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5918U - 电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5918U
CN208835918U CN201821446701.8U CN201821446701U CN208835918U CN 208835918 U CN208835918 U CN 208835918U CN 201821446701 U CN201821446701 U CN 201821446701U CN 208835918 U CN208835918 U CN 208835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ide wall
electric machine
lead screw
driv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467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佳骏
周勇
朱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467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5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5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5918U/zh
Priority to US16/554,346 priority patent/US1105400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3Grease lubrication; Drop-feed lubrication
    • F16H57/0464Grease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98Worm g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025/2031Actuator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025/2062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actuator
    • F16H2025/2084Perpendicular arrangement of drive motor to screw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025/2062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actuator
    • F16H2025/209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actuator using worm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于驱动对象进行直线运动的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丝杠;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电机的旋转传递到所述丝杠;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限定壳体内腔的壳体外壁和限定用于容纳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腔的隔板,所述传动腔在所述壳体内腔的内部,所述隔板包括位于传动腔两侧的第一突出侧壁和第二突出侧壁,所述传动腔对于容纳于其中的、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润滑剂是密封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装置能够防止电机装置中的零件的损坏和减小零件的磨损。

Description

电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对象进行直线运动的电机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装置,特别是用于驱动对象进行直线运动的电机装置,可以用于家具产品中。例如,电机装置可以搭载在智能床和智能沙发上。电机装置给智能床和智能沙发增加了更加人性化和舒适化的功能。对于作为休息载体的智能床和智能沙发床来说,休息环境的安静与否对人们的休息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电机行业中的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电机装置的运行噪声问题,所以电机装置运行时的噪声大小是衡量产品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电机装置运行时的噪声主要包括电机运行噪声、传动装置的噪声、壳体与内部部件的噪声等。其中,传动装置的噪声相比于其他噪声效果最为明显,因此抑制传动装置的噪声是控制电机装置运行噪声最主要的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装置,其能够防止电机装置中的零件的损坏和减小零件的磨损,进而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抑制传动装置中的零件配合产生的噪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驱动对象进行直线运动的电机装置,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丝杠;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电机的旋转传递到所述丝杠;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限定壳体内腔的壳体外壁和限定用于容纳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腔的隔板,所述传动腔在所述壳体内腔的内部,所述隔板包括位于传动腔两侧的第一突出侧壁和第二突出侧壁,所述传动腔对于容纳于其中的、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润滑剂是密封的。
