区域323向下侧排出的气流。
并且,第二肋44的径向外表面442的轴向高度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变低。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通过叶片第二区域323产生的气流向径向外侧且下方向引导。由此,能够提高送风特性。另外,具体地说,第二肋44的径向外表面442可以具有曲面,也可以具有平面。
如图4所示,叶片32的下缘321随着远离中心轴线C1而向叶轮3的旋转方向R1前方侧弯曲。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叶轮3的叶片32整体设成适宜的结构。即,由于能够通过叶片32向下方排出更多的气流,因此能够提高送风特性以及噪音特性。
而且,第一肋43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向叶轮3的旋转方向R1后方侧弯曲。根据该结构,能够将通过叶轮3的旋转而产生的朝向径向外侧的气流矫正为朝向下方的气流。由此,能够提高轴流风扇1的送风特性。并且,在叶轮3旋转时,由于叶片32的下缘321整体并不同时横切第一肋43的上侧,因此能够抑制噪音。另外,第一肋43具有例如周向长度随着朝向下侧而变长的纵截面形状。
如图5所示,叶片32的下端与叶片第一区域322的下端3223位于同一点。而且,叶片32的下端3223位于比叶轮杯31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处。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轴流风扇1的小型化以及降低成本。即,能够维持叶片32的大小,并且能够缩短叶轮杯31的轴向长度。因而,能够使叶轮杯31小型化,能够抑制叶轮3的成型所需的材料的使用量。
另外,叶片32的下缘321的叶片第一区域322与叶片第二区域323也可以不直接连接。即,也可以在叶片第一区域322与叶片第二区域323之间配置有未图示的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等其他区域。在该结构中,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提高轴流风扇1的送风特性以及噪音特性。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流风扇1的变形例的局部纵剖视图。另外,在图6中未图示的中心轴线C1位于图6的左侧。即,图6的左侧是轴流风扇1的径向内侧,图6的右侧是轴流风扇1的径向外侧。
叶轮3的叶片32的下缘321具有叶片第一区域322和叶片第二区域323。叶片第二区域323与叶片第一区域322的径向外端3222连接。具体地说,叶片第一区域322与叶片第二区域323并未在彼此之间设置有其他区域,而是直接连接。叶片第二区域323在远离中心轴线C1的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即,叶片32的下缘321具有叶片第二区域323,该叶片第二区域323与叶片第一区域322的径向外端连接,并在远离中心轴线C1的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而且,第二肋44的径向内端441的径向位置和叶片第一区域322与叶片第二区域323的连接点324的径向位置相同。
根据该结构,叶片第二区域323的结构与第二肋44的配置之间的相对关系性变得适宜。即,能够抑制第二肋44阻碍从叶片第二区域323向下侧排出的气流。由此,能够提高通过叶片第二区域323产生的气流的送风特性以及噪音特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够适宜地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例如能够利用于轴流风扇。

Claims (10)

1.一种轴流风扇,其具有:
叶轮,其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
马达,其使所述叶轮旋转;以及
机壳,其配置于比所述叶轮以及所述马达靠外侧的位置处,
所述马达具有:
定子;以及
转子,其相对于所述定子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
所述叶轮具有:
叶轮杯,其固定于所述转子;以及
多个叶片,其在所述叶轮杯的径向外表面上沿周向排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具有:
马达基座部,其配置于所述马达的下侧,支承所述定子;
筒部,其配置于所述叶轮的径向外侧,并沿轴向延伸;
第一肋,其配置于所述叶片的下侧,并连接所述马达基座部与所述筒部;以及
第二肋,其与所述第一肋连接,并呈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
所述叶片的下缘具有呈朝向下方的凸形状的叶片第一区域,
所述第二肋的径向内端配置于比所述叶片第一区域的下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第一区域随着远离所述中心轴线而向轴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肋的径向内端沿轴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下缘具有叶片第二区域,所述叶片第二区域配置于比所述叶片第一区域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并在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
所述第二肋的径向内端配置于比所述叶片第二区域的径向内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下缘具有叶片第二区域,所述叶片第二区域与所述叶片第一区域的径向外端连接,并在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
所述第二肋的径向内端的径向位置和所述叶片第一区域与所述叶片第二区域的连接点的径向位置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第二区域随着远离所述中心轴线而向上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肋的径向外表面的轴向高度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变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下缘随着远离所述中心轴线而向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前方侧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肋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向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后方侧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下端位于比所述叶轮杯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处。
CN201821776138.0U 2017-11-16 2018-10-30 轴流风扇 Active CN20911535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0644A JP6988397B2 (ja) 2017-11-16 2017-11-16 軸流ファン
JP2017-220644 2017-11-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15352U true CN209115352U (zh) 2019-07-16