所述传动腔被良好的密封,使得所述传动腔中的润滑剂不会泄漏,从而保证传动腔中的传动机构的良好运行,防止其损坏并减小其磨损,从而提高各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噪声。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在平行于所述丝杠的轴向方向的方向上密封地接合以形成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半壳体的围绕所述传动腔处的接合面上具有第一密封结构,在所述第二半壳体的围绕所述传动腔处的接合面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配合的第二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结构有助于传动腔的良好密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为垂直于接合面突出以形成凸字形截面并且围绕所述传动腔延伸的加强筋,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为垂直于接合面凹入以形成凹字形截面并且围绕所述传动腔延伸的凹槽,并且所述加强筋插入所述凹槽。
上述密封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能够提供良好的密封。此外,上述密封结构还便于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之间的接合。
优选地,所述电机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传动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靠近所述传动腔的内侧端面邻近所述第一突出侧壁,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的靠近所述传动腔的内侧端面邻近所述第二突出侧壁。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支撑所述丝杠,并分别邻近所述第一突出壁和所述第二突出壁以密封所述传动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突出侧壁和第四突出侧壁,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远离所述传动腔的外侧端面邻近所述第三突出侧壁,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的远离所述传动腔的外侧端面邻近所述第四突出侧壁。
所述第一轴承可以通过第一突出侧壁和第三突出侧壁向壳体传递力,所述第二轴承可以通过第二突出侧壁和第四突出侧壁向壳体传递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规格相同。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共同承载轴向拉力和轴向压力,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需承载力近似,其规格相同有利于提高壳体内腔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突出侧壁和所述第四突出侧壁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突出以形成第三中间通孔和第四中间通孔,所述第三中间通孔的半径值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外半径值和外圈内半径值之间,并且更接近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外半径值,所述第四中间通孔的直径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外半径值和外圈内半径值之间,并且更接近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外半径值。
所述第三突出侧壁和所述第四突出侧壁被设计成尽可能地接近相应轴承的内圈,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限制相应轴承中的部件(例如,滚珠) 的移位,降低突然冲击造成的轴承损伤,进而降低由于轴承损伤所产生的噪声。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为带防尘盖类型的轴承。
防尘盖有利于传动腔更好地密封。此外,第三突出侧壁和第四突出侧壁分别可以通过防尘盖限制相应轴承中的部件(滚珠)的移位,降低突然冲击造成的轴承损伤,进而降低由于轴承损伤所产生的噪声。
优选地,所述第一突出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突出侧壁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二突出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第四突出侧壁的厚度。
第一突出侧壁和第二突出侧壁的厚度较小有利于提高壳体内腔的空间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突出侧壁之间的间隙值为第一间隙值,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突出侧壁之间的间隙值为第二间隙值,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外侧端面与所述第三突出侧壁之间的间隙值为第三间隙值,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外侧端面与所述第四突出侧壁之间的间隙值为第四间隙值,所述第一间隙值小于所述第四间隙值,所述第二间隙值小于所述第三间隙值。
因此,当电机装置承载轴向拉力或轴向压力的情况下,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更易于在较小的轴向力下就共同承载该轴向力。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轮同轴地固定到所述丝杠,所述第一突出侧壁和所述第二突出侧壁向所述壳体的的内部突出以形成第一中间通孔和第二中间通孔,所述齿轮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中间通孔和所述第二中间通孔以抵靠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一中间通孔的半径值在所述齿轮的对应圆柱部分的外半径值和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内半径值之间,并且更接近所述齿轮的对应圆柱部分的外半径值,所述第二中间通孔的半径值在所述齿轮的另一对应圆柱部分的外板径值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内半径值之间,并且更接近所述齿轮的另一对应圆柱部分的外半径值。
所述第一突出侧壁和所述第二突出侧壁被设计成尽可能地接近所述齿轮的对应圆柱部分,从而尽可能地接近相应轴承的内圈,可以降低突然冲击造成的轴承损伤,进而降低由于轴承损伤所产生的噪声。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的外侧端面抵靠所述丝杠的肩部,所述电机装置还包括轴承紧固螺钉,所述轴承紧固螺钉轴向地旋入所述丝杠的末端的端面,所述轴承紧固螺钉的头部的端面轴向压紧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第一轴承的厚度、所述齿轮的厚度、所述第二轴承的厚度的和不小于所述肩部与所述丝杠末端之间的距离。
因此,可以保证轴承紧固螺钉的头部的端面能够轴向压紧第二轴承的内圈,进而保证电机装置的装配精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丝杠的支撑端部并支撑所述丝杠,所述电机装置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安装到所述丝杠的与所述支撑端部相对的螺纹部,用于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输出为螺母的直线运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和齿轮,所述蜗杆接收电机的动力以旋转,所述齿轮同轴地固定到所述丝杠并且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齿轮从所述蜗杆接收动力以驱动所述丝杠与其共同旋转。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脂润滑剂。
脂润滑剂粘度大,不易泄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脂润滑剂为极压锂基油脂。
优选地,所述传动腔邻近所述壳体内腔的边缘,所述隔板和所述壳体外壁的一部分共同限定所述传动腔,这有助于有效利用空间、减小整机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外部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另一纵向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半壳体的正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7是图6中圆圈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部分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兼容。
应当理解的是,单数形式“一”、和“该”包含复数的指代,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其他规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表述“包含”和/或“可以包含”意在表示相对应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而非意在限制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和/或元件的存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含”和/或“具有”意在表示申请文件中公开的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因此,术语“包含”和/或“具有”应当被理解为,存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额外的可能性。
尽管可能使用例如“第一”和“第二”的表述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但它们并未意于限定相对应的元件。例如,上述表述并未旨在限定相对应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上述表述用于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当元件被提到为“联接”或“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这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联接或耦合至其他元件,但应当理解的是,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可替代地,当元件被提到为“直接联接”或“直接耦合”另一元件时,应当理解的是,该两个元件之间不存在中间元件。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集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除非在其间存在语境、方案上的显著差异。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 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
因此,以下对结合附图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外部视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一纵向剖视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另一纵向剖视图。
如图1-4所示,电机装置包括电机1、丝杠6、与丝杠6配合的螺母7 和用于将电机1的转动传递到丝杠6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可以包括蜗杆2、斜齿轮3,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此外,电机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轴承紧固螺钉8以及容纳蜗杆2、斜齿轮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丝杠6、螺母7、轴承紧固螺钉8的壳体9。
如图1、4所示,壳体9包括壳体主体、第一圆管93、第一圆管盖95、第二圆管94、第二圆管盖96,其中壳体主体包括第一半壳体91和第二半壳体92。第一半壳体91和第二半壳体92在平行于所述丝杠6的轴向方向的接合面处接合。例如,第一半壳体91和第二半壳体92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彼此。图4为沿着第一半壳体91和第二半壳体92的接合面纵向剖切的电机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沿着垂直于该接合面的、经过丝杠6纵向轴线的平面剖切的电机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在这里,“纵向剖视图”是指沿平行于丝杠6的中心轴的平面截取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电机1设置在第一半壳体91的一侧,电机1的输出轴被加工成蜗杆齿型以形成蜗杆2,所述蜗杆2从第一半壳体91的电机轴通孔 973伸入传动腔97(图2中的斜阴影部分)以与传动腔97中的斜齿轮3啮合,以将电机1的输出轴的旋转转换为斜齿轮3的旋转。斜齿轮3也可以为蜗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使用斜齿轮3,以降低电机装置的成本。斜齿轮3和蜗杆2的旋转轴成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为直角。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的输出轴被加工成蜗杆齿型,也就是说,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2一体成型。或者,电机1的输出轴也可以与蜗杆2是分开的,蜗杆2固定到该输出轴。或者,电机1的输出轴可以经过其他的传动结构连接到蜗杆2。