Family

ID=66431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6138.0U Active CN209115352U (zh) 2017-11-16 2018-10-30 轴流风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80196B2 (zh)
JP (1) JP6988397B2 (zh)
CN (1) CN2091153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13772B2 (en) 2021-04-26 2023-08-01 Champ Tech Optical (Foshan) Corporation Fan frame with improved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and heat dissipation fan hav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44387S1 (en) * 2019-03-26 2022-02-22 Ebm-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Kg Ventilating fan
DE112020004585T5 (de) * 2019-09-27 2022-06-23 Denso Corporation Gebläse
USD938009S1 (en) 2019-12-10 2021-12-07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hub
USD938011S1 (en) 2019-12-10 2021-12-07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blade
USD938010S1 (en) 2019-12-10 2021-12-07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hub
US11371517B2 (en) * 2019-12-10 2022-06-28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Hub inlet surface for an electric motor assembly
US11859634B2 (en) 2019-12-10 2024-01-02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hub configuration for an electric motor assembly
USD952830S1 (en) * 2019-12-10 2022-05-24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shroud
US11555508B2 (en) 2019-12-10 2023-01-17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Fan shroud for an electric moto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7349Y2 (ja) * 1979-07-10 1983-06-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などのファンガ−ド
JPH05202893A (ja) * 1992-01-30 1993-08-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風装置
JP3856973B2 (ja) 1999-02-02 2006-12-1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ファン装置
US7021895B2 (en) * 2002-11-13 2006-04-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an module with integrated diffuser
TWM240488U (en) * 2003-07-02 2004-08-11 Datech Technology Co Ltd Fan with guiding rib in vent
JP3974886B2 (ja) 2003-09-03 2007-09-12 建準電機工業股▲分▼有限公司 放熱ファンの風排出口の気流導引構造
TWM243573U (en) * 2003-09-19 2004-09-11 Sunonwealth Electr Mach Ind Co Airflow guiding structure for a heat dissipating fan
TWI273879B (en) * 2004-11-05 2007-0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and frame thereof
TWI288210B (en) * 2004-08-18 2007-10-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dissipating fan and its housing
TWI305486B (en) * 2004-08-27 2009-01-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dissipating fan and its housing
TWI282392B (en) * 2005-08-04 2007-06-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Passive fan assembly
JP4664196B2 (ja) * 2005-11-30 2011-04-06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軸流送風機
JP2008128008A (ja) * 2006-11-16 2008-06-05 Nippon Densan Corp ファン装置
US20100247344A1 (en) * 2006-12-18 2010-09-30 Sheng-An Yang Heat dissipating fan
CN101571147B (zh) * 2008-04-28 2012-07-25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风扇
JP5834342B2 (ja) * 2011-12-12 2015-12-1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ファン
CN103696987B (zh) * 2012-09-27 2016-05-11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及其增压扇叶组
JP2014128908A (ja) * 2012-12-28 2014-07-10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ガラス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EP2960525B1 (en) 2013-02-22 2022-10-19 Hitachi-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ropeller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equipped with same
JP6608782B2 (ja) * 2016-08-26 2019-11-20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軸流ファン用羽根車及び軸流ファ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13772B2 (en) 2021-04-26 2023-08-01 Champ Tech Optical (Foshan) Corporation Fan frame with improved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and heat dissipation fan having the same
TWI833081B (zh) * 2021-04-26 2024-02-21 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扇框及風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88397B2 (ja) 2022-01-05
JP2019090382A (ja) 2019-06-13
US20190145429A1 (en) 2019-05-16
US11480196B2 (en)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15352U (zh) 轴流风扇
CN103532299B (zh) 离心风扇
CN107614891B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208707413U (zh) 马达、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JP5747632B2 (ja) 遠心ファン
CN103307023B (zh) 离心风扇
CN107532614A (zh) 离心送风机以及吸尘器
CN109286260A (zh) 马达、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108350899A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108626147A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US7997862B2 (en) Cooling fan
US20190277309A1 (en) Centrifugal fan
JP2012007548A (ja) 遠心ファン
CN109314410B (zh) 电动鼓风机
CN108626145A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109276183A (zh) 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US20200217330A1 (en) Blower and vacuum cleaner
US20120251321A1 (en) Impeller and centrifugal fan
CN110630533A (zh) 轴流风扇
CN109253110A (zh) 叶轮、送风装置以及吸尘器
CN205081606U (zh) 马达以及离心送风机
CN109842231A (zh) 马达以及送风装置
EP3327294A1 (en) Blower device and cleaner
CN109578300A (zh) 离心风扇
CN109314411B (zh) 电动鼓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