斜齿轮3同轴地固定到丝杠6,并且斜齿轮3从蜗杆2接收动力以驱动丝杠6与其共同旋转。
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分开地设置在丝杠6的支撑端部,其中第二轴承5更靠近丝杠6的末端。斜齿轮3设置在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之间。轴承紧固螺钉8轴向地旋入丝杠6的该末端的端面,轴承紧固螺钉8 的头部的端面轴向地压紧第二轴承5的内圈,进而将第二轴承5、斜齿轮3、第一轴承4抵靠丝杠6的肩部轴向压紧。具体地,第一轴承4的内圈的外侧抵靠丝杠6的该肩部。第一轴承4的厚度L1、斜齿轮3的厚度L3、第二轴承5的厚度L2的和不小于该肩部与丝杠6末端端面之间的距离L4。这样,可以保证轴承紧固螺钉8的头部的端面能够轴向压紧第二轴承5的内圈,进而保证电机装置的装配精度。螺纹紧固胶可以被施加到紧固螺钉8 与丝杠6的螺纹接合处,以避免推拉力使紧固螺钉8松动。第一轴承4的厚度L1、斜齿轮3的厚度L3、第二轴承5的厚度L2的和不小于该肩部与丝杠6末端端面之间的距离L4包括第一轴承4的厚度L1、斜齿轮3的厚度L3、第二轴承5的厚度L2的尺寸链的和不小于该肩部与丝杠6末端端面之间的距离L4的考虑公差的最大值。
丝杠6的连接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和斜齿轮3的支撑端部具有恒定的外径。因此,不需要加工额外的肩部,使得丝杠6的加工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并且还能够提高第一轴承4、斜齿轮3、第二轴承5和丝杠6的同轴精度。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可以设置成具有相同的规格,即其属于相同的轴承类型并且具有相同的尺寸。为了使具有与丝杠6的外径不同的内径的斜齿轮3与丝杠6配合,斜齿轮3设置有固定到斜齿轮3的轴孔的内侧以减小斜齿轮3的内径的斜齿轮花键嵌件31,斜齿轮3经由该斜齿轮花键嵌件31同轴地固定到该丝杠6。
螺母7安装到丝杠6的与支撑端部相对的螺纹部,用于将丝杠6的旋转运动输出为螺母7的直线运动。具体地,螺母7的内螺纹与丝杠6的外螺纹啮合。在本实施例中,螺母7不能相对于壳体旋转但是可相对于壳体滑动。
第一圆管93和第二圆管94构成伸缩结构。第一圆管93和第二圆管94 均为长形的圆管形状。第二圆管94与第一圆管93套接,使得第二圆管94 可相对于第一圆管93滑动。具体地,第二圆管94套接于第一圆管93的内部。第一圆管93与壳体主体连接并从壳体主体伸出。第一圆管93内壁中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导向筋,该导向筋与螺母7配合使得螺母7不能相对于第一圆管93旋转。第二圆管94固定到螺母7,例如,通过设置第二圆管 94内部的紧固螺纹与螺母7的外螺纹。第二圆管盖96盖住第二圆管94的远离壳体主体的一侧的开口端,第一圆管盖95盖住第一圆管93的远离壳体主体的一侧的开口端,并且第一圆管盖95具有中间通孔,第二圆管94 从第一圆管93的外部朝向壳体主体延伸通过中间通孔以固定到螺母7。这样,第一圆管93、第一圆管盖95、第二圆管94、第二圆管盖96构成容纳丝杠6的螺纹部的大部分的丝杠容纳腔,该丝杠容纳腔在丝杠6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可变。优选地,第二圆管94与第一圆管盖95的中间通孔之间具有密封结构。
第二圆管94的远离壳体主体的一侧的端部可以设置有第一销孔910,外部对象通过该第一销孔910连接到电机装置,使得电机装置驱动外部对象进行直线运动。此外,壳体主体的远离第二圆管94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二销孔911,另一外部对象通过该第二销孔911连接到电机装置。第一销孔 910和第二销孔911的连线优选地经过丝杠6的轴线。上述外部对象和上述另一外部对象可以进行相对的直线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装置能够承载轴向压力,也能够承载轴向拉力。当电机装置受到轴向压力时,受力件大致依次为第二圆管94、螺母7、丝杠6、第一轴承4、斜齿轮3、第二轴承5,然后经由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将压力传递到壳体9。当电机装置受到轴向拉力时,受力件大致依次为第二圆管94、螺母7、丝杠6、轴承紧固螺钉8、第二轴承5、斜齿轮3、第一轴承4,然后经由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将压力传递到壳体9。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半壳体91的正视图。
参照图4-5,壳体主体包括限定壳体内腔的壳体外壁和限定用于容纳传动机构的传动腔97的隔板。所述传动腔97在所述壳体外壁的内部。隔板包括第一突出侧壁981、第二突出侧壁991、弧形壁,所述弧形比围绕在蜗杆2附近。在本示例中,传动腔邻近壳体内腔的边缘,第一突出侧壁981、第二突出侧壁991、弧形壁和壳体外壁的一部分共同限定传动腔。这样,有助于更有效地利用壳体内腔中的空间。此外,壳体还包括第三突出侧壁982 和第四突出侧壁992。
如图2-4所示,第一半壳体91与第二半壳体92沿平行于丝杠轴线的接合面接合以共同形成壳体主体。第一突出侧壁981和第三突出侧壁982 形成第一轴承容纳腔98的位置相对的两个侧壁,第二突出侧壁991和第四突出侧壁992形成第二轴承容纳腔99的位置相对的两个侧壁,该第一轴承容纳腔98用于容纳第一轴承4,该第二轴承容纳腔99用于容纳第二轴承5。第一轴承4的外圈的靠近斜齿轮3的内侧端面邻近该第一突出侧壁981,第一轴承4的外圈的远离斜齿轮3的外侧端面邻近第三突出侧壁982,第二轴承5的外圈的靠近斜齿轮3的内侧端面邻近第二突出侧壁991,第二轴承5 的外圈的远离斜齿轮3的外侧端面邻近第四突出侧壁99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壳体91和第二半壳体92的接合面经过丝杠6 的轴线,其第一半壳体91与第二半壳体92基本上对称设置。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半壳体91的体积可以大于第二半壳体92的体积,或者第一半壳体91的体积可以小于第二半壳体92的体积。
传动腔97用于容纳包括蜗杆2和斜齿轮3的传动机构。并且,传动腔 97中还填充有润滑剂,以对蜗杆2和斜齿轮3之间的啮合传动进行润滑。传动腔97对于容纳于其中的润滑剂是密封的。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横向剖视图。图7是图6中圆圈部分的放大视图。在这里,“横向剖视图”是指沿垂直于丝杠6 的中心轴的平面截取的剖视图。如图6、7所示,为了使传动腔97更好地密封,第一半壳体91和第二半壳体92在围绕传动腔97处通过凸起-凹入结构接合。在本示例中,第一半壳体91和第二半壳体92在围绕传动腔97处的第一突出侧壁981、第二突出侧壁991、弧形壁和壳体外壁的一部分处通过凸起-凹入结构接合。在第一半壳体91的围绕传动腔97处的接合面上设置有垂直于接合面突出以形成凸字形截面并且围绕传动腔97延伸的加强筋971,在第二半壳体92的围绕传动腔97处的接合面上具有垂直于接合面凹入以形成凹字形截面并且围绕传动腔97延伸的凹槽972,该加强筋971 插入该凹槽972中。这样,凸起-凹入结构接合可以实现良好的密封,并且结构简单,使得第一半壳体91和第二半壳体92之间的接合方便。
具体地,第一半壳体91的围绕传动腔97的部分包括第一突出侧壁981 的一部分和第二突出侧壁991的一部分,第二半壳体92的围绕传动腔97 的部分包括第一突出侧壁981的另一部分和第二突出侧壁991的另一部分。加强筋971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突出侧壁981的一部分的接合面上,加强筋971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突出侧壁991的一部分的接合面上。类似地,凹槽972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突出侧壁981的另一部分的接合面上,凹槽 972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突出侧壁991的另一部分的接合面上。此外,具体地,由于传动腔97具有供丝杠6和斜齿轮3穿过的轴向通孔,因此,加强筋971包括第一段加强筋和第二段加强筋,凹槽972包括第一段凹槽和第二段凹槽。
彼此配合的加强筋971和凹槽972可以增加壳体的整体抗变形强度。因此,壳体的变形被降低,从而降低由于蜗杆2和斜齿轮3的啮合不良导致的噪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电机轴通孔973处可以设置密封结构或密封元件,以实现密封。例如,可以利用电机端面或额外的盖体盖住该电机轴通孔973并压紧到电机轴通孔973周边的端面上,此外,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圈等元件。
此外,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可以选用带防尘密封盖类型的轴承,以实现更好地实现传动腔97的密封。
由于壳体内腔的内部的传动腔97被密封,因此,避免了传动腔97中的润滑剂的流失,传动腔97中润滑剂能够在长时间运行或长时间放置的情况下保持对蜗杆2和斜齿轮3的润滑。润滑剂优选地为脂润滑剂,更优选地为极压锂基油脂。极压锂基油脂粘度大,能够更好地被密封在传动腔97 中。进而,长时间保持的脂润滑剂可以提高零件的寿命、降低零件磨损,进而降低产品之间的啮合噪声。此外,传动腔97中可以注入足够的脂润滑剂,使得可以抑制零件制造、装配误差导致的噪声波动。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机装置的部分纵向剖视图。如图8所示,第一突出侧壁981、第三突出侧壁982与第一轴承 4的外圈之间分别存在间隙a和间隙c,第二突出侧壁991、第四突出侧壁 992与第二轴承5的外圈之间分别存在间隙b和间隙d。间隙a、间隙b、间隙c、间隙d分别的第一间隙值、第二间隙值、第三间隙值和第四间隙值可以为正的或者负的,其可以由装配公差造成。例如,对于过盈配合情况,间隙值可以为负的,对于间隙配合情况,间隙值可以为正的。图8仅示意性地示出间隙a、间隙b、间隙c、间隙d,其并不是按比例绘制。
第一突出侧壁981与第一轴承4的外圈之间的间隙a和第二突出侧壁 991与第二轴承5的外圈之间的间隙b被设置成使得传动腔97可以对于容纳于传动腔97中的润滑剂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9、斜齿轮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被定尺寸为使得间隙a的第一间隙值小于间隙d的第四间隙值,间隙b的第二间隙值小于间隙c的第三间隙值。进一步地,第一间隙值可以大致等于第二间隙值,第三间隙值可以大致等于第四间隙值。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之间的可用空间较小,所以第一突出侧壁981的厚度小于第三突出侧壁982的厚度,第二突出侧壁991的厚度小于第四突出侧壁992的厚度。各个突出侧壁的刚度和厚度成正例,因此,第一突出侧壁981相较于第三突出侧壁982更易变形,第二突出侧壁991的相较于第四突出侧壁992更易变形。
在电机装置被施加轴向压力的情况下,第一轴承4首先轴向压靠第一突出侧壁981,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大,第一突出侧壁981微观变形直到第二轴承5轴向开始压靠第四突出侧壁992。因此,第一轴承4首先压靠第一突出侧壁981承载较小的压力,随着压力的增大,第二轴承5在压靠刚度相对于第一突出侧壁981较大的第四突出侧壁992与第一轴承4共同承载较大的压力。这样,相较于第一间隙值大于第四间隙值的情况,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更易于在较小的轴向压力下就共同承载轴向压力。在第一间隙值大于第四间隙值的情况下,第二轴承5需要承载更大的力以使得第四突出侧壁变形才能与第一轴承4共同承载压力。
同理,在电机装置被施加轴向拉力的情况下,第二轴承5首先轴向压靠第二突出侧壁991,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大,第二突出侧壁991微观变形直到第一轴承4轴向开始压靠第三突出侧壁982。因此,第二轴承5首先压靠第二突出侧壁991承载较小的压力,随着压力的增大,第一轴承4再抵靠刚度相对于第二突出侧壁991较大的第三突出侧壁982和第二轴承5共同承载较大的拉力。这样,相较于第二间隙值大于第三间隙值的情况,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更易于在较小的轴向拉力下就共同承载轴向拉力。
如上所述,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具有相同的规格。
如上所述,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为主承载轴承,因此,对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的承载能力的要求可以基本相同,将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设计成具有相同的规格有利于提高轴承的综合承载效率和降低轴承的综合成本。
此外,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具有相同的规格,则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具有相同的内圈内径。如果第一轴承4的内圈内径小于第二轴承5 的内圈内径,则丝杠6的支撑端部的直径应对应于第一轴承4的内圈内径。第二轴承5需要配置有嵌入其内圈内侧的嵌件以安装到丝杠6的支撑端部。由于增加了诸如嵌件的零件,因此,装配尺寸误差增大,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的同轴度降低。如果第一轴承4的内圈内径大于第二轴承5的内圈内径,则丝杠6的支撑端部的直径可以对应于第二轴承5的内圈内径,使得第一轴承4需要配置有嵌件,或者丝杠6可以被设置有额外的肩部,使得加工成本增大、同轴度降低。因此,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具有相同的规格有利于提高装配精度和降低电机装置的成本。
如图3所示,第一突出侧壁981、第二突出侧壁991、第三突出侧壁 982和第四突出侧壁992分别在丝杠6的径向方向上向壳体主体的内部延伸以形成第一中间通孔、第二中间通孔、第三中间通孔和第四中间通孔,第一中间通孔、第二中间通孔、第三中间通孔和第四中间通孔与丝杠大致同轴。斜齿轮3分别轴向延伸通过第一中间通孔和第二中间通孔以抵靠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第一中间通孔的半径值h2在斜齿轮3的对应圆柱部分的外半径值和第一轴承4的外圈内半径值r2之间,并且更接近斜齿轮3 的对应圆柱部分的外半径值;第二中间通孔的半径值在斜齿轮3的另一对应圆柱部分的外半径值和第二轴承4的外圈内半径值之间,并且更接近斜齿轮3的另一对应圆柱部分的外半径值;第三中间通孔的半径值h1在第一轴承4的内圈外半径值r1和外圈内半径值r2之间,并且更接近内圈外半径值r1;第四中间通孔的半径值在第二轴承5的内圈外半径值和外圈内半径值之间,并且更接近内圈外半径值。因此,第一突出侧壁981、第二突出侧壁991、第三突出侧壁982和第四突出侧壁992被设计成尽可能地接近相应轴承的内圈。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这里以半径值进行限定,但是第一中间通孔和第二中间通孔不限于完全的圆形形状,其允许根据需要进行变形或者具有加工误差,只要使得在第一轴承的外圈邻近第一突出侧壁,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邻近第二突出侧壁的同时,所述第一突出侧壁和所述第二突出侧壁的突出程度相比于相应轴承的外圈更接近所述齿轮的对应圆柱部分即可。类似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三中间通孔和第四中间通孔不限于完全的圆形形状,其允许根据需要进行变形或者具有加工误差,只要使得在第一轴承的外圈邻近第三突出侧壁,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邻近第四突出侧壁的同时,所述第三突出侧壁和所述第四突出侧壁的突出程度相比于相应轴承的外圈更接近相应轴承的内圈即可。
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可以采用深沟球轴承并且具有防尘密封盖。由于第一突出侧壁981、第二突出侧壁991、第三突出侧壁982和第四突出侧壁992被设计成尽可能地接近相应轴承的内圈,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限制相应轴承中的滚珠的移位,降低突然冲击(例如,由于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意外跌落造成的冲击)造成的轴承损伤,进而降低由于轴承损伤所产生的噪声。具体地,深沟球轴承承载轴向载荷时,负载首先传递至轴承内圈,再经由滚珠传递至轴承外圈,最后传递到壳体。在此过程中,由于滚珠形成在滚道中,且内圈和外圈是相对刚性的,因此,滚珠位移一微观距离,使得负载经由滚珠从内圈传递到外圈。但是,当被施加冲击负载时,由于冲击负载对内圈、外圈和由内圈和外圈构成的滚道以及滚珠的损坏比稳定负载对其的损坏严重,因此,需要避免轴承内圈和滚珠之间的位移。使第一突出侧壁981、第二突出侧壁991、第三突出侧壁982和第四突出侧壁992被设计成尽可能地接近内圈有利于降低冲击负载造成的轴承损伤。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 为6300轴承,内圈的外径约为16mm,外圈的内径约为29mm,第一中间通孔和第二中间通孔的直径约为24mm,第三中间通孔和第四中间通孔的直径约为18mm。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由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附图标记列表
电机1
蜗杆2
斜齿轮3
斜齿轮花键嵌件31
第一轴承4
第二轴承5
丝杠6
螺母7
轴承紧固螺钉8
壳体9
第一半壳体91
第二半壳体92
第一圆管93
第二圆管94
第一圆管盖95
第二圆管盖96
传动腔97
加强筋971
凹槽972
电机轴通孔973
第一轴承容纳腔98
第一突出侧壁981
第三突出侧壁982
第二轴承容纳腔99
第二突出侧壁991
第四突出侧壁992
第一销孔910
第二销孔911

Claims (17)

1.一种用于驱动对象进行直线运动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装置包括:
电机;
丝杠;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电机的旋转传递到所述丝杠;和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限定壳体内腔的壳体外壁和限定用于容纳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腔的隔板,所述传动腔在所述壳体内腔的内部,所述隔板包括位于传动腔两侧的第一突出侧壁和第二突出侧壁,所述传动腔对于容纳于其中的、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润滑剂是密封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在平行于所述丝杠的轴向方向的方向上密封地接合以形成所述壳体,
在所述第一半壳体的围绕所述传动腔处的接合面上具有第一密封结构,在所述第二半壳体的围绕所述传动腔处的接合面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配合的第二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为垂直于接合面突出以形成凸字形截面并且围绕所述传动腔延伸的加强筋,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为垂直于接合面凹入以形成凹字形截面并且围绕所述传动腔延伸的凹槽,并且所述加强筋插入所述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传动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
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靠近所述传动腔的内侧端面邻近所述第一突出侧壁,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的靠近所述传动腔的内侧端面邻近所述第二突出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突出侧壁和第四突出侧壁,
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远离所述传动腔的外侧端面邻近所述第三突出侧壁,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的远离所述传动腔的外侧端面邻近所述第四突出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的规格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突出侧壁和所述第四突出侧壁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突出以形成第三中间通孔和第四中间通孔,所述第三中间通孔的半径值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外半径值和外圈内半径值之间,并且更接近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外半径值,所述第四中间通孔的直径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外半径值和外圈内半径值之间,并且更接近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外半径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为带防尘密封盖类型的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突出侧壁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二突出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第四突出侧壁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突出侧壁之间的间隙值为第一间隙值,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突出侧壁之间的间隙值为第二间隙值,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的外侧端面与所述第三突出侧壁之间的间隙值为第三间隙值,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外侧端面与所述第四突出侧壁之间的间隙值为第四间隙值,
所述第一间隙值小于所述第四间隙值,所述第二间隙值小于所述第三间隙值。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轮同轴地固定到所述丝杠,
所述第一突出侧壁和所述第二突出侧壁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突出以形成第一中间通孔和第二中间通孔,所述齿轮分别穿过所述第一中间通孔和所述第二中间通孔以抵靠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一中间通孔的半径值在所述齿轮的对应圆柱部分的外半径值和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内半径值之间,并且更接近所述齿轮的对应圆柱部分的外半径值,所述第二中间通孔的半径值在所述齿轮的另一对应圆柱部分的外板径值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内半径值之间,并且更接近所述齿轮的另一对应圆柱部分的外半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的外侧端面抵靠所述丝杠的肩部,
所述电机装置还包括轴承紧固螺钉,所述轴承紧固螺钉轴向地旋入所述丝杠的末端的端面,所述轴承紧固螺钉的头部的端面轴向压紧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
所述第一轴承的厚度、所述齿轮的厚度、所述第二轴承的厚度的和不小于所述肩部与所述丝杠末端之间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丝杠的支撑端部并支撑所述丝杠,
所述电机装置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安装到所述丝杠的与所述支撑端部相对的螺纹部,用于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输出为螺母的直线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和齿轮,所述蜗杆接收电机的动力以旋转,所述齿轮同轴地固定到所述丝杠并且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齿轮从所述蜗杆接收动力以驱动所述丝杠与其共同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为脂润滑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脂润滑剂为极压锂基油脂。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腔邻近所述壳体内腔的边缘,所述隔板和所述壳体外壁的一部分共同限定所述传动腔。
CN201821446701.8U 2018-09-04 2018-09-04 电机装置 Active CN208835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46701.8U CN208835918U (zh) 2018-09-04 2018-09-04 电机装置
US16/554,346 US11054006B2 (en) 2018-09-04 2019-08-28 Motor device with a lubrication-sealed transmission cavit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46701.8U CN208835918U (zh) 2018-09-04 2018-09-04 电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5918U true CN208835918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11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46701.8U Active CN208835918U (zh) 2018-09-04 2018-09-04 电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4006B2 (zh)
CN (1) CN2088359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3721A (zh) * 2019-09-29 2020-03-06 深圳市著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静音型汽车门把手执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45334U (en) * 2008-06-02 2008-11-21 Moteck Electric Corp Actuator shell structure
CN201733170U (zh) 2010-07-06 2011-02-02 常州市锐新机械有限公司 防水型直线推杆电机
US8674572B2 (en) * 2010-12-07 2014-03-18 Volker Gmbh Adjusting drive for an adjustable part of a piece of furniture
ES2532216T3 (es) * 2010-12-21 2015-03-25 Linak A/S Dispositivo de accionamiento lineal
CN202545767U (zh) 2012-03-06 2012-11-21 台州市三凯机电有限公司 蜗轮蜗杆减速机
JP5865146B2 (ja) * 2012-03-22 2016-02-1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グリース組成物および転動装置
TWI499731B (zh) * 2013-01-17 2015-09-11 Ti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線性傳動裝置改良
DE102014222106B4 (de) * 2014-10-29 2020-07-16 Robert Bosch Gmbh Getriebe-Antriebseinheit einer Sitzverstelleinrichtung
TWM499491U (zh) * 2014-11-21 2015-04-21 Moteck Electric Corp 電動推桿之結構改良
ES2739482T3 (es) * 2016-04-22 2020-01-31 Ims Gear Se & Co Kgaa Engranaje para un dispositivo de regulación en vehículos para regular dos piezas de vehículo que pueden regularse entre sí
ES2835854T3 (es) * 2016-07-28 2021-06-23 Ims Gear Se & Co Kgaa Disposición de conexión para conectar un componente tal como un árbol, cubo, buje o similar con una rueda dentada, presentando la rueda dentada un dentado oblicuo
TWM533707U (en) * 2016-08-01 2016-12-11 Ti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Micro linear actuator
CN206195544U (zh) 2016-11-08 2017-05-24 无锡派沃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渗漏直线驱动器
CN206294013U (zh) 2016-12-29 2017-06-30 中能(天津)智能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维护的电动推杆
US20180187759A1 (en) * 2017-01-05 2018-07-05 Thomson Linear Llc Heavy duty electro-mechanical linear actuator
WO2018231607A1 (en) * 2017-06-07 2018-12-20 VIP Cinema LLC Linear actuator having external variable limit switches
CN208241502U (zh) * 2017-09-13 2018-12-14 嘉兴礼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线性推力的驱动器
JP6359753B1 (ja) * 2017-12-25 2018-07-18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伝動装置
US20190234500A1 (en) * 2018-01-26 2019-08-0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Linear actuator including outer hous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3721A (zh) * 2019-09-29 2020-03-06 深圳市著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静音型汽车门把手执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54006B2 (en) 2021-07-06
US20200072328A1 (en) 2020-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18612A1 (en) Planetary device for conversion between rotary motion and linear motion
US8240222B2 (en) Electrically driven linear actuator
CN208835918U (zh) 电机装置
CN100427801C (zh) 星轮减速机
CN211145243U (zh) 多齿轮行星减速器
CN211693472U (zh) 一种减振降噪型齿轮箱及其润滑油自循环系统
CN110030358B (zh) 一种中空轴谐波减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CN110374991B (zh) 一种旋转精度高的双波线滚珠减速轴承
CN101666367B (zh) 无隙行星传动装置
US9377098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6361120U (zh) 一种节约润滑油的高性能齿轮
CN201599376U (zh) 滚珠螺杆装置
CN112994346B (zh) 一种致动器
CN209385597U (zh) 满载球滚子的柔性轴承谐波减速器
CN210265751U (zh) 经济型摩擦式谐波减速器
CN218625302U (zh) 一种轻型智能设备用中空密封型摆线减速机
CN218598511U (zh) 一种可伸缩摆动油缸
CN217842529U (zh) 一种蜗杆轴向自抗平衡减速器
CN217301459U (zh) 一种大速比超精密行星减速机
CN214367537U (zh) 一种小型电机减速器
CN212412969U (zh) 一种电单车用高功率密度电机
CN219928662U (zh) 一种滚筒
CN216951594U (zh) 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双轴减速机
CN211958966U (zh) 一种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机构
CN217539537U (zh) 一种内凹多边形输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